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月碎水中天

17 月碎水中天

“你大哥也是被飛鴻幫殺了麼?”

“嗯,他是爲了救我才……”呂盈有些抽泣。

“你不想要報仇麼?”靳韋微微嘆氣。

“我不過是一個弱女子……”呂盈泣聲漸止,“那日少主人叫我殺人,我猜少主人是瞧不上我一副隨遇而安的樣子,所以要我勿忘仇恨,定要爲家人報仇……可我……”

她每一次都是猜着猜着,可卻總是將靳韋的心猜得*不離十。

呂盈囁嚅數次,終於勇氣一鼓,輕聲道:“可我並非畏怯。我只是覺得許多事情,比報仇來得重要許多。”

靳韋定定地望着她,冷聲道:“還有什麼事情,會比復仇重要?”

呂盈輕聲道:“許是我天性涼薄。我只是想着,我爹孃哥哥未必喜歡我活在仇恨之中。他們從前總是說,我們這樣的水上人家,能每日打漁做飯,瞧着日升日落,不遇上大風大浪,歡歡喜喜地活着,便是最好了……”

靳韋一陣沉默,半晌才冷聲道:“你是伺候那死丫頭的,你不必叫我少主人……”他頓了頓,又道:“死丫頭若曉得我弄丟她的丫鬟,只怕又要給我大鬧一場,我這船上……養一個閒人也還是養的起的……”

他這樣說,分明是借月夕的名義,改口要讓她留下來,呂盈這樣聰穎,又豈能聽不出來。她心中又驚又喜,正想跪到地上致謝,靳韋伸手便拉住了她。

呂盈一擡頭,恰看見靳韋又在凝目打量着她,他面容斯文雅緻,還帶着點似有若無的微笑。呂盈的心忽地“咚”的一聲又撞了一下,輕聲叫道:“靳大哥……”

可不知怎得,呂盈又覺得在靳韋的笑容裡,第一次瞧見了幾分愁苦之色。她偷偷擡起頭,正想再仔細瞧瞧清楚,靳韋的臉色早已變回了一片漠然,恢復了一副拒人於千里的樣子。

她微微嘆氣,朝靳韋施了禮告了退,又怕靳韋一人在黑夜中無以照明,便將蠟燭擱在了船舷上。靳韋斜覷着她一人摸黑進了船艙,這纔回眼盯着這風中搖晃的燭火。

一陣風吹來,幾乎要將燭火熄滅,他連忙一側身,舉起了袖子,擋住了江風。可忽然間他臉色又變得陰沉,胸口起伏不定,猛地一揮袖子,似帶着滿腔恨意,將蠟燭連着燭臺,掃到了江裡。

恰好靳南從艙內走了上來,問道:“少主,啓程罷?”

“還是尋不到死丫頭麼?”

“尋不見。少主,時機稍縱即逝,還是大事要緊。”

靳韋默默點了點頭,靳南立刻發號司令,前後艙點亮了火把。不過須臾,船便緩緩啓動,掉了個頭又朝着東邊去了。只聽到靳韋站在船頭輕哼道:“死丫頭從未來過洛邑,竟然曉得尋碧月紗的人幫手,真是奇怪……”

月夕聽見了,對趙子服笑道:“那可不是多虧了你麼?”

趙子服笑而不答,說道:“我瞧這位姑娘,倒是頗爲聰慧。話雖簡單,道理卻深。人生苦短,天地無窮死有時,不如放下仇恨與有情人及時行樂。”

月夕目注着這貨船離去,淡笑道:“魚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術。人生於世,世道無常,哪能事事都能由得了自己的。”她不過十七八歲年紀,忽然之間說出這樣說話,到似一個世外高人,曉盡了人生的不如意,與平日裡的她大不相同。

趙子服凝望着她:“你有什麼事情由不得自己?”

月夕淡淡一笑:“我不過隨口一說罷了……”

趙子服瞧了她許久,笑道:“你這小師兄好行小慧,我瞧這姑娘以後可有苦頭吃了。”

月夕微喟道:“小師兄一直都是口硬心軟,師父也曾說他有些眼高手低,可他待我確實極好。他從前還偷偷下山,只爲了給我帶一包梨花酥……咦,爲何你說呂姑娘要吃苦頭?”

