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何必安刺

在14號清晨的薊州甘日兩軍大戰中,日軍先用火炮打殘了董福祥的三個騎兵營,使其失去快速突擊的能力。

然後再用炮火犁割整條甘軍防線,榴散彈重點‘照顧’了董福祥的甘軍大帥營,以彌補了之前董福祥對立見尚文輕視他的遺憾。

炸在甘軍陣地的高爆彈,還有在頭頂上空引爆的榴散彈,別說甘軍上下沒有見過,從來是連聽都沒有聽說過。

他們只見過在大炮裡填上炸藥包,要是再填進去大量的炮子,一轟對面衝來的一羣流匪就被轟成馬蜂窩。

要是填上鐵蛋,鉛彈,一炮過去,對面的土匪土堡子就被砸出一個桌子大小的破洞。

而對於這種犀利到殘暴的現代火炮虐殺,直接就嚇破了所有甘軍的膽子,等到日軍步兵一個衝擊,就瞬間啄破了甘軍的陣地。

引發全線潰營。

而那些一羣羣集中逃竄,身上穿的花團錦簇的提督,總兵,副將,參將,遊擊們,頓時成爲了日軍追殺的重點對象。

除了在炮火中直接掛了的將軍們,剩下的將領被一番追殺,只餘幾個聰明一點脫了將袍才僥倖逃脫一命。

日軍第1軍在擊潰甘軍以後,騎兵聯隊則是直接穿過甘軍陣地,徑直西去。、

而步兵追了一兩裡以後,也隨即停止了追擊,壓着投降的俘虜,回到上倉村集結。

接着,日軍開始大規模的屠殺甘軍俘虜,近兩千甘軍俘虜,直接被屠戮一空,無一倖免。

做完了這一切,當天上午日軍稍作修整,同時派出三個步兵中隊,去燒了薊州城,劫掠了幾十輛馬車的物資滿載而歸。

對於繳獲的近六千支好壞不一的前膛槍,日軍全部堆集在一起,堆上大量的劈柴,點燃焚燬。

在下午1點,只將繳獲的6門80裸炮,幾十匹戰馬,近兩百支毛瑟快槍,還有大量的軍糧隨軍攜帶,全軍啓程西進。

留下遍野的甘軍屍骸。

此戰,甘軍被火炮擊殺了七八百兵力,之後被日軍追殺了近千兵力,又屠殺了近兩千俘虜,一萬甘軍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就被殺戮了三千六七百人。

而日軍第一軍重傷,陣亡不到百人。

這些甘軍都是徒步數千裡遠來薊州,在這異鄉客地,哪裡有什麼好去處?

到了下午時分,這剩餘的六千多潰軍,除了五六百多高人膽大的,或者是被徹底嚇破了膽子的,其餘的士兵居然又陸續的圍了回來。

而所有的將軍們,要麼被炸死,打死,或者投降後集中殺死,要麼就是看着架勢不對,就直接帶着幾個鄉黨,子侄親兵回甘陝老家去了。

反正當了這些年的官兒,該撈的也都撈夠了,留在這裡就算不說朝廷降罪,再被逼着打兇狠的倭夷,可不一定再有今兒這麼好的逃命運氣。

何必自尋死路,自找不痛快呢?

此時,重新集中起來的五千餘甘軍,官銜最高的就是從三品的遊記王華,四品都司陰文新,趙大棒槌,李非凡,還有十幾個守備,營千總。

衆人圍在一起,驚魂未定的商議着下一步該怎麼辦?

守備馬玉樹提議乾脆回甘陝老家。

陰文新說這千里迢迢沒錢沒糧,路上士兵爲匪搶掠,不等大家到家隊伍就變成流匪了;士兵還好說,自己這些人少不得要連累家裡被抄家下獄。

趙大棒槌大吼着整兵去找倭夷再戰。

陰文新說這些營頭你能拉得動,說得動誰?就算真去了,也是送肉給狼吃。

王華無奈提議,要麼就在這裡先等着。

陰文新又說糧食都繳光了,電臺也被倭兵繳獲走了,五六千人蹲在這裡沒有大將,餓着肚子,沒有方向,說炸營就炸營。

於是一羣人就恨得咬牙切齒的望着陰文新拿主意,威脅着沒主意就直接毆打致死!

陰文新提議,留下一營傷兵在這裡修養,收攏屍體,其餘的五千大軍東進唐山,找欽差大臣劉坤一。

這個提議立即贏得了衆將的一致贊成,既不打仗,又有依靠,當然是何樂而不爲?

