第114章 三個俘虜

銀色的天鵝旗標下,鮑德溫所屬的所有騎士和軍士,都步行着,披着甲片的手腕,握着便於近戰的槍矛、長劍與釘錘,盾牌上蒙着防備火矢的獸皮,發出整齊的鏗鏘之聲,齊聲喊着嘹亮的口號,列成了狹長的縱隊,一步步踏過了石橋。

在他們的身後,是約三千名來自奇裡乞亞的志願兵,或摩蘇爾的俘虜兵,攜帶反曲弓,佩着肉搏用的斧頭和匕首,或者是被餉銀招攬來,或者爲了保命,特別是摩蘇爾的俘虜們,他們身爲突厥或波斯人,事前高文和鮑德溫把他們聚攏起來,訓誡的唯一一席話就是,“在決戰的時候,你們立在陣頭,對着科布哈的隊伍射出一支箭去。你有選擇射還是不射的權力,不過選擇後者的話,你背後的法蘭克騎士會毫不猶豫用武器,對你執行臨陣處決;而你一旦選擇前者的話,你就成爲了摩蘇爾那邊眼裡不可饒恕的叛徒,回去也會被同樣無情處決,所以射出第一支箭後,你就會根本不介意射出第二支和第三支......更不會介意,當昔日的同袍衝到你面前,看清楚他的臉後,還舉起武器和他們殊死肉搏到底。”

鮑德溫帶着裝備卓越精良的騎兵衛隊,內裡許多是武裝到牙齒的聖職修士,在最後方壓陣,於半個時辰後,同樣踱過了綿長的石橋。

人馬嘶鳴當中,鮑德溫擡頭看去,高高的橋頭塔上,普羅旺斯的瞭望員,非常緊張透着微茫的晨曦之光看着對面:昨日雷蒙德所指的那座山丘上,果然密密麻麻地佈陣着摩蘇爾的精銳騎兵,他們都做好了戰鬥的準備,一些前頭的舉着火把,照耀着陣頭的兩杆寫着吉哈德聖訓經文的大旗。

而在後方,科布哈的大軍和無邊無際的黑夜完全融合在了一起,根本無法辨明他們的人數。

“敵人暫時沒有動向,繼續前進,繼續前進。”橋頭塔上,瞭望員們不斷晃動火把和旗幟,對着鮑德溫打出這樣的訊息。

等到來到彼側的橋頭上,號角喇叭聲忽然響起,鮑德溫急忙用靴子上的馬刺踢打着坐騎,使其加速,直接越過了不斷朝前跑動的弓箭手隊列間,喊到,“全體箭手們,即刻伏在前列士兵的盾牌之後,不得發出任何聲音,不然敵人騎兵衝來,我軍騎兵自後衝擊,你們夾在中間,全部得遭踐踏而死無赦!”

那邊,前列的步行騎士們,不顧甲冑的沉重,挨個將自己的鳶盾,和軍僕扛着的蒙皮木楯,斜着排在腳前的泥土上,接着摁着雙臂,或者揮動小錘,牢牢插入在其中扎穩,很快就在互相呼喝應答裡,組成了道固定的盾牆,繫着狹長三角旗的杆子不斷揮動着,裡面些許盾牌迎着東方剛剛升起的朝陽,反射着點點醒目的光。

後面的箭手們,不管來自什麼地區,秉承什麼信仰,現在腦子裡唯一的念頭,就是爲朝聖者的領袖作戰保住性命,他們彎着腰,揹負着弓箭、箭袋,呼啦啦組成了幾層,擺動雙手,衝到了首列重裝步兵的後面,隨後同樣將箭袋解開,帶着木刺插在地上,用腰帶上的鐵鉤,將弓弩的弦給上好,靜謐當中,這種細微而密集的聲音,透露出無比的緊張氣氛,而鮑德溫騎着馬不斷在後面發出指示。

