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國書

汗一身輕鬆的表完了態,對於豐饒的盛京城中,存銀足夠察哈爾部揮霍個二十年了,這絕對不是額哲汗估算的樂觀,畢竟察哈爾部只是一個蒙古部落,就算是部落再大,人口也不過三十餘萬而已,盛京城作爲滿人陪都,府庫的金銀存糧自然不少,更何況,五大營的銀餉都是自關內輸往這裡發放的,根據額哲汗預計,這裡至少存了五百萬兩以上的金銀,就算是分到了一半,對於並不豐饒的察哈部來說,也絕對是一個天文數字。

德川綱吉坐在一旁拼命的忍着怒火,他發動了二十萬人,傾盡了全力,可是到頭來,這個漢使,到現在還沒有承諾給予他一分的好處,這對於他來說不止是深深的恥辱這麼簡單,畢竟對於他來說,寄人籬下和長時間的賣倭求榮已經消磨了他最後一絲的羞恥心,可是,如果連一點好處也沒有的話,德川綱吉恐怕只等着掀桌子一拍兩散了,雖然明知道如果這樣的話將會引起嚴重的後果,甚至於大明鉤鉤手指就可以讓德川綱吉死無葬身之地,可是德川綱吉可顧忌不了這麼多。

“特使大人。”德川綱吉努力的沉住氣,他的耐心已經消磨的差不多了:“我的部下有二十萬人,他們缺衣少穿,在這雪地裡打了幾個月的仗,損失了近五萬人,我不需要多少戰利品,至少我需要一筆銀子去撫慰我的戰士,給戰死的勇士一些安置。”

德川綱吉的話說的話仍是很客氣,雖然他的眼眸中殺氣時隱時現,可是到了最後,他的語氣甚至開始哀求起來。

康成棟這才似乎注意到了德川綱吉徐徐的側過頭看了德川綱吉一眼:“要知道,這一次攻佔遼東大的得益者可是你啊,德川殿下,既然如此,那麼我就和你算算賬吧。”

康成棟在這裡了頓,伸出手指當真算起帳來,他的語氣倒是極爲輕柔,神色和藹沐春風的自口中吐出字節:“皇上已經下旨,一旦攻陷遼東,那麼大明將在遼東修建一條鐵軌,以此來輸送貴國開採出來的原礦只有通過這些鐵軌,貴國才能將那些完全不值錢的礦石運往關內,而對於大明來說,在人煙稀少的關外修建一條鐵軌實在是賠錢的買賣,想必你也知道,既要開通商貿務必連接道路,大明所需要修建的這條鐵軌完全是爲了貴國的原礦,這一點川殿下應當不會有異議吧。”

德川綱吉不由得愣了愣,軌他是聽過一些的說是大明用鋼鐵鋪就的一種道路,從朝鮮到北庭,或者從北庭延伸到關內,這麼一條千里的道路,所耗費的銀子恐怕是驚人的,就單這鋼鐵的價格就是天文數字,更何況還需要僱傭勞工的價錢。

“德川殿下,根統計,就算是從北庭都護府將鐵軌鋪到盛京,朝廷所需要的白銀也是近千萬兩銀子,而這些,都是皇上擔心貴國的原礦因爲商路不通而下令預備鋪設的,在朝廷裡,反對的聲音一直很多,若是殿下覺得沒有必要,大可以在本使回去之後,勸說皇上取消這個計劃。”

德川綱吉還是很厚道的,聽到近萬兩銀子,心裡立即突突跳了起來,但仔細一想,若是不能修通道路,倭人挖掘的這麼多原礦、原木都沒了銷路,這對於他來說,所損失的又何止千萬,方纔還是怒氣衝衝的臉,德川綱吉又漸漸上了一絲慚愧,人大明給自己修鐵軌,自己還好意思向他們伸手要錢,這個確實是有些不太厚道。

“大人。”德川綱吉語氣好少:“只是我的將士勞師動衆,多少也應當有些撫卹纔是,畢竟……”

