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欽差

在龍眠山的日子其實很悠閒輕鬆,除夕正月兩個也沒什麼大事,有時候抱出去順着山道走走,看看外頭的風景,採茶的時節則是一家兄弟三個輪流去。m.樂文移動網

有時候顧懷袖會去,有時候會在祖宅裡處理事情,畢竟山下桐城還有張家大宅,宅子裡那麼多張嘴,更有人要往山上來送東西。送什麼,什麼時候送,都要人拿主意的。

衣食吃用,件件都要操持。

一大家子人,如今就顧懷袖能管事。

她看彭氏也規矩老實了,不再跟以前一樣作天作地,便將府裡不大要緊的事情先給她處理着,以觀後效。至於喬氏,她眼睛一直不好,每日裡只來顧懷袖這裡聽個事,下面的管家婆子來奏事的時候,喬氏一直都在,偶爾也說兩句話。

喬氏出身不好,不曾學過怎麼管家,顧懷袖也沒辦法立刻將事情交給了喬氏管,更何況她眼睛也不好。因而只能慢慢地教她熟悉,現在父母不在,兄弟年紀也都大了,等張廷玉這裡丁憂結束,顧懷袖肯定還要回京城的,所以必須先把這些事情給處理好了。

兄弟之間的感情要照顧,妯娌之間可能產生的矛盾要規避,而顧懷袖就是中間那個協調的人,協調人也不輕鬆啊。

這個時候,難免念及張廷瓚的好來,這樣一個兄長,哪裡還找得見更好的?

在當初的情勢下,沒人能做得比張廷瓚更好。

日子瑣碎地過去,有什麼大的節日,也不能大過,頂多一家子聚在一起吃個飯。

他們也不是一直住在祖宅,偶爾也下去住幾天。

只是張廷玉像是忽然喜歡上這種幽居山林的日子,自己摘茶炒茶,甚至出去釣魚,划着小船去湖上挖蓮藕……

那種時候,顧懷袖一般就躺進小船裡,看張廷玉撐着一支長篙,在山坳小湖的荷花澱裡穿行,青衫落拓,蓮葉碧無窮……遇着日頭好,藍天白玉的時候,更覺得涼風習習,而他整個人都透着一種歲月洗淨之後的練達。

“都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你如今也是大儒了。”

“我早就是大儒了。”

但凡能擔任會試主考官的就是大儒,而張廷玉早已經到了這一步,甚至比張英年輕許多。

張廷玉抽手將長篙拉回來,分拂開荷葉便瞧見了一朵難得的並蒂荷花,他划船靠了過去,便摘下來朝懶洋洋躺着的顧懷袖身上扔。

wωw☢tt kan☢¢ ○

顧懷袖只覺得那深深淺淺的一把粉紅朝着自己撲來,險些被張廷玉被嚇住。

荷香襲人,她拿住了梗,就這樣將荷花在自己眼前看着,天光很刺目,張廷玉站在船頭,似乎只有一道影子,表情模糊。

顧懷袖道:“你往左邊站一些,爲我擋着亮。”

張廷玉輕笑一聲,只道:“你很會享受。”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頓了頓,她又道,“勸君莫惜金縷衣……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然後她晃了晃手裡的並蒂蓮,輕輕一嗅,照舊閉着眼睛懶洋洋地。

“卿不見,洛陽城東白頭翁,依稀紅顏美少年。花開花去花不在,一朝臥病無相識……再歸廟堂,何日當問鼎?”張廷玉也笑着吟詠。

不是詩詞調,不過有感而發罷了。

顧懷袖聽了,只道:“拖出去砍頭。”

於是他嗤笑。

“我只爲戴名世可惜……今科只中了個榜眼。”

