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改詞

山海關主城的熊熊大火,一直持續燒到下午近黑,纔開始漸漸停息下來。

然而城內那襲人的濃煙熱浪,東一簇西一簇的依然未盡的火苗,還有那一幢幢被炸彈烈火來回蹂躪,不時‘轟隆’一聲,猛然倒塌的殘房。

都讓原先的城內諸軍望而卻步,跑到永平府的山海關營務處的總庫房,拉來行軍帳篷,鍋碗瓢盆,大米蔬菜,在城外過年。

而劉坤一,唐仁廉,吳大澄,白濟,劉樹元,吳元凱,這羣將領們,則是住進了譚表忠駐守的南翼城。

大火焚城,不僅僅只是燒燬了朝廷大量的軍資糧草。

就連一些將軍們暗自放在宅子裡的,那些供貨商人年節特意過來孝敬摺合的銀票,珠石金銀寶玉,奇珍異玩,都沒來得及送回關內家裡,被葬送進這場大火裡。

爲自己身外‘阿堵物’傷了神的將軍們,都是味同爵蠟般,草草的結束了劉坤一勉強提着精神宴請的年夜飯,各自回屋裡睡覺哀怨。

咒罵着那些喪天良的倭夷大兵,炸關外三城就炸關外三城,沒事兒炸主城幹什麼。

炸彈多得騷的慌?

劉坤一睡不安穩,和幕僚易順鼎,登上了南翼城的城樓。

星垂平野,天地一片寂靜,除了偶爾不遠處軍營裡傳來的馬鳴,還有三裡外的北方,山海關主城裡升騰的黑煙和微微的紅光。

“天高雲淡,望斷南迴雁,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一萬;

關外三城高峰,紅旗漫卷東風,今日長纓在手,看我手縛倭龍。”

劉坤一對着夜色和寒風,緩緩吟出這首詞。

“這首《清平樂》,就像他那首不倫不類的‘老爺吩咐開窗買水果’一樣粗劣不堪;”

易順鼎的文人氣發作了,滿嘴不屑的說道:“只‘關外三城高峰這一句,就把這首詞的意境糟蹋的面目全非,淪爲一首打油詩。”

“呵呵,實甫,你只看其一不知其二,他今天就是爲了這首詞,而當衆誦了這首詞;以前真是走眼了,厲害,厲害!”

劉坤一嘆着氣,連說了兩聲‘厲害’,以着一種少有的佩服語氣說道:“真是一條滑不留手的小泥鰍,不願露着一點的破綻!”

“爲了這首詞,而當衆誦了這首詞?”

易順鼎有些聽不明白,加上晚上喝了幾蠱解憂酒,大腦就感覺被劉坤一繞得直髮暈,而且還很不服氣。

“要是說他的詞粗鄙不堪,那麼那首《沁園春》,還有那首《憶秦娥》呢?才氣直逼邊塞大家辛棄疾,這樣的傳揚千古的大文豪。”

劉坤一這一句話,就把易順鼎打得面紅耳赤,嘴硬着說道:“既然才華孤絕,那怎麼還寫這些沒水準的詞?”

“所以我才說這小子滑不留手,他在釋疑,在未雨綢繆的自保。”

“自保?”

易順鼎感覺自己今晚喝高了,越來越不能理解,臉色一片紅血,還好是夜晚,不容易能看得出來。

作爲一個籌謀獻策的幕僚,居然讓東家反過來解惑,顯然是一件很羞恥的事情。

“他的這首詞,有兩句來自於他那本《吶喊》封面上的一句殘句,藉着今天的機會,算是把這首詞放出來了;不過妙就妙在,他改了三個字。”

劉坤一看着黑暗裡的易順鼎一臉的茫然,顯然是不屑去看那本‘白書’,心裡微嘆的把原來那句詞讀了出來: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手縛蒼龍。”

“嘶——”

易順鼎倒吸一口涼氣,驚訝的失聲說道:“這小子真大膽,國朝開國兩百五十年,文字獄還沒有——”

易順鼎腦袋猛然一震,立即牢牢的閉了嘴巴,滿腦子的後悔。

“實甫,你我名爲主從,我實視你爲子侄,在我面前不需過於謹慎;不過慎言的道理,君子還是要時時三省。”

‘督憲,實甫受教了。’

易順鼎一臉感動的行禮。

“這小子當時要拼命朝上爬,所以不免‘故爲大言’,不過他狡猾的在封面上有加了一段話,來表忠心,除去了這句殘詞的歧義;你猜猜看?”

劉坤一望着易順鼎,考究他。

“楊慎的話就一句有名,國家養士一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這話雖然好聽,可還是犯忌諱啊?”