德川綱吉說到這。連這裡都不好意思再說下去了。說實在地。他實在太需要銀子了。就說前段日子。大軍向朝鮮地商人購糧。德川綱吉可都是打着白紙黑字地欠條。那些大明商人是吃人不吐骨頭地主。看到二十多萬倭人物資稀缺。尤其是缺乏糧草。更是聯手哄擡糧價。從朝鮮一兩銀子收購來地一石大米。到了遼東。開價就是三兩銀子。絕不打折。若是~欠還要算你利息。你要買便是。不買。那就餓着吧。

德川綱吉只能任這些可惡地商人宰。可是欠了銀子是要還得。畢竟他們都是大明地商人。若是敢不還。恐怕大明朝廷方面也會出面了。更何況這樣拖下去。這利滾利地利息什麼時候是個頭啊。總不能又去大明皇家錢莊借貸吧?

自皇家錢莊開業以來。德川綱吉一直是錢莊地借貸大戶。一個月借個幾十萬兩銀子都是小意思。不單如此。南洋、朝鮮等藩王也都是如此。雖說這些藩王們並不缺錢。可也不富餘啊。畢竟他們是靠賣原料起家地。利潤雖然比耕種要好了不少。可是仍然比之大明來說微薄地很。而大明生產出來地奢侈品滿目琳琅。個個都是價值不菲。藩王們總是要蓋宮

是儘可能地希望滿足自己奢侈生活地。國庫地銀子辦?若是在以往。那自然還是最老土地法子加賦便是。可是這樣做地風險高啊。把人逼得急了。人家造反了怎麼辦?最後。藩王們將目光落到了皇家錢莊。

皇家錢莊地銀子可是極容易借地。只要你有抵押。人家就敢貸。藩王們地抵押品自然多了。什麼礦脈啊、土地啊、城池之類地隨便拿出來。貸個幾百萬兩銀子都是小意思。於是。首先是一個藩王爲了修建宮殿開始以境內地鐵礦貸款了二十萬兩白銀。這個藩王可不是個傻子。皇家錢莊地銀子不是變出來地。這借貸地利息雖說不算高地離譜。可也算等於是讓錢莊割上一刀。二十萬兩借出去。一年之後還地就是二十二萬兩銀子。因此他先前打定地主意是先救救燃眉之急地也不算多。在他地承受範圍之內他地宮殿修建好了。到了明年。自己勒緊褲腰帶。趁早地把銀子還回去。

事實上。許多‘精明’地藩王打定地都是這個主意年先奢侈一回。過了一年。再還回去便是樣一來。宮殿修了、所需要地奢侈品也用了、財政地窟窿也堵住了。等到了來年。勒緊褲腰帶再把借地銀子補上多損失個一成地利錢。可謂是皆大歡喜。可是想歸想。真正要操作起來就不是這麼回事了。當你爲了某樣東西借貸了第一次。可到了來年會放棄奢侈地生活去勒緊褲腰帶?到了第二年。或許有人又忍不住了裡會想。明年再還吧不急於一時。最近這東北角地宮殿也該修繕修繕了瞧人家真臘王。那個宮殿可修地夠氣派。人家宮裡地侍女穿地都是綾羅綢緞。器具都是用金銀地。於是。這銀子沒還上。舊債未還。新債又生了。

畢竟要人下決心容易勒緊褲腰帶容易,可是真要讓他勒緊褲腰帶,那麼事情就滿不是這麼回事了,人是有惰性的,總是希望享受眼前,把所有困難的事推到明天或是明年,所謂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就是這個道理,借了第一次,就有了第二次,前幾次時,或許還有些靦腆,有些擔心未來,可是借的多了,反倒養就了死豬不怕開水燙的的心思,今天抵押通脈,明日便抵押土地,有的人更狠,乾脆把關稅署一道抵了,當然,這是後話。

而德川綱吉所面對的問題顯然比那些藩王們要嚴峻的多,若是再沒有銀子週轉,恐怕他真的要完蛋了,因此,雖說康成棟所說的鋪設鐵軌很是在理,但是德川綱吉仍然巴巴的希望弄些銀子,不管多少,有就成。