就這樣,五千六七百留下了三四百受傷不易遠行的士兵,由逃跑中摔斷了小腿裝死矇混過去的都司李非凡率領,暫駐上倉村。

其餘的都是全體起營東進。

鴉鴻橋村。

“——在薊州的甘軍大約餘下三百人,人人帶傷,由摔斷了小腿的都司營官李非凡暫領;在虹橋村一帶大約有五千出頭的甘軍殘部,最高武將是遊擊王華,不過屬於他的嫡系大約還有五百來人,其餘衆將並不很聽他的命令。”

抗倭軍騎兵營在和甘軍東進潰軍相遇之後,騎兵營參謀遊大江就趁黑連夜快馬來到抗倭軍主力營地,警衛喚醒了已經熟睡的何長纓,開始報告初步掌握的甘軍情形。

“大約有七成的士兵手裡有槍支,不過除了先鋒步營陰文新營,先鋒騎營趙大棒槌營,兩營700餘人使得都是清一色的毛瑟快槍,其餘的都是後膛槍;三營戰馬先鋒營500騎,其餘兩營各200騎,大約還有700騎剩下,在日軍首輪轟炸以後,這些騎兵就撤離了陣地,損失有限。”

不久,徐邦道,賈起勝,夏青雲,唐紹儀,劉明陽,陸文傑,李風瑞,賈榮春,昌禹奇,劉餘福,黃博傑,錢玉剛,羅明磊,魯招妹,——

一羣抗倭軍的核心軍官都趕了過來,坐在重新燃起的火堆邊商議。

“安之,咱們抗倭軍做的一切雖然都是爲了朝廷,可是朝廷會不會這麼認爲?山海關合軍,包括這次招兵擴營,都沒有朝廷的旨意;合軍劉坤一暫時給咱們做了圓場,招收這些無家可歸的老百姓也能勉強解釋得通,可是要是這次收編甘軍,傳出去可不是一件小事兒。”

唐紹儀臉色微白的說道:“就像津門旅,還有大沽兵站,安之費了如此大的心力,結果朝廷一道旨意,就給別人做了嫁衣。”

唐紹儀苦口婆心的勸說一出口,頓時就冷了場。

徐邦道倒是忍不住的開口說道:“朝廷,朝廷,日軍三萬大軍估計就要到通州了,你以爲指着那些兵能擋得住倭軍?”

“朝廷之所以反爾,就是因爲咱們大軍大捷入關,還有對甘軍的大期望,現在甘軍一潰,等到倭兵大軍出現在通州,朝廷自然就不敢——,嗯,自然會傾向和談;”

唐紹儀娓娓而談:“現在日軍黑木將軍在通州等着奪取山縣有朋的軍權,英國的總領事寶士德也在通州監視,諒來日軍不敢反悔,下面自然就是雙方停兵,開始和談。”

然後,唐紹儀語重心長的望着何長纓說道:“安之,不管咱們願不願意,其實這場清日戰爭只要等到倭兵一出現在通州,就基本已經結束,下面就是朝廷賠銀子多少的事兒;等到戰事結束,就是大舉裁軍的時候,既然這樣,何必現在多此一舉,還給自己在朝廷的眼睛裡安了一根刺?”

