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錨定
大功德之佛,也自然就是旃檀功德佛。
他算是明白了過來,一如道教稱瘟癀大帝爲瘟癀之神,且不知‘呂嶽’之名,佛教派也一樣。
這個世界,似乎在從所謂的【異維度】獲取神話裡的信息,
只是信息不準確,或者有殘缺,然後他們給自行(腦)補全了?
心思百轉千回間,張福生試探性問道:
“所以,錨定、固化神境,必須要藉助九環錫杖這種來自異維度的事物?”
頓了頓,他補充道:
“這異維度又是指?”
釋正源一絲不苟的替活佛解釋:
“道教的三十六重天維度,儒教的聖賢維度,萬神教的深淵維度,聯邦正在發掘的舊世維度”
“以及,我教的須彌維度。”
他輕聲一嘆:
“可惜,我靈山一系的諸寶,只有此杖留下,同樣的物品,一個人只能用來錨定一次異維度之景,若是當年,諸寶皆在”
張福生心思百轉千回:
“錨定,還能進行不止一次?”
“自然,神境無窮廣袤,自可容納複數的異維度之景。”
釋正源無比惋惜:
“九環錫杖,可錨定與此寶相關的異維度,無數年前,我教曾有兩人借之錨定到了‘靈山山腳’。”
“您或許也行!”
張福生沉吟,然後沒頭沒腦的問了一句:
“你剛纔說,來自異維度的事物都可以用來錨定,那是不是不止器,火、風、水之類的,也行?”
釋正源點頭:
“自是如此!”
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後,張福生眉頭舒展開來。
釋正源盯着眼前活佛:
“您試試,能否駕馭此寶?我靈山一系衰敗後,教友七零八落,以我的能爲,又根本無法催動這等寶物。”
張福生心頭咯噔一下。
自家事情自家知。
他可不是真活佛!
但對上釋正源殷切的目光,張福生還是硬着頭皮,接過【九環錫杖】。
佛杖入手,並沒有想象中的沉重,反而輕飄飄,像是浮羽,手感上,也就是撫着銅鐵的冰冷感。
九環錫杖沒有任何反應。
釋正源惋惜的嘆了一聲:
“果然如此,依照佛杖所顯的舊景,唯有歷經九劫,纔可朝見尊佛,也自然唯有歷經九劫,您才能重獲那等滔天位格。”
張福生默默的給他點了贊。
就喜歡這種自動圓謊型!
門外有腳步聲傳來,是盧明珠,來送烤制好的星獸肉,她剛推開門,無形的波動籠罩整座平安酒店,酒店裡的所有人,在同一瞬間凝滯。
像是被按下了定格鍵。
張福生心頭一凜,旋而驚歎問道:
“這是什麼手段?”
釋正源雙手合十,發出免責聲明:
“福生活佛,您如今九劫未歷,佛身與佛慧都不在,小僧當爲您引路,一如舊年,降服天龍的羅漢接引大肚尊者成爲未來之佛,我非您師,僅替尚在懵懂的您引路。”
張福生琢磨了幾秒鐘才聽明白。
降龍尊者,或者說拈花一笑的迦葉尊者,等候彌勒出世,引其入道。
釋正源此刻繼續道:
“方纔便是小僧關於神境的運用,以神境覆蓋此處,凍結此樓中諸施主的念頭轉動,看起來便像是小僧暫停了此地時光。”
張福生默默點頭,將這個技巧記住,又問:
“我和師父通電話時,他總是能將一些話直接傳遞在我腦子裡,這又是?”
“活佛有所不知。”
釋正源有問必答:
“那是精神念頭,在打破大限之前,精神念頭離體的距離雖然很短,但可以靠着‘載體’來延長,比如,聲音。”
張福生津津有味的聽着,他現在缺的就是相關知識、信息。
他誠心誠意求教:
“大限又是?”
“觀想法圓滿後,便是破限,打破精神大限,是魚躍龍門。”
“釋老前輩,天下技法,又共有多少類?”