張廷玉想起前幾日得的消息,便不大舒坦起來。

到底還是張廷玉的門生,他這人護短得厲害。

當初有九名半範琇,如今也在翰林院混得風生水起,更不要說林之濬了,唯有戴名世……

雖則是榜眼,也算是進士及第,可終究不如狀元來得好。

戴名世之事,顧懷袖也聽說過。

只恨張廷玉不在朝堂,今科會試乃是戴名世得了通場第一,按理說會試殿試發揮差距應該不大,爲了顧及會試考官的顏面,後面的狀元榜眼探花都跟着會試的時候點,除非是皇帝又心血來潮要改。

今科會試的主考官乃是李光地,無巧不巧有個戴名世,點了戴名世爲會元,可沒想到這一回左都御史趙申喬的兒子趙熊詔也參加殿試,並且在鼎甲之列。這個時候,到底點誰爲狀元?

左都御史趙申喬也是當年李光地保舉上去的,張廷玉與其父張英更與李光地共事多年,戴名世是張廷玉的門生,趙熊詔是趙申喬的兒子。李光地老大人往中間一夾,真是個裡外不是人,索性沒有說話。

誰料想,最後衆人爭論下來,終究還是給了趙申喬面子,最終上議了趙熊詔爲頭名狀元,戴名世則爲榜眼。

因着當時金鑾殿上爲戴名世陳情之人不少,趙申喬是厭惡戴名世至極的。

榜眼對尋常人來說已然是高不可攀,可對於曾經被張廷玉破格拔到答卷錄第一的戴名世來說,無疑一個巨大的侮辱。

真才實學敗給權勢關係,卻不知傳臚之時,戴名世是個什麼心情。

反正消息傳回桐城之後,張廷玉是高興不起來。

戴名世也是桐城人,中了榜眼的消息,可在桐城熱鬧了一陣時間,戴名世又是張廷玉的門生,原本衆人想要請張廷玉熱鬧熱鬧,不過想着他在孝中,只敢遞了個消息上山。

實則,即便不是在孝中,張廷玉也不會去的。

不高興的宴席,何必呢?

張廷玉虛虛地歸攏自己的手指,一手小指和一手大拇指上的指甲照着還供職南書房時候的長度留,他心裡唸叨着的也不過是趙申喬和趙熊詔罷了。

“待我歸京,再慢慢與他們算賬。”

說着,他長長地吐出一口氣,猛地將長篙支進水底,小舟便入了藕花深處。

炎炎夏日,終究還是次日清亮。

龍眠山的土茶早已經派人送往京城了,去年的一罐,張英做的;今年的一罐,張廷玉做的。

到底張英說這句話,是忠君,還是爲了讓張廷玉給康熙表忠心,都不知道了。

張廷玉只想起張英寫過的三個字:忠,賢,愚。

這就是爲官之道。

只是張廷玉還在琢磨。

他還有兩年的時間來琢磨,不急,不急。

有的事情,也不是一時半會兒琢磨得透的,張廷玉起了篙,靠了岸,只管與顧懷袖一道回去。

丁憂的時候,纔是難得的有治學的時間,還有教導靄哥兒,也許還捎帶着取哥兒。

自打沈取第一回來過之後,沈恙第二次帶着沈取來,已經是八月了。

沈取要管着茶,還要了解米布的事情,不過各處走動着,見識也不同於尋常人。

這二次來桐城,倒是待了很長的時間,每天一身素淨的衣裳,腰上掛着玉算盤跟一隻裝着東西的錦囊,就跟沈恙一起從山下上來,到張廷玉這裡讀書。

張廷玉讓沈取用右手寫字,要麼就乾脆不讓他在山上寫字。

久而久之,沈取倒是練出了一手還不賴的右手字。

只有沈恙,似乎逐漸從這左右手的區別裡知道了什麼,可沒人能給他確認。

第二次來桐城,再走便是年底了,期間李衛也來過一趟,見了顧懷袖跟張廷玉,不過因爲事忙又很快走了。

轉眼便已經到了四十九年的春天,又到採茶的時候,今年的雨水也挺豐厚,只是不大適合採茶,茶農們愁得厲害,勉強採了茶,後面竟然遇上接連的雨天,諸多的茶都放在家裡發了黴,也不知多少人都哭了。

