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龍金鱗將治好張宇後,遠處響起了急促的腳步聲,金鱗微微蹙眉,當即捲起昏睡中的張宇便化爲一道金光飛走了,與他們一起消失的還有那把黃金古劍和插在劉光啓喉嚨上的混沌青蓮刃。
不久,一羣人趕到了這裡,正是二十多個夏侯森手下的騎兵——張宇和劉光啓打了半天,聲勢大老遠就能看到,將漢鼎大軍擊潰後,夏侯森立刻派了一支小隊前來探明情況。
見到被破壞得一片狼藉的戰場,小隊人員都倒吸了一口涼氣,他們雖是百戰精兵,可這等超乎想象的高手戰場卻是從未見過,一時間諸人皆是心驚不已,小心翼翼的探查起來。
經劉光啓的破壞,幾名黑衣衛和歐陽破雷得屍身早已不知去了何處,整個地方只剩下劉光啓的屍身,所以一衆士兵很快就發現了,他們中的小隊長見過劉光啓的畫像,一看之下驚駭不已,堂堂漢鼎帝王竟然死在了這種鬼地方。
小隊長看了下傷口後,略一沉思便猜到劉光啓很可能是被張宇所殺,當即對身邊的人喊道:“這人是漢鼎皇帝劉光啓,他一定是被駙馬爺幹掉的,大家四處找找,看看駙馬爺在哪!”
一衆士兵聽後驚訝不已,連忙尋找起張宇,而此時他們的心情格外興奮,劉光啓竟然死了,雖然不是他們殺的,但他們好歹參與了這場斬首之戰,功勞絕對少不了,幾乎可以肯定能進入忠魂祠了。
這等功勞,對他們來說絕對是能夠炫耀畢生的榮譽!
不過,沒多久這羣士兵心頭的激動就沒了,取而代之的是沉重和惶恐,因爲他們沒找到張宇,卻找到了張宇的血跡和衣物殘骸!
如此情況下,對比周圍的破敗情況,他們幾乎可以肯定張宇經歷了一場惡戰,甚至很可能身負重傷且有性命之憂!
在軍中,張宇的聲望僅次於李光武,而在這支騎兵大軍中,他們剛剛見證了張宇千萬軍中斬殺敵方主帥的本事,對張宇的信服和崇拜甚至超過了李光武。
如今一知張宇很可能身陷危機,他們頓時慌了,連忙大吼大叫呼喊起張宇的名字,像一羣無頭蒼蠅般亂找起來。
可張宇早就被金鱗帶到了不知何處,他們如何能找到?結果忙了半個時辰也是徒勞故宮。
面對這種情況,小隊長略一沉思便決定兵分兩路,一羣人繼續找張宇,另一羣人先回去通報夏侯森,讓夏侯森來定奪。
當通報人員回去的時候,夏侯森已經將三十多萬大軍完全擊潰,在火攻和人攻的雙重配合下,沒有統帥的漢鼎大軍完全變成了烏合之衆。
面對越燒越旺的大火和材狼餓虎般的騎兵大軍,他們兵敗如山倒,一路被夏侯森率兵追殺了十餘里,留下無數屍體和俘虜。
大略的統計了下後,這場大戰一口氣斬敵八萬有餘,俘虜接近七萬,剩下的漢鼎士兵也是潰不成軍,想重組戰力是絕無可能了。
從副官口中得知戰果後,夏侯森臉上的笑容就沒停過,僅用兩萬騎兵一口氣擊潰三十多萬大軍,如此大勝,放眼七大帝國數千年曆史也找不出第二場了。
夏侯森幾乎可以斷定,今夜之後,他的名字必將響徹天下,作爲一名有追求的名將,像這般名揚天下就是他的最高追求了。
大喜之下,夏侯森對身邊的部下們說道:“哈哈哈,如此大勝,真是喜人啊!諸位放心,今夜有功之士,我必會爲他表功。現在,我們就等駙馬爺那邊的消息了,若是駙馬爺能將劉光啓那敵國狗皇帝抓住的話,這場戰役必將成爲曠古爍今的一戰!哈,說起來駙馬爺真是有夠威武的,沒有他的話,我們就是拼到爆血管也不能打下如此功績啊!”
衆人一聽,也是喜色連連,皆大聲應諾,其實不用夏侯森說,他們對張宇的感激和崇拜也是無以復加,若以前他們還對張宇的實力與智謀有所疑惑的話,如今他們就真的是盲目崇拜了。
什麼?爲什麼要盲目?靠,你去找一個入凡三重就能在千萬軍中輕易刺殺主帥,找一個入凡三重就能輕鬆潛入幾十萬大軍的營帳放火,找一個可以將敵方消息完美打探出來的人試試!
沒有?沒有還說個屁!因爲人家駙馬爺就行,對於這等牛逼哄哄的存在,你就是不服也得服!
然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他們滿心期待的等張宇,卻只等到了一個不知是好是壞的消息。
敵國皇帝劉光啓被張宇斬殺,而張宇卻下落不明!
