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將相和

車隊接近了城門,城門隆隆而開,千斤閘升起。由於圍觀的人較多,城門門衛把他們分在兩邊,中間留出一條道來,自己則守在這條臨時道的兩側,準備隨時驅離任何敢於進入的人。

幾乎是突然間,人羣中伸出許多條打狗棍,準確地擊中了武卒們的後腦,武卒們一聲沒響就倒在地上。剛剛追上隊伍的須賈清楚地看到這一切,大驚失色,剛開口要喊叫,就被一名大漢捂住嘴巴,挾持着摔到車上,耳邊聽到有人低喝:“大夫勿憂!”就在這同時,使團的全體成員都遭到襲擊,他們都被封住口,壓倒在輜車上。這羣人迅速接管了車隊,一聲呼嘯,車隊迅速從緩步變成快步,再變成馳步,衝出了城門,車後面還跟了一大羣衣衫襤縷的乞丐,飛奔着跟在車隊後面出了城。

城牆上的守軍立即發現情況不對,迅速放下千斤閘,並大聲叫道:“關城!關城!”卻久久未聽到回聲,下來一看,發現門衛都倒在地上,周圍還圍着看熱鬧的人。一名守軍抓住一人問明情況,趕緊上城報告,也嚇了隊長一跳,帶人下來,一邊驅散圍觀的人羣,一邊派人向大梁門衛和自己的上級報告;等到還在門房內飲酒的魏齊得到消息,出來察看時,現場已經只剩下昏迷不醒的十名武卒了。魏齊急得跺腳,叫道:“使者遭劫,如何是好,如何是好!”急匆匆跑回宮內,向魏王報告。

從魏王那裡出來,魏齊心中有了底:龍陽君冷冷地道:“城中能一擊而倒武卒者,非魏公子門客不能爲也。”魏王於是命魏齊主理此事,總之一條,要長自己志氣,滅敵人威風,絕不能因此而損傷城內的士氣——現在守城比什麼都重要。

魏齊出了宮,遠遠看見芒卯在大梁門外調查情況,立即找人告訴芒卯,自己要過府議事,讓芒卯在府中等候。然後回到家中慢慢吃過飯,備了車,往芒府而來。

出事時,芒卯也在城上巡哨,但重點是城南面向秦軍的一側。當城衛向他報告西門遭敵襲的消息,他幾乎暈厥,但立刻發現不可能:自己沒有發現秦人有任何突襲大梁的舉動。他立即帶領門客和衛隊趕往大梁門外。找城衛詢問了情況,也不得要領;命人找來周圍百姓詢問,發現所有圍觀的人都不知蹤跡,而找來的人幾乎都沒有圍觀。芒卯發現守城的衛兵已經驅散圍觀的人衆,氣急敗壞地狠狠罵了隊長一頓,但在大梁城內,不知道這名隊長是不是有來歷的,沒敢動手打。被打昏的武卒還沒有醒,芒卯下令將他們先擡回房內,醒後審問。

由於沒有得到任何有價值的情報,他也不敢入宮,不知道如何報告。正在爲難之際,魏齊派人來告訴他少時造府拜訪,知道是爲了此事,急忙回府,先與門客們商議,免得到時束手無策。

經過一番討論,芒府也得出同樣有結論:這一定是信陵君門下所爲,在大梁城內,有此心,有此膽,還有此能力者,惟此一家,別無分店。得出這一結論後,芒卯的心情並沒有放鬆,反而更沉重了:信陵君府上如果有事要出門,只要給自己一句話,難道自己還能駁回嗎?自然是應喏!但信陵君府寧願這麼鬧一出也不找自己,這明顯是不把自己當自己人,甚至是故意搗亂了。——這是爲什麼?

他把這個疑問拿了出來,得到門客的一致回答:主公自認與信陵君無隙,但在旁人眼裡,信陵君是在主公打了敗仗後,接管軍隊指揮權,並穩定了局勢的人;但這敗軍之將不僅未受到懲罰,反而爬到信陵君頭上,成爲抵禦秦軍的總指揮,直接領導了信陵君,誰能咽得下這口氣!

門客們的回答是委婉的,但意思十分明確,這讓芒卯一肚子氣還無處發泄:原來在世人眼中,我竟是這樣的人?難道不應該是這場敗仗本來就無可避免,反而提前揭露了秦軍的偷襲?魏王不僅不追究失敗之責,反而把對抗秦軍的重任放在我的肩上,這不是代表了魏王雖然年輕,但也有識人之明,知道如此危局,非我芒卯不能解也?

一念及此,芒卯竟然不自覺地在心中產生了一種得遇明君的感恩:看來魏國還可以多待幾年,不必急着找後路;在魏王和信陵君之間,可以略偏向魏王一些,壓一信陵君的權勢。他看了看面前的門客,值得交心的幾乎沒有,自己心裡的話自然不能說出來;而且這些人雖然委婉地道出,但很明顯,這些話就是這些人的心裡話,他們也很明顯地把自己看着是一個被不知好歹的昏君推上風口浪尖的可憐人,一個失敗者。“朽木不可雕也!”芒卯憤憤地想,那羣人跟着自己這麼多年,沒絲毫長進,連對自己的信心都沒有!要不是還沒有合適的人選,早把他們給踢了。

心裡雖然這麼想,但臉上還是一副誠懇:“多承先生們指教,頓開愚魯。勝負乃兵家常事,以一時成敗而論,真小人之見也。然道不同不相爲謀,亦不必解釋。少時魏相至,必也商議大梁使者遇襲事,先生必有以教我!”