趙子服微微而笑,卻再不說什麼了。月夕見他再不肯解釋,自己思量了片刻,仍是不太明白,才輕輕瞪了趙子服一眼,笑道:“我們也走罷。”

“你不想曉得那些箱子究竟裝了些什麼麼?”

月夕搖頭:“什麼都好,便都是金銀珠寶也罷……同我也沒什麼關係。”

她不願追究,趙子服亦不勉強,只是朝着船東去的地方,眯起了眼睛,若有所思。

半晌,他輕嘯一聲,遠處應聲響起了清脆的馬蹄聲,轉瞬間一匹烏騅馬便穿過柳林,停在了兩人面前。

他拍了拍馬背,對月夕笑道:“走罷。”

烏雲漸散,星月重現。

月夕騎在烏騅馬上,趙子服伴在一側,朝北門行去。夜色悄悄,洛邑城白日裡繁華,此刻卻分外安靜。兩人走在這城內的石板路上,靜謐得幾乎都可以聽到兩側民居里的鼾聲。

“那件雪狐裘呢?”

“你既然瞧不上,便叫家將送還給信陵君了。”雪狐裘雖珍貴,他卻絕無無據爲己有之意。

“邯鄲在大梁城的北面,你怎麼會來了東周洛邑?”

“一時興起,來瞧瞧如今洛邑周室的樣子。”

若非一時興起,又怎麼恰好又遇見了她?

趙子服轉回頭,和她四目相對,兩人都沒說話,只是不約而同又笑了笑。

她笑得那般明亮,便如同現在從黑雲後露出的月色一般,將這一段黑漆漆的路都笑得亮了起來。

月夕見到他的笑,卻是沒來由地覺得一陣安心。她伸手撫着烏騅馬的鬃毛,再側着臉悄悄地去瞧趙子服的臉。

他的臉很好看,五官就好像刀削一般深刻;眼神清澈,充滿着智慧;眉宇間透着淡淡的氣度;嘴角上翹,總是在隨意地笑着。

他很像那個人,卻又不像那個人。那個人的笑,有時候會有些疏離。而趙子服,卻聰明的很舒服,笑起來很溫暖。

莫非正因爲如此,他才讓她覺得分外安心麼?

可是糊塗的姑娘,這世上愛笑的人那麼多,爲何你只覺得這一個人好呢?

東周朝上百年的石板路上坑坑窪窪,早沒了當年的氣派,只是殘存着方纔的雨漬。一路上半個巡邏的人都瞧不見,城門半掩,城牆上亦只站了幾個打着盹的士兵。

煌煌百年周室,自保無力,亂世求存,竟落魄至此。

朝着北門的大路,栽種了兩排梨樹。想必這城中曾有有心人,於苟延殘喘中仍不忘一片惜花之心,留了兩排梨花在路上。

這一夜春雨後,梨樹上花瓣墜地,新芽萌出。烏騅馬的馬蹄踩在坑中,踩破了明月的倒影,濺起了水花,零亂了花瓣,好似踏碎了這一天月色。

前途茫茫,月夕認不得回雲蒙山的路。可她卻又明明白白地曉得,只要有趙子服在,便會帶她回到雲蒙山。

忽然之間,她心念一動,一拉馬繮,而趙子服也停了下來。兩人不約而同,一起回頭瞧着這洛邑舊城。

來路靜靜悄悄,幾樹潔白,一地梨花。沒有人送別,沒有人挽留,北城門前,只有趙子服與月夕兩人而已。

不過是兩人離開洛邑,卻如同兩人撇下了舉世繁華悄然而去。

自各自的來處來,同往相同的去處去。

有些人,註定天生就屬於彼此,註定天地間就該是他與她同行,只是此時他們還不自知而已。

強烈推薦:

