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破陣子

“那些清軍的小炮都留給你們了,山海關,永平府儲存了五六萬發鐵疙瘩垃圾炮彈,把小炮擺上長城;他們不是喜歡放槍麼?只管轟擊他們,對着放,看是清軍北洋局的小炮犀利,還是步槍犀利,哈哈——”

山縣有朋仰天長笑,聲音激昂豪壯的吟詩道:“燕京城下日章紅,奏得徵清第一功。半夜眠醒蹴衾坐,枕頭惟有劍光雄。”

“好詩,好詩!”

“燕京城下日章紅,奏得徵清第一功。司令,此乃註定能流傳千古的絕句啊”

在山海關北城樓上面,頓時一片馬屁聲。

“來人,用大白布把司令的好詩寫下,掛在城牆上,讓這些清狗開開眼!”

爲了使得自己的第三旅團,不淪爲第九旅團那樣的可悲下場,山口素臣也不打算要臉了。

不久,一面大白布掛在山海關的北城牆上面。上面書寫着山縣有朋的新詩。

此時何長纓和一羣將領,已經上了東羅城,看了這首詩,還有下面署名的‘徵清第一軍司令,山縣大將’,衆將無不憤然怒罵日軍的狂妄。

“何副都統,你也回一首,不要讓倭夷小瞧了咱大清無人。”

劉坤一端着李經方泡的濃茶,勉強提着精神建議。

“好,那就寫一首;不講押韻對仗,只抒心中塊壘。”

何長纓想着太祖的詩詞似乎沒有能和此時應景兒的,就打算抄一首別的。

“將軍鏗鏹亮劍,壯士刀槍錚鳴,大江南北豎義旗,長城內外盡舉兵。

一鞭指東瀛!鐵騎縱橫馳騁,戰鷹呼嘯轟鳴。

富士山上揚漢旗,策馬揮刀入東京。精忠報國情!”

“好!”

衆將讀完,齊聲叫好,雖然很多將領不知道‘富士山’是什麼,在哪裡,可‘東京’卻都聽得明白。

“好是好,就是‘戰鷹呼嘯轟鳴’這句,何謂‘戰鷹’?”

易順鼎其實也想賦詩一首,留得大名傳世,不過都沒人鳥他,所以實在忍不住嫉妒的小小挑了一下‘骨頭’。

何長纓神秘一笑說道:“只要你我這次不死,大敗日軍,幾年以後你就會明白了。”

不久,何長纓的這首《破陣子》,也掛在東羅城的南城牆,和山縣有朋的妄言對持。

當山海關城樓懂漢字的幾個日軍軍官,唸到‘一鞭指東瀛’的時候,已經紛紛怒罵起來,等看到下一句‘富士山上揚漢旗,策馬揮刀入東京。’更是無不暴怒。

“——,遼南抗倭辦總指揮,旅順副都統,何長纓。”

山縣有朋鐵青着臉色唸完,對於‘何長纓’這個名字,他簡直是太熟悉了。

無論是歷來對東日軍陸軍造成的巨大損失和失敗,還是和他閨女山縣小曼的糾葛,都讓山縣有朋恨不得對這個‘何長纓’挫骨揚灰。

山縣有朋左右看了一圈,沒有找到他的外甥井上喜郎,只好忍着腳癢和心理的怒火,大聲說道:“再吊十個清將的屍體!我倒要他們怎麼‘策馬揮刀入東京’!”

夜幕津門,直隸總督府。

被幾根兒臂粗的蠟燭,照的雪亮的偌大總督府一進大堂裡面,坐滿了直隸和北洋的文武。

在下午兩三點之間,總督府連續收到北面的兩封告急電報,山海關的電報是‘倭夷炸彈爆破長城數十處,已經破關。’永平府的是‘倭夷攻陷九門口,石門寨,在湯河上佈陣。’

之後一直到現在深夜近九點,都沒有再傳來一絲的信息。

發電過去,也是石沉大海。

不用猜,衆人都已經知道山海關和永平府,都陷入敵手了。

這邊等得電報不來,倒是通州那邊的電報,一封接一封的電傳過來。

“聖諭,定武軍,津勝營,立即拔營,去唐山駐防。”

“聖諭,着文華殿大學士李鴻章,即刻會晤津門英國領事寶室德,抗議東洋背信棄義,以和談爲幌子麻痹,窮兵黷武之事;要求英國敦促東洋,軍隊立即退出關外。”

“聖諭,津門城防營嚴加盤查進城人員,防止倭夷奸細溜進。”

“聖諭,抽調羅榮光大沽炮兵赴唐山駐軍,羅榮光爲唐山諸軍總統領,大沽炮臺防衛暫交津門道兩營水勇駐守。”

——

“這山海關和永平府,恐怕是凶多吉少;不過唐山乃津門北門戶,守住唐山,倭夷就能被堵在東北,不得寸進!”