顧懷袖他們下山的時候是六月底,正準備回張家大宅去住幾天,誰料想一下山竟然就見到桐城街道上處處都是人,看着衣衫襤褸。

張廷玉遠遠一見便皺了眉:“桐城沒這麼多的人……”

一看就知道這些人都是逃難的災民,面黃肌瘦又覺得飢腸轆轆,顧懷袖下了車來跟在張廷玉的身邊,只這麼一望便已經爲之震驚。

桐城縣令王巖這會兒簡直急得滿腦門子都是官司,他叫縣衙的差役用棍棒將這些災民驅趕出城,頓時引來了一片的罵聲。可這些人一進了城就開始搶東西,以至於大街上的桐城老百姓都沒剩下幾個,更別說是擺攤的攤販了。

今年茶農們倒黴,天氣不好,王巖也倒黴,急得連連跺腳:“今歲開春就鬧着水災,都說派了阿哥下來辦差,若是查到老爺我的頭上,還不倒黴?”

王巖整個人都跟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倒是他那個留着山羊鬍的師爺皺着眉想了想,忽然瞥見街道口上的張廷玉,便拍手道:“有了!老爺,救星來了啊!”

“哎喲,這哪裡來的什麼救星?老爺我腦袋都要保不住了!”

王巖只揮手叫人趕緊把災民給趕出去,哪裡有要細聽的意思。

師爺拽了他一把:“老爺,咱們這兒不是還有張大人嗎?您瞧——”

王巖汪那邊一瞧,頓時一拍大腿,可不是救星來了?

他連忙跑上去就在張廷玉面前作揖:“張大人,您可下來了,下官巴巴望着您幾時了。”

張廷玉正想問下頭災民的事情,王巖便自己跑上來了,他一路見着差役把饑饉百姓往城外趕,近乎是棍棒相加,兇殘狠毒,心下對王巖已是不喜,如今見王巖自己上來,他順口便問:“這是哪裡來的災民?”

“回張大人的話,是咱們城這邊往東,有個陳家洲,住着二萬來戶,往幾年還好好的,結果今年雨水多,忽然暴漲了起來,淹了不少百姓,都趕着往咱們這裡來了……桐城小地方,哪裡禁得起進來的難民這樣折騰?進來就搶東西……”

王巖一直嘆氣,又悄悄打量張廷玉的臉色。

張廷玉只道:“這樣多的百姓,你一個縣衙裡纔多少人?當務之急,還是將民心給穩住,這麼多人若是被你給鎮壓鬧事,你有十個腦袋,過不幾天就要落地了。巡撫周大人眼底揉不得沙子,你且想個法子吧。”

“……這……”王縣令記得抓耳撓腮,只哭喪着臉道,“府庫那邊能拿出來救濟的糧食都發了,現在着實沒多的了,還請……”

張廷玉冷笑了一聲,卻道:“開倉放糧你都放過了,還是根本就沒有那麼多的糧食給你放?”

他一回身,招來阿德,又問王巖道:“哪個是你錢穀師爺?叫來與我長隨去府中取糧,先穩了民心再說。”

這時候計較不來那許多,回頭自有周道新慢慢跟他計較。

這裡張廷玉也沒打算搭理王巖,準備回張府。

不想,前面城門口過來一駕馬車,見這裡人都停住,索性也停了,沈恙坐在旁邊那匹胭脂馬上,車廂裡的沈取撩了簾子一看便皺了眉。

沈恙瞧見張廷玉,掃了一圈,便道:“來時的路上,便聽說發了水災,不只是桐城,周圍地方多的是被淹的。巡撫周大人找了取哥兒這邊募糧,我陪着他來打個頭陣,看看情況,似乎……不大好?”

張廷玉道:“先往城南道觀那邊設個粥廠,敢問取公子人手可帶足了?”

