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恩威並重

新始元年農曆四月初三,清晨的濃霧還未化開,急促的腳步聲噠噠的踩在泥濘的路上,粗重的呼吸聲中有人扯開了喉嚨:“大喜!青苗長出來了,足有三尺高的青苗,吾皇萬歲!”

新始是朱駿重新修改的帝號,永曆的名頭實在是臭了大街,朱駿自己都覺得噁心,於是把所有的大臣們全部集齊起來商討。大臣們支持反對各參一半,最後朱駿直接拍板,二話不說直接將帝號改爲新始,取自從新開始之意。

原本改帝號要經過一些基本的程序的,譬如祭天、拜祖、通告天下,來來回回怎麼也要折騰幾個月,不過現在大明天子家小業也小,祖墳也被李自成挖了,想要通告天下又沒人敢去,那裡可是淪陷區啊,去了和送死沒有什麼區別,所以這些程序都一概省了,也讓朱駿省心了不少。

“大喜!谷中長出青苗,天佑吾皇。”傳報的是朱駿親點看護稻種的士兵,稻種在三天前便破種而出,只是他們並不敢確認,畢竟那長勢也太快了一些,完全超出了他們的理解範圍,直到第六天之後,青苗完全成型,這纔出來傳遞喜訊:“足有三尺長的青苗,長勢極好。”

遺民們沸騰了,他們奔走相告,蜂擁的擠到朱駿的茅屋前高呼萬歲,這一次不一樣,如果從前的萬歲只是一種慣性使然,而這一次卻是發自內心的呼喊。

在春夏之交、荒土之上,只用了僅僅六天的功夫就能讓稻種長出青苗,如果沒有上天的庇佑怎麼可能辦到?

真命天子、授命於天!從前他們半信半疑,現在他們完全信了。

百官們也突然覺得這個曾經荒唐的皇帝越來越可愛了,這個不要江山要小命瘋狂逃竄數千裡的傢伙其實也並不是那麼不堪,這個爲了逃命把太后都推下舢板的皇帝也不是傳說中的那麼壞,這個連老婆孩子都丟到一邊急匆匆投身下國的天子還是有希望的。

但是朱駿知道,這些不過是他神棍的把戲而已,玉皇大帝根本沒有收他做小弟的意思,現在藉着這把東風,朱駿的威信立即提升了好幾個檔次,原來想要做的事有人反對,但是現在沒有人反對了,因爲老天爺站在他的一邊,你不服都不行。

首先是整肅軍隊,朱駿大筆一揮,八百名老弱直接滾蛋。

朱駿沒有用任何理由,大臣們更沒有人反對,如果是在從前,恐怕朱駿就算再怎樣苦口婆心的勸說,百官們都要將他罵個狗血淋頭,用亡國之君,自毀長城之類的話直接讓你住嘴,再配合幾個讀書讀傻了的二愣子拿頭去撞撞柱子打打悲情牌,你什麼事都辦不成,這是大明言官的傳統,基本上的定律就是皇帝支持的,我們就反對。皇帝了不起嗎?有種就廷杖老子啊,有種就將老子拖出去砍了,老子直言犯上,身後有輿論的支持,十八年後還是個言官,老子這輩子值了,老子名留清史,而你遺臭萬年。

在明朝。這種事經常發生。甚至發展到了皇帝與大臣對罵、低階官員行賄來罵皇帝地地步。但是現在卻沒有人反對朱駿。人家纔是貨真價實地天子。自有老天罩着。你跟他對着幹。豈不是要反天了。

在一干官員地擁簇下。朱駿大搖大擺地召集剩餘地一千二百名衛軍。衛軍們在張有德地指揮下分成三列。手持着長短不一地棍子。筆直挺立。

朱駿蹺着二郎腿。面沉如水一般掃過每一名士兵地臉。從嘴縫中擠出了幾個字:“沐百戶。宣讀軍令。”

“遵命。”新任百戶地沐劍銘孔武有力地侍立在朱駿地身後。展開手上早已準備好地黃凌朗口道:“凡不尊號令者。斬!

