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噩耗

何將軍血戰而死!

血戰而死!

金鑾殿裡,傳信的士兵跪着嚎啕痛哭。

文武百官們如喪考批,或滿面涕淚,或悲忿難過,一把年歲的徐閣老,雙目泛紅,長聲悲呼:“何將軍英勇善戰,爲國捐軀,乃武將典範吾輩楷模!”

袁海臉上沒了慣有的從容,甚至沒有血色,腦海中如萬馬奔騰。思緒更是混亂之極。他想張口說話,動了動嘴脣,卻什麼也說不出口。

王章沒比袁海好到哪兒去,紅着雙目看向龍椅上的慶安帝,卻見泰山崩於前面不改色的天子,此時面色鐵青,雙手緊緊扶住龍椅兩側,手背青筋暴露。

明明一切都在好轉,怎麼忽然就傳來這樣的噩耗?何將軍怎麼就陣亡了?

七千精兵死於夜襲,三千被俘虜……

慶安帝用力閉上龍目,深深呼出一口濁氣。半晌,才睜開眼,神色已經稍稍冷靜:“將戰報呈上來,朕要仔細看一看。”

楊公公抹了一把眼,走到傳信的士兵面前。那個士兵是何將軍麾下親兵,當日被留在軍中沒有隨何將軍出征。何將軍慘死的噩耗傳到軍中,這個親兵日夜兼程,跑死了五匹馬,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京城送信。他將懷中的信給了楊公公後,忽然雙目一翻,倒了下去。

頓時引起一振驚呼。

慶安帝飛快地下令,候在殿外的太醫被召進殿內,爲這個親兵診脈。太醫診脈後,長嘆一聲,拱手稟報:“啓稟皇上,這位士兵已經沒了心跳呼吸,生生力竭而亡。”

竟是活活累死了。

慶安帝不知心中何等滋味,嘆道:“讓人擡出去,好生安葬。”

這等差事,不歸內侍。龍椅一邊的天子親衛統領沈祐沉聲領命,目光一掠,點了兩個身高力壯的,將那個沒了氣息的親兵擡出了金鑾殿。

馮少君一直在殿門外當值,早已聽到殿內傳來的不同尋常的動靜。見到天子親衛擡着一具屍首出來,馮少君心中突突一跳,顧不得避嫌,快步走到沈祐身邊:“出什麼事了?”

沈祐目露悲慼,低聲道:“何將軍戰死!一萬夜襲的士兵,要麼戰死,要麼被俘虜!”

什麼?!

馮少君心霍然一沉。

沈祐素來是冷冰冰的模樣,情緒很少波動。此時目中如熱水翻滾,涌動着怒火。

他生平佩服的人少之又少,何將軍正是其中一個。前幾年他曾隨何將軍出征打仗,從何將軍身上學到了許多打仗的本事能耐。在他心裡,早已將何將軍當成了半個師傅。

何將軍落得這般慘烈的結局,沈祐心如油煎。

“人死不能復生,”馮少君低聲嘆息:“何將軍戰死,咱家聽了心裡也難受的很。沈統領請節哀。”

沈祐點了點頭,什麼都沒再說。此時的他,實在沒有說話的心情。

沈祐轉身進了金鑾殿。

馮少君依舊在殿外當差,卻也沒了之前的冷靜,心裡涌起諸多紛亂的念頭。

何將軍死了,接下來該怎麼辦?邊軍士氣會一落千丈,還是哀兵必勝?

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總之,邊關的戰事將會愈發激烈慘烈。太子朱昀還在邊軍裡待着,會不會有危險?慶安帝會不會繼續增派援軍?會派誰前去?

各種紛亂的思緒在腦海中翻騰,馮少君的太陽穴突突直跳。不知爲何,隱隱有些不太美妙的預感。

……

一個時辰後,早朝散了。

百官們個個眉頭緊皺,面色凝重地離去。兩位閣老六部尚書等重臣,卻未離去,被留在金鑾殿裡繼續議事。

楊公公出來了。

馮少君定定心神,迎了上去,低低地喊了一聲義父。楊公公面色前所未有的凝重:“三兒,打發人去御膳房備膳。看這架勢,不商議出對策,皇上是不會出金鑾殿了。”

馮少君應一聲,叫了一個跑腿的內侍,仔細囑咐幾句。

楊公公心情紛亂,沒有立刻進殿,顯然有意和馮少君說說話。

馮少君壓低聲音:“皇上是不是要繼續派援軍?”

楊公公略一點頭:“邊關不容有失,援軍是定要有的。現在皇上和閣老尚書大人們在商議,要派多少士兵,以誰爲主將。”

頓了頓,又低聲嘆道:“太子殿下還在邊關。不管如何,殿下絕不能有事。”

朱昀是慶安帝“唯一”的兒子,是大齊儲君。萬一朱昀有個閃失……不能有這個萬一!

