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少年康熙

一千六百四十萬兩白銀,三十一萬兩黃金,奇珍異寶價值至少五百萬兩白銀,違禁的黃袍、玉璽、官服、印綬足足裝了兩個大箱子,還有精良鎧甲一千套,待一一清點了藏寶庫之後,沐天波只能用聳人聽聞四個字來形容自己的心情,一千三百四十萬兩啊,相當於現今滿清一年半的國庫收入,吳三桂自山海關打入北京,又入川陝雲貴等地作戰,這沿路上不知搶奪了多少民脂民膏,更不知他伸手向清廷索要了多少銀餉。

戲曲中唱的一點也沒有錯,眼見他蓋高樓,眼見他宴歌舞,眼見他樓坍了。吳三桂作惡多端,征途上多次放縱大軍劫掠,另一邊給滿人屈膝逢迎,索要了如此多的軍餉,原本還想廣積糧,高築牆,直到有翅膀長硬的那一天,甚至還做着皇帝的美夢,反覆無常,先叛大明,如今還想着背叛滿人,私自制作龍袍珠冠,當真是野心勃勃,不知天高地厚,他也不想想,就他這樣的大漢奸,就算扯旗反清,就算漢人對滿清如何不滿,豈會願意爲這個大漢奸打江山?

沐天波心裡嘲笑了吳三桂一番,下令鎖拿吳三桂的家眷人丁,與財寶一道,押往雲南,由於金銀實在太多,徵集來的馬車根本不夠用,最後還留下了七百萬兩白銀存放在雲南庫房封存。另外就是封賞各族的問題,此次兵臨昆明城下時,雲南南部各族山寨都是出了力的,雖然都是激於一時義憤,可不拿出些好處出來實在有些說不過去,反正府庫中還有些錢。沐天波按人頭每人支了二兩銀子給各地的勤王少民,對於各寨的頭人,沒人發了五十兩和錦帛一匹。還賞賜了一些鹽巴等生活必須品,這些錢對於海都的工人來說也許算不得什麼,但是對於山溝溝裡地少民來說卻是極其重的獎勵,一時間大家皆大歡喜,一些山寨的少民就此回去山寨,還有一部分強壯地年輕人留了下來。他們將會被組織前往海都,成爲山地營的一部分。

緊接着明軍開始以千戶爲單位出昆明城掃蕩,雲南各城各縣的清兵要嘛投降,要嘛負隅頑抗,最後破城。半個月內,雲南全境光復。

吳三桂戰死的消息迅速的被傳入了紫禁城,沉溺在聲色犬馬,相互奪權中的滿人在驚愕中突然意識到,西南地局勢並沒有他們原先所想到的那麼簡單。

歌舞昇平已經消磨了他們的心志、鶯歌燕舞讓他們沉湎於聲色犬馬而不能自拔、美酒香淳消磨了他們的狂野,當一個強大的敵人突然出現在他們眼前時,所有人都驚呆了,京城裡地親王、貝勒、貝子們奔走相告,一個個謠言傳來了出來。在有心人的推波助瀾下,所有的滿人突然團結了起來。中堂大人鰲拜親自前往了蘇克薩哈的府邸,隨行的還有索尼等幾個大臣。在蘇克薩哈府密議到了半夜之後,衆人才在一片相互恭維聲中一起坐上了馬轎。紛紛奔赴紫禁城。

康熙已經十一歲了,早年的喪父讓他比尋常人更要早熟。在孝莊太皇太后的扶持和幫助下,使得他再也不是一個懵懂的少年了,只是,他還必須懵懂下去,等他漸漸的明白了事理,懂得了君王地權衡之術,他就已經明白,他這個滿人的最高主子,大清地皇帝陛下,其實,他仍顯得稚嫩的身體坐在金鑾殿上,不過是俯視殿下幾個權臣盡情表演地木偶,僅此而已。

“皇帝,你還小,國事還是要聽聽鰲拜、蘇克薩哈、鄂必隆、索尼幾個老臣的意見,你父皇任命他們爲輔政大臣是有道理地。”孝莊太皇太后說這句話時總是輕撫着康熙稚嫩的背膀,眼眸中透露出一絲無奈。

“許多事不要輕易發表意見,多聽多看少動嘴,許多事要你長大後才能明白,你懂了嗎?”