臨陣脫逃者。斬!

姦淫擄掠者。斬!

………”

只片刻功夫,軍規便唸完了,其實規矩並不多,只有三條,對於朱駿來說,除了幾條必要的紀律之外,其餘的都可以適當的放鬆,你士兵缺錢,我按時發餉、賞賜豐厚,一些必要的規矩還是要的,觸犯了這些,只有死路一條。

“凡以上軍律,諸將士七天內若不能倒背如流者,斬!”沐劍銘唸完最後一個斬字,吐了口長氣,繼續道:“以下是撫卹打賞的規定,諸位聽好了。”

“每月餉銀紋銀一兩,傷殘撫卹紋銀五十兩,戰死撫卹紋銀一百兩,立功者視功勳大小裁定,每月考覈第一者紋銀十兩,第二者九兩,第三者八兩,以此類推,任何軍官絕不可剋扣,凡查實者,本人凌遲處死,誅滅三族,家產沒收。”

隊列裡的士兵們開始嗡嗡的議論起來,軍法是簡化也苛刻了一點,但是這餉銀和賞金卻是不少,須知這個時候大米兩石(2石即377.6斤。)也才白銀1兩而已,足夠尋常三口之家吃飽肚子,若是其中真沒有剋扣,再加上各種獎金,也足夠這些衛所士兵興奮老半天了,畢竟吃頓飽飯對於這個時代來說是件不容易的事。

朱駿從椅上站了起來,大聲道:“從明日開始,衛軍每日卯辰起在谷內操練,戌時歇息,若有遲到早退者,斬首示衆,諸位將士,可聽明白了嗎?”

(卯辰到戌時操練,等於是早上六點開始,一直持續到晚上七點。)

士兵們非常不解,他們是具有大明特色的衛所兵,雖然龍江右衛從前都在京畿一帶駐紮,但是種地纔是他們最主要的任務,每月能夠三、四次操練就十分難得了,哪有每天從早操練到晚的道理,不過大家都不是傻子,知道這個時候應該說什麼。

“吾皇萬歲!臣等明白!”一千二百名衛所士兵文縐縐的吼道。

朱駿也不是傻子,當然知道這些兵油子們能明白的人並不多,不過這沒有關係,到了明天,他們就會明白了。

新始元年農曆四月初四卯辰,稀稀拉拉的士卒們開始在谷內聚集,他們並沒有發現,在谷口,濃霧的深處,朱駿正帶着張有德、沐劍銘等幾名將領蔚然不動的等待着。

張有德實在不太明白皇帝的這一系列軍令,但他是皇帝,君無戲言,看來今日要有人倒黴了,張有德握緊了腰間的刀柄,說實話,他這個世襲的指揮使還真沒有動手殺過人呢,可是今天,似乎要破例了。

“陛下,卯辰三刻到了。”一旁的沐劍銘在朱駿身旁輕聲提醒。

朱駿臉色鐵青,輕聲喝道:“張指揮使,給朕封住谷口,但凡遲到者,帶到軍前聽朕發落。”

“遵命!”張有德雙腿打了個哆嗦,應聲去了。

“沐卿家,治軍最有效的方法是什麼?”朱駿突然側過身問沐劍銘。

“末將不知。”沐劍銘垂着頭,雖然猜到了答案,但是仍然不敢說破。

朱駿用手掌在胸前做了個橫切的姿勢,隨即大笑道:“有人敢犯了規矩,唯一的手段的就是殺,殺一人而懾軍心,這纔是練兵之道。”

