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風光

第139章 風光

此時的秦王,正焦頭爛額。

那一晚,隆安帝龍顏震怒,大發雷霆。

賬冊上一筆一筆記得清清楚楚,鐵證如山,吳郎中無力辯駁,只得認罪。吳閣老痛哭流涕,自陳教子無方,懇求天子一併責罰。

如果不是吳閣老痛哭請罪,以隆安帝的脾氣,吳郎中根本活不過當晚。

饒是如此,吳郎中也沒能逃了牢獄之災,當夜就被關進了刑部大牢。

吳閣老無顏上朝,告罪回府,閉門不出。

吳郎中是秦王世子妃的親爹,是秦王的親家。平日裡來往密切。吳郎中犯下重罪,觸怒天子。戶部被擼下去的十數個官員裡,有一半都是秦王黨羽。

秦王晦氣地不行,酒宴也沒心情開了,每日陰沉着一張臉。還得絞盡腦汁地想着怎麼將吳郎中撈出來。

吳郎中真被一擼到底,堂堂秦王的臉面又得往何處放?

再者,他若是連吳郎中都保不住,投在麾下的官員們也會心思浮動。

所以,吳郎中不能不救。

可隆安帝還在氣頭上,燕王又是一派秉公辦理絕不肯徇私的德性,委實棘手。

漢王也灰頭土臉地。

漢王三年前開始掌戶部。現在戶部鬧出這麼大的亂子,漢王難辭其咎。素來寵愛幼子的隆安帝,將漢王喊過來,臭罵了一頓,差點連漢王的差事都給擼了。

曹貴妃陪着漢王跪了一晚上,才令隆安帝怒火稍歇。

趙王倒沒受什麼牽連,白白看了一場熱鬧。

不過,眼睜睜看着燕王出盡風頭,趙王心裡也酸溜溜的。

曹太后聽聞此事的始末後,特意令人將皇孫們都叫了過來,先對着面色晦暗的秦王說道:“吳郎中犯的事,哀家也聽說了。”

“國有國法。你父皇就是斬了吳郎中,也不爲過。你可別心生怨懟啊!”

濃重的異味,混合着脂粉香氣,形成了一股極有衝擊力的氣味,迎面撲來。

秦王強忍住反胃作嘔的衝動,擠出一個愧疚的神情:“孫兒也是做祖父的人了,還要皇祖母跟着操心,真是羞愧。”

曹太后呵呵一笑,臉上厚厚的脂粉抖了一抖:“在哀家面前,你永遠是哀家的長孫。”

然後,曹太后又對燕王道:“你秉公查案斷案,沒有半點私心。皇上在哀家面前,也讚了你兩回。”

此言一出,秦王的臉色微微一變。

趙王漢王對視一眼,心中各自也是一沉。

這一樁戶部大案,將燕王的名聲推到了頂峰。

隆安帝在朝會上讚許燕王辦差盡心,在曹太后面前更是誇讚連連。這對燕王來說是件喜事,對他們來說,可就大大不妙了。

就聽燕王恭聲應道:“孫兒掌管刑部,查案審案是孫兒的職責本分,不敢當父皇和皇祖母誇讚。”

曹太后都是八旬的人了,壓根不用揣摩任何人的心思,也不管秦王趙王漢王臉色如何,將燕王狠狠誇了一通。又令御膳房擺宴。

……

這一頓晚飯,燕王心情舒暢,不必細述。

秦王卻是食難下嚥。

晚膳後,衆皇子辭別曹太后,一同離宮。

趙王上了漢王的馬車,兄弟兩個不知嘀咕什麼去了。

秦王和燕王同路,卻絲毫沒有同行的意思,陰着一張臉上了馬車。從頭至尾也沒理睬燕王。

燕王看着秦王馬車遠去,扯了扯嘴角,也上了馬車。

楊公公見主子心情極佳,低聲笑道:“這回,馮三兒可是立了大功。”

燕王笑着瞥楊公公一眼:“三兒這一聲義父倒是沒白喊。你這時不時地就提一嘴,本王想忘了她的功勞也難。”

楊公公咧嘴一笑:“奴才這點私心,哪能瞞得過主子。”

燕王又是一笑:“放心吧!本王心中有數。她爲本王效死出力,本王自會令她心願得償!”

很快,馬車到了燕王府。

數名錦衣親衛簇擁着燕王一同進府。

其中,便有一個身量修長面容英俊氣質冷厲的少年。

正是沈祐。

今年新進府的十個親衛,在一個月的操練後考覈,沈祐以絕對優勢脫穎而出。也被選在燕王殿下身邊當差。

至於沈嘉和方鵬,就差了些,被派進了燕王府裡當差。

天色已晚,燕王不願驚擾王妃,便去了書房。

沈祐和另幾個親衛守在書房外。

燕王殿下召了幾位幕僚議事。聲音隱約傳了出來,親衛們皆是耳聰目明之輩,難免聽進耳中,卻似未聽見一般。

沈祐神色漠然,猶如冰雕,目光銳利,十分警覺。

一陣細微的腳步聲忽地傳入耳中。

“誰?”沈祐冷喝一聲。

一個熟悉的少年聲音傳入耳中:“是我。”

來人竟是世子朱昀。

沈祐神色微鬆,拱手行禮:“見過世子。”

朱昀爲人謙和,沒什麼架子。再者,燕王妃認下沈祐這個姨侄,朱昀最是孝順,對沈祐自也高看一眼。

朱昀笑着衝沈祐略一點頭:“不必多禮。我有事要見父王,你去代爲通傳一聲。”

沈祐點頭應下,進了書房通傳。

能隨行左右的錦衣親衛,皆是心腹。沈祐才進府一個多月,就能在燕王殿下左右,這份器重,也是極爲少有了。

……

秦王府中,秦王也在召幕僚商議如何救吳郎中。

其中一個幕僚姓李,極有心計,低聲進言道:“戶部一案,牽扯到的戶部官員有二十餘人,連戶部侍郎也被牽連其中。”

“漢王殿下掌管戶部,必不願戶部官員被清洗。殿下何不聯合漢王殿下,一同向皇上求情。”

秦王眉頭緊皺:“漢王自顧尚且不暇,焉肯助本王?”