易順鼎還是不明白。

“把一百五換成兩百五讀一遍。”

“國家養士兩百五十年,仗節死義,正在今日——,好小子,真是奸猾,這馬屁拍的!”

易順鼎一臉怒色。

“然而這始終是一個窟窿,在何長纓出名之後,人們往往會談論這首殘詞,卻不會次次都把改良了的楊慎的那句話也念出來;久而久之,衆口鑠金,就會一樁天大的忌諱!”

劉坤一搖頭曬笑:“之前雖然這小子能文能武,我依然輕看了他,就是因爲這句殘詩是逆鱗,是死穴;無論他怎麼狡辯,都會給紫禁城裡面留下陰影和懷疑,所以我斷定他在官途這條山上,永遠也爬的不會太高。”

“結果這小子來了一個釜底抽薪,直接把詞給改了,‘今日長纓在手,看我手縛倭龍。’詞改糙了,可是勝在意思明顯,沒有歧義;這個窟窿,算是被這小子一下子給漂亮的填平了。”

“只要守住了關外三城,這小子文武雙全,又精明懂事兒識進退,朝廷爲了給天下人表率,就不可能不給他一副好前程,也不敢說未來不又是一個‘李中堂’。”

“督憲,您的意思是?”

易順鼎雖然極爲不爽,可是不得不服氣劉坤一的推斷。

“算了!”

劉坤一喟然說道,心裡面也是極爲不爽:“你和他不過相錯數歲,以後少不了同朝爲官,這小子膽大心細,心黑手狠,翻臉如翻書,又狡詐的能反手雲雨;算了!”

