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隔岸觀火

到了午飯時分,衆人皆各自回了房裡,只有如蘅被佟母留着用了午飯,後又伺候佟母歇着了,如蘅才往崔氏房裡去。

過了佟母所住的後房門,過了道穿堂,往東轉彎,穿過東西夾道,出了西角門,進了道儀門,便是一座正經院落。

正對着的前院便是正室,自然是佟維信正妻崔氏所住,而後院東西兩間小小的偏房,便分別是秋姨娘和趙姨娘的住處。

如蘅還沒走到門口,門口的丫頭五兒便笑道:“姑娘回來了。”說着便上來扶如蘅。

如蘅拉着五兒的手邊走邊笑道:“母親呢?”

五兒笑着道:“太太這會子只怕在裡屋對賬呢。”

剛走到了門口,便見有人打簾出來,如蘅望去,卻是錦衾笑意盈盈道:“姑娘回來了,剛太太還唸叨呢,可見母子是連着心的。”

錦衾是崔氏的陪嫁丫頭,早已是心腹,如蘅笑着拉了錦衾道:“這大冷天,姐姐怎地還出來了。”

錦衾抿嘴一笑道:“太太心急,正叫我出來迎姑娘呢。”

說完錦衾打了簾子,扶了如蘅一起進去。

轉進西邊兒裡屋掀了垂珠簾進去,南窗炕上設着炕桌,上面書籍茶具備全,炕上鋪着絨毯洋氈,搭着秋香色撒花條褥,並着一色的靠背引枕。

崔氏正靠在引枕上翻着賬目,見了如蘅進來,立馬放在炕桌上,笑着起身對如蘅招手,如蘅走了過去坐在崔氏旁邊兒。

崔氏關切的拉了如蘅的手,不住地搓和道:“還好,手還是暖和的,外面雪珠子大,走了這會子可沒寒着吧。”

說着還沒等如蘅回話,崔氏便轉頭對錦衾道:“去把方纔讓你們煨着的熱薑湯端來給姑娘喝了,暖暖胃。”

錦衾笑着道:“哪裡還需得太太提醒,剛就讓五兒取去了,馬上也該來了。”

“你可真真是肚子裡的蟲。”崔氏笑指了錦衾道。

錦衾捻了帕子笑,如蘅膩在崔氏懷中笑道:“虧了錦衾姐姐跟了母親許久,母親還捨得讓她大冷日的出去迎我,倒叫我不安了。”

錦衾笑着道:“憑她是誰,若我不想去迎的,太太哪怕是架着刀子我也不帶理的,姑娘不僅是太太的心肝肉,也是咱們下面人的寶貝明珠,莫說是大寒天去迎,就是下刀子我也要去的。”

聽着錦衾的湊趣話,崔氏指着錦衾笑罵,如蘅窩在崔氏懷裡笑得腰也直不起來。

這時便瞧着五兒打了簾子進來,從填漆盒裡取了一碗熱熱的薑湯,如蘅直接從五兒手中接過,只略微吹了吹,便一口喝了下去,冒着熱氣的薑汁兒順着喉嚨下去,瞬間一路暖熱了五臟六腑。s173言情小說吧

“急什麼,也不怕燙着。”

崔氏在一旁嗔道着,如蘅一口氣喝完了,只覺得身上起了一層薄汗,正要用袖子去擦額角的汗,崔氏卻是拿了絹子小心替如蘅抹汗。

如蘅擡眼看向崔氏臉上的g溺和關切,心中一暖,多久不曾感受到濃濃的母愛了,前世裡自己十四歲便沒了母親,老祖宗再g愛,終究補不了沒有母愛的缺憾,每次看到蕪姐姐和二嬸的說笑溫情,如蘅便壓着心底的難受,回了房裡捂着被子抱着對母親的思念偷偷啜泣。

想到這裡,如蘅不禁眼眶一紅,再也忍不住滴下淚來。

崔氏詫異道:“這是怎麼呢?好好地怎麼哭起來了?”

如蘅一把撲進崔氏的懷裡,緊緊攥着崔氏的衣服,哽咽道:“昨兒夜裡如蘅做了個夢,夢見哥哥姐姐們都不理我,母親也不要我,離我而去了,母親不要離開蘅兒好不好?以後蘅兒再也不任性驕縱,惹母親生氣了,蘅兒乖乖的,只要母親一直陪着蘅兒好不好?”

