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萬王之王

?侶們面面相覷,擅自改動千年流傳下來的宗教體系的,可是假若統治者執意要焚燒寺廟,勒令僧人還俗,僧侶們卻是沒有辦法的。/?

在朱駿看來,他原本以爲印度教是較爲溫和的宗教,直到通過南北鎮撫司和徐達昌的摺子才知道這個宗教是多麼的殘酷,表現的最爲殘酷的便是等級制度,所有的等級又可以分成很多次等級(jatis)),因此一共有2000到3000個等級。而等級制度也同時衍生出了在後世舉世聞名的種姓制,種姓制雖然無礙於朱駿在印度的統治,可是改變這個遊戲規則,將漢人納爲高種姓是必然的,只有這樣,漢人的殖民統治才能一直維繫下去,並且成爲印度的一部分。?

在雅利安人入侵之前,印度最初的居民人種比較混雜,有非洲類型的尼格羅人種、澳大利亞類型的黑棕色人種、類似我們中國人的蒙古人種和來自地中海地區的達羅毗荼人,後者是最大的羣落。,雅利安部落從印度西北部進入了印度次大陸,主要和達羅毗荼人以及澳大利亞類型的黑人衝突,佔據了印度北方地區,並把其他的部族向南方或者向北方的山地、森林地帶驅趕。?

雅利安自己的社會形成了三個羣體,第一個是戰士集團,稱爲Rajayana,後來名稱改成了剎帝利,第二個是祭司集團,被稱爲婆羅門,這兩個集團爲爭奪雅利安的政治權利進行了鬥爭,最後婆羅門成爲最後的勝利者。雅利安人的第三個集團是農業和手工業生產者,他們就是吠舍,許多印度的土著居民也被納入了雅利安社會體系,成爲首陀羅,首陀羅地最初來源不僅包括被征服的土著居民,還包括雅利安人和當地土著生的混血後代。吠舍往往是農場主、商人、手工業主、地主,而首陀羅則是在農場工作的農民或者在手工作坊進行勞作。?

在雅利安征服後,爲了維護雅利安人的地位,雅利安人逐漸建立了許多社會和宗教制度和規則,使得這種階層的區分被永久固定下來。種姓制度由此產生,種姓制度的最大特徵就是其頑固性和凝滯性,各個種姓之間不會轉化,在東亞、中東、歐洲,一個社會底層地人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機遇成爲高官貴族,甚至皇帝國王,可以去當紅衣主教、阿,但在印度基本不可能。種姓制度建立後,不僅永久固定了社會各個階層的地位,還固定了他們地職業,限制了各個種姓間的社會交往和婚配。?

在四個種姓之外,還有一個被稱爲無種姓部分,這就是賤民階層,賤民的最初也是來自一些從事污穢工作的被征服的土著,從事潔淨工作地土著被納入首陀羅,而剩餘的這些由於其工作性質不能被接受進入任何種姓,成爲賤民,不僅如此,高級種姓,尤其是婆羅門對潔淨概念非常執着,所以,從事這些工作地人被認爲是不可接觸的人,這些不可接觸地人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賤民,印度人相信,疾病不僅通過接觸,甚至通過空氣都可以傳染,所以不僅他們不能接觸高級種姓的人,甚至要同高級種姓保持相當地距離。而某些工作由於非常骯髒,甚至被認爲是不可見的人,他們只能在夜晚從事工作,以避免被高級種姓地人的見到。?

雅利安人將宗教與社會體系相結合,使得統治得到了加強,若不是外來地異族侵略,雅利安人恐怕足以統治印度兩千年了,朱駿所要的,就是改變印度的宗教,將漢人也納入等級體系,以確保漢人對印度的統治,利用神權來確保世俗的權利來維護漢人在印度的利益。?

一個惶恐不安的高級僧侶顯然在僧侶們中極有聲望,許多僧侶都望着他,詢問他的意見,高級僧侶在遲疑之後終於站起來面對‘暴君’:“陛下的意思是?”?

朱駿不習慣當着這麼多僧侶談判,於是道:“你是否可爲東印度所有的僧侶做主?若是能做,便隨朕去詳談。”?

待通譯翻譯之後,那個高級僧侶一臉的慘白色,他以爲這個暴君要對付自己呢,可是其餘的僧侶都用眼睛向他投來,滿懷着希望,他只能點了點頭:“我是安瑪格大寺廟的僧侶,可以代表大家和陛下談。”?

朱駿點點頭。在如此空曠地地方對着七百多個僧侶談事當然不舒服。對一邊地內侍吩咐道:“擺駕。帶着此人到一個僻靜去處。”?

………………?

……………?

“陛下。我叫辛格。”在一個靜謐地房間內。高級僧侶不由自主地朝着朱禮。?