“夠了,不許這樣說敖中堂,他是你父皇地輔政大臣,你難道想裁撤他嗎?他再怎樣囂張跋扈,也不是你說裁撤就能裁撤的,一個帝王,如果連隱忍都不會,那你憑什麼去處理國政,將來祖宗的家業我又怎麼能放心交在你的手裡?”

“孫兒,這個世上並不只是有好人和壞人,許多人、許多事,都不是率性而爲所能夠理的清的,你祖母年歲大了,說不準什麼時候就要撒手去見太宗了,祖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啊,有些事、有些人惹惱了你,你也要忍着,閉上你的嘴,用你的眼睛去看,用你的耳朵去聽,有朝一日,纔是用動嘴用刀的時候,那個時候,你的祖母也就放心了。”

在從前。康熙還似懂非懂。現在他終於懂了。許多事。許多人都不是他所能左右地。既然如此。他就去做一個去聽去看地啞巴吧。

今日地朝議顯得十分地壓抑。朝臣們沉默了很久都沒有說話。一向跋扈地鰲拜似乎也閉上了嘴。不知在想些什麼。

最後還是蘇克薩哈站了出來。象徵性地將吳三桂戰死。雲南被僞明佔領地消息告知了小皇帝。康熙心裡暗暗一驚。他當然知道雲南在哪裡。大清地疆域全圖他已在暗中不知看了多少遍。他更知道坐擁十萬大軍地吳三桂是個什麼樣地角色。僞明能夠輕而易舉地進入雲南。那麼它地實力就不容小覷了。

可是年幼地康熙卻表現地十分平靜。他問出了一個讓所有人掉下巴地問題:“雲南是什麼?吳三桂又是誰?僞明地處哪裡?”

這些事康熙都十分清楚。雲南地處大清西南邊陲。吳三桂乃是大清響噹噹地平西王。爲大清入關立下了赫赫戰功。僞明地處南洋。土地千里。人口數百萬。虎視眈眈。時刻想着光復前明地江山。但是他不能讓人知道。他不能讓人知道他懂這些。在鰲拜。在蘇克薩哈。在鄂必隆、索尼地眼裡。他必須還是一個懵懂無知地少年。所以他必須要問出這句很可笑地話出來。

羣臣們拼命地忍住了笑。冷峻不禁地埋下了頭。不動聲色地鰲拜微眯地眸子突然張開了些。並沒有表示出任何可笑地意思。蘇克薩哈心在流血。鰲拜越來越咄咄逼人了。小皇帝如此無知。將來他蘇克薩哈地好日子顯然也要到頭了。索尼如老僧坐定一般沒有表現出任何表情。作爲政壇不倒翁地他。彷彿什麼事都不能左右他地情緒。鄂必隆則是看着鰲拜。心情更加複雜起來。

蘇克薩哈無奈的站了出來,將小皇帝所問地幼稚問題一一解說了一遍。蘇克薩哈的話音剛落,沉默了許久的鰲拜終於站了出來:“皇上,西南乃是我大清重要的邊陲,如今吳三桂已死,皇上應該遣一名宣力大臣統合四川、貴州、廣西三省的兵馬,聯合進剿方可。臣以爲。齊齊哈爾曾隨先帝入關作戰,可以當此大任。”

齊齊哈爾是鑲黃旗人。更是鰲拜地頭號走卒,鰲拜推薦他。就等於在京城之外安排了一個棋子,將來不管京城裡發生了什麼事。鰲拜都可以穩立於不敗之地。坐鎮西南邊陲,其權勢與吳三桂不相上下。這樣炙手可熱的位置,鰲拜豈能拱手讓予他人?

