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八回 哀民生

蕭長經入帳後,先給周繹行了大禮。

周繹自然不受。

“文遠君乃是人傑,更是周繹長輩,繹不敢受此大禮。”

怎料蕭長經堅持要拜。

“此禮二公子受得。”蕭長經道,“長經此番前來,雖有故友之情在前,又有兄長之命在上,卻也是長經所願。長經不是那搖擺不定之人,既然來二公子帳中,自然是心中有了決斷。勞二公子高看一眼,雖不知憑這拙舌能否說服燕國新皇,卻少不得要爲公子盡一番力,雖死不敢稍悔。”

周繹爽朗一笑,果真不論輩分,執了蕭長經的手道:“能得文遠君效力,繹愧不敢當。奈何形勢緊迫,百姓又實在可憐,只得勞文遠君走這一遭。無論成敗,文遠君爲蒼生涉險之功,跋千里伯助之情,繹必銘記於心,終吾一生不敢或忘。”

蕭長經大笑,贊周繹道:

“二公子合該掌這萬里江山!”

周繹謙道:“此話言之尚早。所幸有文遠君在,燕國覆滅,也是指日可待之事了。”

二人說了許久的話,直到夜深方各自歇下。

次日一早,周繹才睜眼,便讓自己的親兵去服侍蕭長經梳洗,想着今日梳洗過後,便該送他往臨水去了。

親兵應“是”,自去蕭長經帳外呼喚。

然而親兵喚了許久也沒聽見有人答覆,掀開簾子往裡瞧時,才發現那蕭長經並不在帳內。

因蕭長經此行隱秘,魏軍兵將幾乎都不知來的是何人,見蕭長經仙風道骨,以爲是周繹哪裡來的朋友,也便沒太在意。因此親兵打聽一番才得知,原來天還沒亮蕭長經便起身,將自己收拾得十分利落,獨自一人騎馬往臨水城方向去了。

“聽守着貴人營帳的衛兵說,貴人臨走前留下一句話給二公子。”親兵跪地稟告。

“是什麼話?”周繹嘴上問着,心裡大抵有了答案。

“那位貴人說,五日後若他不回,且沒有別的消息傳來,教二公子早做準備。”

周繹聞言點頭,心中十分感慨。

這蕭長經倒真自信,周繹原以爲要十來天,他自己竟留下話說止需再等五天。

若不是周繹知道他的本事,只怕要當蕭長經是個狂妄之徒了。

難怪他至今未娶,等閒之人怕是入不了他的法眼罷。

翌日,估摸着蕭長經已入了臨水城,早遞了摺子求見武承肅,周繹纔將蕭長經前來相助的事告訴魏軍將領們。

衆將聽了無不歡欣鼓舞,彷彿明日他們便要勝了一般。

且說蕭長經一路騎馬而行,午前便到了臨水城。

這一路看得他觸目驚心。

雖然魏軍沒攻城,可京畿一帶能跑的人早都跑了,餘下的不是老弱婦孺,就是趁火打劫的流氓無賴,若非他有要事在身,真怕耐不住脾氣,早提着劍“路見不平”去了。

離臨水城近了,情況也便好了許多。

臨水城門如今依舊大開。

畢竟魏軍真要攻城,也要先攻下京畿一帶,確實不用急着閉門封城。

好歹前頭還有寧王當着。

寧王雖謹慎,不敢主動出兵,卻時刻提防着周繹,斷不會輕易便讓魏軍攻到城下。

可城門即便開着,也極少有人出入,想必是城裡人早知京畿一帶不太平,而城外的人都跑遠了吧。

守城的士兵攔下蕭長經,正準備細細盤問一番,蕭長經便拿出樑國國主的手書。

“尊使請入城。”領頭的將官確認了手書,立即教人放行。

蕭長經就這麼騎着馬一路到了皇宮門口。

聽說樑國來了人,宮裡便有各種各樣的猜測。

樑國與魏國交好,這事大家多少知曉一些,加上總有人聽說過蕭長經的“事蹟”,如此一傳十、十傳百,不過才半個時辰的工夫,武承肅與蕭長經還沒結束客套時,宮裡便人盡皆知了。

