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傷重

朱昀說話斷斷續續。

沈祐心裡又是一陣惻然,不假思索地點了點頭:“是。”

朱昀慢慢鬆了口氣,沒力氣再說話,閉上雙目,很快便睡着了。

沈祐嚥下喉間嘆息,退出了內室,然後去見太醫。此次隨軍的太醫共有兩位,一個姓江,另一個姓嚴。江太醫擅治外傷,嚴太醫擅長針灸。

當日太子殿下中了毒箭,性命岌岌可危。江太醫爲了救太子性命,爲太子割肉放血,總算搶回太子一條命。這半個月來,江太醫爲太子治療胳膊上的外傷,嚴太醫則爲太子驅毒。兩位太醫幾乎不眠不休,都熬得面色憔悴眼下一片青黑。

饒是如此,兩位太醫也沒叫過苦。

如果太子殿下有個閃失,他們兩個也別想活了。

沈祐衝兩位太醫拱手:“江太醫,嚴太醫,末將斗膽問一句,請問殿下的傷勢到底如何?”

兩位太醫以江太醫爲首,五十餘歲的江太醫一捋鬍鬚,斟酌着言詞:“太子殿下性命已經無憂,只是體內餘毒難清,高燒反覆,身體十分虛弱。得以鍼灸和湯藥慢慢調理。”

嚴太醫點頭附和。

沈祐擰了擰眉,聲音驟然沉凝:“末將奉皇上之命前來,皇上還等着末將送信回京。請江太醫不要含糊其辭,說得清楚明白些。殿下的傷什麼時候能好,會不會落下病根?”

江太醫被噎得一口氣堵在胸膛。

嚴太醫迅速看了江太醫一眼。到底要不要說實話?

江太醫回了個無奈的眼神。皇上要聽實話,那就說吧!這麼瞞下去也不是辦法啊!

“沈統領勿惱。”嚴太醫低聲道:“不是下官想隱瞞。韃子日日猛烈攻城,邊軍每日苦苦支撐。如果傳出太子殿下的傷勢過重,只怕會影響軍心士氣。所以,下官不得不隱瞞一二。”

江太醫嘆口氣,接過話茬:“不敢瞞沈統領,太子殿下情形着實不妙。那一日殿下中了毒箭,不過幾個呼吸間,就毒發了。下官爲了救殿下性命,不得不下重手,割肉放毒血。殿下失血過多,所以格外虛弱。”

“而且,只憑放血,是放不盡體內餘毒的。所以,殿下時時發高燒,每次都要幾日。還得慢慢喝湯藥驅毒。”

江太醫和嚴太醫對視一眼,狠狠心說了實話:“外傷好治,三五個月,便沒大礙。要緊的是體內五臟六腑的餘毒,無法徹底清除。慢慢將養,或許才能痊癒。”

也就是說,太子被毒箭傷了根本,可能會落下病根。

沈祐心裡驟然一痛。這痛苦,是爲了太子,也是爲了慶安帝。

連他聽聞此事,都這般難受。真不敢想象慶安帝知道了實情,會何等難過。

沈祐深深呼出一口濁氣,低聲道:“我這就寫信,將此事稟報皇上。辛苦兩位太醫,繼續爲殿下治傷驅毒。”

江太醫嚴太醫一同拱手:“這是下官份內之責。”

……

沈祐找了紙和筆,飛快地提筆寫了信,令人送回京城。

待完成這一樁任務後,他便到了太子殿下身邊。這是慶安帝交給他的第二樁任務,守護太子殿下安危。

朱昀昏睡半日,在下午的時候才悠然醒轉。

江太醫趁着此時,忙端來湯藥,伺候朱昀喝下。

溫熱苦澀的湯藥,滑過乾澀的喉嚨,胃裡隱隱反胃作嘔。朱昀將藥嚥了下去。緊接着,就是換傷藥了。

站在牀榻邊的沈祐,看着江太醫以利剪剪開厚實的紗布,露出觸目驚心的傷處。

對歷經戰場的沈祐來說,朱昀胳膊上的箭傷其實不算重,可怕的是因爲割肉放血,朱昀的右臂少了一大塊,如今已經不流血了,卻可以想象生生剜肉放血的痛苦。

敷了藥,重新裹上紗布。朱昀已是滿頭冷汗,疼得幾乎暈過去。

朱昀這般模樣,根本無法正常進食。江太醫想了個法子,令廚房將米粥熬兩個時辰,熬至不見米粒的白色米湯。然後再一勺一勺地喂下去。

朱昀毫無胃口,逼着自己喝了半碗米湯,就再也喝不下了。

沈祐看在眼裡,心裡對太子殿下倒是多了幾分敬重。

朱昀平日裡俊秀溫文平易近人,難免給人一些文弱之感。現在卻一聲不呼痛,可謂是真男人大丈夫。

門外忽地有些喧譁聲。

是誰這麼大的膽子,竟敢在太子養傷的時候鬧騰?

沈祐眉頭跳了一跳,迅疾走了出去。

六七個華服青年男子在門外。爲首的青年男子二十左右,個頭不高,臉孔肥碩,一臉酒色過度的模樣。正是趙王世子。

緊跟在趙王世子身邊的,是福親王的長孫朱暘和外孫丁琅。

另外還有三四個,顯然是宗室子弟了。

至於王家兄弟和袁氏兄弟,每日都去城門處禦敵,自然不會來。來的就是眼前這幾個了。

“我要見太子,”趙王世子滿面怒容:“你們誰敢攔我?”

