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番外之趙王(二)

“父王,我死得好冤好慘啊!”

一片晦暗中,七竅流血滿臉死黑的朱時,在眼前不停晃動,形狀可怖。他的胸前,有一個血洞,黑血不停涌出來。

“父王,你親手殺了我,這些日子,你有沒有想我。”

“父王,我一個人在黃泉地下,太孤單了。你來陪一陪我吧!”

不,不要來找我。

我也是被逼無奈,不得不殺你。不然,趙王府上下數十口就得陪你一同下黃泉。你一個人死,總好過全家被斬首。

趙王在黑暗中奮力揮舞手臂,一邊聲嘶力竭地怒喊:“滾!死了就老實去投胎!別在老子面前晃來晃去!”

在牀榻邊伺疾的趙王妃,眼見着趙王像着了魔怔一樣雙目赤紅瘋狂嘶喊,頓時驚懼惶恐不已。她試圖去抓趙王的胳膊:“殿下,你醒一醒!”

手剛碰到趙王的胳膊,就被用力揮開。

趙王妃猝不及防,整個人打橫摔倒,頭磕到了牀柱上,雖未流血,卻眼冒金星痛不可當。

趙王渾然不察,繼續瘋癲一般地嘶喊:“孽障!滾!你怎麼敢冤魂不散!我反覆囑咐你,不要輕舉妄動。你爲何要派人刺殺皇上!你這是自尋死路!你不死,我們全家人都得死!”

趙王妃熱淚奔涌。

這幾日,趙王病得越來越重,神智幾乎沒有清醒的時候。整日這般嘶吼亂嚷。她自然也從這些怒喊聲裡,知道了事情的經過。

正如趙王所言,他不動手,趙王府所有人都難逃一死。可下狠心殺了親子的趙王,也快被心裡的愧疚痛苦逼瘋了。

“殿下!你醒一醒。”趙王妃痛哭失聲:“我們一家子,都得靠你一個人。時兒已經去了,你千萬不能再有事了。殿下,你醒醒吧!”

可惜,任憑趙王妃如何哭喊,也喊不回趙王的神智了。

……

自慶安帝在皇陵遇刺後,王公公咬牙下了狠心,加派人手守在天子左右。那一天,王公公對趙王說的不是虛話。現在就是一隻蚊蟲,也休想飛到慶安帝身邊。

王公公接到暗線送來的消息,不敢耽擱,立刻呈至御案前。

慶安帝看了紙條上的消息,眉頭動了一動:“趙王真的瘋了?”

王公公不敢去琢磨天子此時面色如何,低頭應道:“是。奴才在趙王身邊安插了三個眼線。其中一個,就在趙王身邊伺候,回的消息千真萬確。趙王自到了藩王府,就一病不起,高燒反覆不退,神智也日漸昏迷。整日胡言亂語嘶喊,像被惡鬼索命一般。”

“爲趙王看診的曹太醫,也暗中送了消息回來。趙王的病不是裝出來的,是真得病了。”

慶安帝沒有出聲。

王公公也不敢再多嘴,悄悄退下。趁着退出門檻之際,王公公飛快地擡起眼皮,只看到慶安帝冰冷漠然的臉。

王公公心裡一凜,立刻垂眼,退了出去。

慶安帝獨自坐在御案前,將那張紙條又看了一遍。嘴角扯出一抹冰冷的弧度。

趙王當**他將沈祐打發離京。

今日,他也讓趙王嘗一嘗對自己兒子動手是怎麼滋味。

他再也見不到沈祐。趙王是親手將朱時送上了黃泉路。虎毒不食子,親手殺了兒子的惡果,就讓趙王慢慢品嚐吧!

不知過了多久,太子朱昀在外求見。

慶安帝收斂心緒,略一點頭。

朱昀進來後,像往常一樣拱手見禮。父子兩個很有默契,皇陵裡那一日發生的事,回京城後再也沒提過。彷彿什麼也沒發生過。

朱昀先稟報了一些政事,慶安帝一一聽過,和朱昀商議了對策。政事說完後,慶安帝又隨口道:“你三叔去了藩地後,就病倒了,神智昏迷不清。你代朕派兩個太醫前去瞧瞧,再帶些補品,賞給趙王。讓他安心養身體。”

朱昀做了數年太子,羽翼早成,自然有自己的消息渠道。趙王病症加重日漸瘋癲的事,朱昀也得了消息。

“是,兒臣這就去辦。”朱昀拱手應下。

“此事不急,”慶安帝說道:“生病不是一兩日就能好的。得了空閒再派人去就是了。這裡的奏摺,你且先批閱一遍。”

批閱奏摺,學習如何處理政事,是朱昀的日常。朱昀應聲後,慶安帝順理成章地將一堆繁瑣政務拋給兒子,自己慢悠悠邁步出去了。

朱昀羨慕地看一眼父皇的背影,認命地批閱奏摺。

他的右手落下了病根,外表如常,也能勉強握筆,就是寫出來的字歪歪扭扭。這些年,朱昀一直苦練左手提筆寫字。幾年下來,頗有所成。如今,他以左手提筆落墨,筆跡工整美觀。

慶安帝出了太和殿,便去了椒房殿。

袁皇后正和紅玉閒話,聽聞慶安帝來了,笑着迎了出來:“天還沒黑,今日怎麼早早就回來了?”

