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安石

呂日。技田潮水半乾,把這此半濁潮水倒入結晶池,繼再過兩日,就會逐漸析出粗鹽來。可惜現在是春季,要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怕僅一日一夜功夫,潮水早就徹底乾透,析鹽速度更加快些。當然。曬析出來的粗鹽還要經過進一步的加工,把雜質去掉,這就要專門的鹽工幫忙處理了。

望着鹽田池中堆積如山的鹽粒。楊承平目瞪口呆,難以置信,精神恍恍惚惚,半天沒有回過神來。

在一般的鹽場,可是要經過好幾道程序,分煮、煎、熬三種方式,費時費力費柴。甚至幾百人同時開工,才能獲得幾十上百斤鹽,然而,現在只需開闢一個鹽田,引海潮入田。之後不用怎麼理會,層層鹽塊居然自動析了出來。

想到鹽戶們的日夜操勞,一家老小都是面真肌瘦沒有人樣,卻不及人家一夕所得,真是天理何在。楊承平萬分感嘆,對發明此法的楚質佩服得五體投地。

“楊兄。”有些許得意,但是想到正事,楚質連忙正色說道:“以一個月爲限,此地所產之鹽,就全部拜託你了。”其實楚質也知道,這樣做不符合程序,容易被人指責。但事急從權,也不顧上那麼多了。

“定不負大人之託。”楊承平肅容道,難掩心中欣喜,如此大單的生意,其中利潤之豐厚,要比走私賺錢多了,等等,沒有朝廷的鹽引。以及鹽官開的勘合,與走私也沒什區別。

怪不得當日說要與我合作販賣私鹽,原來說的是這個啊,楊承平心中嘀咕,徹底恍然大悟,片玄之後。忽然想到,當楚質將曬鹽之法獻給朝廷,沿海諸州都建起這種鹽田,日產鹽量必定過億萬斤,鹽價必定會降下來,私鹽之厚利將不復存在了。

對此楊承平卻不感失落二因爲經過幾日的反思,他也有洗手不做的念頭,畢竟不是單純的逐利商賈。爲了利潤可以無視一切,有家族的負累,幡然醒悟之後,不敢再作出有辱門風的事情。

然而楊承平卻不知道,就,算食鹽產量大增,只要朝廷的食鹽專賣政策依舊,百姓享受不到實惠,私鹽販賣氾濫的情況不會有所改變。得到滿意的回覆。楚質也不耽擱,立即打道回衙,春天一到,事情又開始繁多起來,又到了忙碌的時候。

望着楚質遠去的身影,楊承平心中掠過敬佩、羞愧、感激之意,良久。纔回身對旁邊低頭的隨從說道:“於二,明天你就帶人來”

忽而發現於二滿面悲傷,撲通跪到在地,雙手捧着鹽粒,默默流淚不止,楊承平輕輕嘆氣,當年於二的兄長就是爲了煮鹽,進山砍柴被毒蛇咬傷,最終不治身亡,而現在着見曬鹽之法,根本無須器具柴薪便可製出鹽來,心情肯定極其複雜。

少了煎煮之苦,以後鹽戶們應該好過些了吧。

回到縣衙之中,審理了幾個雞毛蒜皮的小案子,無非是鄰里是非,鬥毆打人之類的瑣碎矛盾,對此楚質也算是經驗豐富,不執著誰對誰錯。凡事以調停爲主,寧願拖到事主自動撤訴,輕易不肯宣判,深得禮之用以和爲貴的精髓。

對於楚質的審案方法,旁人一直不明其意,猜測認爲知縣大人是怕斷錯案子,紛紛覺得完全沒有必要如此小心謹慎,直到年底各知縣到州衙述職時,衆人才發現,以前數量居高不下的錢塘縣,今年的案子反而少了幾成,且事主不服到州衙上訴的情況極少。

立時,知州范仲淹大加讚賞。讓楚質介紹具體做法,適時衆人方知。一個調字居然有這麼多門道,什麼把矛盾化解於萌芽狀態,讓事主勝敗皆服等等新奇理論,着實讓其他知縣或心服口服,或不以爲然。

不管怎麼說,在第一年政績考評中,毫無疑問,楚質肯定少不了一個憂字。

眨眼又到中午時分,勸退兩個由發生口角而升級爲鬥毆的小夥,楚質悄悄地伸了個,懶腰,一拍案木,當下宣佈退堂,其他案子暫且下午再審。見到沒有熱鬧可看,堂外圍觀百姓也紛紛散去。