劉坤一一連說了兩聲算了,易順鼎才明白督憲叫自己上城樓的意思。

他自從上次被何長纓在總督府衙羞辱。毆打了一次以後,一直在積蓄志同道合的清流力量,尋機給這個混蛋致命一擊。

現在易順鼎見到連督憲這樣的人物,都認栽退縮了,心裡面也不禁遲疑搖擺起來。

關外三城。

重傷的士兵,將在明日山海關主城火熄之後,用馬車轉回津門治療。

陣亡的戰友,也將會葬在角山南坡,那處坐北朝南,上有長龍逶迤,下有碧水流過的風水寶地。

幾位清軍將軍的屍體,將會被送回關內。

李經方,唐紹儀,和一羣團部文職軍人,正在忙碌的核算,要儘快的把撫卹金數額算出來,然後將由兵站後勤部門逐一送到。

今夜三城沒有用煤火取暖,而是拿出了油實實的松脂木頭,點起一堆堆篝火,迎接新年的到來。

第七百九十一章 簽約與戰爭加速第五百二十三章 陽光明媚,遼南大地第三百章 火把長龍第四百零六章 大連灣海防戰九第九十二章 軍歌嘹亮第三百四十七章 白眼狼第二百八十四章 虎山夜宿第七百七十二章 天高任鳥飛第五十五章 詩以明志第五百五十三章 或北上,或南下第六百五十五章 謝幕山海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作之合第六百六十五章 入關第一百八十五章 平壤戰役二第二十三章 鐵屋子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作之合第四百九十六章 衝鋒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東溝五第七百三十四章 脊樑和精神第七百三十九章 海軍易幟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克山海二第六百一十九章 再離奇的理由也是好理由第四百七十章 山海關防區二第二百零四章 初雨第三百五十八章 七封電報一第五百六十七章 炮鳴第六百零九章 破關戰四第三百零一章 進義州第六百七十七章 第11旅團第六百五十五章 謝幕山海第五百五十四章 示範區背後的意義第六百八十一章 通州第七百四十八章 國戰就是一國之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山谷阻擊戰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舍人關頂的遙望第四百九十二章 劉明陽的格林炮第七百五十四章 張家灣第一軍第七百二十章 誰家炮鳴一第四百零六章 大連灣海防戰九第七百四十五章 兵指澎湖第五百五十八章 止步山海第六百一十四章 潰亂第五百八十八章 背黑鍋第五百三十七章 慈禧也曾年輕過第三百二十二章 頭山滿第三十三章 口哨就是讚歎第五十二章 你刷存在我就踩第二百九十一章 山縣和大山第一百零三章 薛迎春的眼淚第七百五十四章 張家灣第一軍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沽口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蓮花第一百八十二章 似乎無懈可擊第一百三十八章 洞仙嶺伏擊戰二第四百二十章 戰場多詭變第三百六十九章 吞併第四百六十八章 回山海第六十二章 成交第六百章 雞冠山步騎戰一第六百零九章 破關戰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日軍遊哨第三百零六章 鴨綠江畔的首站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防區既定第三十一章 漸起第五百三十一章 驚變二第三十九章 安之,真名士也第八十四章 山縣小曼的七彩祥雲第六百一十八章 夜津門第七百八十三章 跟他走一程第二百六十四章 回義州第一百四十章 洞仙嶺阻擊戰四第三百六十八章 初戰松樹溝第三百七十六章 整軍第五百零五章 反攻奉天二第五十四章 兵點將第七百六十四章 直隸最後一戰七第一百五十四章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第五百二十八章 老夫還年輕第一百八十九章 平壤戰役六第五百章 臣服於鐵蹄第五百九十章 看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連灣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平壤戰役一第五百四十四章 唱黑臉第三百九十八章 修枝剪葉第三百二十二章 頭山滿第四百七十一章 困城第五百三十三章 驚變四第三百六十一章 爾來十萬軍馬第三百四十八章 去遼南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虎山四第三百一十八章 鴨綠江畔的迷霧二第七百二十章 誰家炮鳴一第五百零三章 翁同龢的心思第二百七十二章 想不想當我女婿第一百五十五章 江湖越老,膽子越小第一百一十三章 我們要報仇第三百一十一章 林間,說理想第二百二十二章 絕頂高高手第七十七章 甲午年,我來了
第七百九十一章 簽約與戰爭加速第五百二十三章 陽光明媚,遼南大地第三百章 火把長龍第四百零六章 大連灣海防戰九第九十二章 軍歌嘹亮第三百四十七章 白眼狼第二百八十四章 虎山夜宿第七百七十二章 天高任鳥飛第五十五章 詩以明志第五百五十三章 或北上,或南下第六百五十五章 謝幕山海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作之合第六百六十五章 入關第一百八十五章 平壤戰役二第二十三章 鐵屋子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作之合第四百九十六章 衝鋒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大東溝五第七百三十四章 脊樑和精神第七百三十九章 海軍易幟一第六百五十一章 克山海二第六百一十九章 再離奇的理由也是好理由第四百七十章 山海關防區二第二百零四章 初雨第三百五十八章 七封電報一第五百六十七章 炮鳴第六百零九章 破關戰四第三百零一章 進義州第六百七十七章 第11旅團第六百五十五章 謝幕山海第五百五十四章 示範區背後的意義第六百八十一章 通州第七百四十八章 國戰就是一國之戰第三百三十六章 山谷阻擊戰二第一百四十九章 舍人關頂的遙望第四百九十二章 劉明陽的格林炮第七百五十四章 張家灣第一軍第七百二十章 誰家炮鳴一第四百零六章 大連灣海防戰九第七百四十五章 兵指澎湖第五百五十八章 止步山海第六百一十四章 潰亂第五百八十八章 背黑鍋第五百三十七章 慈禧也曾年輕過第三百二十二章 頭山滿第三十三章 口哨就是讚歎第五十二章 你刷存在我就踩第二百九十一章 山縣和大山第一百零三章 薛迎春的眼淚第七百五十四章 張家灣第一軍第六百七十二章 大沽口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白蓮花第一百八十二章 似乎無懈可擊第一百三十八章 洞仙嶺伏擊戰二第四百二十章 戰場多詭變第三百六十九章 吞併第四百六十八章 回山海第六十二章 成交第六百章 雞冠山步騎戰一第六百零九章 破關戰四第一百三十五章 日軍遊哨第三百零六章 鴨綠江畔的首站一第二百九十六章 防區既定第三十一章 漸起第五百三十一章 驚變二第三十九章 安之,真名士也第八十四章 山縣小曼的七彩祥雲第六百一十八章 夜津門第七百八十三章 跟他走一程第二百六十四章 回義州第一百四十章 洞仙嶺阻擊戰四第三百六十八章 初戰松樹溝第三百七十六章 整軍第五百零五章 反攻奉天二第五十四章 兵點將第七百六十四章 直隸最後一戰七第一百五十四章 戰爭是政治的延續第五百二十八章 老夫還年輕第一百八十九章 平壤戰役六第五百章 臣服於鐵蹄第五百九十章 看人第三百二十五章 大連灣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平壤戰役一第五百四十四章 唱黑臉第三百九十八章 修枝剪葉第三百二十二章 頭山滿第四百七十一章 困城第五百三十三章 驚變四第三百六十一章 爾來十萬軍馬第三百四十八章 去遼南第三百四十二章 戰虎山四第三百一十八章 鴨綠江畔的迷霧二第七百二十章 誰家炮鳴一第五百零三章 翁同龢的心思第二百七十二章 想不想當我女婿第一百五十五章 江湖越老,膽子越小第一百一十三章 我們要報仇第三百一十一章 林間,說理想第二百二十二章 絕頂高高手第七十七章 甲午年,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