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歡聚

“過了年,你就二十二歲,是要再做孃的人了。又不是孩童,還哭鼻子。瞧瞧,旭哥兒都得笑你了。”

“我不管,我就要哭。”

“好好好,你想哭就哭一會兒,也別哭得太起勁。別傷到肚中的孩子。”

沈宅內堂裡,馮少君摟着許氏,將頭依偎在外祖母懷中。像個孩童一樣,淚眼汪汪。許氏心疼又好笑,拿出帕子爲她擦拭眼淚。

崔元瀚笑着打趣:“表妹,這可不像你的脾氣。”

馮少君看着柔弱嬌美,實則外柔內剛,極有主見。很少有這般脆弱外露的時候。

馮少君衝他皺了皺鼻子,眼淚倒是停下了。

旭哥兒對着孃親颳了刮臉:“娘哭,羞羞!”

馮少君懷了這一胎之後,孕吐嚴重不說,性子也變得稚氣了不少。也衝兒子颳了一下臉皮。

許氏宋氏一同笑了起來。

待情緒稍稍平復,衆人才敘起別情。

崔元瀚笑道:“當日楊公公去內務府傳旨,讓我調任至邊軍做軍需官。我回去之後,和祖母一說,祖母也很是高興。立刻收拾行李啓程了。”

“我們想給你一個驚喜,所以之前沒吭聲。”宋氏笑吟吟地接了話茬:“今日看來,表妹果然很是驚喜。”

可不是麼?

簡直是天降喜事。

馮少君滿臉喜悅:“表哥得儘快去軍營報到,外祖母和表嫂先安頓下來。我們一起熱熱鬧鬧地過新年。”

既是舉家來邊城,遲早得置辦宅院住處。年前肯定是來不及了。

宋氏笑道:“我們也是這個打算。等過了年,再尋一處近一些的大宅子。”

許氏咳嗽一聲道:“我就暫時住下了,少君懷着身孕,身邊總得有個長輩照料。”

宋氏哪有不依的道理,口中笑道:“祖母想大郎二郎了,我隨時帶着他們兄弟過來就是。”

宋氏嫁進門也有六七年了,知書達禮,性情柔順,許氏很是喜歡這個孫媳。聞言笑道:“我這個做祖母的,也不能一味偏心外孫女。你們夫妻買宅子的銀子,由我來出。你也別和我推讓,我手裡的體己,遲早都是給你們的。”

所以說,這樣闊綽慷慨且通情達理的長輩,哪個晚輩不喜歡?

宋氏清楚許氏的脾氣,推讓一二,便道了謝。

孩子們聚到一處,也有一番熱鬧歡喜。旭哥兒跟在大表哥二表哥的身後,樂顛顛地跑來跑去。

……

用了午飯後,崔元瀚帶着妻兒去安頓歇息。

馮少君和許氏終於有了獨處的時間。許氏握着馮少君的手,細細打量,然後嘆道:“你比之前瘦了一些。”

馮少君一臉無奈:“我這一個多月,吃了就吐,每天膽汁都要吐出來了。瘦一些也是難免。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消停。”

許氏笑着安慰道:“女人懷孕生子,本來就是極辛苦的。你懷旭哥兒時沒遭罪,現在這個就是嬌氣些,你忍一忍。等過了三個月,坐穩了這一胎,就該慢慢好起來了。”

說着,又欣慰地笑道:“我接到你的信,就打算好了,過了年就來邊城。等你生了孩子做完月子再回去。沒曾想,元瀚就被調來了邊軍當差。這回正好,我們一家老少都來了。以後又能在一處了。”

馮少君鼻間有些酸:“外祖母,是我連累你們了。”

不然,慶安帝也不會忽然下這麼一道聖旨。

許氏卻道:“之前幾年,元瀚從一個商戶子弟,搖身一變做了皇商,進內務府當差,有正經的官職。還不都是因爲你出生入死,爲皇上當差效力?”

“現在他來邊軍,又升了一級,是軍需官。這差事當好了,將來說不定還有大出息。”

“離鄉千里做官的人,比比皆是,元瀚也是朝廷命官,來邊軍做官,難道還委屈了他不成。”

“你見了他,可別說這些。不然,他非板着臉和你生氣不可。”

馮少君默然片刻,展顏笑道:“外祖母說的是,我不說這些就是了。”

許氏笑道:“這樣就對了。一家人,不說那些外道的話。以後元瀚進了軍營,讓沈祐多照拂一二,比什麼都強。”

馮少君抿脣一笑:“這哪裡還用囑咐。”

祖孫兩個,說了一會兒話,許氏臉上露出些許倦色。

這等年歲,坐馬車奔波半個多月,着實不易。重逢的喜悅和亢奮一過,頓時倦意上涌。

馮少君輕聲道:“外祖母先好生歇着。明日家裡辦喜事,正好一同熱鬧一番。”

許氏有些訝然:“什麼喜事?”

馮少君笑道:“吉祥和赤霄明日成親。”

許氏頓時笑了起來:“他們兩個倒是相配得很。都老大不小了,確實該操辦親事了。等等,這等喜事,我得給吉祥添妝。”

立刻叫了身邊丫鬟過來:“去備幾匹好衣料,再裝一匣子銀錠。一併送去吧!”