崔氏一聽,原是小娘子做了噩夢,不由放鬆,一道又一道輕撫着如蘅的背安慰道:“你是孃的心肝肉,娘怎麼會離開你呢?娘還要看着你慢慢長大,看你嫁人生子,將來享弄孫之福。娘還要替你和你的哥哥們撐起一片天,爲你們擋風擋雨,娘怎麼捨得離開,留你們受苦?”

如蘅忽然起身,擡袖一把抹了眼淚,看着崔氏語中堅定道:“蘅兒與哥哥都大了,該是爲母親分憂了,以後母親不再是一個人爲我們撐起一片天,還要我們兄妹三人,母親若是累了,乏了,如蘅會和哥哥們一起保護母親,也爲母親撐起一片天來。”

看着不過十三歲的小娘子,卻說出了這番話來,饒是崔氏也心中一暖,紅了眼眶。一旁看着的錦衾見了,心中也更是一驚,不由捻了帕子捂嘴喜極而泣道:“好,好,如今姑娘也長大了,太太也有指望了。”

崔氏顫着手替如蘅擦淚,抱瞭如蘅進懷道:“好蘅兒,錦衾說的對,孃的蘅兒長大了,娘如今也是有盼頭的人了。”

如蘅反也替崔氏拭乾淚痕,粲然一笑道:“蘅兒長大了,母親該高興纔是。”

崔氏不住地點頭笑道:“蘅兒說的是,娘高興,娘高興的緊。”

如蘅說出了內心憋了許久的話,心中也舒暢了不少。崔氏在一旁審賬,擡頭看着對面嫩生生的小娘子,懸筆在炕桌上仔細地描着花樣子,心中一暖,吃了蜜般甜。

不禁打着手勢讓丫頭又是端了如蘅喜愛的點心吃食,又是給爐中加炭,怕如蘅涼了手腳的。錦衾在一旁瞧着母慈女孝的溫情,心裡面又是激動又是感傷。

正這時,突然聽得後院裡有些微吵吵的動靜,崔氏微微蹙眉,心中不豫,因而對錦衾道:“去瞧瞧,是哪些不服規矩的,大正月裡也敢嚷嚷,若是老爺老太太聽見了,是要死還是要活!”

錦衾領了話忙下去了,如蘅倒也不管,只顧自描自己的花樣子,過了會子,只見錦衾走了進來,臉上也看不出個異樣,崔氏問道:“是哪個下面的在鬧?”

錦衾笑着朝那窗後面怒了努嘴道:“太太也是想多了,下面的奴才哪個敢在你耳根子下面鬧不清淨,是東西偏房裡掐起來了。”

崔氏聽了微一詫異,但很快了悟了,默然思慮沒作聲。如蘅筆尖一滯,然後笑着將自己描的蓮紋牡丹拿起給崔氏看道:“母親瞧蘅兒描的可好?”

崔氏瞧了,抿嘴一笑道:“蘅兒越發進益了。”

如蘅粲然一笑,然後端了炕桌上的茶啜飲了一口,神情自若道:“二房和三房爲着什麼?”

錦衾笑道:“還能爲的什麼,不過是早晨那緞子的事兒,二房心裡不自在,憋了許久,回了屋裡就砸碗摔杯子的,方纔我瞧了,正叉着腰,鼓着眼在院子裡朝着西屋裡跳着腳叫罵,二房的脾氣都曉得,沒個人去拉,拉也拉不住。可憐那三房的貓屋裡,門緊閉着,不敢出來的。”

崔氏蹙眉斥道:“沒個清淨的,若是爺們兒曉得了,又是禍端,你去,傳我的話,大正月裡都安生點兒,若有不服的便來我房裡說,別傳了出去只當我連自個兒的後院都管不好,日後還怎麼管外面的各房各戶。早上老太太纔剛訓斥了,這會子又去打我的臉,盡不省心。”

錦衾應了就要下去,卻被一旁坐着的如蘅一把按住了,崔氏和錦衾都詫異地看着如蘅。

如蘅卻是嘴角微揚,然後向門外努了努嘴笑着道:“姐姐且去問問老爺身邊兒伺候的人,這會子可是還在應酬?幾時回來?”

