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兒兩隻眼睛亮亮的,撲在江夏懷裡,伸着小手指,小心翼翼地撫摸那雙精緻的小鞋,然後擡頭看自家孃親:“好看!”
“好看吧,這可是你小舅媽給你做的,還不去謝謝你小舅媽?”
曦兒本就認識嬛娘,又有了小珠花和漂亮的鞋子衣服,就更是滿心喜歡了,從江夏懷裡滑下去,規規矩矩走過去,有模有樣地給嬛娘行禮道謝:“謝謝小舅媽的鞋子,好看!”
嬛娘自然是歡喜地一把抱進懷裡,親親抱抱了。
江夏那邊笑着拿了一個不大的扁長方匣子遞到嬛娘手中。打開來看,卻是一套上好的羊脂玉首飾,從手鐲、釵環、玉佩,林林總總二十餘件。若是一件兩件,也還罷了,難得的是,二十多件玉色澤、潤度,都極統一的,若是內行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一大塊玉料分割雕琢的。
世人都知道,玉的價值先看成色,再看潤度,此兩種沒有差別之後,則是越大價值越高。通體瑩潤通透的大塊玉料極難得,自然也就極珍貴的,一般都是用來雕琢大件,沒幾個人捨得切割雕琢的……江夏這真真是大手筆了!
嬛娘一看就想推辭:“大姐,您已經給了我兩套首飾了……”
江夏失笑着打斷她的話,道:“傻丫頭,兩套首飾怎麼夠……我給你的,你就拿着!”
嬛娘回頭看向自己的丈夫,江齊一臉的不在意,笑着道:“大姐給你,你就拿着,不用跟大姐客氣!”
嬛娘瞪他一眼,還是順從地接了。
江夏捧了茶緩緩喝着,一邊笑道:“嬛娘之前在家裡學過算賬吧?”
嬛娘略感意外,不過還是認真回答:“孃親教過看賬和家務!”
江夏笑着點點頭:“學過就好……之前,越哥兒和齊哥兒年紀小,江家的鋪子一直由我代爲打理着。你們大哥不在京中,什麼事也不好指望你們大嫂受累,如今,你過了門,少不得,我要把那份生意交待給你,你多受些累,替你們兩家打理起來去!”
此話一出,別說嬛娘意外,連齊哥兒也露出一片驚訝之色來。別看他離開父母時年紀不大,卻也知道,家裡境況一窮二白,就快溫飽不繼了,哪裡有什麼生意鋪子?
夫妻倆驚疑着,江越就想開口,卻被江夏擡手止住:“那時候你小,我也沒跟你提過,你大概不知道,當初,咱們做的糕餅鋪子的時候,我就與你們大哥說過,那鋪子有小魚兒的幾分,剩下的都是我們江家的。如今,你們哥倆都成了家,也該出個人接了手過去,讓我也歇歇!”
齊哥兒和嬛娘面面相覷着,又是滿心感動。做大姐的,做到江夏這份兒上,不說絕無僅有,也是極少了。
江夏好一會兒勸,齊哥兒和嬛娘才答應接受糕餅鋪子。
江夏鬆了一口氣,淡淡地笑了:“鋪子是你們哥倆的,能掙個活泛錢,日常花銷。另外,還給你們備了兩個莊子……不用跟我說什麼,你們大哥也有,都是兩個莊子,田畝、地況、水利都是差不多的。你們拿着,趁着這會兒農閒,去莊子上轉轉看看,跟莊頭莊戶們熟悉熟悉,今年過年,他們送年貨就往那邊去了。哦,這個也有賬務,齊哥兒之前都跟着你大哥一起學過的,想必管起來也不難。”
江夏讓人又捧了兩個包銅角小箱子來,交待給齊哥兒和嬛娘,乃是莊子的地契、鋪子的房契,還有莊戶莊頭的身契,以及進入賬簿子等等……
將這些話交待清楚,江夏一揮手,讓人將箱子擡下去,然後招呼着江齊和嬛娘去廳裡用飯。
一餐飯吃完,嬛娘似乎才終於回過神來。
她琢磨了幾回,終於向江夏開口:“大姐,妹妹我從沒管過這些,還得勞煩您安排個人教教我……”
江夏笑着點頭:“這個容易,我那幾個丫頭,都是管家理賬的好手,你看中哪個,帶了去幫你熟悉幾日,等你理順了,再讓她回來就好。”
嬛娘想了想,開口要了連翹過去。
略說了說話,江夏就將江齊和嬛娘打發回家了:“明兒你們一早還要回門,我就不多留你們了。你們早些回去,也好好歇歇去,這些日子也累壞了……”
女子出閣,三日回門。
嬛娘回到王太醫家裡,見到專程請了假在家候着的父親大哥,再見到親孃邢夫人,雖然只隔了兩晚,卻已經有了不一樣的感覺。
父女母女見了,自然是一番歡喜。
江齊和王嬛娘拜見了岳父母、舅哥之後,王太醫和孝賢孝明負責招待女婿,邢夫人和專程趕回來的瑗娘、毓娘,則將嬛娘帶進後院去。
女兒新婚歸來,儘管看到嬛娘一臉嬌羞嫵媚,知道女兒在婆家沒受委屈,但邢夫人和瑗娘毓娘還是忍不住要關切地問一聲。
嬛娘早就憋了許久,進門口又憋了半天,聽到母親和姐姐詢問,連忙將大姐江夏給的鋪子、莊子等事跟母親和姐姐們說了。
瑗娘和毓娘都與江夏熟識,自然知道江夏不是那種攪事情的大姑姐,也知道江夏必定虧待不了自家兄弟,卻萬萬沒想到,江夏不僅給置辦了宅院、娶了親,一切安排妥當,還給了鋪子、莊子——不說莊子,只說那糕餅鋪子,京城裡就八家,臨清、德州、濟南等地都有分店……一年下來,最少也得上萬兩銀子的利!
試問,京城裡諸多官員之家,有多少能一年萬兩進益的?
瑗娘和毓娘面面相覷着,好半天沒能轉過彎兒來。
倒是邢夫人並不覺得太過意外,只是仍舊忍不住感嘆:“嬛娘啊,你以後可不能怠慢忤逆了你大姐……我不求你別的,你待我一分,就至少要待你大姐兩分,切不可怠慢了去!你記住了麼?”
開口時尚有些感嘆,說着說着,卻禁不住嚴厲起來。
嬛娘連忙起身,垂首答應着:“是,孃親叮囑的,女兒都記下了!”
邢夫人看看旁邊的大女兒二女兒,暗暗在心裡嘆了口氣,仍舊肅正了神色,叮囑道:“江家大姐給鋪子莊子的事兒,到你們倆就行了,別再給別人知道了。包括你們的女婿!”
看母親說的嚴肅,瑗娘和毓娘也肅正了神色,一起恭聲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