很快,那邊山丘上,突厥人的銅鼓咚咚咚咚敲響起來,“安拉至大”的喊聲成百上千,乃至上萬,很快就傳遍震動了整個奧龍特斯河川兩岸。

這是科布哈那邊發動攻擊的標誌——在看到鮑德溫一線全是步兵,且披着鎧甲的不過千人左右,突厥騎兵已經按捺不住渴望嗜血的彎刀,紛紛將其拔出鞘來。

“歌利亞,告訴旗車旁邊的樂手們,同樣敲起鼓來。”在橋樑的這邊,高文騎着戰馬,立在處小丘上,在他的前方,是兩個旅團的士兵,吉麥吉斯旅團和守衛者旅團,全部列好了陣勢,刀槍如林;在他的後方,是預備的紅手旅團,統統扛起了超長的步兵矛,而後鼓聲笛聲響起,所有的人吶喊起來邁動腳步,開始朝着石橋而去,“節奏慢些,節奏慢些,不要跑的太快,衝亂前面阿達納爵爺的佈陣。”格里高爾、布拉納斯各自騎馬,執掌一方的指揮權力,提醒着屬下帶隊的旗官們。

“大公爵殿下!”在高文的身邊,丹麥王子斯文帶着親兵隊伍,發出了有些迫不及待的請示,渴望加入戰陣。

但是高文的眼神依舊看着遠方,看起來很是自若,剛纔他拿着七嶺之冠,觀摩了會兒就睡着了,待到赫托米婭.奧森進來後,他得到了充足的休憩,精神很好,也割絕了緊張和焦躁的情緒,“暫時緩緩前進,若是鮑德溫支受不住,我們過橋前去增援即可;現在整個戰局若想有個良好的開端,一是看鮑德溫的奮戰,二是看那邊衛城方向坦克雷德的奇襲了。”而後高文若有所思,“也許,坦克雷德已經開始行動了。”

高文預計的並沒有錯誤,其實在更早的時刻,在鐵門嶺對面山頭的一座突厥小據點裡,就發生了場短促的激鬥:由在先前安條克狗門攻堅戰裡表現出色的諾曼騎士克羅託帶頭,和二十名卡拉布里亞士兵,在前日潛伏山腳下,而後輕裝順着樹林和荊棘,摸着夜色,衝到了據點當中,將戍守和熟睡的摩蘇爾士兵斬殺幾盡,只留下三個活口,逼着他們升起煙火——這煙火是山嶺糧倉向科布哈大營補給糧食的訊號。

第一個俘虜不幹,兇殘的克羅託當即把他的雙手砍下來,接着慘叫的俘虜哀嚎着說我願意做,“已經遲了。”克羅託說完就砍下了對方的腦袋,提在手裡。

第二個俘虜抖抖索索,走到了烽燧臺邊,怎麼也點不着,克羅託又是一劍將他刺死,轉眼看着最後名俘虜,“這樣的機會總是很難得也是很寶貴的,對不對?”

