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請戰(一)

朱昀身材修長,面容俊秀,又喜讀書,很得文臣們擁護。這一番話,說得擲地有聲,頗有幾分儲君模樣。

慶安帝的面色稍稍緩和:“你有這份心是好事。不過,你自小生在王府,長在宮中,喜歡讀書更勝過習武。且從未領過兵。你去邊關督戰,實在不太合適。”

朱昀立刻道:“正因如此,兒臣才更要去。兒臣是大齊太子,連戰場什麼樣子都沒見過,不懂兵不知戰事,日後如何能彈壓住一衆桀驁武將?”

慶安帝的眉頭又動了一動。

朱昀說的話,也有道理。

身爲太子,除了學習處理政事,也得通戰事,能去戰場立些戰功,就更好了。他總有老去的一天,日後大齊天下得交到朱昀的手上。富貴窩裡養出來的太子,只怕日後不堪大用!

慶安帝心裡思慮了幾個來回,並未立刻應允,淡淡說道:“這件事,朕要仔細考慮幾日,再做決定。你先退下吧!”

看來此事有譜了。

朱昀心中暗喜,拱手告退離去。

朱昀出了太和殿後,快步回了東宮。

邊軍打了大敗仗的消息,已經傳到宮中。夙來冷靜端方的太子妃袁敏,這大半日心急如焚,遠遠地迎了過來:“殿下!戰事到底如何了?”

袁清是袁敏嫡親的大伯,袁敏的兄長胞弟們幾乎都在邊軍裡。邊軍打仗,袁敏焉能不急?

朱昀握住妻子的手,低聲安慰道:“邊軍打了幾場敗仗,死傷了不少。不過,邊軍整體的戰力還有八成多,能守得住邊關。而且,父皇已經下令朝廷增派五萬援兵。最多五日,大軍就要出發。你不必驚慌。”

袁敏目光泛紅,聲音哽咽:“我怎麼能不慌。已經失了三座邊城,數萬百姓都被擄走。要是再吃敗仗,父皇定會動怒。”

現在慶安帝要穩住戰局,不會降罪。等戰事結束了,總是要清算這筆賬的。到時候,袁家上下不知會有多少人被治罪!

朱昀見不得妻子這般驚惶,沉聲道:“我已經懇請過父皇,讓我一併隨軍去邊關督戰。”

袁敏身子一顫,一臉震驚:“你、你說什麼?”

“父皇雖未當場應下。不過,以我對父皇的瞭解,父皇定會準我去邊關。”朱昀迅速低語道:“敏兒,你別怕,也別慌。我去邊關督戰,總好過父皇派其他人去。有我在,袁家不會有事的。”

袁敏眼中水光閃爍:“你從沒領過兵打過仗,邊關戰事不知何等激烈,你去了豈不危險?還是別去了吧!”

朱昀挑了挑眉,語氣中流露出屬於大齊儲君的自信:“我讀過的兵書,比你吃過的米還多。所欠缺的,無非就是實戰。你就放心吧!”

頓了頓,又低聲笑道:“我知道你擔心我的安危。你放心,我去督軍,不會親自領兵上陣。在中帳裡待着,能有什麼危險。”

話說這麼說,袁敏心裡還是七上八下。她抿緊嘴角,輕聲道:“母后今日也十分憂急,之前打發人來過幾回了。我們現在去椒房殿。”

朱昀點了點頭。

夫妻兩個一同去了椒房殿。

袁皇后果然也是一臉焦慮難安,今日正午的午膳都吃不下。一見朱昀,袁皇后躁動難安的心才稍稍安定,急急問道:“昀兒,邊軍打了大敗仗嗎?死傷了多少人?朝廷什麼時候派援兵?”

朱昀一一作答。

袁皇后很快紅了眼圈,淚水簌簌而落。

現在的邊軍主將袁清,是她嫡親的大哥。其實,袁清二十歲就去了邊軍。當時她還是個八九歲的小姑娘。兄妹兩個多年未見,只靠着書信來往。可骨肉同胞,血脈相連,聽聞袁清戰事失利,袁皇后心如油煎。

朱昀只得將安慰袁敏的話再搬出來一遍。

袁皇后也被朱昀請戰一事驚到了,脫口而出道:“不行!你不能去!”

朱昀有些無奈:“母后,我不是幾歲孩童。我今年二十有二了。父皇當年年少的時候,十三四歲就領過兵打過仗,立刻許多戰功。我都這麼大的人了,隨大軍出征做督軍,怎麼就不行了?”

袁皇后啞然無語。

是啊!

朱昀是大齊太子,膝下兩子兩女,今年二十二歲,早已成年了。

不說別人,沈祐比朱昀還小了一歲,早已領兵打過數回仗了。至於慶安帝年少的時候,十三歲就敢領兵殺敵,一衆皇子裡,就屬他最悍勇!

朱昀放軟了語氣:“母后,你和敏兒都關心我,我心裡明白。不過,我不能永遠待在宮裡,不知戰事,不識百姓疾苦。這一回我隨行督軍,出京城歷練一番,也是好事。”

袁皇后用袖子抹了抹眼睛:“也罷!這些事我不懂,也拿不定主意。只要你父皇應允,你就去吧!”

朱昀舒展眉眼,點了點頭。

……

慶安帝雷厲風行,動作迅速。很快召了何將軍進宮,命何將軍率五萬大軍增援邊關。

何將軍忍着激動,拱手領命:“臣定不負皇上的器重厚望!”