朱駿點了點頭:“朕不愛拐彎抹角。印度人信奉梵天、溼婆。朕並不干涉。只是一些教義必須要改。”朱駿在這裡頓了頓。目光望着眼前乾癟地老僧侶一動不動:“印度四大種姓中。人該在哪個位置?”?

辛格明白了。種姓原本與宗教無關。可是沒有宗教僧侶地宣傳。種姓也不能得到確立。這個‘暴君’揚言要焚燒寺廟。原來爲地是這個。這倒是極爲好辦地事。種姓雖然是宗教地衍生品。但是並不是宗教地核心。漢人已經成爲了統治者。按照傳統。他們地地位自然不可能是平民或是賤民地了。辛格忙道:“應該爲剎帝利。剎帝利執掌世俗大權。是神在信徒中間地代言人。更是世俗地統治者。”?

朱駿微笑着點了點頭,四大種姓中高種姓的有兩個,最高的是婆羅門,婆羅門是祭司貴族,它主要掌握神權,占卜禍福,壟斷文化和報道農時季節,在社會中地位是最高。而剎帝利則幾千年前雅利安的軍事貴族,包括國王以下的各級官吏,掌握國家的除神權之外的一切權力。印度的統治基礎在於神權,而漢人不需要插手愚民方面的事物,世俗的權利纔是統治的根基,漢人新貴將與傳統的高種姓貴族相結合,這纔是維護體系的根本。?

“還有呢?”朱駿通過翻譯鼓勵辛格繼續說下去,統治者通過神權來鞏固自己的地位,不管是在哪個國家都是如此,要讓印度人接受長久的殖民統治,就必須在神權上動手腳,這種思想的禁錮比之鎮壓或是文字獄更加可怕,印度的種姓制延續了幾千年之久,可見神權的可怕。?

辛格心裡打着嗦,糯糯的想了想又道:“請陛下明示。”?

朱駿微微一笑道:“朕授命天,既爲天子,理當凌駕婆羅門之上,這些難道僧侶們不該宣傳嗎?”?

“是,是,陛下是萬王之王。”辛格原本想絕的,可是一想到寺廟還有這麼多的僧侶,一旦拒,可不是鬧着玩的。?

“還有,朕奉天之命征戰四方,朕效命的將士陣亡之後是否要登入仙境,享受極樂?若是作戰有功的賤民,是否可脫去賤籍,成爲吠舍?”朱駿的中心思想只有一個,殖民軍團的印度人之所以懶惰,主因還是宗教上,若是在教義上添加這一條,那麼不知多少印度人願意爲了效忠‘天子’去當董存瑞,而且由於宗教的禁錮,使得他們絕對沒有造反的念頭。?

辛格習慣性的點頭,教義:然改了,也不在乎多加幾條,只要婆羅門的地位不受威~,其他的都好說。?

“很好,這就對”朱駿哈哈一笑,什麼是愚民,這纔是真正的愚民,利用印度人對宗教天生的膜拜,產生根深蒂固的等級觀念,維護統治,纔是真正的愚民,就算要,不是也要被壓迫者快樂的被壓迫,這豈不是很好??

朱駿又道:“既是如此,度教就應該發揚光大纔是,朕會挑選一些聰明的僧侶爲傳道士,將來朕的戰艦到了哪裡,傳道士就要將教法傳播到彼~,你回去與你的同伴商議去吧。”?

辛格捏了一把的汗,見這個‘暴君’讓他退下,忙不迭的退了出去。?

只有朱駿一個人在內屋裡一臉的得意,西方的戰艦是帶着傳教士爲先鋒的,那麼朱駿的戰艦,自然也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宗教傳播教義,以此來麻痹殖民地的人民。至於漢人就不必信奉印度教了,仍以儒術的各支派爲主,而且朱駿還考慮是不是回到海都頒佈禁教令,漢人可參佛拜神,但是嚴禁加入任何教派,尤其是印度教,可是用什麼藉口好呢?總不成天天去推銷教義,不讓自家人用吧,朱駿陷入了沉思。?

……………………………………?

額,說實話,這種搞法確實有點腹黑,不過兄弟實在是個自私自利的人,也不是什麼國際主義或是人權主義者,壓迫壓迫人大家千萬別罵,你不用這種精神麻痹的宗教去麻痹別人,別人在幾百年後說不定就開着戰艦來麻痹你了。?