“沒有旁人時,活佛喚我正源即可.修行、搏殺方面,天下技法,列分觀想、呼吸、拳腳、兵刃、術,共此五類,相對來說,觀想最爲重要,呼吸最爲不重要。”
“正源啊。”
張福生毫不客氣:
“爲什麼又說龍舟市,是佛國?” 釋正源笑了笑:
“因爲龍舟市範圍內,凡死亡之人,殘魂都會自然而然進入小僧的神境。”
“此爲,普渡衆生,極樂世界。”
八百里獅駝嶺再度延展開,這一次,密密麻麻數不盡的魂兒,在山間浮現。
一萬,十萬,百萬!
數百萬之巨。
當了幾十年的執政官,釋正源‘度化’的魂魄,比現下整個龍舟市的人口還多!
張福生目瞪口呆,忽然心頭一悸。
既然,死去者的魂魄會進入釋正源的神境,那自己白日裡殺的那些治安員?
他看着低眉順眼的釋正源,後背一寒。
對方到底是發現了,還是沒發現?
不知道。
“等到他年,活佛曆經九難,歸複本位,小僧自當獻上佛國福生活佛。”
老人輕誦了一聲:
“此刻再不錨定神境,更待何時?”
九環錫杖脫手,被老僧持去,他一晃佛杖,九環相擊,仙藤搖曳!
“南無釋迦尊如來!”
張福生深吸一口氣,梵音貫耳,配合的展開神境,但不忘掩藏神境已化【真實】的本質,
驀然間,他眼中只剩下這方隨自身心念而動的神境。
“怎麼錨定?”
張福生自語疑惑,念頭轉動,神境此刻是無垠荒原,而後又化七十二大雪山,再是浪潮滔天,刀山火海。
卻不見所謂的異維度之景。
‘篤!!’
一聲脆響。
九環錫杖自上而下,擊入張福生的神境,釘入大地深處!
佛光爆發,梵音誦唱。
“活佛,守心靜神,內觀本我,外觀佛杖!”
張福生照做,隨着紛雜念頭而變化不休的神境,驟然平穩,裂成一團無形混沌。
他眼中只剩下那根九環錫杖。
潮音滾滾,即見過去。
釋正源的聲音自神境外傳來。
“活佛!此佛杖可照見一角又一角幻景,盡爲殘缺不全,且人人所見皆不一,隨機顯出圖卷三百六十五,活佛可遵循本心,隨意一選!”
張福生沒有回答,恍惚間,看到一個龐大無邊的‘大世’,目之所至,根本看不見大世的全貌。
那就是某個異維度?
他看見一角畫面,畫面裡是一個披着龍袍的男人,英武不凡,在大笑着說着什麼。
這是誰?
張福生腦子一轉,莫非是那位‘玄武門繼承法’的創始人?
多半。
他感知到,自己似乎可以選擇將神境與此景相連,
若如此做,錨定來的或許是大唐皇宮之流?
張福生立刻放棄,因爲他不知這神話時代的唐皇宮位格如何,是普通皇宮,還是匯聚地上氣運的人王之所?
釋正源說過,錨定之景位格越高,好處越大!
眼前繼續閃爍着模糊的殘缺畫面,皆由九環錫杖映照而出。
時而是某處河畔,時而是一張木牀,此刻還顯着鬱鬱蔥蔥的一角草木,下一秒就變成昏暗的海底.
有時,這景中也會出現‘生靈’,譬如一位華貴大氣的女王,譬如兩隻搖頭晃腦、哼哼唧唧,被割掉下脣的鮎魚精,
出現最多的,是一隻毛茸茸的猴兒手,一扇肥溜溜的大豬耳.
這些,張福生一概沒選。
猴兒手、肥豬耳,自然是猴哥和八戒,但問題是,錨定是景,而非生靈,
鬼知道這些與九環錫杖相關的殘缺景中,猴哥八戒在哪裡晃着?
場景閃爍的越來越快。
山石,林木,提籃的老婦,如同嬰孩般的果子,散亂的白骨,三百六十五幅殘景即將走盡哎?
哎??
剛纔是不是什麼東西閃過去了?
他猛然一擡手,諸畫驟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