康熙楞了楞,並沒有說話,又將眸光落在了蘇克薩哈身上,他當然知道鰲拜的企圖,如果任由鰲拜在那裡安插親信的話,鰲拜的羽翼也就更加豐滿了,因此,這樣的事必須阻止,可惜他的反對並沒有效用,唯一的希望就是蘇克薩哈了。

蘇克薩哈咳嗽一聲,在衆目睽睽中站了出來,雖然與鰲拜維持了表面上的同仇敵愾,可是在合作地基礎上並非是沒有底線的,鰲拜要動西南那塊大蛋糕,他蘇克薩哈當然是第一個不同意。他要準備出手了:“皇上,齊齊哈爾追隨先帝入關之時立下了赫赫地戰功,可惜此人只是雖然勇猛非常,卻並非是個帥才,西南三省軍務乃是我大清的虎狼之患,若只是讓齊齊哈爾去統一調度,難免會有疏忽,若是出了岔子,那我大清地國本可就危險了。”

蘇克薩哈在鋪墊過後,眼眸狡猾的望了鰲拜一眼,開始做出了反擊:“臣以爲,鰲拜鰲中堂乃是我滿洲第一勇士,在軍中地聲望灼灼,若是讓鰲中堂前往西南調度,臣敢用全家作保萬無一失。”

蘇克薩哈的話音剛落,鰲拜地臉上突然沉了下去,西南的軍務是個大油水,鰲拜自然是希望在這裡插上一腳,卻不表明鰲拜願意親自去西南,一但遠離了京城這個政治中心,三年之內,他鰲拜就會被所有人忘記,屆時蘇克薩哈要想整他,隨便找個由頭便可讓他家破人亡,這樣的事在古代並不少見,權臣一旦外放到了邊陲,又有幾個有好下場的,蘇克薩哈表面上是捧了自己,實質卻是想將自己排擠出京城,遠離了中樞之後,便是他鰲拜的死期了。

索尼仍然是那副漠不關心的面孔,似乎對鰲拜和蘇克薩哈的提議並沒有放在心上,就算現在的明軍到了北京城下,或許他仍然是這副模樣。鄂必隆的眼中卻流露出一絲訝色,隨即又歸於平靜,說到底,如今的朝政之爭和圈地之爭都是鰲拜與蘇克薩哈的事,索尼與鄂必隆雖然同是輔政大臣,卻大多數保持在中立的位置,不到關鍵時刻,這兩個老狐狸是絕對不會站出來呼應的。

書中有很多錯誤,這一點小弟十分慚愧,可是還是想解釋下,小弟每天6000字,一天都沒有斷過,而且又是個新人,許多歷史知識和事件都要查,有的地方有錯誤是難免的,請各位大哥包涵。

