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燕趙朔風路

3 燕趙朔風路 [ 返回 ] 手機

“若趙國肯還上黨歸韓,我亦盡力勸說王兄出兵,晉合力,必可拒強秦於國門外。.趙將軍是姊夫的女婿,是他的心腹之人,且聽說自幼與趙王親密。若趙將軍肯出一言相勸,趙王與姊夫定然肯聽。”

月夕聞言,不禁冷笑了一聲。趙括沉默了許久,纔出聲道:“公對趙括,交淺言深,在下實在是受之有愧……”

他又默然了片刻,深思熟慮後才緩聲道:“公高瞻遠矚,思慮深遠,晉合縱方可抗敵,在下亦深以爲然。當日靳韋來降上黨,我趙國朝堂亦曾爲此事利弊爭論不下。是平原君與趙王意見一致,這才決議納了上黨。上黨之地雖屬韓國,多年來亦是我趙國的屏障。若一旦爲秦國所有,趙國腹地大開,秦軍則長驅直入,北上可取我晉陽,西進則直逼邯鄲裡之內,所以……秦趙之間,早晚也是一戰。”

他說的,果然與月夕想得不謀而合。趙國如今進也是戰,退也是戰,上黨局勢之艱難,早已不言而喻。

“韓王昏庸,一心獻上黨於秦以求自保;至於魏王,公最是清楚,又能有多大的把握可說服得了他?”趙括與信陵君深深對望。信陵君長長嘆息,趙括又道:“公方纔說趙國已成中流砥柱,其實是形勢所逼,趙國亦是不得已而爲之。”

信陵君沉吟道:“以國之大略計,姊夫執意取上黨,不可謂不對。只是若趙國獨挑大樑,必要面對秦將白起,此人曠世名將,一生戎馬未嘗一敗。趙國又有何人能擋白起的銳氣?”

趙括不禁看了月夕一眼,當初在雲夢村兩人曾就此問題爭論過,如今信陵君竟也有此一問,可見六國對白起忌憚之深。月夕只低着頭不說話,他笑了笑,道:“我趙國有廉老將軍在,自然叫秦軍不敢窺兵井陘。”

他老調重彈,月夕聞言仍是輕輕一哼。信陵君道:“趙國還有樂乘、田單兩位客將,只是趙王未必放心,確實也只有廉老將軍可獨當一面。可廉老將軍性暴躁,如今年紀愈大,愈是固執……”

趙括忙道:“廉老將軍久經沙場,老而彌堅,固執亦在所難免。有平原君在,當能居中調停。”

信陵君微笑道:“趙將軍是厚道人,不肯背後議人長短,可我卻要實話實說了。你曉得我王兄的脾氣,我亦曉得姊夫的脾氣。他雖是趙王的王叔,又做了趙國丞相,手中卻不掌兵事,實在是他生平恨事。他與藺廉兩人一向不睦,當年他與令尊馬服君交好,固然有知己之誼,亦有借用令尊軍中威名與廉頗爭雄之意。可惜馬服君英年早逝,如今他如此看重將軍,又要將女兒嫁於將軍,是爲了什麼?

平原君如此看重趙括,又要將女兒嫁於將軍,究竟是爲了什麼呢?月夕心中一驚,擡起頭來望着趙括。

“趙將軍年幼從軍,隨馬服君屢戰屢勝,還曾在閼與之戰中大破秦軍,軍中早有馬服的英名。趙國固然人才鼎盛,可諸多後起之秀中,又有幾人能似趙將軍這般深入軍心,得衆將擁戴,且將軍向來熟悉山野作戰,若廉老將軍……”

若廉頗但有敗績,平原君便可趁機舉薦趙括,染指軍中;趙括,其實不過只是平原君的一枚棋罷了。

月夕不點便明。眼下上黨尚未易主,信陵君與趙括相談如此之深,未免有杞人憂天之感。可她又明白,軍中事朝中事,皆是時移事異,事異備變,他們身居其中,一着不慎,滿盤皆輸,不能不想得長遠。