康成棟摸着脣下新蓄出來的鬍渣,隨後道:“皇上的意思是城裡的滿人都由德川殿下來管理,將來鋪設鐵軌時,可以當做勞工使用,咳咳……”康成棟顯然不太適合說些赤裸裸的話,此刻故意咳嗽了兩聲,組織好了語言才道:“城裡的富戶以及勳貴的財產自然是由大明來沒收的,以充作建設費用,至於其他的普通滿人,那麼便請德川殿下自便吧。”

德川綱吉眼睛一亮,康成棟說的委婉,可是他立即知道了康成棟的意圖,很明顯,這些滿人劃歸由他管理,而這個數量至少有三十萬之多,這麼多的人口,就算不是富戶或者豪門,可是滿人在清廷裡一直都是有優待有月例的,一個人摳個三四兩銀子自然不成問題,這筆收入至少是上百萬兩白銀以上,夠他德川綱吉支撐些時日了,屆時過個兩年,大明鋪設好了鐵軌,通了商路,礦石的買賣也就有了着落,這樣一來,至少對於德川綱吉來說,他的日子也就好過了。

而在此刻,額哲汗卻是一臉怪異的望了康成棟一眼,他報仇心切,也沒有多少花花腸子,這個時候聽到康成棟說城中還有富戶和豪門的財產,不由得頗有些後悔了,畢竟這些也是銀子啊,只怪自己答應的太快,竟忘了這一茬,不過額哲汗心裡雖然後悔,卻不敢輕易翻臉,在這關外,漢人的勢力雖然並未觸及到這裡,但是整個關外的幾大強者都與大明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不說這個對大明俯首帖耳的德川綱吉,還有那個與滿人在鴨綠江對峙的朝鮮,更有與大明聯合的準噶爾部,這些個龐大的勢力,哪一個都不是他額哲汗一個察哈爾部能夠應付的,一旦翻臉,他察哈爾部恐怕佔不了多少便宜,就算是漢人不出動倭人、朝鮮人,只需要給予準噶爾部足夠的支持,再煽動一二,準噶爾人便可以拿着大明生產的精鋼馬刀,踩着純鋼的馬鐙,用着先進的火炮,將他察哈爾人打的找不到北。

額哲汗不想和漢人爲敵,至少在成爲草原霸主之前並不想,恰恰相反,現在的額哲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還需要依附於大明,而大明要想在將來遏制噶爾丹,也同樣需要額哲汗這個打手,雙方雖然各懷鬼胎,但是到這個時候,自然不願意撕

康成棟與德川綱吉說完,又將目光落在額哲汗身上他欠身行了個禮,對於這個曾經的蒙古‘共主’之後還是表達了一些尊重的:“大汗,我大明朝廷已修訂了貴部的國書,刪減了一些內容,若是大汗有空,不妨仔細斟酌予本使答覆。”

康成棟一邊說,一邊已將大明國書的草本遞了上去,畢竟不是正式的結盟因此在規矩上,自然沒有那麼多繁瑣的程序,其實這個時候正是幕後操作的過程,大家背地裡取得一致舉行隆重的儀式和酒宴向天下宣告便可以了。

額哲汗接過國書,頜首點頭:“請特使大人放心,察哈爾人與大明之間一向是兄弟,早在數十年前,我的父親還在這裡與大明一起抵擋過滿人的鐵蹄,只要大明的條件不苛刻們希望立即締結盟約。

雙方寒暄了一陣,康成棟才一臉疲倦的出賬歇息些日子來不斷的趕路,他的精神自然好不到哪去刻又與這些人嗦了一陣,早已累得行才匆匆結束了對話,由幾個侍者領着,收拾了營帳歇息去了。…………………………

當夜,額哲汗的帳仍然是燈火通明,方纔人多時額哲汗與阿日斯蘭不好交談,此刻夜深人靜,額哲汗坐在金帳的虎皮椅上,認真的聽取阿日斯蘭在關內的見聞。

最讓額哲汗關心的,自然大明的實力問題,說起來額哲汗這一次起兵,多少還有些冒險的因素,現在滿人與漢人在關內大戰,勝負未分,他額哲汗便趁勢起兵了,可是假若關內之戰的勝利者是滿人,滿人穩住了關內的形勢,恐怕額哲汗的日子並不好過。