慶安帝又道:“此次朕會派太子一同隨軍出征,太子爲督軍。不過,行軍打仗諸事都由你做主,不必顧慮。”

太子做督軍?

何將軍有些驚訝,下意識地擡眼看向太子。

朱昀等了兩日,終於等來慶安帝首肯,頓時精神一振,上前兩步,拱手道:“兒臣一定牢記父皇教誨,不會隨意插手軍事。”

慶安帝瞥兒子一眼,淡淡道:“你將所有的親衛都帶上。”

按大齊慣例,身爲太子的朱昀,可以有一千的太子親衛。朱昀做了太子之後,便將親衛人數補足。有五萬大軍,還有一千親衛隨行守護,確保安全。

朱昀忙應下,順便問一句:“父皇是否打算派沈統領一併前往邊關?”

沈祐驍勇無雙,如果有他一併同行,心裡就更踏實了。

沈祐眉頭一動,目中閃出光芒。

他憑藉着戰功,一步步走到今日。如果想更進一步,就得再立戰功。此次去邊軍增援,是大好機會。

第158章 離京第140章 紛亂第460章 覲見第213章 佈局第347章 問詢第476章 歸京(二)第563章 油盡第149章 酒宴(二)第446章 花燈第330章 事發(二)第230章 親事(二)第115章 義父(一)第354章 美人第182章 隱秘(二)第351章 漢王(三)第96章 效忠第399章 統領(二)第373章 扶棺第6章 箱籠第491章 不決第427章 百日(一)第279章 龍鳳第337章 餘波(三)第72章 恭賀(二)第181章 隱秘(一)第74章 三夢第525章 遠行(三)第596章 番外之歸京(二)第4章 燙手第523章 遠行(一)第583章 番外之手足(一)第92章 面聖(二)第82章 紛亂第428章 百日(二)第408章 重逢(二)第283章 出征第592章 番外之示好(二)第217章 挑唆第612章 番外之太孫(二)第219章 兄弟(一)第37章 春心第445章 歷練第117章 仗勢(一)第591章 番外之示好(一)第216章 玉釵第610章 番外之伴讀(四)第243章 立儲(二)第544章 歡聚第176章 四夢第398章 統領(一)第68章 一戰(二)第580章 番外之建功(四)第58章 心儀(二)第576章 番外之靜好(二)第59章 落水第406章 處置第194章 小喜第525章 遠行(三)第632章 番外之親事(四)第34章 憤怒(二)第583章 番外之手足(一)第480章 憤怒(二)第335章 餘波(一)第444章 請戰(二)第544章 歡聚第247章 冊封第487章 酒醉第309章 相聚(二)第338章 請功第152章 探望(二)第402章 母女第396章 夫妻第169章 驚濤第528章 撐腰第92章 面聖(二)第155章 重逢(一)第304章 探望第179章 慪氣(二)第583章 番外之手足(一)第542章 秘密第230章 親事(二)第328章 收尾第178章 慪氣(一)第280章 洗三第151章 探望(一)第71章 恭賀(一)第497章 苦熬第385章 後續(二)第60章 二夢(一)第244章 立儲(三)第404章 留京第409章 臨盆(一)第450章 緊急(二)第337章 餘波(三)第196章 牽掛第172章 異樣第93章 驚險(一)第198章 重逢(一)第92章 面聖(二)
第158章 離京第140章 紛亂第460章 覲見第213章 佈局第347章 問詢第476章 歸京(二)第563章 油盡第149章 酒宴(二)第446章 花燈第330章 事發(二)第230章 親事(二)第115章 義父(一)第354章 美人第182章 隱秘(二)第351章 漢王(三)第96章 效忠第399章 統領(二)第373章 扶棺第6章 箱籠第491章 不決第427章 百日(一)第279章 龍鳳第337章 餘波(三)第72章 恭賀(二)第181章 隱秘(一)第74章 三夢第525章 遠行(三)第596章 番外之歸京(二)第4章 燙手第523章 遠行(一)第583章 番外之手足(一)第92章 面聖(二)第82章 紛亂第428章 百日(二)第408章 重逢(二)第283章 出征第592章 番外之示好(二)第217章 挑唆第612章 番外之太孫(二)第219章 兄弟(一)第37章 春心第445章 歷練第117章 仗勢(一)第591章 番外之示好(一)第216章 玉釵第610章 番外之伴讀(四)第243章 立儲(二)第544章 歡聚第176章 四夢第398章 統領(一)第68章 一戰(二)第580章 番外之建功(四)第58章 心儀(二)第576章 番外之靜好(二)第59章 落水第406章 處置第194章 小喜第525章 遠行(三)第632章 番外之親事(四)第34章 憤怒(二)第583章 番外之手足(一)第480章 憤怒(二)第335章 餘波(一)第444章 請戰(二)第544章 歡聚第247章 冊封第487章 酒醉第309章 相聚(二)第338章 請功第152章 探望(二)第402章 母女第396章 夫妻第169章 驚濤第528章 撐腰第92章 面聖(二)第155章 重逢(一)第304章 探望第179章 慪氣(二)第583章 番外之手足(一)第542章 秘密第230章 親事(二)第328章 收尾第178章 慪氣(一)第280章 洗三第151章 探望(一)第71章 恭賀(一)第497章 苦熬第385章 後續(二)第60章 二夢(一)第244章 立儲(三)第404章 留京第409章 臨盆(一)第450章 緊急(二)第337章 餘波(三)第196章 牽掛第172章 異樣第93章 驚險(一)第198章 重逢(一)第92章 面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