7 東過秦宮路42 今悔已難昨43 相逢何逼仄8 凌波步生煙9 談兵知醞藉50 造化難爲言29 愛子均一情44 入堂催議事7 東過秦宮路38 西風吹袂去1 晴絲牽緒亂44 入堂催議事22 年年長醉玳26 孤懷只自傷14 傷心客未還28 笑談生矛戈16 風搖微燭光2 秦趙決兵戎13 雲掩碧月紗7 風波起大江11 此心甘無尤22 爭鋒而相對10 戰解月輪空27 廚下作羹湯12 沉浮各異勢41 萬千意難罄42 按劍駭夜光28 自笑爲功名2 驚風入繡幃8 繾綣意難終39 俗情自繫縛17 君來若相問5 霞暉馥衣裾30 長愧杜郵劍34 溥暢快哉風32 瓦上霜侵骨30 孰離合何爲31 聚散終有時29 故事今人嗟40 心事誰共語28 自笑爲功名39 出岫復回還23 笑語問檀郎13 猶憶昔時路38 往來回首地5 哪堪多年事19 試看新生月40 上黨扼咽吭26 孤懷只自傷5 巷靜風含笑10 相辭不復來9 談兵知醞藉25 再拜豁心領29 故事今人嗟29 故事今人嗟26 愁心多錯亂32 瓦上霜侵骨16 風搖微燭光21 鳴雁下汀州17 便風還阻淺28 何似莫分飛12 時遷何倏忽28 自笑爲功名26 愁心多錯亂29 故事今人嗟37 王孫唱舊遊10 相辭不復來5 霞暉馥衣裾9 兵寢星芒落37 王孫唱舊遊27 廚下作羹湯10 戰解月輪空11 欲寄無限意45 別有關情處16 風搖微燭光25 解難當敵強23 笑語問檀郎1 長平翼大風49 三萬六千日30 長愧杜郵劍22 年年長醉玳42 今悔已難昨30 長愧杜郵劍16 妙唱聽吳娃47 世事有反覆16 妙唱聽吳娃11 我見猶相憐45 別有關情處28 何似莫分飛26 愁心多錯亂11 此心甘無尤20 燈下人如玉35 珠衱生輝光12 殺人頭點地23 笑語問檀郎21 不足益有餘3 誰計局中局51 關月永相隨8 天長渭水西
7 東過秦宮路42 今悔已難昨43 相逢何逼仄8 凌波步生煙9 談兵知醞藉50 造化難爲言29 愛子均一情44 入堂催議事7 東過秦宮路38 西風吹袂去1 晴絲牽緒亂44 入堂催議事22 年年長醉玳26 孤懷只自傷14 傷心客未還28 笑談生矛戈16 風搖微燭光2 秦趙決兵戎13 雲掩碧月紗7 風波起大江11 此心甘無尤22 爭鋒而相對10 戰解月輪空27 廚下作羹湯12 沉浮各異勢41 萬千意難罄42 按劍駭夜光28 自笑爲功名2 驚風入繡幃8 繾綣意難終39 俗情自繫縛17 君來若相問5 霞暉馥衣裾30 長愧杜郵劍34 溥暢快哉風32 瓦上霜侵骨30 孰離合何爲31 聚散終有時29 故事今人嗟40 心事誰共語28 自笑爲功名39 出岫復回還23 笑語問檀郎13 猶憶昔時路38 往來回首地5 哪堪多年事19 試看新生月40 上黨扼咽吭26 孤懷只自傷5 巷靜風含笑10 相辭不復來9 談兵知醞藉25 再拜豁心領29 故事今人嗟29 故事今人嗟26 愁心多錯亂32 瓦上霜侵骨16 風搖微燭光21 鳴雁下汀州17 便風還阻淺28 何似莫分飛12 時遷何倏忽28 自笑爲功名26 愁心多錯亂29 故事今人嗟37 王孫唱舊遊10 相辭不復來5 霞暉馥衣裾9 兵寢星芒落37 王孫唱舊遊27 廚下作羹湯10 戰解月輪空11 欲寄無限意45 別有關情處16 風搖微燭光25 解難當敵強23 笑語問檀郎1 長平翼大風49 三萬六千日30 長愧杜郵劍22 年年長醉玳42 今悔已難昨30 長愧杜郵劍16 妙唱聽吳娃47 世事有反覆16 妙唱聽吳娃11 我見猶相憐45 別有關情處28 何似莫分飛26 愁心多錯亂11 此心甘無尤20 燈下人如玉35 珠衱生輝光12 殺人頭點地23 笑語問檀郎21 不足益有餘3 誰計局中局51 關月永相隨8 天長渭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