有人內心盼着蕭長經說服武承肅投降,好歹讓他們這些宮人能有個活路。

有人卻暗暗罵樑國落井下石,直言蕭長經不是個好東西。

陽筠與段氏恰好在一處。

水華來回稟時,陽筠正抱着瑄哥兒看池子裡的荷花骨朵,待水華把話說了一遍,陽筠還是指着打着卷的嫩葉與立在上頭的蜻蜓給武存瑄唸詩。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武存瑄跟着認真念。

段氏愛憐地看着她,默默走過去將瑄哥兒接過來抱着。

墜兒過去,扶着陽筠在一旁的石凳上坐了。

陽筠也不說話,纔剛坐下便拿起茶盅來,似乎要喝茶。

“茶涼了,讓她們換了熱的再喝。”段氏說着,將武存瑄又遞給芙蕖,自己則親自過去奪了陽筠手中的杯子。

陽筠便由着她奪去,依舊不肯言語。

段氏重重嘆了口氣,終還是忍不住開口:

“蕭文遠是怎樣的人,娘娘也聽到過。他這時候過來,分明是要幫着魏國了。只不知陛下會作何反應,妾身想早些打算打算,竟也不能的。”

“你且打算你的,盡力而爲罷了,真要不成也不必傷心,好歹試過。”陽筠忽然開口。

段氏咬了咬牙,終究還是覺得無力,嘆道:

“早先並沒想過會有今日,以爲宮裡孤苦寂寞的日子總是看不到頭的,不想竟這般容易就教人看到盡頭。

“可也就是到了如今妾身才終於明白,一切打算都是無用,誰知道老天願不願意給你這條出路呢?

“說真的,有時妾身真羨慕從前的姚良媛,一早便看得通透,把身後的大事也安排妥當,直接尋了死了,也省得這會子在這裡提心吊膽,來日也免得受苦、受辱。”

陽筠抿了抿嘴,眸子黯了下來。

姚氏當真通透麼?

那爲何還要把武存琰託付與她?

且不說周道昭與沈夫人容不下她,便是現如今的武承肅,看她也是百般的不順眼。

她自保尚且困難,又如何能保住孩子?