馮少君將混亂的思緒按耐下去,低聲道:“太子殿下定有上蒼庇護,絕不會有事。”

楊公公意味難明地看了馮少君一眼,嗯了一聲,站了片刻,轉身進了金鑾殿。

馮少君何等敏銳仔細,楊公公那複雜的臨去一瞥,令她心中一顫。

她默默站在原地,久久未動。

……

一直到傍晚,這一場緊急議事才結束。

慶安帝下旨,令兵部緊急抽調三萬士兵,繼續增援邊關。

京城總兵力在十二萬左右,之前派出去五萬,現在再抽調三萬,留下四萬士兵駐守京城。這已經是不能再少了。

這三萬士兵由誰統領,也是個問題。

大齊不缺武將,不過,像何將軍這樣能征善戰的也沒幾個。有的身負重任,不能輕動,有的年邁,有的曾受過重傷不宜再上陣。商量了一個半日,終於定下了以驍騎營孟將軍爲主將。

這位孟將軍三十五歲,堪稱年輕力壯,領兵經驗豐富。

最重要的一點是,孟將軍也是出自袁老將軍麾下。如此一來,孟將軍領兵前去邊軍,也能迅速和主將袁清組成統一陣營。

慶安帝心情陰鬱,面色還算平靜,張口道:“沈祐,你現在去一趟何府,代朕傳口諭。何將軍血戰而死,爲國捐軀,是大齊的英雄。何將軍的長子,賜錦衣衛千戶出身,次子賜百戶。另外,賞白銀五千兩,好生爲何將軍操辦喪事。”

何將軍一共兩個兒子,長子十八,次子今年才十三歲,都在軍營裡。如今算是都有了前程,也是皇恩浩蕩了。

沈祐心情複雜難言,沉聲領命退下。

第201章 靠近第366章 問心第252章 相會第609章 番外之伴讀(三)第580章 番外之建功(四)第187章 衷腸(一)第388章 喜信第449章 緊急 (一)第76章 閒言第553章 回宮(一)第154章 金蟬第37章 春心第185章 差事(一)第148章 酒宴(一)第367章 意外第204章 暗鬥第153章 憤怒第150章 憤怒第82章 紛亂第382章 噩耗(一)第198章 重逢(一)第80章 震驚第384章 後續(一)第19章 巧遇第500章 居心(一)第21章 紅妝(二)第244章 立儲(三)第254章 “歸京”第358章 算計(二)第301章 離世第9章 親人(二)第198章 重逢(一)第451章 慘烈第628章 番外之姻緣(六)第358章 算計(二)第484章 太子(二)第312章 登門(一)第144章 掩耳第137章 驚變(一)第477章 長假(一)第532章 和睦第134章 賬本第164章 陰謀第524章 遠行(二)第159章 鷸蚌(一)第124章 夜會(二)第324章 雲裳(三)第478章 長假(二)第54章 母子(一)第359章 熱鬧(一)第110章 姨母(二)第100章 暖宅(一)第94章 驚險(二)第340章 兩年第368章 舊傷第285章 離別第555章 回宮(三)第548章 五年(一)第345章 麻煩(三)第297章 好戲(一)第2章 馮府第523章 遠行(一)第449章 緊急 (一)第23章 做客(一)第47章 燕王(一)第385章 後續(二)第410章 臨盆(二)第457章 浮動(一)第28章 賞花(二)第125章 熱血第197章 回京第4章 燙手第235章 迎親第568章 番外之死路(二)第119章 故人第358章 算計(二)第156章 重逢(二)第248章 書信第406章 處置第518章 了結第418章 玩玩第301章 離世第360章 熱鬧(二)第251章 身退(二)第581章 番外之敲打(一)第192章 禁足第499章 審問第576章 番外之靜好(二)第418章 玩玩第353章 兄弟(二)第365章 喪鐘第189章 離別第359章 熱鬧(一)第186章 差事(二)第585章 番外之手足(三)第452章 蛻變(一)第77章 繼父第439章 喜事(二)第293章 受傷(一)第98章 餘波
第201章 靠近第366章 問心第252章 相會第609章 番外之伴讀(三)第580章 番外之建功(四)第187章 衷腸(一)第388章 喜信第449章 緊急 (一)第76章 閒言第553章 回宮(一)第154章 金蟬第37章 春心第185章 差事(一)第148章 酒宴(一)第367章 意外第204章 暗鬥第153章 憤怒第150章 憤怒第82章 紛亂第382章 噩耗(一)第198章 重逢(一)第80章 震驚第384章 後續(一)第19章 巧遇第500章 居心(一)第21章 紅妝(二)第244章 立儲(三)第254章 “歸京”第358章 算計(二)第301章 離世第9章 親人(二)第198章 重逢(一)第451章 慘烈第628章 番外之姻緣(六)第358章 算計(二)第484章 太子(二)第312章 登門(一)第144章 掩耳第137章 驚變(一)第477章 長假(一)第532章 和睦第134章 賬本第164章 陰謀第524章 遠行(二)第159章 鷸蚌(一)第124章 夜會(二)第324章 雲裳(三)第478章 長假(二)第54章 母子(一)第359章 熱鬧(一)第110章 姨母(二)第100章 暖宅(一)第94章 驚險(二)第340章 兩年第368章 舊傷第285章 離別第555章 回宮(三)第548章 五年(一)第345章 麻煩(三)第297章 好戲(一)第2章 馮府第523章 遠行(一)第449章 緊急 (一)第23章 做客(一)第47章 燕王(一)第385章 後續(二)第410章 臨盆(二)第457章 浮動(一)第28章 賞花(二)第125章 熱血第197章 回京第4章 燙手第235章 迎親第568章 番外之死路(二)第119章 故人第358章 算計(二)第156章 重逢(二)第248章 書信第406章 處置第518章 了結第418章 玩玩第301章 離世第360章 熱鬧(二)第251章 身退(二)第581章 番外之敲打(一)第192章 禁足第499章 審問第576章 番外之靜好(二)第418章 玩玩第353章 兄弟(二)第365章 喪鐘第189章 離別第359章 熱鬧(一)第186章 差事(二)第585章 番外之手足(三)第452章 蛻變(一)第77章 繼父第439章 喜事(二)第293章 受傷(一)第98章 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