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拜託了,宗主國

“啓稟王妃,沈相薰,李範晉,洪啓薰求見。”

閔妃的一位貼身女官,在珠簾外輕聲稟告。

“讓他們進來吧。”

聲音糯軟,悅耳動聽。

不久,一身戎裝的鐵原府使洪啓薰,吏曹參判李範晉,貶職的議政府右參贊沈相薰,三人聯袂走進了玉壺樓。

“臣等給王妃請安。”

沈相薰,李範晉,洪啓薰三人,恭敬的跪下問安。

“都起來吧,賜座,看茶。”

閔妃等洪啓薰三人坐下來,隔着珠簾問道:“外面的情形怎麼樣了?”

“啓稟王妃,東洋的大隊人馬正在開拔去平壤,城內留守了一個大隊的步兵和一箇中隊的騎兵,嚴格的封鎖着進出漢城的城門;景福宮外面剛剛又調過來了一個騎兵小隊。”

說到這裡,洪啓薰的臉上不禁露出憤怒之色。

閔妃想了想,輕聲說道:“一個步兵大隊加一個騎兵中隊,總計14oo餘人,咱們宮內不過六百餘禁衛隊,而且大院君還在裡面插了很多的親信;壯衛營掌握在李埈鎔的手中,樸泳孝控制着巡警部,新成立的訓練隊更是未來的大患!”

沈相薰,李範晉,洪啓薰三人聽了均是又羞又憤的滿臉血紅,然而一樣無計可施。

“咯咯,啓薰你們不要這麼生氣,要沉住氣耐心的等待;”

閔妃抿嘴兒咯咯一笑,笑聲如銀鈴一般的悅耳動聽:“大清的軍隊也不是那麼容易被打敗的,而且就算一時敗了,真的失了平壤,大清幅員萬里人口億萬,長久來說東洋終敗!”

閔妃伸出一隻小手,慢慢的撫摸着自己渾圓滑嫩的大腿,偏着可愛的小腦袋說道:

“等清國打敗了東洋軍隊,那時候纔是咱們跟這些奸臣算總賬的時候;你們提醒樸定陽,李完用這些人,這段時間不要輕舉妄動,就坐下來,斟一杯熱茶,好好的看一看李昰應和金弘集之間的鬥法。”

聽着珠簾內閔妃那‘咯咯’的美笑,洪啓薰的一顆心臟都快要跳了出來。

十二年前他之所以冒死救下閔王妃,並不是因爲他有一顆忠君義膽的心。

而是當時叛軍**吉抓着閔妃的長,將她從轎子裡拖出來時,閔妃那瑩白如玉卻滿臉堅強的俏臉,讓他終生難忘,願意爲這個女人奉獻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

“範晉,貞洞俱樂部組建的情況如何?”

閔妃對幾位心腹定下了下一時期的活動基調,就改換了話題。

“啓稟王妃,俄國公使韋伯先生和美,德公使都欣然參加,韋伯先生私下表示俄國正在密切的關注着朝鮮局勢,也決不允許東洋趁機吞併我國。”

李範晉臉上露出一絲笑容,能得到西方列強的保證,李範晉這些天一直提吊着的心就安穩了很多。

“哼!他們俄國也該出一些力氣了。”

閔妃冷聲說道:“當年爲了和俄國簽訂密約,我可是把清國和袁世凱得罪透了;不是這樣,大院君也不會被清國從保定放回來,而大院君居然私下裡向清國提出‘廢朝鮮爲行省,要求仿元朝設徵東行省例,派大臣監國’,此等賣國昏話!”

一屋俱靜,無人敢出聲。

清國光緒十年,十二年的時候,朝鮮親俄勢力不斷擡頭,閔妃‘厭諱藩屬’‘尤忌華干預’,高宗李熙也出感嘆‘以三千里山河臣服於華爲恥’。

因此閔妃集團不經過中國的允許,作爲一個沒有外交權的藩國,私下裡兩次試圖和沙俄簽訂‘?朝俄密約’。

結果兩次都被袁世凱警覺攪散。

第一次密約事件生後,清廷震怒,要把大院君從保定護送回漢城。

結果大院君李昰應居然提出將朝鮮作爲中國的一個行省,並且說‘本國百口同然,如聞此命,大小必手舞也’。

最後還是李鴻章覺得大院君的這個提議‘太覺奇崛’,乾脆把大院君送回漢城了事兒。

而在1886年第二次密約事件生以後,袁世凱一邊譴責‘背華自主’的國王李熙,一邊和大院君密商廢黜高宗,讓大院君的孫子李埈鎔繼位。

最後嚇得高宗哭哭啼啼,袁世凱又一直沒能找到有力的證據,‘廢黜’之事纔算不了了之。

“假如九年前德國穆麟德穆參判提出的‘朝鮮中立論’,能得到清國的允許,把咱們朝鮮劃爲‘中,日,俄’三國的中立區域,那麼就沒有今日的兵禍了。”

貶職在家的沈相薰,既是大院君妻子‘驪興府大夫人’的姨侄,更是閔妃的姻親,被稱爲‘閔族之前衛’。

此次大院君在東洋的扶持下攝政,因爲他是閔妃的忠狗,被議政府總理大臣金弘集貶官。

“哼!”