王文韶雖然不識兵,可他也不是傻子,劉坤一領着近四萬大軍,還有何長纓,徐邦道這樣的猛將,守着天險山海關都擋不住倭夷的進攻。

指着曹克忠,胡燏棻那一萬三四千槍都沒配齊的新兵,加上羅榮光那兩三千炮兵,去了基本都是送死。

可是這麼喪氣的大實話,在現在這個節骨眼上,任誰都不敢說出來,只得裝糊塗。

滿堂氣氛凝滯,個個卡白着臉色,沒有一個人願意說廢話。

在座的文武大臣都是精明人,沒有一個傻子,此時都在想着自己的後路,是先把家人送到鄉下或者外省,還是躲進洋人的租界?

送到外省扎眼,鄉下土匪多,一旦起兵釁,更是亂匪如麻。

送進租界倒是一個不錯的法子,就是怕萬一倭夷打津門,大炮無眼,傷了家人。

“唉——”

看衆臣沉默,王文韶一聲長嘆,別說手下人沒話說,就是他一個北洋幫辦大臣,不也是無可奈何的無話可說。

大沽炮臺總兵府。

“老爺,你這一去,戰場上面炮彈無眼,——”

說話間,柳夫人的聲音就哽咽了起來,眼睛全紅了泛着淚水:“——老爺你,可要愛惜身體,都六十二了不比當年,不要總想着往前衝。”

“住口!難道你想我也變成衛達三那樣,成爲天下人的笑柄!”

羅榮光一身戎裝,圓睜着牛眼大怒:“老夫深受聖恩幾十年,享盡了富貴,今天死則死爾,留得萬世清名!”

“爹爹,孃親也是爲你好。”

說話間,大顆大顆的眼淚,順着羅顰兒白皙的俏臉流了下來。

“唉——,可惜了何長纓這條漢子!”

羅榮光望了一眼哭成淚人的女兒,嘆息道:“老何家聽說是三代單傳,如此少年英傑白白斷根,可惜了,可惜了!”

劉坤一簡短的電報只是說日軍破關,卻並沒有說清楚日軍是特意繞開了關外三城,從東西兩翼破關而入。

所以在津京衆人看來,既然破關,一定是先滅了關外三城,然後才乘勢南進,攻陷山海關。

而且在永平府南邊的湯河上,又堵截了日軍軍隊,關上三四萬大軍定然是凶多吉少,九死一生。

抗倭軍大沽新兵營。

“這山海關——,”熊凱玉苦澀着臉說道,“還是破了!”

“就是不知道總指揮那裡情況如何,現在只知道日軍破了山海關,又封堵了後路湯河。”

和陳世杰喝過雞血酒的情報一處機要秘書劉士浩,望着北方,雖然之前對這種局面,之前都有着推測,然而一旦來臨,劉士浩還是滿心擔憂。

“爲了國家,敢把自己陷入危地,——總指揮是一個了不起的偉人!”熊凱玉望着斜陽,一聲嘆息,“希望這個國,不要負了咱們這些人。”