不過這一次朱駿殺的不是一個人,在臨時搭建的演武場,已經有十三名遲到的軍士被押送到了排成陣列的士卒面前,其中還有一名千戶長。

朱駿揹着手,狠厲的眸光掃過每一個垂着頭的士卒,殺雞嚇猴這種把戲從古至今許多人玩過,但是除了偶爾幾個倒黴蛋之外,大部分都玩的很爽很開心,朱駿也是如此。

“來啊!將楊千戶押到朕跟前來。”朱駿的語態溫和了下來,打量着那名帶着驚慌的千戶在軍士的押送下跪在自己的跟前。

“皇上饒命啊,末將也是一時糊塗,誤了一些時辰。”千戶畏懼的求饒。這種求饒幾乎千篇一律,是每一個臨死之人對所有還要活下去人的警句。

“朕問你,遲到早退者應當如何?”朱駿不溫不火的問他。

“斬…不…皇上饒命,末將尚有家小……”

不待千戶將話說完,朱駿已冷哼了一句:“知法犯法,罪加一等,拖出谷口斬首示衆。”

千戶暈死過去,被人拖走。

接着是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

所有人的命運都從朱駿的嘴縫從擠了出來:“殺!”

三軍盡寒,許多人發現自己的腿肚子不聽使喚了,他們緊緊的用木棍撐住地,這才能夠勉強穩住身形,谷外一聲聲臨死前的慘叫聲傳入他們的耳朵裡,將每一個在場的士卒都嚇的不輕。

最後一個遲到的士兵被推到朱駿的腳下。

“皇上,小人昨夜發了寒症,高燒不退,這才遲了的,請皇上饒命哪。”士兵的嘴脣發青,不斷的顫抖着求饒。

“請太醫來。”

很快,跟隨永曆入緬的胡太醫便來了,親手爲那士兵號了脈,向着朱駿作輯道:“稟告皇上,此人確實患了內寒之症。”

朱駿蹲下身,親自爲那士兵解縛,對着從人大吼:“還不去請擔架來。”

他親切的撫摸着士兵的額頭:“你不要害怕,朕準你七日假期,好生歇養。”

他轉身又對胡太醫道:“胡卿家,你好好照料他,若是藥材不夠可向黔國公沐愛卿那裡討要,朕的府庫中也有些人蔘、靈芝,若是需要儘管來提,明白了嗎?”

“吾皇萬歲!”嘩嘩譁盔甲磨擦聲就像一浪接一浪的聲濤此起彼伏,衆將士一齊拜倒在地,有敬畏的,也有感動的。

恩威並施,殺人立威的同時同樣也要懂得拉攏人心,朱駿在高中讀史記時便將這個道理烙印在心裡。

“來啊,將遲到者掛在谷口懸屍三日,今日所有按時操練的將士全部賞銀五錢,再派人到土瓦城買幾頭肥豬回來,犒勞三軍。”