“公如此坦誠,所說的皆是實情,在下亦不願敷衍公。”趙括沉聲道,“趙國安危繫於上黨,上黨安危系之於趙國將相。無論趙王以誰爲將,趙括只爲國家,定當聽其差遣,決無私心。若真到無可奈何那一日,趙國用的着我趙括,在下亦是當仁不讓。我趙國兒郎,爲家國而死於邊野,便是馬革裹屍,又算得了什麼?”

他說的慷慨激昂,話中尤帶着凜凜風骨。燕趙從來多慷慨悲歌之士,以往趙括總是言笑晏晏,人又懶散,諸事皆不放在心上;可如今大事臨頭,危及他的父母之邦,卻又這般襟懷擔白,意氣慨然。

“好,說得好,”信陵君擊掌道,“趙將軍這番話,實在叫無忌羞愧,方纔是無忌狹隘了。在下佩服趙將軍俠氣,趙魏兄弟之邦,我魏國又豈能隔岸觀火?無忌此番回魏,自當竭盡所能,勸說王兄,以圖晉老盟再成。”

沉沉烏雲之下,信陵君與趙括兩人並立,意氣相傾,神采相和。信陵君固然名動天下,風采超然物外,而此時趙括亦是一身矜豪之氣,又輸得了他幾分?

他從前在月夕面前便已說的明白,他雖心慈手軟,雖厭倦不義之戰,可若到了保家衛國,抵禦外辱之時,他必義無反顧。

他是趙人,平日裡再是隨性,可流淌在血液中,激盪在骨裡的,從來就是中原風骨,燕趙俠風。

月夕望着眼前近在咫尺的兩人,默然不能言語;再仰頭望天,天色昏暗,陰雲層層,所見一切皆混淆而朦朧。一時之間,她彷彿又覺得眼前兩人離她甚遠。

天大地大,其實卻只有她獨自一人。

他是趙括,還是趙服,早已沒了關係。她的心裡,又是爲了什麼事情這樣落寞?

她一直如一個旁觀者般靜坐着、聽着,可她與這局中諸人,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她便真的能只做一個旁觀者,置身事外麼?

她整個人都意興闌珊着,站了起來,輕聲道:“公,你與趙將軍談論要事,我不便打擾。我只想一人走一走,想些心事,還請你叫朱先生莫要攔着我……”

“月兒……”趙括見她要走,正要拉住她,可瞧見信陵君凝重沉默的表情,又緩緩放下了手來。

他從來都不怕教信陵君曉得自己對月夕的心意,可眼下又是爲了什麼事情猶豫?

他們人都心知肚明,只是皆無法出口而已。

月夕一人出了郡守府,果真再無人攔她。可她卻無心力走遠,只是無聊賴地靠在牆上。

“什麼人在那裡?”有人從她面前走過,喝聲問道。月夕懶懶擡起頭,那人反倒笑了:“原來是你。”