“明軍到底是麼樣?阿日斯蘭,他們與滿人的五大營實力相比怎麼樣?”在阿日斯蘭簡約的介紹了來回的經過之後,額哲汗立即問起了自己最關注的問題。

阿日斯蘭行了個胸禮:“草原之王,並不能直接推斷明軍的實力,事實上,我也並沒有觀摩他們與滿人之間的戰鬥,但是有一些傳說卻是略有耳聞。”阿日斯蘭頓了一頓:“他們沒有騎兵,就算是隨軍的戰馬,也不過是拉載和少量斥候的用途,他們的步卒並不穿鎧甲,甚至連皮甲都很少,只有少量的關鍵部位才搭配護具,但是他們有最強大的火鐃的和火炮,汗王,這並不是三十年前遼東時的火器,這些火器能在數百步之外將敵人擊殺,而且威力強大,他們的火炮更是可以讓山崩地裂,或許傳言有些誇張,但是我聽說,漢人與滿人之間在大戰之前,曾經有過十幾次戰爭,有的規模很大,有的很小,但是無一例外的是,漢人憑藉着他們的武器,都獲得了勝利。”

聽了阿日斯蘭的描述,哲汗總算是鬆了口氣,雖然這些消息從關內也傳到了察哈爾部一些,但是這種流言對於額哲汗來說,並不能全信,可是阿日斯蘭的話,就等於給那些流言上了一道保險,而阿日斯蘭說起這些見聞起來也十分篤定,顯然這一趟入關之後,對漢人更加有了信心。

話說到這份上,額汗自然就沒有了糾纏於阿日斯蘭的見聞,不管如何,現在當務之急的,是儘快與大明締結盟約,他拿出那份大明的國書草本,招了招手,讓阿日斯蘭開始講解。

第一條自然是關於名分的問題,大敕封額哲汗爲額哲巴圖魯汗,巴圖魯雖然是滿人的爵位,可是在蒙古一向是盛行的,當年的林丹汗就曾自封過林丹巴圖魯汗,這一點倒是問題不大,而作爲回報,額哲汗必須尊稱大明皇帝爲天可汗,既承認大明皇帝是天下共主。

額哲汗看到這裡,不由得輕笑一聲:“漢人永遠糾結於一些完全沒有用的名分,既然如此,那麼我們就暫時稱這位皇帝做天可汗好了。”

阿日斯蘭表示同意,其實這個構思就是他提出來的。

接下來的內容就讓額哲汗感興趣了,首先,大明決定再未來收復關內之後與察哈爾人進行貿易,這一點自然對察哈爾人是有好處的,最讓額哲汗心動的是,大明居然同意出售一批火炮,雖然這些火炮的要價高的令剛發了一筆大財的額哲汗都覺得難以接受,但是火炮這東西,卻是極好的寶貝,關於這一點,阿日斯蘭已經反覆敘述了很多遍,並且極力慫恿額哲汗購買一批,組建一支規模適當的火炮營,察哈爾雖然是馬上民族,但是在將來與準噶爾對戰之際,若是能夠在後方對衝鋒的準噶爾騎兵炮轟一陣,不僅能在接觸之時便能擊殺一批敵人,對敵人的士氣也將有着很大的影響。