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連灣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狼羣的屏障一第七百二十五章 東營一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沽口海戰三第四百零六章 大連灣海防戰九第三百七十二章 清晨有霧第四百三十五章 都在忙着換門庭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沽口一第六百零六章 破關戰一第七百七十五章 李鴻章的小算計第一百三十四章 來吧,一戶兵衛第七百三十一章 黑鍋王出山第三百七十一章 普蘭店第三百一十三章 渡江第七百六十六章 白刃戰的絞殺第三百六十九章 吞併第二百零五章 是戰是和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虎山四第二百四十九章 轉向第三百九十七張 大連灣海防戰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射炮打蒼蠅第六百六十四章 訓練不夠殺戮塑造第五百七十章 炮火臨城三第十五章 失街亭四百八十四章 人不死完,城不陷第五百七十六章 犯我強漢者第四百九十一章 臘月十號的攻擊二第四十五章 廟太小第一百五十章 未開打,先慮跑第二百零三章 暴雨將至第四百二十一章 戰前的短暫寧靜第二百二十八章 陛下英明第三百二十七章 鬆井真二被扁第一百九十六章 平壤戰役九第三百三十五章 山谷阻擊戰一第二百零六章第四百四十九章 露頭就得敲打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世自有名將第六十六章 馬瑟爾的蔑視第六百七十一章 辭別第七百一十章 慈禧,棋局第一百一十五章 屋檐下的夜雨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要和神仙論道理第二百章 平壤戰役十三第五百五十四章 示範區背後的意義第二章 來到甲午年第四十四章 你必死無疑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東溝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平壤戰役十第四百九十六章 衝鋒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設計第六百二十四章 砣磯水道一第七百五十六章 廊坊和馬關港第三百三十章 兄弟們,一路辛苦第七百四十章 水師易幟二第七十二章 總督府衙照打沙俄男爵第一百七十三章 無功而返的日軍第八十章 東洋女間諜第四百一十九章 爆破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城牆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清精髓的難得糊塗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沽口第四十七章 扶了一把第一百九十六章 平壤戰役九第七百六十三章 直隸最後一戰六第七十三章 第一個兵第三百一十七章 投靠第六百八十五章 何必安刺第七十三章 第一個兵第二百五十章 打嚴嵩第一百零一章 不去平壤,我不甘心第一百七十七章 組建騎兵二連第十章 女追男第五百九十章 看人第六百二十九章 餌和陷阱第十六章 爺住在津門衛第二百六十一章 日軍變精明瞭第四百一十八章 坪井航三的質問第五百三十一章 驚變二第六百八十六章 這個國第一百三十章 五條待遇引發的第七百零三章 大沽口海戰七第三百四十八章 去遼南第七百一十八章 回到原點的悲劇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城整編第一百七十七章 組建騎兵二連第一百一十二章 途經大東溝第五百章 臣服於鐵蹄第三百三十二章 突襲安平河口一第四十章 燭火,吶喊第六百六十三章 分歧第二十四章 少年中國說第三百三十八章 暢飲一杯老茶爾第四百二十章 戰場多詭變第五百八十八章 背黑鍋第三百七十二章 清晨有霧第三百零九章 鴨綠江畔的首戰四第二百五十一章 國有難,君來否二第七百九十一章 簽約與戰爭加速第二百二十七章 鬥法
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連灣二第四百六十五章 狼羣的屏障一第七百二十五章 東營一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沽口海戰三第四百零六章 大連灣海防戰九第三百七十二章 清晨有霧第四百三十五章 都在忙着換門庭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沽口一第六百零六章 破關戰一第七百七十五章 李鴻章的小算計第一百三十四章 來吧,一戶兵衛第七百三十一章 黑鍋王出山第三百七十一章 普蘭店第三百一十三章 渡江第七百六十六章 白刃戰的絞殺第三百六十九章 吞併第二百零五章 是戰是和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虎山四第二百四十九章 轉向第三百九十七張 大連灣海防戰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高射炮打蒼蠅第六百六十四章 訓練不夠殺戮塑造第五百七十章 炮火臨城三第十五章 失街亭四百八十四章 人不死完,城不陷第五百七十六章 犯我強漢者第四百九十一章 臘月十號的攻擊二第四十五章 廟太小第一百五十章 未開打,先慮跑第二百零三章 暴雨將至第四百二十一章 戰前的短暫寧靜第二百二十八章 陛下英明第三百二十七章 鬆井真二被扁第一百九十六章 平壤戰役九第三百三十五章 山谷阻擊戰一第二百零六章第四百四十九章 露頭就得敲打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世自有名將第六十六章 馬瑟爾的蔑視第六百七十一章 辭別第七百一十章 慈禧,棋局第一百一十五章 屋檐下的夜雨第五百三十四章 不要和神仙論道理第二百章 平壤戰役十三第五百五十四章 示範區背後的意義第二章 來到甲午年第四十四章 你必死無疑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東溝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平壤戰役十第四百九十六章 衝鋒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設計第六百二十四章 砣磯水道一第七百五十六章 廊坊和馬關港第三百三十章 兄弟們,一路辛苦第七百四十章 水師易幟二第七十二章 總督府衙照打沙俄男爵第一百七十三章 無功而返的日軍第八十章 東洋女間諜第四百一十九章 爆破第五百七十五章 戰城牆第六百三十三章 大清精髓的難得糊塗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沽口第四十七章 扶了一把第一百九十六章 平壤戰役九第七百六十三章 直隸最後一戰六第七十三章 第一個兵第三百一十七章 投靠第六百八十五章 何必安刺第七十三章 第一個兵第二百五十章 打嚴嵩第一百零一章 不去平壤,我不甘心第一百七十七章 組建騎兵二連第十章 女追男第五百九十章 看人第六百二十九章 餌和陷阱第十六章 爺住在津門衛第二百六十一章 日軍變精明瞭第四百一十八章 坪井航三的質問第五百三十一章 驚變二第六百八十六章 這個國第一百三十章 五條待遇引發的第七百零三章 大沽口海戰七第三百四十八章 去遼南第七百一十八章 回到原點的悲劇第六百二十三章 三城整編第一百七十七章 組建騎兵二連第一百一十二章 途經大東溝第五百章 臣服於鐵蹄第三百三十二章 突襲安平河口一第四十章 燭火,吶喊第六百六十三章 分歧第二十四章 少年中國說第三百三十八章 暢飲一杯老茶爾第四百二十章 戰場多詭變第五百八十八章 背黑鍋第三百七十二章 清晨有霧第三百零九章 鴨綠江畔的首戰四第二百五十一章 國有難,君來否二第七百九十一章 簽約與戰爭加速第二百二十七章 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