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44 旋旋情相扣27 情知難捨棄26 愁心多錯亂45 爭奈伊憐惜40 心事誰共語31 明月兩相望15 誰存趙武心36 獨立溪橋外37 王孫唱舊遊45 爭奈伊憐惜15 何地堪相托9 江湖遇故知11 此心甘無尤36 獨立溪橋外4 濁酒且自陶40 上黨扼咽吭16 風搖微燭光11 此心甘無尤11 此心甘無尤30 祖孫其屬天18 安得長苦悲22 年年長醉玳26 愁心多錯亂25 再見不易得28 笑談生矛戈17 便風還阻淺7 風波起大江16 妙唱聽吳娃42 按劍駭夜光25 解難當敵強35 清光隔咫尺11 欲寄無限意51 關月永相隨8 天長渭水西17 月碎水中天37 風月駐馬橋6 長遣一宵說18 歡歌繞太行7 春意滿山川42 今悔已難昨20 何如初發心34 溥暢快哉風11 我見猶相憐30 祖孫其屬天24 折玉滿手香17 便風還阻淺7 風波起大江8 凌波步生煙36 再見皆歔欷51 關月永相隨40 曲徑終相逢33 邯鄲有佳偶38 往來回首地28 笑談生矛戈19 懷人入夢思3 荷衣兮蕙帶21 何人更請纓14 冷月到簾櫳16 雙魚致我詞13 曲停人待月27 廚下作羹湯21 鳴雁下汀州36 獨立溪橋外2 鴻驚來又去38 往來回首地12 沉浮各異勢11 我見猶相憐30 長愧杜郵劍18 霜月夜入門13 何辭盡夜回30 孰離合何爲24 山川阻且遠30 長愧杜郵劍9 兵寢星芒落21 何人更請纓24 折玉滿手香2 驚風入繡幃27 情知難捨棄12 殺人頭點地42 今悔已難昨37 風月駐馬橋5 巷靜風含笑43 城郭舊人家8 天長渭水西32 紅桑花自開4 濁酒且自陶14 蒼茫逐夜遁38 往來回首地43 城郭舊人家4 剛柔並馳騁24 山川阻且遠48 人心若波瀾35 清光隔咫尺12 殺人頭點地5 霞暉馥衣裾24 折玉滿手香36 再見皆歔欷30 長愧杜郵劍39 俗情自繫縛
44 旋旋情相扣27 情知難捨棄26 愁心多錯亂45 爭奈伊憐惜40 心事誰共語31 明月兩相望15 誰存趙武心36 獨立溪橋外37 王孫唱舊遊45 爭奈伊憐惜15 何地堪相托9 江湖遇故知11 此心甘無尤36 獨立溪橋外4 濁酒且自陶40 上黨扼咽吭16 風搖微燭光11 此心甘無尤11 此心甘無尤30 祖孫其屬天18 安得長苦悲22 年年長醉玳26 愁心多錯亂25 再見不易得28 笑談生矛戈17 便風還阻淺7 風波起大江16 妙唱聽吳娃42 按劍駭夜光25 解難當敵強35 清光隔咫尺11 欲寄無限意51 關月永相隨8 天長渭水西17 月碎水中天37 風月駐馬橋6 長遣一宵說18 歡歌繞太行7 春意滿山川42 今悔已難昨20 何如初發心34 溥暢快哉風11 我見猶相憐30 祖孫其屬天24 折玉滿手香17 便風還阻淺7 風波起大江8 凌波步生煙36 再見皆歔欷51 關月永相隨40 曲徑終相逢33 邯鄲有佳偶38 往來回首地28 笑談生矛戈19 懷人入夢思3 荷衣兮蕙帶21 何人更請纓14 冷月到簾櫳16 雙魚致我詞13 曲停人待月27 廚下作羹湯21 鳴雁下汀州36 獨立溪橋外2 鴻驚來又去38 往來回首地12 沉浮各異勢11 我見猶相憐30 長愧杜郵劍18 霜月夜入門13 何辭盡夜回30 孰離合何爲24 山川阻且遠30 長愧杜郵劍9 兵寢星芒落21 何人更請纓24 折玉滿手香2 驚風入繡幃27 情知難捨棄12 殺人頭點地42 今悔已難昨37 風月駐馬橋5 巷靜風含笑43 城郭舊人家8 天長渭水西32 紅桑花自開4 濁酒且自陶14 蒼茫逐夜遁38 往來回首地43 城郭舊人家4 剛柔並馳騁24 山川阻且遠48 人心若波瀾35 清光隔咫尺12 殺人頭點地5 霞暉馥衣裾24 折玉滿手香36 再見皆歔欷30 長愧杜郵劍39 俗情自繫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