一聽到這個消息,全軍上下集體譁然,夏侯森當機立斷,留下千人繼續尋找張宇,然後帶着劉光啓的屍身緊接撤回新隆將此事告訴了李光武。
在得知張宇出事之前,夏侯森已經命人回去發捷報了,而還沒等李光武等人笑夠,騎兵大軍返回,噩耗也隨之傳到了李光武等人面前。
這個消息讓所有人爲之心驚,而讓諸人更驚訝的是李光武得知張宇重傷失蹤後,滿臉難以置信的站了起來,並且內勁不受控制的外放,將周圍的人全部震飛了出去。
誰也沒想到一向沉穩的李光武竟然會如此失態,一時間都愣住了。而當東方麟文回過神來想開口勸慰的時候,李光武卻是立刻帶着大軍去找張宇,對劉光啓之事不聞不顧。
衆人無奈,只得一起去找張宇,而忙碌了大半夜,他們卻是一無所獲,最終,李光武不得不留下一些人繼續找張宇,然後滿身疲憊的回到新隆處理大戰留下的問題,自此,衆文武纔看出李光武多有重視張宇。
不得不說,這場大勝對李光武勢力的好處簡直不可估量,不止解決了三十多萬敵軍,還能利用這事讓漢鼎內亂,從而沒有後顧之憂的對付李元雄。
另外,繳獲的戰利品與俘虜也讓人眼饞不已,這些士兵都是漢鼎帝國的精銳,只要稍加重組和訓練就可投入大戰,對李光武勢力的補強絕對不止一星半點。
然當如此戰果變成需要用張宇來換取的時候,李光武卻無論如何都高興不起來,而不止是他,事實上除了一些和張宇關係不佳以及沒有遠見的傢伙外,其他人都高興不起來。
因爲經此一戰,所有人都看出了張宇的價值,那些和張宇關係好的就不說了,光是張宇輕易破壞大軍營地,斬殺敵帥如探囊取物的本事就能足以用一國之地來換取。
若是再加上那神鬼莫測的智謀,人們覺得就是讓張宇在日後成爲唐宇帝國的一字並肩王都沒什麼不妥,因爲張宇絕對是能讓唐宇帝國一統天下,湮滅六大帝國的無雙國士!
不過,就算心情再怎麼差,李光武也不可能因爲傷心而什麼都不做,對於張宇,他是活要見人,死要見屍,除開派遣大量人手尋找張宇外,他也和一干部下有條不紊的處理着戰果。
不得不說,這場夜襲的戰果絕對遠超預期,本來是隻想消耗一點漢鼎大軍的兵力,誰知竟一戰而下,還幹掉了對方的皇帝,放眼數千年都找不出如此大勝了。
作爲一代雄主,李光武自然不會小氣,毫不吝嗇的對有功之士封賞了一番,連那些沒有參與大戰的人都有份,一時間原本因張宇失蹤而氣氛沉重的麾下稍微輕鬆了一點。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在高興,除開和張宇關係好的人外,楊左龍是最鬱悶的,因爲他發現李光武不像以前那般重視他了。
雖然李光武知道張宇的失蹤不是楊左龍的錯,但一想起讓張宇襲營的提議是楊左龍提出的,李光武就不自覺會對楊左龍有點想法,再加上楊左龍和張宇有過節,一代雄主也忍不住‘徇私’了。
自張宇失蹤之後,李光武對楊左龍的使用就全部偏向於雜物,真正的重大之事很少用楊左龍。
楊左龍也是智冠天下之士,自然看得出李光武的態度變化,不禁鬱悶不已,暗罵張宇失蹤管他屁事,他之所以提出襲營的建議也不過盡臣子本分罷了,沒想到竟然會被猜忌,簡直是比竇娥還冤。
楊左龍深知這樣下去肯定不會有出頭之日,眼見和李元雄大軍交戰的日子越來越近,不禁心思活絡起來。不過,他不愧是司馬懿似人物,儘管心頭已經起了叛逆想法,表面上還是非常老實,讓人看不出一點破綻。
張宇失蹤後的第三日,李光武將劉光啓的屍身送回了漢鼎帝國,一時間天下譁然,漢鼎震怒,堂堂皇帝竟然被敵國殺了,這簡直就是羞辱整個漢鼎帝國。
然就在漢鼎上下嚷嚷着要報仇的時候,李光武卻非常無辜和惋惜的表示劉光啓的死完全是意外,他們沒想到劉光啓會在漢鼎軍營裡,結果將這位皇帝當成雜兵給幹掉了。
隨即,又言辭激烈的譴責漢鼎帝國太沒信用,明明簽訂了盟約,卻偷偷和李元雄聯合準備偷襲漁陽,實在是沒信用的典範。
李光武充分發揮了張宇所提出的輿論攻勢,將此事大肆渲染,並故意放出小消息說劉光啓爲人太過好色,想得到新月公主才發動大軍進攻漁陽並且藏身在大軍之中的,根本就是個昏君。
這些謠言說得有板有眼,配合李光武的說辭可信度極高,一時間很多人都相信了此話,原本嚷嚷着要報仇的人都羞愧的低下了頭,爲了美色不講信用,讓幾十萬大軍被滅,自己也被人幹掉的皇帝,實在是國家之恥,民族污點!
與此同時,李光武事前偷偷派出的使者也到了漢鼎帝國各個有兵有人有野心的王爺面前,道明瞭劉光啓的庸才本質及其子嗣尚幼不足以掌握漢鼎帝國的事實。
於是,這些有野心的皇親們當即造反了,八個王爺上百萬大軍一起圍攻漢鼎京城,剛剛即位,僅有十歲的小皇帝哪能擋住這些材狼餓虎般的皇叔們,於是不到一個月就杯具了。
不過,小皇帝雖然杯具了,漢鼎帝國的****卻並未結束,因爲皇位只有一個,而想當皇帝的人卻有八個人,於是乎內戰繼續,漢鼎帝國正式進入亂世,史稱八王之亂。
直到後來李光武統一唐宇,並派兵過來的時候,漢鼎帝國的內亂才結束,而漢鼎帝國也成爲了第一個被唐宇帝國滅掉的大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