慶安帝隨口笑道:“有太子批閱奏摺,朕得了清閒,來陪你說話。”

袁皇后忍不住嗔了慶安帝一句:“將政事都扔給兒子,你倒是得了空閒。”

慶安帝濃眉一挑,笑着說道:“他是太子,日後要繼承大齊江山社稷,自然要好生磨鍊。萬一朕有個意外撒手走了,也不至於朝堂動盪。”

袁皇后不樂意聽這些,瞪了一眼過去:“怎麼老說這等沒影子的喪氣話,我可不愛聽。”

慶安帝嘆了口氣,聲音沉了下來:“朱時當日派刺客行刺,其實只差一線就成功了。現在想來,我也有些後怕。”

慶安帝遊刃有餘從容不迫地處置了這一樁刺殺。趙王世子死了,趙王府一行人去了藩地,一切處置妥當。

親侄兒都想置自己於死地。這總不是值得高興的事。

袁皇后心疼丈夫,伸手握住慶安帝的手,輕聲道:“一切都過去了,別再想這些了。我讓御膳房做些你愛吃的菜,今晚陪你小酌幾杯。”

袁皇后也是四十多歲將近五旬的人了,不再年輕,眼角有了皺紋。眼睛卻清澈一如少女時。

慶安帝看着愛妻,心中陰霾盡去,笑着應了一聲好。

第208章 登門(一)第282章 風波(二)第216章 玉釵第12章 舊案(一)第450章 緊急(二)第299章 殞命(一)第526章 衝突(一)第247章 冊封第31章 一見第238章 立後(一)第312章 登門(一)第339章 升職第298章 好戲(二)第189章 離別第224章 風波(一)第210章 當差第388章 喜信第414章 生子(一)第443章 請戰(一)第614章 番外之太孫(四)第23章 做客(一)第425章 祖孫第352章 兄弟(一)第429章 淘氣第514章 齊心(二)第418章 玩玩第509章 離去(一)第508章 決定第21章 紅妝(二)第490章 好轉第453章 蛻變(二)第510章 離去(二)第502章 面聖第585章 番外之手足(三)第128章 探望第64章 大比(二)第555章 回宮(三)第343章 麻煩(一)第407章 重逢(一)第169章 驚濤第200章 冷遇第597章 番外之歸京(三)第323章 雲裳(二)第445章 歷練第280章 洗三第463章 霹靂第148章 酒宴(一)第45章 投誠(二)第521章 真相(一)第55章 母子(二)第367章 意外第54章 母子(一)第332章 紛亂(二)第102章 送禮第399章 統領(二)第287章 當差第58章 心儀(二)第257章 商議第240章 負荊第504章 霹靂(二)第543章 成雙第416章 洗三(一)第341章 重逢第398章 統領(一)第389章 歸來(一)第108章 慈母第380章 苦戰(二)第10章 故人第206章 驚馬(二)第502章 面聖第101章 暖宅(二)第158章 離京第544章 歡聚第622章 番外之袁月(二)第524章 遠行(二)第221章 靠近第319章 酒後第394章 殉葬(一)第307章 歸來(二)第410章 臨盆(二)第97章 後宮第445章 歷練第339章 升職第138章 驚變(二)第134章 賬本第5章 安頓第71章 恭賀(一)第522章 真相(二)第48章 燕王(二)第241章 聖心第607章 番外之伴讀(一)第95章 “內鬼”第540章 喜事(一)第332章 紛亂(二)第464章 急速第440章 出嫁第240章 負荊第385章 後續(二)第503章 霹靂(一)第241章 聖心
第208章 登門(一)第282章 風波(二)第216章 玉釵第12章 舊案(一)第450章 緊急(二)第299章 殞命(一)第526章 衝突(一)第247章 冊封第31章 一見第238章 立後(一)第312章 登門(一)第339章 升職第298章 好戲(二)第189章 離別第224章 風波(一)第210章 當差第388章 喜信第414章 生子(一)第443章 請戰(一)第614章 番外之太孫(四)第23章 做客(一)第425章 祖孫第352章 兄弟(一)第429章 淘氣第514章 齊心(二)第418章 玩玩第509章 離去(一)第508章 決定第21章 紅妝(二)第490章 好轉第453章 蛻變(二)第510章 離去(二)第502章 面聖第585章 番外之手足(三)第128章 探望第64章 大比(二)第555章 回宮(三)第343章 麻煩(一)第407章 重逢(一)第169章 驚濤第200章 冷遇第597章 番外之歸京(三)第323章 雲裳(二)第445章 歷練第280章 洗三第463章 霹靂第148章 酒宴(一)第45章 投誠(二)第521章 真相(一)第55章 母子(二)第367章 意外第54章 母子(一)第332章 紛亂(二)第102章 送禮第399章 統領(二)第287章 當差第58章 心儀(二)第257章 商議第240章 負荊第504章 霹靂(二)第543章 成雙第416章 洗三(一)第341章 重逢第398章 統領(一)第389章 歸來(一)第108章 慈母第380章 苦戰(二)第10章 故人第206章 驚馬(二)第502章 面聖第101章 暖宅(二)第158章 離京第544章 歡聚第622章 番外之袁月(二)第524章 遠行(二)第221章 靠近第319章 酒後第394章 殉葬(一)第307章 歸來(二)第410章 臨盆(二)第97章 後宮第445章 歷練第339章 升職第138章 驚變(二)第134章 賬本第5章 安頓第71章 恭賀(一)第522章 真相(二)第48章 燕王(二)第241章 聖心第607章 番外之伴讀(一)第95章 “內鬼”第540章 喜事(一)第332章 紛亂(二)第464章 急速第440章 出嫁第240章 負荊第385章 後續(二)第503章 霹靂(一)第241章 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