想到這裡,陽筠忍不住苦笑一聲。

段氏立即發覺失言,知道自己是碰了陽筠的痛處了。

說來也是奇怪,不知武承肅爲何忽然就不待見陽筠,連她身邊的人也被他找藉口一個個打死了。

竟像是陽筠與他有仇,非要拿幾個陪嫁泄氣一般。

墜兒見陽筠動氣,忙上前勸說,請陽筠回仁明殿歇息。

段氏見狀,心中不禁一動。

第二十七回 鎏金爐第一六零回 言棄德第三二五回 省己身第一回 陽氏女第三四九回 蕭長經第二十回 起居注第一二三回 得其所第一零四回 當局迷第一八三回 比禮單第二零六回 追舊事第二八零回 嘆身世第四十七回 一步錯第二九六回 笑面虎第七十九回 鮑啓勳第二七三回 察言色第三十八回 暗疑猜第三一六回 避不及第二三二回 聞噩耗第三四七回 吝同歸第一五二回 懸未決(翩雪生日加更)第二九八回 杯中物第一一九回 微動念第二三五回 悔曾經第二三九回 閉門羹第三三三回 英魂銷第二十六回 慶生樂第三二一回 走爲上第三一二回 哀滿腹第三五二回 尾聲(下)第九十六回 沉舟計第七十一回 生是非第二三一回 愁無奈第二七九回 通羅織第一七一回 憐同命第七十四回 雀在後第二五一回 疑心生(三更)第二五六回 心如鐵第三四一回 承母訓第二回 初相見第一六七回 貪成癡第二七三回 察言色第九回 喜登門第九十六回 沉舟計第八十六回 魏世傑第六十回 悔當初第一一四回 巧成拙第四十一回 殃無辜第十一回 風波起第三二四回 將死言第十九回 八鳳殿第五十五回 慣多心第一一六回 意難平第一九四回 行步慎(三更)第一二六回 疾難隱第二七六回 糊塗人第七十九回 鮑啓勳第四十回 楚奉儀第二九一回 短志氣第三二九回 人之終第二一九回 娶賢德第三四八回 哀民生第十九回 八鳳殿第六十回 悔當初第二八八回 宜深思第四十七回 一步錯第一三三回 望江樓第三一三回 終身誤第一八五回 謀不謀第二七三回 察言色第三一四回 解千愁第二六五回 傷心人第三零五回 六十九第一六八回 牽一髮第三三二回 不容情第一七六回 諱不言第三二八回 論平心第三二五回 省己身第二零四回 旁敲擊第二七五回 避嫌疑第二零七回 遇貴人第五十一回 幽來去第一三九回 朋同利第一五五回 感懷深第九十二回 無退路第五十三回 證深情第二一八回 論天下第三零六回 風滿樓第三一五回 醉也難第二八九回 心膽吊第二十二回 仲秋夜第一零三回 夢有知第二二八回 更心寒第二一六回 拘於心第一四一回 退爲進第二三六回 旱天雷第一九七回 相圖謀第三五二回 尾聲(下)第二四九回 十傳百第三二五回 省己身第三十九回 延芳殿
第二十七回 鎏金爐第一六零回 言棄德第三二五回 省己身第一回 陽氏女第三四九回 蕭長經第二十回 起居注第一二三回 得其所第一零四回 當局迷第一八三回 比禮單第二零六回 追舊事第二八零回 嘆身世第四十七回 一步錯第二九六回 笑面虎第七十九回 鮑啓勳第二七三回 察言色第三十八回 暗疑猜第三一六回 避不及第二三二回 聞噩耗第三四七回 吝同歸第一五二回 懸未決(翩雪生日加更)第二九八回 杯中物第一一九回 微動念第二三五回 悔曾經第二三九回 閉門羹第三三三回 英魂銷第二十六回 慶生樂第三二一回 走爲上第三一二回 哀滿腹第三五二回 尾聲(下)第九十六回 沉舟計第七十一回 生是非第二三一回 愁無奈第二七九回 通羅織第一七一回 憐同命第七十四回 雀在後第二五一回 疑心生(三更)第二五六回 心如鐵第三四一回 承母訓第二回 初相見第一六七回 貪成癡第二七三回 察言色第九回 喜登門第九十六回 沉舟計第八十六回 魏世傑第六十回 悔當初第一一四回 巧成拙第四十一回 殃無辜第十一回 風波起第三二四回 將死言第十九回 八鳳殿第五十五回 慣多心第一一六回 意難平第一九四回 行步慎(三更)第一二六回 疾難隱第二七六回 糊塗人第七十九回 鮑啓勳第四十回 楚奉儀第二九一回 短志氣第三二九回 人之終第二一九回 娶賢德第三四八回 哀民生第十九回 八鳳殿第六十回 悔當初第二八八回 宜深思第四十七回 一步錯第一三三回 望江樓第三一三回 終身誤第一八五回 謀不謀第二七三回 察言色第三一四回 解千愁第二六五回 傷心人第三零五回 六十九第一六八回 牽一髮第三三二回 不容情第一七六回 諱不言第三二八回 論平心第三二五回 省己身第二零四回 旁敲擊第二七五回 避嫌疑第二零七回 遇貴人第五十一回 幽來去第一三九回 朋同利第一五五回 感懷深第九十二回 無退路第五十三回 證深情第二一八回 論天下第三零六回 風滿樓第三一五回 醉也難第二八九回 心膽吊第二十二回 仲秋夜第一零三回 夢有知第二二八回 更心寒第二一六回 拘於心第一四一回 退爲進第二三六回 旱天雷第一九七回 相圖謀第三五二回 尾聲(下)第二四九回 十傳百第三二五回 省己身第三十九回 延芳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