第563章 彼得小帝第524章 大戰前夜第519章 組建騎兵第415章 新城上海第471章 求和第44章 南洋海第五十六 邸報司第570章 蘇伊士運河第469章 對決第91章 罪己詔第189章 毒氣戰第166章 問政第103章 不勝而勝第472章 割地賠款第2章 對策第197章 以殺止殺第783章 皮埃斯島大海戰第168章 平西王府下的藏寶庫(上)第380章 海權時代第491章 英雄第429章 曠野決戰第267章 裂痕第469章 對決第561章 叔侄第383章 殖民軍團第253章 送上門去投降第253章 送上門去投降第472章 割地賠款第788章 勇者無敵第555章 懷柔個屁第37章 論策(中)第405章 缺德第564章 目標極北第94章 三藩第116章 黨爭與中秋慶典第457章 鐵公雞遇到鐵公雞第91章 罪己詔第29章 獵象第166章 問政第61章 海商第475章 欲擒故縱第434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423章 疑兵第199章 天下皆商第124章 鄭氏敗亡第242章 日本倭王第238章 琉球第508章 陰人第一百五十三 挑撥離間第24章 克倫族第515章 國書第196章 軍區總兵第452章 平叛第139章 攻佔爪哇第163章 大破吳三桂第457章 鐵公雞遇到鐵公雞第382章 煽風點火哥們最在行第247章 血債第442章 漢使就是個大忽悠第211章 四面明歌第233章 火炮釋兵權第797章 投降?第489章 親征第388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提前爆發第788章 勇者無敵第二百二十六 攜美遊開發區第489章 親征第242章 日本倭王第29章 獵象第522章 宣傳攻勢第22章 科技的瓶頸第5章 緬南第70章 反間第12章 拐賣兒童第414章 機會來了第134章 籌建開發特區一百六十七章 別陰哥哥反了還不成第69章 李定國第25章 翻山越嶺第390章 大清洗的前奏第535章 大敗滿蒙精銳第89章 爭國本第343章 鎮壓日本叛亂第260章 圍城打援第425章 天津海戰第483章 圍城第467章 大兒子和小兒子第482章 貌離神合第479章 漢口第501章 以彼之道還至彼身第379章 殖民統治第501章 以彼之道還至彼身第95章 征伐暹羅第十久章 豐厚的戰利品第232章 火炮實驗成功第532章 精神永存第143章 海軍學院第113章 要想富 先修路第54章 平等條約第69章 李定國
第563章 彼得小帝第524章 大戰前夜第519章 組建騎兵第415章 新城上海第471章 求和第44章 南洋海第五十六 邸報司第570章 蘇伊士運河第469章 對決第91章 罪己詔第189章 毒氣戰第166章 問政第103章 不勝而勝第472章 割地賠款第2章 對策第197章 以殺止殺第783章 皮埃斯島大海戰第168章 平西王府下的藏寶庫(上)第380章 海權時代第491章 英雄第429章 曠野決戰第267章 裂痕第469章 對決第561章 叔侄第383章 殖民軍團第253章 送上門去投降第253章 送上門去投降第472章 割地賠款第788章 勇者無敵第555章 懷柔個屁第37章 論策(中)第405章 缺德第564章 目標極北第94章 三藩第116章 黨爭與中秋慶典第457章 鐵公雞遇到鐵公雞第91章 罪己詔第29章 獵象第166章 問政第61章 海商第475章 欲擒故縱第434章 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第423章 疑兵第199章 天下皆商第124章 鄭氏敗亡第242章 日本倭王第238章 琉球第508章 陰人第一百五十三 挑撥離間第24章 克倫族第515章 國書第196章 軍區總兵第452章 平叛第139章 攻佔爪哇第163章 大破吳三桂第457章 鐵公雞遇到鐵公雞第382章 煽風點火哥們最在行第247章 血債第442章 漢使就是個大忽悠第211章 四面明歌第233章 火炮釋兵權第797章 投降?第489章 親征第388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提前爆發第788章 勇者無敵第二百二十六 攜美遊開發區第489章 親征第242章 日本倭王第29章 獵象第522章 宣傳攻勢第22章 科技的瓶頸第5章 緬南第70章 反間第12章 拐賣兒童第414章 機會來了第134章 籌建開發特區一百六十七章 別陰哥哥反了還不成第69章 李定國第25章 翻山越嶺第390章 大清洗的前奏第535章 大敗滿蒙精銳第89章 爭國本第343章 鎮壓日本叛亂第260章 圍城打援第425章 天津海戰第483章 圍城第467章 大兒子和小兒子第482章 貌離神合第479章 漢口第501章 以彼之道還至彼身第379章 殖民統治第501章 以彼之道還至彼身第95章 征伐暹羅第十久章 豐厚的戰利品第232章 火炮實驗成功第532章 精神永存第143章 海軍學院第113章 要想富 先修路第54章 平等條約第69章 李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