幕僚們其實也沒什麼好辦法。

這樁案子實在太要命了!

吳郎中犯下滔天重罪,沒被砍頭,完全是因爲秦王和吳閣老的緣故。

就在此時,趙公公邁步進來,低聲稟報:“啓稟殿下,世子和世子妃同來求見。”

這麼晚了來求見,還能爲了什麼?

秦王從鼻子裡哼了一聲,語氣不佳:“讓他們進來吧!”

幕僚們識趣地紛紛告退。

片刻後,秦王世子朱曜和世子妃吳氏進了書房。

(本章完)

第304章 探望第531章 安頓(二)第519章 疑心(一)第156章 重逢(二)第408章 重逢(二)第198章 重逢(一)第16章 一夢第114章 解決第267章 拜堂第21章 紅妝(二)第543章 成雙第316章 隔閡第589章 番外之手足(七)第92章 面聖(二)第583章 番外之手足(一)第79章 做主(二)第275章 差事第223章 相守第465章 傷重第302章 喪事第545章 新年第230章 親事(二)第105章 威逼(二)第436章 親善第291章 設局第347章 問詢第374章 作亂(一)第283章 出征第316章 隔閡第299章 殞命(一)第587章 番外之手足(五)第445章 歷練第331章 紛亂(一)第407章 重逢(一)第26章 姐妹第328章 收尾第327章 收網(三)第145章 震怒第507章 疑雲第518章 了結第536章 掌兵第25章 閒氣第573章 番外之趙王(一)第465章 傷重第63章 大比(一)第483章 太子(一)第184章 坦誠(二)第432章 陌路第369章 進宮第455章 噩耗第323章 雲裳(二)第115章 義父(一)第108章 慈母第470章 神威第145章 震怒第157章 重逢(三)第172章 異樣第101章 暖宅(二)第83章 日常第441章 病重第161章 相見第310章 相聚(三)第244章 立儲(三)第607章 番外之伴讀(一)第64章 大比(二)第410章 臨盆(二)第131章 辦差第608章 番外之伴讀(二)第311章 相聚(四)第328章 收尾第105章 威逼(二)第554章 回宮(二)第224章 風波(一)第7章 演技第265章 三日第305章 父子第126章 惹禍第452章 蛻變(一)第117章 仗勢(一)第46章 投誠(三)第564章 燈枯第155章 重逢(一)第424章 舊事第405章 殞命第352章 兄弟(一)第315章 意外第211章 驚險第257章 商議第17章 出府(一)第229章 親事(一)第55章 母子(二)第141章 卑劣(一)第440章 出嫁第11章 沈祐第221章 靠近第521章 真相(一)第301章 離世第212章 消息第435章 歸來(三)
第304章 探望第531章 安頓(二)第519章 疑心(一)第156章 重逢(二)第408章 重逢(二)第198章 重逢(一)第16章 一夢第114章 解決第267章 拜堂第21章 紅妝(二)第543章 成雙第316章 隔閡第589章 番外之手足(七)第92章 面聖(二)第583章 番外之手足(一)第79章 做主(二)第275章 差事第223章 相守第465章 傷重第302章 喪事第545章 新年第230章 親事(二)第105章 威逼(二)第436章 親善第291章 設局第347章 問詢第374章 作亂(一)第283章 出征第316章 隔閡第299章 殞命(一)第587章 番外之手足(五)第445章 歷練第331章 紛亂(一)第407章 重逢(一)第26章 姐妹第328章 收尾第327章 收網(三)第145章 震怒第507章 疑雲第518章 了結第536章 掌兵第25章 閒氣第573章 番外之趙王(一)第465章 傷重第63章 大比(一)第483章 太子(一)第184章 坦誠(二)第432章 陌路第369章 進宮第455章 噩耗第323章 雲裳(二)第115章 義父(一)第108章 慈母第470章 神威第145章 震怒第157章 重逢(三)第172章 異樣第101章 暖宅(二)第83章 日常第441章 病重第161章 相見第310章 相聚(三)第244章 立儲(三)第607章 番外之伴讀(一)第64章 大比(二)第410章 臨盆(二)第131章 辦差第608章 番外之伴讀(二)第311章 相聚(四)第328章 收尾第105章 威逼(二)第554章 回宮(二)第224章 風波(一)第7章 演技第265章 三日第305章 父子第126章 惹禍第452章 蛻變(一)第117章 仗勢(一)第46章 投誠(三)第564章 燈枯第155章 重逢(一)第424章 舊事第405章 殞命第352章 兄弟(一)第315章 意外第211章 驚險第257章 商議第17章 出府(一)第229章 親事(一)第55章 母子(二)第141章 卑劣(一)第440章 出嫁第11章 沈祐第221章 靠近第521章 真相(一)第301章 離世第212章 消息第435章 歸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