守在門外的幾個太子親衛,皆是滿面憤怒。

太子殿下中了毒箭,傷勢極重,得安心靜養。趙王世子他們幾個,還在這兒鬧騰要見太子。實在是太過分了!

無奈趙王世子身份顯赫,就是朱暘丁琅等人,也不是他們這些親衛能招惹得起的。祝統領平日都得隱忍。

就在此刻,身後的門開了,一個挺拔修長的男子身影出現在衆人眼前。

這個青年男子,穿着軟甲,面容俊美至極又格外陰冷,那雙黑眸一掃,令人心底生寒。正是天子親衛統領沈祐。

“沈統領,”幾個太子親衛不約而同地鬆了口氣:“他們要見太子殿下。”

沈祐目光一掠,淡淡道:“殿下在裡面養傷,任何人不得喧譁吵鬧。諸位還是請回吧!”

人的名,樹的影。

片刻前還囂張跋扈的趙王世子,見了沈祐,那份囂張頓時收斂了不少:“原來是沈統領。本世子見殿下,是有急事,請沈統領讓一讓。”

沈祐聲音冷冷:“末將是奉皇上之命前來保護太子殿下。除了兩位太醫,其他人等不得靠近殿下。世子請回!”

第232章 悶棍(二)第508章 決定第244章 立儲(三)第635章 番外之沈好(三)第179章 慪氣(二)第592章 番外之示好(二)第8章 親人(一)第360章 熱鬧(二)第279章 龍鳳第317章 探望第261章 母子第461章 覲見第524章 遠行(二)第611章 番外之太孫(一)第190章 歸京第242章 立儲(一)第440章 出嫁第554章 回宮(二)第440章 出嫁第537章 責罰第339章 升職第177章 心意第312章 登門(一)第44章 投誠(一)第421章 滿月(三)第435章 歸來(三)第523章 遠行(一)第484章 太子(二)第455章 噩耗第495章 傳信(一)第241章 聖心第40章 隱秘(二)第119章 故人第166章 遇襲(二)第87章 命案(一)第523章 遠行(一)第132章 雙福第414章 生子(一)第197章 回京第300章 殞命(二)第52章 江氏(三)第553章 回宮(一)第477章 長假(一)第370章 相見第297章 好戲(一)第577章 番外之建功(一)第603章 番外之心思(二)第420章 滿月(二)第517章 厚賜第590章 番外之手足(八)第207章 休沐第481章 袒護(一)第248章 書信第335章 餘波(一)第538章 怒火第119章 故人第245章 密室第171章 離去第11章 沈祐第5章 安頓第497章 苦熬第460章 覲見第347章 問詢第54章 母子(一)第493章 捐助第18章 出府(二)第545章 新年第220章 兄弟(二)第268章 新婚(一)第173章 秘密第222章 口角第236章 當年第173章 秘密第633章 番外之沈好(一)第192章 禁足第142章 卑劣(二)第237章 新婦第97章 後宮第472章 大勝(二)第478章 長假(二)第33章 憤怒(一)第524章 遠行(二)第342章 改變第470章 神威第147章 過招第378章 宮變(三)第93章 驚險(一)第106章 威逼(三)第488章 當差第605章 番外之進宮(二)第84章 “撐腰”第283章 出征第435章 歸來(三)第582章 番外之敲打(二)第274章 覲見第198章 重逢(一)第338章 請功第242章 立儲(一)第631章 番外之親事(三)第525章 遠行(三)
第232章 悶棍(二)第508章 決定第244章 立儲(三)第635章 番外之沈好(三)第179章 慪氣(二)第592章 番外之示好(二)第8章 親人(一)第360章 熱鬧(二)第279章 龍鳳第317章 探望第261章 母子第461章 覲見第524章 遠行(二)第611章 番外之太孫(一)第190章 歸京第242章 立儲(一)第440章 出嫁第554章 回宮(二)第440章 出嫁第537章 責罰第339章 升職第177章 心意第312章 登門(一)第44章 投誠(一)第421章 滿月(三)第435章 歸來(三)第523章 遠行(一)第484章 太子(二)第455章 噩耗第495章 傳信(一)第241章 聖心第40章 隱秘(二)第119章 故人第166章 遇襲(二)第87章 命案(一)第523章 遠行(一)第132章 雙福第414章 生子(一)第197章 回京第300章 殞命(二)第52章 江氏(三)第553章 回宮(一)第477章 長假(一)第370章 相見第297章 好戲(一)第577章 番外之建功(一)第603章 番外之心思(二)第420章 滿月(二)第517章 厚賜第590章 番外之手足(八)第207章 休沐第481章 袒護(一)第248章 書信第335章 餘波(一)第538章 怒火第119章 故人第245章 密室第171章 離去第11章 沈祐第5章 安頓第497章 苦熬第460章 覲見第347章 問詢第54章 母子(一)第493章 捐助第18章 出府(二)第545章 新年第220章 兄弟(二)第268章 新婚(一)第173章 秘密第222章 口角第236章 當年第173章 秘密第633章 番外之沈好(一)第192章 禁足第142章 卑劣(二)第237章 新婦第97章 後宮第472章 大勝(二)第478章 長假(二)第33章 憤怒(一)第524章 遠行(二)第342章 改變第470章 神威第147章 過招第378章 宮變(三)第93章 驚險(一)第106章 威逼(三)第488章 當差第605章 番外之進宮(二)第84章 “撐腰”第283章 出征第435章 歸來(三)第582章 番外之敲打(二)第274章 覲見第198章 重逢(一)第338章 請功第242章 立儲(一)第631章 番外之親事(三)第525章 遠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