閔妃又是一聲冷哼:“失去了越南這些東南亞藩國,現在朝鮮是大清國最後一個臉面,他們怎麼可能放棄?我算是明白了,東洋人貪婪無度,與之交往就等於與虎謀皮,清國喜歡事事指手劃腳,動則就提什麼‘廢立’,只有西洋俄國,離着咱們朝鮮既遠又近,倒不失爲一個強援助;諸位不要喪氣,此次國變,未嘗不是我們大韓民族擺脫大清控制,抵禦東洋的一個契機!”

——

議政府總理大臣金弘集,在得到野津道貫率領東洋第五師團離開漢城的消息以後,就急匆匆的藉故回到家中。

在緊閉的書房內,金弘集想了很久,終於一咬牙研墨提筆,開始給平壤方面寫密報。

現在整個朝鮮,人人都說他金弘集是親日派,然而在金弘集看來,他哪個派都不是,他的所作所爲一切都是爲了朝鮮。

“此次東洋四路大軍齊出,元山那一路更是奇兵,想把平壤城內的清軍就地全殲;沒有了大清的竭制,東洋狼之野心誰能制服?葉大帥,聶大帥,你們可不要讓我們朝鮮藩國失望啊!”

金弘集低聲自語,滿腹惆悵。

與之同時,‘事大黨’領袖,朝鮮軍機處外部大臣金允植,從議政府總理大臣金弘集得到了東洋軍隊的軍事情報,也連忙回到家中,緊閉房門,開始給平壤的清軍寫密報:

“倭兵前後水6來者三萬餘,盡向平壤,又有奇兵萬人,由元山繞平壤之後,直出義州爲合攻之計,聲言將渡鴨綠江,直趨瀋陽。”

寫完了這些,金允植放下了毛筆,目光向着北方望去,深情的說道:

“宗主國,此次倭夷勢大,去勢洶洶;你們在牙山雖然一敗塗地,不外是因爲當時倭夷兵多將廣,這次你們可不要再讓我們朝鮮藩國失望了啊,拜託了!”

說完,金允植臉色肅穆的朝着平壤的方向,深深的鞠了一個躬。

久久不起!