第386章 萬王之王第570章 蘇伊士運河第167章 昆明城下第785章 宮變第156章 雲南異動第74章 衆望所歸第387章 衆神之神第44章 南洋海第530章 不和第378章 奉旨打劫第186章 野外第466章 大破象兵第87章 變化第37章 論策(中)第576章 龍騎兵團向前進第246章 朝鮮戰爭第167章 昆明城下第71章 納降第84章 決戰第二百二十六 攜美遊開發區第396章 北巡一百六十七章 別陰哥哥反了還不成第407章 百萬流民過長江第501章 以彼之道還至彼身第37章 論策(中)第84章 決戰第522章 宣傳攻勢第553章 大漠潛伏第487章 高於一切第801章 國策第389章 賣船啦 嶄新的船啦第464章 印度攻略第377章 買家宰賣家第557章 你有騎兵我也有第170章 完勝第556章 殺第120章 書生暴動第569章 目標 埃及第121章 書生暴動(二)第376章 羣體事件第261章 長夜漫漫第389章 賣船啦 嶄新的船啦第781章 新疆建設兵團百戶制第261章 長夜漫漫第211章 四面明歌第188章 血戰(二)第273章 東印度第410章 農場主第400章 朱三太子第126章 你有陰謀我有詭計第86章 授勳第17章 圈套一百六十七章 別陰哥哥反了還不成第557章 你有騎兵我也有第377章 買家宰賣家第103章 不勝而勝第10章 鍊鋼第177章 剋扣軍餉第112章 不老實 殺你全家第36章 論策(上)第172章 二愣子總督第67章 伏擊第385章 宗教改革第248章 公主駕到第250章 名字很重要第11章 客商第554章 天下第一關第165章 銀行第173章 馬拉火車第532章 精神永存第575章 搶灘登陸第203章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誘惑第39章 費解的佛朗機戰術第129章 宴無好宴第494章 殖民地第248章 公主駕到第570章 蘇伊士運河第492章 國書第518章 遼東軍團第377章 買家宰賣家第67章 伏擊第115章 謠言與黨爭第171章 最可怕的女人第67章 伏擊第3章 鋼弩第422章 雪原絞殺一百六十七章 別陰哥哥反了還不成第380章 海權時代第58章 收養孤兒第508章 陰人第485章 鴻門宴第63章 討賊第79章 英烈祠第12章 拐賣兒童第424章 目標 塘沽港第245章 調虎離山第152章 倭人帶着友誼來了第187章 血戰第152章 興建海港第493章 上帝之城
第386章 萬王之王第570章 蘇伊士運河第167章 昆明城下第785章 宮變第156章 雲南異動第74章 衆望所歸第387章 衆神之神第44章 南洋海第530章 不和第378章 奉旨打劫第186章 野外第466章 大破象兵第87章 變化第37章 論策(中)第576章 龍騎兵團向前進第246章 朝鮮戰爭第167章 昆明城下第71章 納降第84章 決戰第二百二十六 攜美遊開發區第396章 北巡一百六十七章 別陰哥哥反了還不成第407章 百萬流民過長江第501章 以彼之道還至彼身第37章 論策(中)第84章 決戰第522章 宣傳攻勢第553章 大漠潛伏第487章 高於一切第801章 國策第389章 賣船啦 嶄新的船啦第464章 印度攻略第377章 買家宰賣家第557章 你有騎兵我也有第170章 完勝第556章 殺第120章 書生暴動第569章 目標 埃及第121章 書生暴動(二)第376章 羣體事件第261章 長夜漫漫第389章 賣船啦 嶄新的船啦第781章 新疆建設兵團百戶制第261章 長夜漫漫第211章 四面明歌第188章 血戰(二)第273章 東印度第410章 農場主第400章 朱三太子第126章 你有陰謀我有詭計第86章 授勳第17章 圈套一百六十七章 別陰哥哥反了還不成第557章 你有騎兵我也有第377章 買家宰賣家第103章 不勝而勝第10章 鍊鋼第177章 剋扣軍餉第112章 不老實 殺你全家第36章 論策(上)第172章 二愣子總督第67章 伏擊第385章 宗教改革第248章 公主駕到第250章 名字很重要第11章 客商第554章 天下第一關第165章 銀行第173章 馬拉火車第532章 精神永存第575章 搶灘登陸第203章 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誘惑第39章 費解的佛朗機戰術第129章 宴無好宴第494章 殖民地第248章 公主駕到第570章 蘇伊士運河第492章 國書第518章 遼東軍團第377章 買家宰賣家第67章 伏擊第115章 謠言與黨爭第171章 最可怕的女人第67章 伏擊第3章 鋼弩第422章 雪原絞殺一百六十七章 別陰哥哥反了還不成第380章 海權時代第58章 收養孤兒第508章 陰人第485章 鴻門宴第63章 討賊第79章 英烈祠第12章 拐賣兒童第424章 目標 塘沽港第245章 調虎離山第152章 倭人帶着友誼來了第187章 血戰第152章 興建海港第493章 上帝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