那俘虜臉色慘白,但也必須鎮靜下來,才配好了篝火的各種成分,點燃了夾雜着不同顏色的正確煙火,朝着對面山嶺上飄去。

第83章 大衛塔(下)第8章 大普拉尼砲第40章 被殺的獅子第28章 辯解第16章 病.情第90章 塞琉西亞的消息第7章 雄獅之冠(中)第50章 女執政官的“勝利”第83章 大瓦西里與高文第68章 七條詔書第39章 雷蒙德的索取第39章 博希蒙德的猶豫第40章 各人的心思第15章 藍礬第60章 風雲逆轉第15章 筵席序位(下)第19章 新靴子第63章 常勝大陣第96章 聖母前的誓願第70章 湖上新亭好第53章 閃擊第99章 埃特納火山第86章 瀉湖都市第30章 照會第29章 月季芳蕊第94章 守捉官的落寞第37章 立足第98章 應援第53章 閃擊第99章 何處之雪第114章 海倫娜第23章 伊斯法罕宮廷第9章 皇子的希冀第80章 新艦隊計劃第67章 慾望勝利第21章 對公主的懲罰第58章 索金第104章 比爾列奧尼第85章 三百殉難勇士第94章 熊心第35章 風車.水輪(上)第63章 塞琉西亞浴場第27章 尼沙普爾(下)第77章 聖阿特金斯門第14章 小麥與石灰第94章 九天玄女第15章 一往無前第72章 塔波陣亡第51章 破障第10章 君士坦絲第21章 奧克蘇斯河的過往第57章 沙赫娜美之箭第15章 赫米斯第2章 堡壘.艾克塞羅第3章 拜謁達拉賽娜第26章 布拉赫納宮第25章 新的選舉第12章 困殺第16章 越山第76章 從馬直第40章 被殺的獅子第32章 亂鬥第23章 網開一面第57章 逼宮第74章 信徒和磨難,誰成就了誰第85章 飛鳥第74章 信徒和磨難,誰成就了誰第96章 驅趕第22章 麻竹箭第19章 雪中之炭第95章 密文第51章 上岸第87章 無限的金庫第91章 小安條克會議第82章 避暑沐浴第26章 啓程命令第44章 守捉官的決意第74章 說服的理由第44章 城牆爆裂第4章 王子和聖者第33章 伯爾納第75章 咽喉第30章 苦惱第51章 牛角第3章 耀武第71章 控訴第9章 費萊耶出手第69章 華萊士第53章 坍塌的殿堂第46章 棋局第37章 石龍子第68章 鐵王冠第23章 萬城之女皇第46章 君士坦提安第30章 苦惱第25章 先正後奇第18章 背後第11章 諾曼金第4章 母愛第52章 聖尼古拉之地
第83章 大衛塔(下)第8章 大普拉尼砲第40章 被殺的獅子第28章 辯解第16章 病.情第90章 塞琉西亞的消息第7章 雄獅之冠(中)第50章 女執政官的“勝利”第83章 大瓦西里與高文第68章 七條詔書第39章 雷蒙德的索取第39章 博希蒙德的猶豫第40章 各人的心思第15章 藍礬第60章 風雲逆轉第15章 筵席序位(下)第19章 新靴子第63章 常勝大陣第96章 聖母前的誓願第70章 湖上新亭好第53章 閃擊第99章 埃特納火山第86章 瀉湖都市第30章 照會第29章 月季芳蕊第94章 守捉官的落寞第37章 立足第98章 應援第53章 閃擊第99章 何處之雪第114章 海倫娜第23章 伊斯法罕宮廷第9章 皇子的希冀第80章 新艦隊計劃第67章 慾望勝利第21章 對公主的懲罰第58章 索金第104章 比爾列奧尼第85章 三百殉難勇士第94章 熊心第35章 風車.水輪(上)第63章 塞琉西亞浴場第27章 尼沙普爾(下)第77章 聖阿特金斯門第14章 小麥與石灰第94章 九天玄女第15章 一往無前第72章 塔波陣亡第51章 破障第10章 君士坦絲第21章 奧克蘇斯河的過往第57章 沙赫娜美之箭第15章 赫米斯第2章 堡壘.艾克塞羅第3章 拜謁達拉賽娜第26章 布拉赫納宮第25章 新的選舉第12章 困殺第16章 越山第76章 從馬直第40章 被殺的獅子第32章 亂鬥第23章 網開一面第57章 逼宮第74章 信徒和磨難,誰成就了誰第85章 飛鳥第74章 信徒和磨難,誰成就了誰第96章 驅趕第22章 麻竹箭第19章 雪中之炭第95章 密文第51章 上岸第87章 無限的金庫第91章 小安條克會議第82章 避暑沐浴第26章 啓程命令第44章 守捉官的決意第74章 說服的理由第44章 城牆爆裂第4章 王子和聖者第33章 伯爾納第75章 咽喉第30章 苦惱第51章 牛角第3章 耀武第71章 控訴第9章 費萊耶出手第69章 華萊士第53章 坍塌的殿堂第46章 棋局第37章 石龍子第68章 鐵王冠第23章 萬城之女皇第46章 君士坦提安第30章 苦惱第25章 先正後奇第18章 背後第11章 諾曼金第4章 母愛第52章 聖尼古拉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