第四百二十二章 可恥的清軍和北洋第五百六十九章 炮火臨城二第四十二章 北洋內部的漢奸第六百八十四章 遭遇第三百八十五章 古井幽深第五百零八章 爲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陛下英明第五百二十七章 臣軍旅未諳第五百二十八章 老夫還年輕第一百三十二章 黃州城第二百七十二章 想不想當我女婿第五百章 臣服於鐵蹄第四百零三章 大連灣海防戰六第七百四十八章 國戰就是一國之戰第七百七十八章 夜半鐘聲到艦船第三百二十一章 速來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沽口海戰三第五百六十三章 紙糊的城牆(求訂閱)第七百一十三章 唐河口之戰一第四百零六章 大連灣海防戰九第一百五十章 未開打,先慮跑第六百六十八章 山谷大刀戰二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戰前的小追逐第七百一十七章 津門旅的白刃戰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洞仙嶺阻擊戰五第五百四十七章 戰盤城第四百四十四章 扇動的翅膀第三百一十章 鴨綠江畔的首戰五第六十五章 以一敵四第二百四十六章 擴軍第五百五十七章 六國論衡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畔激戰二第五百七十四章 戰爭史上的第一次第六百五十八章 華夏之痛威海港三第七百三十六章 魯東潰散第一百六十八章 北洋水師,渤海上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雪,唐山,九門口第四百五十章 過關斬將第三百零六章 鴨綠江畔的首站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無功而返的日軍第七百四十章 水師易幟二第二百九十章 縱四方固第五百九十六章 九門口長城七第五百一十八章 騎士般的對決第五百三十九章 只有死守第六百八十五章 何必安刺第三百四十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否第四百一十八章 坪井航三的質問第三百八十六章 抗倭軍在旅順在第五百三十九章 只有死守第五百四十四章 唱黑臉第一百八十九章 平壤戰役六第四百六十三章 奉天失陷第六百零七章 破關戰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定論第三百八十九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零九章 二妹的婚事第三百四十章 戰虎山二第六十四章 倩影第六百三十六章 亂戰三第五十六章 給雞洗澡第六十七章 中國領土,誰給你的權利第二百九十四章 順安驛的後遺症第四百九十七章 衝鋒二第八十三章 既是人傑,更是魔鬼第七百章 大沽口海戰四第六百一十五章 落日,殘陽如血第六百四十二章 決戰山海二第二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第四百九十一章 臘月十號的攻擊二第一百九十章 平壤戰役七第一百五十二章 噩耗第七百三十一章 黑鍋王出山第二百零六章第四百三十二章 守不守得住第三百五十章 甕中之鱉第七百七十三章 李經方的茫然第四百八十七章 第一場要塞炮擊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慈禧也曾年輕過第四百九十八章 守城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好大雪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都在忙着換門庭第五百三十三章 驚變四第三百五十章 甕中之鱉第三百二十一章 速來第七百二十四章 擊殺西京丸二第三百九十章 胖軍師第五百五十一章 萊因哈德的悲劇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遇見李博虎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沽口海戰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炮擊第六百五十四章 山海關夜空中的煙花第四十七章 扶了一把第三百七十五章 對持肖家溝第七百八十七章 被埋進抽屜的電報第四百六十八章 回山海第一百三十五章 日軍遊哨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豐失陷一第七百五十章 春帆樓第四百一十章 撤離
第四百二十二章 可恥的清軍和北洋第五百六十九章 炮火臨城二第四十二章 北洋內部的漢奸第六百八十四章 遭遇第三百八十五章 古井幽深第五百零八章 爲了第二百二十八章 陛下英明第五百二十七章 臣軍旅未諳第五百二十八章 老夫還年輕第一百三十二章 黃州城第二百七十二章 想不想當我女婿第五百章 臣服於鐵蹄第四百零三章 大連灣海防戰六第七百四十八章 國戰就是一國之戰第七百七十八章 夜半鐘聲到艦船第三百二十一章 速來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沽口海戰三第五百六十三章 紙糊的城牆(求訂閱)第七百一十三章 唐河口之戰一第四百零六章 大連灣海防戰九第一百五十章 未開打,先慮跑第六百六十八章 山谷大刀戰二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戰前的小追逐第七百一十七章 津門旅的白刃戰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洞仙嶺阻擊戰五第五百四十七章 戰盤城第四百四十四章 扇動的翅膀第三百一十章 鴨綠江畔的首戰五第六十五章 以一敵四第二百四十六章 擴軍第五百五十七章 六國論衡第三百五十六章 江畔激戰二第五百七十四章 戰爭史上的第一次第六百五十八章 華夏之痛威海港三第七百三十六章 魯東潰散第一百六十八章 北洋水師,渤海上第六百二十八章 大雪,唐山,九門口第四百五十章 過關斬將第三百零六章 鴨綠江畔的首站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無功而返的日軍第七百四十章 水師易幟二第二百九十章 縱四方固第五百九十六章 九門口長城七第五百一十八章 騎士般的對決第五百三十九章 只有死守第六百八十五章 何必安刺第三百四十六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否第四百一十八章 坪井航三的質問第三百八十六章 抗倭軍在旅順在第五百三十九章 只有死守第五百四十四章 唱黑臉第一百八十九章 平壤戰役六第四百六十三章 奉天失陷第六百零七章 破關戰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定論第三百八十九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零九章 二妹的婚事第三百四十章 戰虎山二第六十四章 倩影第六百三十六章 亂戰三第五十六章 給雞洗澡第六十七章 中國領土,誰給你的權利第二百九十四章 順安驛的後遺症第四百九十七章 衝鋒二第八十三章 既是人傑,更是魔鬼第七百章 大沽口海戰四第六百一十五章 落日,殘陽如血第六百四十二章 決戰山海二第二十八章 弱國無外交第四百九十一章 臘月十號的攻擊二第一百九十章 平壤戰役七第一百五十二章 噩耗第七百三十一章 黑鍋王出山第二百零六章第四百三十二章 守不守得住第三百五十章 甕中之鱉第七百七十三章 李經方的茫然第四百八十七章 第一場要塞炮擊三第五百三十七章 慈禧也曾年輕過第四百九十八章 守城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好大雪一第四百三十五章 都在忙着換門庭第五百三十三章 驚變四第三百五十章 甕中之鱉第三百二十一章 速來第七百二十四章 擊殺西京丸二第三百九十章 胖軍師第五百五十一章 萊因哈德的悲劇二第二百二十九章 遇見李博虎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沽口海戰二第二百四十六章 炮擊第六百五十四章 山海關夜空中的煙花第四十七章 扶了一把第三百七十五章 對持肖家溝第七百八十七章 被埋進抽屜的電報第四百六十八章 回山海第一百三十五章 日軍遊哨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豐失陷一第七百五十章 春帆樓第四百一十章 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