……

第二日,吉祥穿着紅色的嫁衣,頂着紅蓋頭。赤霄一身紅色喜袍,一臉喜氣洋洋。

他們兩個,都是年幼就被賣進府爲奴,沒有親人。拜完天地,沒有高堂可拜,拜主子便可。

丫鬟小廝成親,沒那麼多講究。一般而言,給主子磕了頭,擺上幾桌酒席就是了。

馮少君不願委屈了吉祥,穿嫁衣拜堂坐花轎,一樣都不少。

新房就設在兩條街坊外的小宅子裡。吉祥拜別主子,就要坐花轎奔赴新的生活了。

馮少君一開始笑盈盈的,直至吉祥磕完頭哽咽着說“奴婢這就走了”,馮少君的眼淚忽地涌了出來。

鄭媽媽一邊抹眼淚,一邊哄主子:“今天是吉祥出嫁的喜日子,夫人也該高高興興地,可別落淚了。”

“再說了,吉祥又不是嫁出去。等新婚滿月,吉祥就回來了。”

是這個道理沒錯,心裡還是酸酸的。

馮少君用帕子擦了眼淚,對着在紅蓋頭下啜泣的吉祥說道:“你高高興興地出嫁,赤霄敢欺負你,我饒不了他。”

赤霄立刻高聲道:“真有那一天,不必夫人張口,奴才自己掌嘴。”

馮少君一笑,目送一雙新人離去。

(本章完)

第296章 攆客第489章 表態第464章 急速第455章 噩耗第38章 亂麻第218章 碰面第317章 探望第113章 轉向第419章 滿月(一)第394章 殉葬(一)第354章 美人第584章 番外之手足(二)第59章 落水第54章 母子(一)第563章 油盡第586章 番外之手足(四)第267章 拜堂第6章 箱籠第251章 身退(二)第210章 當差第154章 金蟬第456章 喪信第297章 好戲(一)第353章 兄弟(二)第6章 箱籠第433章 歸來(一)第500章 居心(一)第587章 番外之手足(五)第318章 厭棄第409章 臨盆(一)第79章 做主(二)第148章 酒宴(一)第388章 喜信第486章 升職(二)第140章 紛亂第450章 緊急(二)第169章 驚濤第350章 漢王(二)第364章 後事(二)第144章 掩耳第298章 好戲(二)第463章 霹靂第537章 責罰第345章 麻煩(三)第228章 動心(二)第110章 姨母(二)第416章 洗三(一)第93章 驚險(一)第303章 大鬧第60章 二夢(一)第129章 無顏第62章 彆扭第577章 番外之建功(一)第277章 說服第320章 回宮第48章 燕王(二)第52章 江氏(三)第478章 長假(二)第520章 疑心(二)第475章 歸京(一)第42章 祖孫(二)第454章 戰事第125章 熱血第49章 夫妻第618章 番外之定親第530章 安頓(一)第425章 祖孫第431章 及笄(二)第462章 初見第384章 後續(一)第324章 雲裳(三)第425章 祖孫第571章 番外之死路(五)第495章 傳信(一)第66章 皇子第277章 說服第438章 喜事(一)第11章 沈祐第132章 雙福第109章 姨母(一)第617章 番外之竹馬(二)第506章 霹靂(四)第362章 病重第164章 陰謀第232章 悶棍(二)第586章 番外之手足(四)第443章 請戰(一)第118章 仗勢(二)第355章 天倫(一)第431章 及笄(二)第28章 賞花(二)第10章 故人第558章 相見(二)第617章 番外之竹馬(二)第538章 怒火第263章 新婦第344章 麻煩(二)第138章 驚變(二)第242章 立儲(一)第160章 鷸蚌(二)
第296章 攆客第489章 表態第464章 急速第455章 噩耗第38章 亂麻第218章 碰面第317章 探望第113章 轉向第419章 滿月(一)第394章 殉葬(一)第354章 美人第584章 番外之手足(二)第59章 落水第54章 母子(一)第563章 油盡第586章 番外之手足(四)第267章 拜堂第6章 箱籠第251章 身退(二)第210章 當差第154章 金蟬第456章 喪信第297章 好戲(一)第353章 兄弟(二)第6章 箱籠第433章 歸來(一)第500章 居心(一)第587章 番外之手足(五)第318章 厭棄第409章 臨盆(一)第79章 做主(二)第148章 酒宴(一)第388章 喜信第486章 升職(二)第140章 紛亂第450章 緊急(二)第169章 驚濤第350章 漢王(二)第364章 後事(二)第144章 掩耳第298章 好戲(二)第463章 霹靂第537章 責罰第345章 麻煩(三)第228章 動心(二)第110章 姨母(二)第416章 洗三(一)第93章 驚險(一)第303章 大鬧第60章 二夢(一)第129章 無顏第62章 彆扭第577章 番外之建功(一)第277章 說服第320章 回宮第48章 燕王(二)第52章 江氏(三)第478章 長假(二)第520章 疑心(二)第475章 歸京(一)第42章 祖孫(二)第454章 戰事第125章 熱血第49章 夫妻第618章 番外之定親第530章 安頓(一)第425章 祖孫第431章 及笄(二)第462章 初見第384章 後續(一)第324章 雲裳(三)第425章 祖孫第571章 番外之死路(五)第495章 傳信(一)第66章 皇子第277章 說服第438章 喜事(一)第11章 沈祐第132章 雙福第109章 姨母(一)第617章 番外之竹馬(二)第506章 霹靂(四)第362章 病重第164章 陰謀第232章 悶棍(二)第586章 番外之手足(四)第443章 請戰(一)第118章 仗勢(二)第355章 天倫(一)第431章 及笄(二)第28章 賞花(二)第10章 故人第558章 相見(二)第617章 番外之竹馬(二)第538章 怒火第263章 新婦第344章 麻煩(二)第138章 驚變(二)第242章 立儲(一)第160章 鷸蚌(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