錦衾轉念一想,立即明白如蘅心裡的盤算,問詢的看了崔氏一眼,見崔氏點了頭便下去了。

過了一會子錦衾回來笑道:“方纔問了老爺身邊兒伺候的周允,說老爺這會子應安老王爺之邀,去了安王府裡,只怕到了晚飯才趕的回來。”

如蘅聽了,尚不在意的點了點頭,然後拈了塊兒梅花糕吃着顧自道:“東西偏房裡鬧騰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脂粉堆兒裡哪有不拌嘴的?不過是小打小鬧罷了,今兒你吵,明兒他鬧,若都來拿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來煩勞母親,這偌大的靖國府誰來管?她們愛吵吵就由她們去,若是有人看不過眼找到這兒來,你只說我在回屋的路上着了點兒寒,母親緊巴巴地在一旁守着我,心焦的跟什麼似地,你是不敢進來說的,她們自己只管看敢不敢進來擾的。”

錦衾聽了“噗嗤”一笑道:“若是這麼說,擾了姑娘,那就是擾了老太太,她們誰敢大着那膽子進來的,不要老臉了。”

如蘅脣邊勾起笑意,崔氏瞧了如蘅一眼,便笑着一揚首示意道:“姑娘既是這麼說了,你便這麼去做,我也沒得嫌煩,正好躲個清閒。”

錦衾笑着道:“是。”

然後默然退了身出去。

見母親打量的看着自己,如蘅咧嘴大方笑道:“母親猜的是,今兒老太太屋裡的事兒,是我故意挑的,三房既然喜歡作樣兒,我便順水推舟,幫她們一把,如今她們是把秦瑞家的給得罪了,還勾了二房一肚子的窩火,日後她再想有安生日子,只怕是不能夠了。”

“蘅兒。”

崔氏訝異的看着如蘅道:“你不是……”

如蘅暖暖的握住崔氏的手道:“從前是女兒不孝,分不清好壞,辨不清忠奸,叫母親受了許多苦,日後女兒再不會那般,如今女兒和哥哥與母親是一體的,真心對母親好的,女兒敬重,但對母親有絲毫惡意的,女兒必百般千般的還回去。”

說到情動時,如蘅語中也哽咽起來。

崔氏喉中一哽,既爲女兒的懂事識人感到高興,但又不禁愧疚,不過十二三歲的小娘子,便已經被逼得認清了許多殘酷的現實,終究是自己沒有護周全。

如蘅看出了崔氏的心思,因而抹了淚,笑着安慰道:“那天家的公主,只怕也沒比我幸福的,人家七八歲就曉得識人眼色,懂得自保了。我卻是足足被母親和老祖宗護着長到十三歲,泡了十幾年的蜜罐子,如今也該曉得那些陰暗見不得人的事兒,否則日後只會吃虧吞苦的,母親說是不是?”

崔氏聽自家女兒這一番話,不禁心中豁然開朗,自己活了這許久,竟忘了物極必反的道理,女兒護得太好,若自己在世還好,若自己不在了,他日看不清人情世故,度不明人事,只怕反讓人算計吃苦,那時候自己又能如何?想到此,崔氏不禁也放寬了心。

崔氏笑着摸了摸如蘅的髻兒笑道:“你倒是會揣度,那秦瑞家的是老太太家生的,在府裡自然有一番臉面和人緣,如今因着這沒明堂的事兒在老太太和衆婆子丫鬟們面前丟了臉,自然窩不下這一口氣,日後三房要什麼想什麼只怕是有得添堵了。”

說着崔氏端起茶盞抿了一口熱茶道:“當家了這麼多年,府裡我還不曉得?一個個有頭有臉家生的婆子媳婦們,個個都烏眼雞似地,拜高踩低,落井下石,引風點火,使小絆子,穿小鞋,哪樣兒玩得不是順手拈來的?都是全武的行當見天兒來,今兒這事一出,三房也沒得好過了。”

如蘅笑着剝了奶油松子給崔氏遞了去道:“還有二房,不像母親,是大家出來的正室,說什麼做什麼都要端着風範,二房向來是點了引子就炸的,吵起架來,什麼話都往外蹦,日日裡這麼吵吵着,秋姨娘也得氣悶一陣子了。”

說完如蘅笑着爬到崔氏懷裡道:“母親是東府裡的當家主母,下面的事哪裡需要母親親自過問,只用在一旁遠遠兒看着就是了,您啊就是那牽主線,總理大局的。”