邁着悠悠步伐往內衙走去,尋思着待會是吃魚還是羊肉,夏秋時際纔是享用海鮮的好時節,現在還是羊肉美味些,打定主意,楚質又開始琢磨羊肉的烹製方式,是清蒸、紅燒,還是悶燦,,

片亥,楚質就知道自己用不着猶豫了。有人替他作出決定,從州衙趕來一個衙役,呈上范仲淹的請柬,註明是邀其赴宴。

愕然,低頭細看,居然還是私人性質的,愣了半響,楚質反應過來。匆匆忙忙回房脫去官袍,換了件便裝儒服

宴會地點是州衙附近的一家小酒館。酒菜好像有幾分特色,生意還算可以,大堂內賓客滿座,氣氛熱鬧濃郁,楚質的出現並沒有引起衆人的注意,畢竟瞭解范仲淹的簡樸性格,楚質可不敢穿得過於奢華。

一身簡單儒生常服,怎麼看都像是個還在書院苦讀的少年學子,相對而言,張元善就顯得扎眼許多,刻意打掃了番,衣着隆重正式,與酒館內的環境格格不入,所以他顯得有些尷尬,特別是見到了楚質,馬上意識到自己似乎錯誤。

“張兄也,到了楚質有些好奇,隨之覺得自己大驚小怪,既,然范仲淹能邀請自己赴宴,爲什麼不能邀請別人,人家又沒寫明只宴請自己而已。

猶豫了下,知道回去換衣裳也已經來不及,張元善強忍懊悔,微笑說道:“是啊,範公就在裡面,我們一起進去吧。”

“張兄先請。”楚質示意道。推讓了下,兩人並肩而入。

一邊慢步,張元善輕聲問道:“楚兄可知太守爲何而宴客?。

“不太清楚楚質搖頭,樂觀說道:“難得太守有這個閒情逸致。我們奉陪就是。”

“言之有理。”張元善贊同道。

越過酒館前堂,裡面還有個天井,種植幾株杏樹,點點杏香撲面而來。四面卻是待客的廂房,右側第三間正是宴會所在。守門的小廝顯然也認得兩人,通報一聲,微微推開房門,放他們進去。

廂房不大,擺放着一圍屏風。隱約可見裡面有三人鄰席而坐,不時傳出陣陣笑聲,快步繞過屏風,總算看清楚裡面的場景,一邊拱手行禮,楚質輕輕打量,只見范仲淹位於首席。左邊是通判顧可知,右邊卻是個年約三十歲左右的文士。

臉上皮膚黝黑,濃密粗眉,一雙眼睛炯炯有神,脣上鬍鬚修飾整齊。但是衣着卻是十分隨意,衣袖袍角有些明顯的折皺,站起來時腰板挺直,給人一種臨淵嶽峙的氣度。

“你們來了范仲淹站起。泛出笑容,招呼說道:“介甫,這二人就是我剛纔與你說的錢塘知縣楚質。仁和知縣張元善。”

“二位同仁有禮。”文士微笑施禮,自我介紹道:“在下明州知鄲縣事王安石

聽到介甫二字的剎那間,楚質一度失神,再聽到王安石三字,楚質表面鎮靜自若,還有暇還禮落坐,心中卻捲起了驚濤駭浪。

如果說見到活生生的范仲淹出現在自己面前,楚質還是抱着高山止仰的崇敬心情,那面對王安石,狀態就有些複雜了。

說起王安石,倒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想起列寧,因爲小學課本上,有列寧的金口玉言:王安石是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於是乎,知道熙寧變法的人沒有幾個”犬都只知道有個王安石變法了。問題在於,經人考證,王安石是誰,可能連列寧本人自己也不瞭解。而誇獎王安石的一句話,原本出自這位偉大人物一篇文章裡的注。大家都知道,註釋只是說明原文的表述文字,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可是中國人實在是太會斷章取義了,爲了時代變革的需要,硬是把這段文字加以引用、演化,使其上升到極其重要的地步,而王安石也成爲了最偉大的改革家。

然而,拋開政治因素不談,對於王安石,近一千年來,世人都是譭譽不一,衆口紛紜。好的說他富國強民,壞的說他錄民興利,喜歡他的推崇到極點,討厭他的貶低到極至,沒有一個定論。

楚質算是屬平靜心情,認真聆聽范仲淹的說辭:“介甫是大中祥符八年進士,授淮南判官,任屆期滿,本可求試館職。但爲體察民情,特請調知鄲縣事,三年來盡職盡責,起堤堰,決隨塘,爲水陸之利,特別是往年兩逝旱災。行貸谷與民之策,以激奔競之風,俾新陳相易,邑民便之。”