沈取跳下車來,便道:“輕車簡從,沒帶幾個人來,小衛爺的人還在後頭,怕也不夠用。既然在道觀外頭設粥廠,只管叫道士們來幫個忙搭把手就是,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說完,便一躬身。

張廷玉不鹹不淡地點了點頭,正想着要叫人去縣衙議事,可沒想到衙役來報,說縣衙已經被災民給填滿了。

張廷玉只道王巖這官做到頭了,一擺手道:“張府不曾出事,先來這邊議事吧。”

桐城張家乃是名門望族,安徽幾乎人人都知道,這些個災民見着張府倒比見着縣衙還尊敬,更不敢闖進去搶東西的。

如今張廷玉只領着人進張府去,事情頗爲棘手,還不知道要鬧多久。

平白髮了大水,查下來要倒黴的更多。

治河治河,康熙的心病。

這邊衆人進了張府,張府規矩嚴,尚還有條不紊,城裡城外早就亂成一團了。

李衛穿着一身簡單的青綢布褂子,見了城門終於大喊了一聲:“到了!”

擡眼便見着桐城兩個字,十三甩了甩手裡的鞭子,一身便服,也是風塵僕僕,然則一看這城裡城外的難民,又是眉頭緊鎖。他看向李衛一眼:“你乾爹乾孃也住在這裡?”

李衛看了十三一眼,又回頭看一眼後頭的四爺,見着城門沒守衛,直接進去了,嘴上道:“你們兩個倒是話多,小爺我後頭還有一班人運着糧食呢。我乾爹乾孃也就是那樣,現在你們到了地方自己找親戚去吧。不過這地頭亂,看在你們人生地不熟的份兒上,得,小爺給你們塊腰牌,城裡有事朝着我後頭的兄弟亮亮,他們幫你們辦着。”

解下一塊腰牌,李衛就扔給了十三。

雖然這裡是混亂一片,可李衛想着要見到顧懷袖了,心裡也是高興。

他如今瘦瘦長長的個子,卻也生出一副英挺感覺來,朝着人裡一站,就是挺拔帥小夥,就是平白帶着股江湖混混的邪氣,有些放浪不羈。

十三看了看腰牌,哂笑一聲,便朝着另一匹馬上的胤禛一遞,胤禛看了又遞迴給胤祥,便道:“去縣衙看看。”

今年南邊剛下雨,康熙就把胤禛跟胤祥派了出來,經過廢太子之事後,胤祥就不大得寵,被圈禁過一段時間,後來也一直被康熙冷落着,再沒什麼重用寵愛的地方。

而胤禛,如今已經是雍親王了。

城裡還有他一個奴才,胤禛纔不會擔心什麼熟不熟的問題。

“這個李衛倒是有點意思,不過說是沈氏父子下頭辦事的……”胤祥說了一句。

胤禛下馬來牽着馬走,只道:“這個沈恙纔是頗有本事,老九皇商的生意做遍了大江南北,也沒把沈氏連根拔起,在江南更是啃不動骨頭,這沈家……有錢啊。”

胤祥聞言一下笑出聲來:“四哥是被當年戶部查賬給逼瘋了吧?這時不時都提着錢的。”