說着如蘅好像憑空捻着一根線,交到了崔氏手裡。

崔氏低頭看着懷中的小娘子,眼角嘴邊滿是寵溺的笑意,不由攬了小娘子入懷,擡手悠悠的輕撫着如蘅的小髻兒,如蘅軟軟的靠在崔氏懷中,安心的闔眼,嘴角是不落的笑意。。

第103章 前夕第40章 顧凝湄(上)第101章 悔就(上)第75章 手釧兒一百一十三章 賣國第19章 滅子第4章 處置第53章 莽撞少年郎第2章 重生第32章 順嬪(上)第23章 依仗第11章 進宮第5章 心思第64章 反常第6章 一波又起第11章 進宮一百二十三章 駕崩第18章 深謀第28章 擺飯第12章 歸來第27章 父女第31章 忤逆聖意第63章 臨別第5章 母子第59章 與命爭一百一十章 糊塗第103章 前夕第40章 顧凝湄(上)第35章 除夕宴一百一十九章 還朝第67章 凌辱第25章 親事第21章 塵埃落定第18章 違聖意第30章 陸慧妃第36章 吃醋第43章 遭算計第4章 處置第32章 順嬪(上)第49章 表白心意第29章 故作第36章 對峙第53章 閨房第104章 丁憂第93章 計第87章 黨爭第43章 遭算計第35章 收拾第67章 偶遇第57章 裕貴妃第6章 錚哥兒第9章 帝后第49章 設計(下)第54章 和煦第59章 與命爭第32章 長遠第23章 侯府王氏第28章 指婚第15章 結樑子第7章 隔岸觀火第83章 術士第42章 回擊第65章 天塌第40章 顧凝湄(上)第2章 重生第1章 滅妻第80章 貶斥第47章 笑話第60章 西征第53章 莽撞少年郎第18章 深謀第83章 術士第92章 局勢第13章 忠勇侯一百二十一章 前夕第22章 暗涌第7章 隔岸觀火一百二十八章 大奠第90章 遇襲第35章 除夕宴第28章 擺飯第61章 驃騎校尉第103章 前夕第4章 處置第86章 無奈第66章 夫妻第43章 遭算計第51章 大婚(中)第27章 心悸第九十六章第90章 遇襲第6章 錚哥兒第85章 元翁第32章 順嬪(上)第21章 聽壁角第8章 算計第49章 賞花宴(下)第8章 通敵第47章 笑話
第103章 前夕第40章 顧凝湄(上)第101章 悔就(上)第75章 手釧兒一百一十三章 賣國第19章 滅子第4章 處置第53章 莽撞少年郎第2章 重生第32章 順嬪(上)第23章 依仗第11章 進宮第5章 心思第64章 反常第6章 一波又起第11章 進宮一百二十三章 駕崩第18章 深謀第28章 擺飯第12章 歸來第27章 父女第31章 忤逆聖意第63章 臨別第5章 母子第59章 與命爭一百一十章 糊塗第103章 前夕第40章 顧凝湄(上)第35章 除夕宴一百一十九章 還朝第67章 凌辱第25章 親事第21章 塵埃落定第18章 違聖意第30章 陸慧妃第36章 吃醋第43章 遭算計第4章 處置第32章 順嬪(上)第49章 表白心意第29章 故作第36章 對峙第53章 閨房第104章 丁憂第93章 計第87章 黨爭第43章 遭算計第35章 收拾第67章 偶遇第57章 裕貴妃第6章 錚哥兒第9章 帝后第49章 設計(下)第54章 和煦第59章 與命爭第32章 長遠第23章 侯府王氏第28章 指婚第15章 結樑子第7章 隔岸觀火第83章 術士第42章 回擊第65章 天塌第40章 顧凝湄(上)第2章 重生第1章 滅妻第80章 貶斥第47章 笑話第60章 西征第53章 莽撞少年郎第18章 深謀第83章 術士第92章 局勢第13章 忠勇侯一百二十一章 前夕第22章 暗涌第7章 隔岸觀火一百二十八章 大奠第90章 遇襲第35章 除夕宴第28章 擺飯第61章 驃騎校尉第103章 前夕第4章 處置第86章 無奈第66章 夫妻第43章 遭算計第51章 大婚(中)第27章 心悸第九十六章第90章 遇襲第6章 錚哥兒第85章 元翁第32章 順嬪(上)第21章 聽壁角第8章 算計第49章 賞花宴(下)第8章 通敵第47章 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