“此策與楚知縣的想法簡直不謀而合。”范仲淹興致勃勃說道:“介甫已經證明此策行之有效,你們有什不明之處,大可向他請教。

“卻是不敢,願與二位同仁探討王安石謙虛道,好奇望了眼楚質,感覺得出來,這位少年知縣頗得範公器重。

“王兄貸谷與民之時,可有什麼章程?。張元善問道,畢竟現在主要負責工作的他,千頭萬緒的,能有個參照自然最好。

第117章 恭賀第146章 青出於藍第289章 執子之手第278章 孺子不可教第370章 貌似悲劇第23章 好消息第190章 經商設想第139章 賞心樓第344章 設計第94章 墮落了第391章 德才第114章 人散歸家第268章 求糧第226章 授權第167章 宮禁第346章 狡猾第28章 大相國寺第131章 楊家村第198章 勾欄人市第162章 弄巧成拙第190章 經商設想第318章 迷惑第46章 香火第352章 豔遇第88章 別離第201章 半日閒第46章 香火第111章 燈謎第248章 聲名初顯第139章 賞心樓第331章 過期作廢第72章 盛情相邀第338章 驚喜第215章 敲山震虎第209章 答謝第13章 花明柳暗第218章 相互算計第70章 以禮相待第274章 彈劾第72章 盛情相邀第296章 沈遼的心事第2章 慈母之心第406章 館職第303章 衆人皆醉第68章 白礬樓第357章 相思第136章 端倪(一)第322章 沈括第425章 氣運第313章 一絲困惑第265章 要出亂子第89章 祈福第97章 鴻雁傳情第125章 調整心態第332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430章 燭影搖曳第233章 議親第350章 行蹤第145章 歡聚第93章 拜師第421章 勾搭第118章 舉薦第324章 求斷第139章 賞心樓第167章 宮禁第199章 兩全其美第83章 聲名遠揚第264章 真的是你第303章 衆人皆醉第32章 私閨之事第282章 算計第173章 面聖第31章 功課第55章 重返書院第67章 設宴第380章 姻親第447章 秘密心思第149章 一縷情絲第335章 揭發第393章 心態第55章 重返書院第339章 名利雙收第50章 盛情難卻第382章 緣故第425章 氣運第45章 酒醒第409章 先見第23章 好消息第435章 一片祥和第15章 返回家中第178章 宗族第155章 揮之不去第138章 宋祁第116章 案首第387章 討好第99章 雁邱詞第371章 夭折第433章 刺繡第386章 宿怨
第117章 恭賀第146章 青出於藍第289章 執子之手第278章 孺子不可教第370章 貌似悲劇第23章 好消息第190章 經商設想第139章 賞心樓第344章 設計第94章 墮落了第391章 德才第114章 人散歸家第268章 求糧第226章 授權第167章 宮禁第346章 狡猾第28章 大相國寺第131章 楊家村第198章 勾欄人市第162章 弄巧成拙第190章 經商設想第318章 迷惑第46章 香火第352章 豔遇第88章 別離第201章 半日閒第46章 香火第111章 燈謎第248章 聲名初顯第139章 賞心樓第331章 過期作廢第72章 盛情相邀第338章 驚喜第215章 敲山震虎第209章 答謝第13章 花明柳暗第218章 相互算計第70章 以禮相待第274章 彈劾第72章 盛情相邀第296章 沈遼的心事第2章 慈母之心第406章 館職第303章 衆人皆醉第68章 白礬樓第357章 相思第136章 端倪(一)第322章 沈括第425章 氣運第313章 一絲困惑第265章 要出亂子第89章 祈福第97章 鴻雁傳情第125章 調整心態第332章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430章 燭影搖曳第233章 議親第350章 行蹤第145章 歡聚第93章 拜師第421章 勾搭第118章 舉薦第324章 求斷第139章 賞心樓第167章 宮禁第199章 兩全其美第83章 聲名遠揚第264章 真的是你第303章 衆人皆醉第32章 私閨之事第282章 算計第173章 面聖第31章 功課第55章 重返書院第67章 設宴第380章 姻親第447章 秘密心思第149章 一縷情絲第335章 揭發第393章 心態第55章 重返書院第339章 名利雙收第50章 盛情難卻第382章 緣故第425章 氣運第45章 酒醒第409章 先見第23章 好消息第435章 一片祥和第15章 返回家中第178章 宗族第155章 揮之不去第138章 宋祁第116章 案首第387章 討好第99章 雁邱詞第371章 夭折第433章 刺繡第386章 宿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