第七百八十二章 何長纓和劉步蟾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能守第四百一十四章 從此不用搭帳篷第二百零一章 平壤戰役之將暮第五百三十六章 鳥獸盡,走狗烹第五百二十二章 饒暈了的大山岩第七百零七章 津門旅四第四百六十八章 回山海第一百二十四章 平壤城第六百七十四章 大沽口三第七百三十一章 黑鍋王出山第五百七十章 炮火臨城三第六百四十六章 圍殲第3旅團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等了兩千一百年第四百四十八章 何長纓的選擇第三百六十二章 像龔照璵這樣的老實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焚城第四百七十六章 炸掉它第七百三十二章 不求流芳但也別臭萬年第七百六十八章 襲殺炮兵陣地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整軍第一百八十八章 平壤戰役五第四百七十七章 酷烈第二百四十一章 90度大轉向第五百零一章 螳螂黃雀第七百三十三章 問鼎和梯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夜攻第五百二十二章 饒暈了的大山岩第五百二十五章 捅破了這層薄紙第二百一十章 闖營第一百一十章 分兵登陸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沽口二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戰前的小追逐第五百三十五章 寂靜關外冷第五十三章 事成第二百六十一章 日軍變精明瞭第五百八十章 虎倀(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九章 預判第二百零三章 暴雨將至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同江岸第七百八十四章 旅順戰前會議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漫長的一天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炸掉它第四百六十八章 回山海第二百五十章 打嚴嵩第一百四十二章 軍功第六百八十三章 鴉鴻村第二百六十一章 日軍變精明瞭第六百七十四章 回通州告急第一百七十三章 無功而返的日軍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成功,則成仁第三百六十六章 將起第七章 窮途第六十二章 成交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還敢笑第六十八章 誓言第七百九十八章 爭奪南關嶺第五百七十章 炮火臨城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突襲安平河口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像龔照璵這樣的老實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屋檐下的夜雨第三百三十章 兄弟們,一路辛苦第四百二十一章 戰前的短暫寧靜第六百九十六章 大沽口五第四百八十五章 第一場要塞炮擊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州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鬥法第三百三十二章 突襲安平河口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跨過鴨綠江第六百六十九章 薊州,津門,旅順第二百八十五章 故舊,聽窗第七百九十一章 簽約與戰爭加速第三百七十四章 關門打狗第二百九十八章 口水鎮第七十七章 甲午年,我來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作之合第十八章 中日打擂第四百八十七章 第一場要塞炮擊三第二百九十章 縱四方固第三百三十一章 四百零二年第七十九章 這一輩子,不想白活的第三百二十九章 數字密碼第六百三十四章 亂戰一第四十六章 仰望美女第一百一十三章 我們要報仇第三百四十八章 去遼南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清精髓的難得糊塗第一百六十八章 北洋水師,渤海上第一百零八章 去安東第二百九十四章 順安驛的後遺症第六百八十八章 定論第四百三十五章 都在忙着換門庭第二百四十一章 90度大轉向第二百九十八章 口水鎮第三百一十九章 百萬精兵渡大河第一百四十三章 月下登峰第一百八十九章 平壤戰役六第三百零三章 晨談第一百六十四章 潰營第七十六章 津門武備學堂
第七百八十二章 何長纓和劉步蟾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能守第四百一十四章 從此不用搭帳篷第二百零一章 平壤戰役之將暮第五百三十六章 鳥獸盡,走狗烹第五百二十二章 饒暈了的大山岩第七百零七章 津門旅四第四百六十八章 回山海第一百二十四章 平壤城第六百七十四章 大沽口三第七百三十一章 黑鍋王出山第五百七十章 炮火臨城三第六百四十六章 圍殲第3旅團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等了兩千一百年第四百四十八章 何長纓的選擇第三百六十二章 像龔照璵這樣的老實人第三百五十四章 焚城第四百七十六章 炸掉它第七百三十二章 不求流芳但也別臭萬年第七百六十八章 襲殺炮兵陣地二第三百七十六章 整軍第一百八十八章 平壤戰役五第四百七十七章 酷烈第二百四十一章 90度大轉向第五百零一章 螳螂黃雀第七百三十三章 問鼎和梯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夜攻第五百二十二章 饒暈了的大山岩第五百二十五章 捅破了這層薄紙第二百一十章 闖營第一百一十章 分兵登陸第六百七十三章 大沽口二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戰前的小追逐第五百三十五章 寂靜關外冷第五十三章 事成第二百六十一章 日軍變精明瞭第五百八十章 虎倀(求訂閱)第二百六十九章 預判第二百零三章 暴雨將至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同江岸第七百八十四章 旅順戰前會議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漫長的一天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炸掉它第四百六十八章 回山海第二百五十章 打嚴嵩第一百四十二章 軍功第六百八十三章 鴉鴻村第二百六十一章 日軍變精明瞭第六百七十四章 回通州告急第一百七十三章 無功而返的日軍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成功,則成仁第三百六十六章 將起第七章 窮途第六十二章 成交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還敢笑第六十八章 誓言第七百九十八章 爭奪南關嶺第五百七十章 炮火臨城三第三百三十二章 突襲安平河口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像龔照璵這樣的老實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屋檐下的夜雨第三百三十章 兄弟們,一路辛苦第四百二十一章 戰前的短暫寧靜第六百九十六章 大沽口五第四百八十五章 第一場要塞炮擊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州城第二百二十七章 鬥法第三百三十二章 突襲安平河口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跨過鴨綠江第六百六十九章 薊州,津門,旅順第二百八十五章 故舊,聽窗第七百九十一章 簽約與戰爭加速第三百七十四章 關門打狗第二百九十八章 口水鎮第七十七章 甲午年,我來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作之合第十八章 中日打擂第四百八十七章 第一場要塞炮擊三第二百九十章 縱四方固第三百三十一章 四百零二年第七十九章 這一輩子,不想白活的第三百二十九章 數字密碼第六百三十四章 亂戰一第四十六章 仰望美女第一百一十三章 我們要報仇第三百四十八章 去遼南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清精髓的難得糊塗第一百六十八章 北洋水師,渤海上第一百零八章 去安東第二百九十四章 順安驛的後遺症第六百八十八章 定論第四百三十五章 都在忙着換門庭第二百四十一章 90度大轉向第二百九十八章 口水鎮第三百一十九章 百萬精兵渡大河第一百四十三章 月下登峰第一百八十九章 平壤戰役六第三百零三章 晨談第一百六十四章 潰營第七十六章 津門武備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