沒銀子不好辦事,更何況沈恙頗有古怪之處。

胤禛琢磨着,下江南這一趟,總歸還是有些好處的。

“進城,且看看這班狗官怎麼做事的。“

第259章 大結局(下)第2章 未來姐夫第113章 兄弟手足第16章 庶子明川第186章 峰迴路轉第104章 示威第57章 門神第43章 食色性也第110章 偷窺第67章 顧式打臉第108章 霆哥兒第50章 火中取栗第195章 母與子第92章 狠毒二爺第170章 倒戈第71章 打啞謎第68章 氣暈了第127章 養兒日常第43章 食色性也第127章 養兒日常第228章 魚兒第131章 扇寫心第185章 總裁官第55章 局外人第58章 刁婦第207章 噩耗第154章 咬鉤第209章 龍眠山隱居第28章 坑媳婦兒第107章 女人的罪第217章 南山案第183章 砒霜第152章 婦人第一章 美色之禍第39章 藏拙夫妻檔第56章 隔岸不觀火第105章 掌摑宣戰第80章 秦淮十里第84章 乾孃第39章 藏拙夫妻檔第50章 火中取栗第254章 暗香浮動第109章 容齋隨筆第203章 沾血的第73章 開水白菜第125章 喜得麟兒第48章 又見捉刀第196章 花子第103章 毒婦第155章 若改嫁第168章 莫比烏斯環第77章 相思病第179章 懲戒第195章 母與子第10章 芳姐兒第161章 耳光第158章 生天第100章 石橋落第一章 美色之禍第258章 大結局(中)第50章 火中取栗第199章 喜脈第54章 掌摑第96章 藏鋒二爺第42章 張二故事第146章 毒殺宮女第29章 提親第45章 禍害成雙對第211章 欽差第224章 誰冷酷第233章 困局第32章 成婚第262章 番外 鍾恆 老闆有病第223章 再廢太子第220章 熱河第225章 條件第252章 名教罪人第139章 仕途開第134章 奪朝元第82章 錦鯉池第107章 女人的罪第40章 就是不講理第86章 醒酒湯第149章 兩面派第136章 大哥第114章 定風波第160章 環環緊扣第119章 紅顏禍水第216章 說漏嘴第168章 莫比烏斯環第233章 困局第144章 色心第133章 儲相第23章 水落石出第179章 懲戒第141章 爲官之道第216章 說漏嘴第21章 阿哥們第211章 欽差第25章 捋虎鬚
第259章 大結局(下)第2章 未來姐夫第113章 兄弟手足第16章 庶子明川第186章 峰迴路轉第104章 示威第57章 門神第43章 食色性也第110章 偷窺第67章 顧式打臉第108章 霆哥兒第50章 火中取栗第195章 母與子第92章 狠毒二爺第170章 倒戈第71章 打啞謎第68章 氣暈了第127章 養兒日常第43章 食色性也第127章 養兒日常第228章 魚兒第131章 扇寫心第185章 總裁官第55章 局外人第58章 刁婦第207章 噩耗第154章 咬鉤第209章 龍眠山隱居第28章 坑媳婦兒第107章 女人的罪第217章 南山案第183章 砒霜第152章 婦人第一章 美色之禍第39章 藏拙夫妻檔第56章 隔岸不觀火第105章 掌摑宣戰第80章 秦淮十里第84章 乾孃第39章 藏拙夫妻檔第50章 火中取栗第254章 暗香浮動第109章 容齋隨筆第203章 沾血的第73章 開水白菜第125章 喜得麟兒第48章 又見捉刀第196章 花子第103章 毒婦第155章 若改嫁第168章 莫比烏斯環第77章 相思病第179章 懲戒第195章 母與子第10章 芳姐兒第161章 耳光第158章 生天第100章 石橋落第一章 美色之禍第258章 大結局(中)第50章 火中取栗第199章 喜脈第54章 掌摑第96章 藏鋒二爺第42章 張二故事第146章 毒殺宮女第29章 提親第45章 禍害成雙對第211章 欽差第224章 誰冷酷第233章 困局第32章 成婚第262章 番外 鍾恆 老闆有病第223章 再廢太子第220章 熱河第225章 條件第252章 名教罪人第139章 仕途開第134章 奪朝元第82章 錦鯉池第107章 女人的罪第40章 就是不講理第86章 醒酒湯第149章 兩面派第136章 大哥第114章 定風波第160章 環環緊扣第119章 紅顏禍水第216章 說漏嘴第168章 莫比烏斯環第233章 困局第144章 色心第133章 儲相第23章 水落石出第179章 懲戒第141章 爲官之道第216章 說漏嘴第21章 阿哥們第211章 欽差第25章 捋虎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