“衆將士,爾等勤加操練,待我大明北伐建奴之時,便是爾等建功立業、裂土封侯之時!”朱駿揚了楊衣袖,望着校場下無數的攢動人頭,大聲吼道。

第478章 夔東十三家軍第149章 大捷第484章 降清第99章 冒領軍功第206章 壞馬要吃回頭草第158章 李定國在哪?第394章 同盟國第501章 以彼之道還至彼身第540章 開拓第789章 狼子野心第141章 荷蘭遠征艦隊第246章 朝鮮戰爭第197章 以殺止殺第456章 教育改革第452章 平叛第161章 決一死戰(一)第225章 老虎屁股也能摸第一百六十 決戰前夕第127章 挑撥離間第378章 奉旨打劫第33章 鐵礦第241章 日本王第267章 裂痕第9章 恩威並重第99章 冒領軍功第85章 大勝第399章 遇刺第407章 百萬流民過長江第155章 股份公司第794章 瘋了第489章 親征第179章 叛逃第74章 衆望所歸第453章 火燒倭人第564章 目標極北第4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251章 州官放火第123章 講武堂第258章 放火燒山第466章 大破象兵第414章 機會來了第201章 下馬威第237章 持才傲物第36章 論策(上)第553章 大漠潛伏第146章 將計就計第34章 逆水行舟第14章 苦肉計第563章 彼得小帝第786章 虛驚。第124章 鄭氏敗亡第516章 登城第158章 李定國在哪?第522章 宣傳攻勢第五十七 營救第444章 橫的怕楞的第561章 叔侄第246章 朝鮮戰爭第438章 銅脈第559章 困獸第554章 天下第一關第418章 貌離神合第345章 保江山還是保祖墳第382章 煽風點火哥們最在行第460章 蒸汽機第391章 大清洗第795章 莫斯科沒有眼淚第389章 賣船啦 嶄新的船啦第441章 草原雄鷹第196章 軍區總兵第523章 康熙震怒第459章 人都到齊了第117章 盛典第798章 空營第43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86章 萬王之王第225章 老虎屁股也能摸第244章 覬覦朝鮮第109章 接見國使第28章 歃血爲盟第163章 大破吳三桂第14章 苦肉計九十六章 攻還是守第503章 德川兄上當了第503章 德川兄上當了第498章 夔東軍團第123章 江西是個好地方第796章 波蘭人第46章 斷貨的供貨商第116章 黨爭與中秋慶典第530章 不和第9章 恩威並重第484章 降清第264章 謠言是武器第122章 文藝復興第158章 李定國在哪?第457章 鐵公雞遇到鐵公雞第234章 搶奪第384章 練兵第105章 女主閃亮登場
第478章 夔東十三家軍第149章 大捷第484章 降清第99章 冒領軍功第206章 壞馬要吃回頭草第158章 李定國在哪?第394章 同盟國第501章 以彼之道還至彼身第540章 開拓第789章 狼子野心第141章 荷蘭遠征艦隊第246章 朝鮮戰爭第197章 以殺止殺第456章 教育改革第452章 平叛第161章 決一死戰(一)第225章 老虎屁股也能摸第一百六十 決戰前夕第127章 挑撥離間第378章 奉旨打劫第33章 鐵礦第241章 日本王第267章 裂痕第9章 恩威並重第99章 冒領軍功第85章 大勝第399章 遇刺第407章 百萬流民過長江第155章 股份公司第794章 瘋了第489章 親征第179章 叛逃第74章 衆望所歸第453章 火燒倭人第564章 目標極北第4章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第251章 州官放火第123章 講武堂第258章 放火燒山第466章 大破象兵第414章 機會來了第201章 下馬威第237章 持才傲物第36章 論策(上)第553章 大漠潛伏第146章 將計就計第34章 逆水行舟第14章 苦肉計第563章 彼得小帝第786章 虛驚。第124章 鄭氏敗亡第516章 登城第158章 李定國在哪?第522章 宣傳攻勢第五十七 營救第444章 橫的怕楞的第561章 叔侄第246章 朝鮮戰爭第438章 銅脈第559章 困獸第554章 天下第一關第418章 貌離神合第345章 保江山還是保祖墳第382章 煽風點火哥們最在行第460章 蒸汽機第391章 大清洗第795章 莫斯科沒有眼淚第389章 賣船啦 嶄新的船啦第441章 草原雄鷹第196章 軍區總兵第523章 康熙震怒第459章 人都到齊了第117章 盛典第798章 空營第430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386章 萬王之王第225章 老虎屁股也能摸第244章 覬覦朝鮮第109章 接見國使第28章 歃血爲盟第163章 大破吳三桂第14章 苦肉計九十六章 攻還是守第503章 德川兄上當了第503章 德川兄上當了第498章 夔東軍團第123章 江西是個好地方第796章 波蘭人第46章 斷貨的供貨商第116章 黨爭與中秋慶典第530章 不和第9章 恩威並重第484章 降清第264章 謠言是武器第122章 文藝復興第158章 李定國在哪?第457章 鐵公雞遇到鐵公雞第234章 搶奪第384章 練兵第105章 女主閃亮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