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詐敗

攻城戰一直持續到了傍晚,清軍在不甘心的如潮水一般的退卻。

天漸漸的黯淡下來,月朗星稀,在昆明城外,無數個篝火點綴在清軍的營帳中與地平線外的星空相互輝映,在燈火通明的清軍大營裡,十幾個將佐正吵吵嚷嚷的亂成了一團。

左首邊的是廣西提督尼堪,下首是廣西一系的參將,佐領。右首是以趙福爲首的關寧系將佐。兩方不可一世的大軍彙集到了一起,由於三省總督不知所蹤,四川的中軍潰散,使得這兩路大軍沒有了統一的指揮,要命的是,這兩方將佐誰都不服誰,一邊是不可一世的八旗將佐,一邊是牛氣哄哄的關寧一脈,誰都不願意聽人指揮,任人擺佈。

特別是白日裡首攻受挫,整整一下午的攻城居然連明軍的毛都沒有摸到,就丟下了幾千具屍體灰溜溜的撤退了,這樣的敗績自然得有人站出來負責,而雙方誰也不承認責任與自己有關,開玩笑,功勞當然要往自己身上攬,可是誰見過把罪責往身上攬的?

“兩位提督大人暫且息怒,不管誰參誰一本,在朝廷眼裡兩個人都是敗軍之將,爲今之計應當速速取了昆明,將功贖罪要緊。而且此次敗績也該壓下來,傷亡了多少都該由兩位提督好好商議,這樣才能大事化了,小事化無不是?”一個參加軍議的幕僚笑嘻嘻的捋着山羊鬍,勸解道。

趙福和尼堪漲紅着臉各自瞪了一眼閉上了嘴,大家心裡都明白,這種事你彈劾我,我彈劾你,最後在朝廷眼裡兩個人都落不到好,大家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還是應該心平氣和的坐下來好好談談如何給朝廷上奏,儘量將傷亡報道最低,只要兩個人異口同聲的上報,朝廷才能看不出破綻,也就能將罪責降到最低去。只不過這事大家都知道,可大家都氣不過對方的言辭,這才鬧僵。若不是幕僚出來勸慰。給了雙方一個臺階下,恐怕還得繼續吵下去。

趙福畢竟是個漢人,如今平西王已死,關寧一系的漢軍就如沒了娘地孩子,朝廷對這些舊部也是不冷不熱,趙福心裡清楚,若是跟尼堪鬧僵,最好的結果也不過是兩敗俱傷。朝廷偏袒尼堪,重懲自己的可能性還要大些,因此。他首先捋平了心裡的怒火,道:“王先生說的沒錯,大家都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大家爭這些有個什麼用?當務之急的。還是儘快取城,將功贖罪地好。”

趙福自椅上站起來。對着尼堪道:“尼提督,方纔趙某地言語上若有衝撞。還望尼提督不要見怪,待取下昆明時。趙某擺酒,向你賠罪。”

尼堪也不是個不識大體的人,他故作爽朗的笑了一聲,道:“趙提督言重了,大家都是給主子賣命就算偶有衝撞也並非有心,咱們不打不相識,誰也沒有過錯。”說了句應付場面的話,尼堪又皺了眉頭:“趙提督,你們關寧軍與明軍接過陣丈,明軍的火器實在犀利,依你看,該怎麼辦?”

趙福又坐回椅上,道:“火器最怕的是水,哎,最好的法子當然是趁着雨天攻城,可這樣乾等着也不是辦法,李定國已經率軍突入了四川,若是乾耗下去,待李定國在四川站穩了腳跟,又回師救援昆明恐怕就不太妙了。更何況僞明的海都城聽說也發出了援軍,因此,若要取昆明,必須儘快。”

尼堪點了點頭,痛苦地揉搓着太陽穴,清軍原本是三路入雲南,如鉗子一般牢牢的將雲南夾在當中,可是十幾日的功夫,清軍反倒成了昆明城下地孤軍,城內是堅守昆明的沐天波所部,北部是入川的李定國所部,南面又是救援而來的明軍所部,若不能儘快取下昆明城,恐怕自己和趙福就要變成甕中之鱉了。

攻又攻不下。退又不能退。若是貿然撤退。不但會受到朝廷地苛責。更有可能被明軍尾銜追擊。所以。退是不能退地。可是該如何攻呢?

尾銜追擊?尼堪眼眸中突然放出光了。一拍大腿道:“有了。咱們撤退!”

“撤退?”趙福被這個二愣子滿人嚇了一跳。他娘地。來了一天就走。你尼堪是個滿人。上頭也有人。最多也不過是撤職查辦了事。可自己雖然也是個提督。卻不一定有他這樣地好運氣。一個畏戰地罪名就足夠他吃一壺了。

“沒有錯!”尼堪篤定地點了點頭。細心地給趙福講解起來:“明軍仗着火器犀利。城池高闊。若是我們強自攻城。只不過是徒增傷亡而已。不如我們詐敗。散佈出即將撤退地留言。接着全軍向西撤退幾十裡。城內地明軍定會出城來追。屆時我們埋伏在山道旁。神兵天降。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再趁亂取城如何?”