第125章 十萬軍民來投第85章 大勝第542章 奉旨打劫第255章 無間道終極版第76章 爭端再起第242章 日本倭王第42章 錦衣衛第42章 錦衣衛第381章 軍火交易第523章 康熙震怒第179章 叛逃第78章 目標馬六甲第150章 海商第446章 民不可愚第201章 下馬威第428章 熱氣球第408章 救人要緊第414章 機會來了第562章 大饑荒第389章 賣船啦 嶄新的船啦第147章 心照不宣第577章 攻佔羅斯托夫第142章 假降第二百二十六 攜美遊開發區第571章 沒落的葡萄牙帝國第442章 漢使就是個大忽悠第144章 立後第407章 百萬流民過長江第566章 拜占庭的財富第406章 流民第779章 直布羅陀海峽第383章 殖民軍團第395章 鰲拜伏誅第467章 大兒子和小兒子第120章 書生暴動第526章 深山鬼魅第169章 叛軍威武第482章 貌離神合第134章 籌建開發特區第51章 海盜猖獗第123章 講武堂第242章 日本倭王第550章 教兒子第182章 兵臨城下第135章 廷杖也光榮第64章 李定國第524章 大戰前夜第237章 持才傲物第120章 書生暴動第801章 國策第185章 詐敗第501章 以彼之道還至彼身第793章 莫斯科攻防戰第254章 無間道第795章 莫斯科沒有眼淚第785章 宮變第500章 太祖被掛在城牆上第171章 大捷第272章 皇冠上的明珠第420章 出征第74章 衆望所歸第782章 澳大利亞新政第556章 殺第434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570章 皇帝老子親自說教第75章 奉天監國第45章 貪官污吏第116章 黨爭與中秋慶典第470章 報捷第496章 馬鷂子第469章 對決第146章 將計就計第393章 滿漢不是一家第36章 論策(上)第199章 天下皆商第436章 噶爾丹第493章 上帝之城第12章 拐賣兒童第423章 疑兵第234章 大清版連發火銃第228章 扞衛貿易自由第384章 練兵第550章 教兒子第434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50章 海盜相爭(上)第489章 親征第486章 炮擊北岸第168章 哥要做反骨仔第781章 新疆建設兵團百戶制第6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381章 軍火交易第180章 撿便宜第452章 平叛第43章 荷蘭東印度公司第174章 內鬥第563章 彼得小帝第576章 龍騎兵團向前進第五十六 邸報司第530章 不和第525章 前進 山地營
第125章 十萬軍民來投第85章 大勝第542章 奉旨打劫第255章 無間道終極版第76章 爭端再起第242章 日本倭王第42章 錦衣衛第42章 錦衣衛第381章 軍火交易第523章 康熙震怒第179章 叛逃第78章 目標馬六甲第150章 海商第446章 民不可愚第201章 下馬威第428章 熱氣球第408章 救人要緊第414章 機會來了第562章 大饑荒第389章 賣船啦 嶄新的船啦第147章 心照不宣第577章 攻佔羅斯托夫第142章 假降第二百二十六 攜美遊開發區第571章 沒落的葡萄牙帝國第442章 漢使就是個大忽悠第144章 立後第407章 百萬流民過長江第566章 拜占庭的財富第406章 流民第779章 直布羅陀海峽第383章 殖民軍團第395章 鰲拜伏誅第467章 大兒子和小兒子第120章 書生暴動第526章 深山鬼魅第169章 叛軍威武第482章 貌離神合第134章 籌建開發特區第51章 海盜猖獗第123章 講武堂第242章 日本倭王第550章 教兒子第182章 兵臨城下第135章 廷杖也光榮第64章 李定國第524章 大戰前夜第237章 持才傲物第120章 書生暴動第801章 國策第185章 詐敗第501章 以彼之道還至彼身第793章 莫斯科攻防戰第254章 無間道第795章 莫斯科沒有眼淚第785章 宮變第500章 太祖被掛在城牆上第171章 大捷第272章 皇冠上的明珠第420章 出征第74章 衆望所歸第782章 澳大利亞新政第556章 殺第434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570章 皇帝老子親自說教第75章 奉天監國第45章 貪官污吏第116章 黨爭與中秋慶典第470章 報捷第496章 馬鷂子第469章 對決第146章 將計就計第393章 滿漢不是一家第36章 論策(上)第199章 天下皆商第436章 噶爾丹第493章 上帝之城第12章 拐賣兒童第423章 疑兵第234章 大清版連發火銃第228章 扞衛貿易自由第384章 練兵第550章 教兒子第434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50章 海盜相爭(上)第489章 親征第486章 炮擊北岸第168章 哥要做反骨仔第781章 新疆建設兵團百戶制第68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381章 軍火交易第180章 撿便宜第452章 平叛第43章 荷蘭東印度公司第174章 內鬥第563章 彼得小帝第576章 龍騎兵團向前進第五十六 邸報司第530章 不和第525章 前進 山地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