趙福聞言一愣。總覺得這計策似乎在哪裡聽過。片刻之後纔回味過來。這個法子豈不是《三國演義》中地段子嗎?

傳聞努爾哈赤與皇太極把《三國演義》作爲兵書來讀。他們對三國中地人物諸葛亮和關羽推崇到無以附加地程度。早在清入關前就視關羽爲滿族地保護神。即已征服了蒙古各部。他利用三國桃園三結義地故事。稱自己是劉備。稱蒙古是關羽。八旗各將更是投其所好。人手一本《三國演義》。道了順治年間。更是敕封關羽爲忠義神武關聖大帝。清代三國人物受到了極高地榮譽。關羽地祭祀典禮甚至作爲國家祭神祭天地重要典禮之一。清延規定每歲春秋仲月諏吉及五月十三日致祭。

尼堪作爲滿人,雖然大字不一定識得幾個,但是三國演義的評書當然是聽過的,想出這種無厘頭的計策出來也是情理之中,趙福閉目想了想,總是覺得這個計策不太靠譜。可是除了這個法子,他還真想不出更周全的計策出來,在短暫的遲疑之後,趙福還是認可了尼堪的方案。

第二日清晨,尼堪與趙福分別向自己的部衆宣佈了大軍撤退的命令,許多清兵開始收拾行裝起來,城外的備戰氣氛下降了許多,只有一些零散的清軍在營外戒備。

到了下午,八旗和關寧的騎兵開始從營裡發出了馬,一些步卒開始漸漸向貴州方向前進,騎兵們留在最後,以防止明軍追擊。

城牆上的明軍仍然戒備森嚴,直愣愣的看着清軍有序的退卻。寨兵的土司頭人們卻忍不住了,他們一起來到沐府請願,希望能夠追擊清軍。

沐天波對此也是猶豫不決,清軍剛來一天,雖然第一次攻城失敗,可這也不是撤退的理由啊,這世上攻城略地,哪有一鼓而就的事?可是清軍爲什麼要撤退呢?其中是否有詐?明軍是否要出城追擊?這一連串的問題讓他頭痛不已。

沐劍銘的意思很明確,那就是當前的任務是謹守城池,只要守住昆明就是勝利,至於清軍愛去哪去哪,根本不必理會。

而土司頭人們卻是羣情激昂,紛紛請求出城追擊,不願意錯過這次屠戮清軍的機會。

沐天波聽取了兩方的意見之後,覺得兒子的話還算是靠譜一些,昆明城纔是重中之重,不能出一丁點的差錯,至於城外的清軍殲不殲滅都無所謂,就算是出去追擊,防衛戰也不過是變成了野戰而已,明軍在城牆後利用火器對付來攻的清軍還行,可是在城外與清軍野戰卻沒有多大的把握。

權衡之後,沐天波打算和稀泥了,十幾代黔國公在雲南統治了三百年,基本上都是用這種和稀泥的方法來調節矛盾的,很有效果。

“諸位,清軍的動向實在可疑,大軍暫且還不能出城,可多派些斥候出去看看,若是清軍果真撤退,那麼我們便尾銜而擊,若是清軍有可疑之處,便繼續固守城池。”沐天波開話了。

土司頭人們無話可說,各自回營去了,準備好斥候回來之後出城屠宰清兵。

等所有人都走的乾乾淨淨,沐天波才叫住了腿邁出門檻一半的沐劍銘。

沐劍銘乖乖的坐在下首,不知父親又什麼訓斥。

沐天波道:“劍銘,爲父的問你,若是追擊清軍,需要多少人馬?又有多大的勝算?”

“父親,我是堅決反對出兵的,清軍騎兵衆多,就算他們當真撤退,我們出城之後也不一定能討的什麼好,更何況昆明城的安全重若泰山,因此,還是不出兵爲妙。”沐劍銘答道。

沐天波捋須點了點頭,嘆了口氣:“哎,你想的是軍事,而爲父所要想的卻更加廣闊,清軍撤退,若是我們不敢出城去追,這士氣上就弱了一籌。此外,土司頭人們幫助我們堅守城池,他們殺賊心切,也是可以理解的,他們的山寨大多在雲南的邊界,一旦清軍的主力尚存,那麼清軍隨時都有可能會跨過邊界進入深山襲擊他們的寨子,因此,若是不能盡殲黔桂兩省的清兵,安居在雲南邊境的山寨一定人人自危,我們也得替他們想一想。”

沐天波頓了頓之後:“更爲重要的是,若是輕易的放清兵回去,朝廷裡的言官們會怎樣想?一隊清兵自昆明城下從容而過,昆明城竟不敢發一兵一卒出城卻敵。皇上是英明之主,他自然不會相信這些話,可是你別忘了,朝中同樣還有周慕白在,如今父親的把柄落在周慕白手裡,周慕白會不會大造聲勢?”(,如欲知後事如何,

第516章 登城第498章 夔東軍團第460章 蒸汽機第568章 蒸汽戰艦第378章 奉旨打劫第519章 組建騎兵第2章 對策第34章 逆水行舟第175章 戰事又起第25章 翻山越嶺第103章 不勝而勝第155章 股份公司第53章 誤會外交第457章 鐵公雞遇到鐵公雞第一百五十三 挑撥離間第171章 大捷第780章 耶穌也冤枉啊第115章 謠言與黨爭第413章 施琅第414章 機會來了第10章 鍊鋼第87章 變化第467章 大兒子和小兒子第518章 遼東軍團第59章 責任第10章 鍊鋼第576章 龍騎兵團向前進第75章 奉天監國第48章 日進金斗第439章 鬥富第67章 伏擊第148章 痛打落水狗第790章 兵不厭詐第451章 越後騎兵第800章 俘虜第五十七 營救第457章 鐵公雞遇到鐵公雞第521章 軍心可用否第416章 私房錢第243章 建功封侯第264章 謠言是武器第391章 大清洗第116章 黨爭與中秋慶典第203章 送老婆第519章 組建騎兵第547章 趙爺爺進城第61章 海商第793章 莫斯科攻防戰第248章 公主駕到第129章 宴無好宴第241章 日本王第三十久章 突擊公主港第148章 痛打落水狗第577章 攻佔羅斯托夫第70章 反間第209章 形勢逆轉第17章 圈套五百六十七章 向各國宣戰第488章 新軍決戰第152章 倭人帶着友誼來了第540章 開拓第252章 公主入宮第51章 海盜猖獗第778章 聯盟艦隊的覆沒第514章 坐地分贓第420章 出征第159章 炸營第171章 大捷第345章 保江山還是保祖墳第441章 草原雄鷹第407章 百萬流民過長江第533章 覆滅滿清的最後一戰第537章 天下歸上第513章 盛京城下第8章 海賊第243章 建功封侯第175章 戰事又起第92章 一唱一和第239章 陳兵九州四國第345章 保江山還是保祖墳第509章 排蒙第501章 以彼之道還至彼身第五十七 營救第476章 中標第460章 蒸汽機第75章 奉天監國第570章 蘇伊士運河第135章 廷杖也光榮第170章 完勝第99章 冒領軍功第7章 三段合擊第431章 轉戰千里第385章 宗教改革第381章 軍火交易第25章 翻山越嶺第516章 登城第576章 龍騎兵團向前進第414章 機會來了第97章 回馬槍第786章 虛驚。
第516章 登城第498章 夔東軍團第460章 蒸汽機第568章 蒸汽戰艦第378章 奉旨打劫第519章 組建騎兵第2章 對策第34章 逆水行舟第175章 戰事又起第25章 翻山越嶺第103章 不勝而勝第155章 股份公司第53章 誤會外交第457章 鐵公雞遇到鐵公雞第一百五十三 挑撥離間第171章 大捷第780章 耶穌也冤枉啊第115章 謠言與黨爭第413章 施琅第414章 機會來了第10章 鍊鋼第87章 變化第467章 大兒子和小兒子第518章 遼東軍團第59章 責任第10章 鍊鋼第576章 龍騎兵團向前進第75章 奉天監國第48章 日進金斗第439章 鬥富第67章 伏擊第148章 痛打落水狗第790章 兵不厭詐第451章 越後騎兵第800章 俘虜第五十七 營救第457章 鐵公雞遇到鐵公雞第521章 軍心可用否第416章 私房錢第243章 建功封侯第264章 謠言是武器第391章 大清洗第116章 黨爭與中秋慶典第203章 送老婆第519章 組建騎兵第547章 趙爺爺進城第61章 海商第793章 莫斯科攻防戰第248章 公主駕到第129章 宴無好宴第241章 日本王第三十久章 突擊公主港第148章 痛打落水狗第577章 攻佔羅斯托夫第70章 反間第209章 形勢逆轉第17章 圈套五百六十七章 向各國宣戰第488章 新軍決戰第152章 倭人帶着友誼來了第540章 開拓第252章 公主入宮第51章 海盜猖獗第778章 聯盟艦隊的覆沒第514章 坐地分贓第420章 出征第159章 炸營第171章 大捷第345章 保江山還是保祖墳第441章 草原雄鷹第407章 百萬流民過長江第533章 覆滅滿清的最後一戰第537章 天下歸上第513章 盛京城下第8章 海賊第243章 建功封侯第175章 戰事又起第92章 一唱一和第239章 陳兵九州四國第345章 保江山還是保祖墳第509章 排蒙第501章 以彼之道還至彼身第五十七 營救第476章 中標第460章 蒸汽機第75章 奉天監國第570章 蘇伊士運河第135章 廷杖也光榮第170章 完勝第99章 冒領軍功第7章 三段合擊第431章 轉戰千里第385章 宗教改革第381章 軍火交易第25章 翻山越嶺第516章 登城第576章 龍騎兵團向前進第414章 機會來了第97章 回馬槍第786章 虛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