門客們皆道:“推之於信陵君可也。”

芒卯冷笑道:“不可。責之信陵君者,揣度之辭耳,焉得議於廟堂之上!願得其次!”

門客們又道:“可推之於有司,以盡其情!”

在大家的一片議論聲中,車右先生突然道:“使者遇襲,干係非小,焉得不救其性命且謀之遠乎?反汲汲於爲所者,何也?”

芒卯拱手道:“願聞先生之教!”

車右先生道:“須賈大夫,魏王中大夫也,總理外事數年。今者使韓,負家國重任。一旦遇襲,曾無只兵匹馬相援?何也?”

芒卯道:“大夫遇襲,本非外敵,乃內賊也,自有有司處之,其奈將軍何?”

車右先生道:“大王授將軍以斧鉞,誓言‘閫之外,將軍主之’,將軍豈得無責?”

芒卯道:“先生必有以教我?”

車右先生道:“魏相來,如言及此,將軍不與論盜賊者何,但言使者之事可也。”

芒卯拱手道:“先生之言,甚得吾心,謹受教!”

車右先生道:“魏王兄弟,兄友弟悌,非外臣所能預也。魏相,魏家人,或可間焉,亦不得已。願主公置身事外。”

芒卯道:“先生以爲,公子府此行,其意爲何?”

車右先生道:“外示恭敬,內懷不臣,豈有他哉!”正言談中,或有人來報,魏相來訪。芒卯點頭道:“適得其時也。且請入大堂,容吾更衣。”衆人皆散,芒卯轉到後宅更衣。家人出門出去,將魏齊迎到堂上,敷設席案,搬出一盞棗梅,置於案上,請魏齊自用,自己退出去。魏齊悠閒地候着,偶爾從案上取一棗或一梅食用,自得其樂。過了好久,芒卯才從屏風後轉出,急於魏齊席前再拜道:“怎敢勞魏相大駕,但有呼喚,敢不從!”

魏齊於席中回禮道:“朝中之事,自當稟於將軍,何敢稱勞!”

敘禮已畢,芒卯不往主座,就往魏齊席間坐下,伸手取了一梅放於口中,問道:“敝宅所制,可堪入味?”

魏齊笑道:“曾不知將軍府中,有此味也!早晚定要攪擾!”

芒卯道:“世人但知桃李並稱,不知棗與梅亦相匹也。——但未得其法耳!”兩人相視一笑。

芒卯先發制人道:“大梁城中,忽現盜賊。臣職司所在,不得不奔忙,魏相幸勿見責。”

魏齊道:“可是突襲使者之事?”

芒卯道:“魏相亦知?”

魏齊道:“中大夫道辭拜廟,吾幸得相其側,焉能不知。”

芒卯立即誇張地離席拜道:“願魏相細言其實!臣多方尋探,不得其方,爭奈只在魏相處,豈非天助大魏!”

魏齊道:“將軍欲知何事?”

芒卯道:“大夫此行也,魏相相與辭道拜廟,吾知必在大梁門外也。而盜賊之行也,在西門之外,與大梁門不過三二里許,魏相必知其詳。”

魏齊道:“只此三二里地,吾便不得其詳矣。大夫拜廟已畢,車隊已啓,大夫在後。時大梁門外民衆環睹,不府其數,大梁門衛皆當之裡許外,不得睹其面。西門衛淨街,但得一線之地。吾但見城門開啓,忽見人衆散亂,正詫異間,衆人散盡,車隊無蹤,城門已閉。少頃,大梁門衛來報,西門內使者遇劫,所有車乘、人馬皆爲所擄。——實不知其詳!將軍總司城守,必有所見。”

芒卯道:“吾正巡哨南城,忽得報西門內盜賊劫車。急赴其地,但見西門衛皆臥於地,探其鼻,尚有息,乃令擡入營中,待其蘇後審問。問於城衛,但知有百餘衆,作各色裝扮,或至乞人,悄無聲息之間,斃門衛十人,劫持車隊人馬,呼嘯而去。城守急降門閘時,賊已盡出,不得禁也。”

第206章 洗塵第265章 鄭安平訪鄭第164章 失散第108章 故事重溫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327章 夜守第138章 席次第95章 郭子仲謹第140章 糶於啓封第42章 失機第104章 夜訪第333章 積竹柲第46章 入國第23章 大梁門衛第14章 定計第221章 除警第9章 有刺客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237章 圖秦第282章 疑雲第227章 司莽論策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32章 陷城(三)第143章 夜行第369章 賜婚第360章 豕三複現第7章 圃田第129章 草舍第93章 故地重遊第221章 除警第361章 車行與驛站第245章 入韓第229章 初戰第42章 失機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78章 帳議第271章 明勸賞罰第23章 大梁門衛第286章 陳公之說第271章 明勸賞罰第55章 段子幹第168章 夜襲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118章 刺殺現場第223章 秦人來犯第212章 欲訪曾季第50章 防民第121章 豪強第63章 商賈第167章 協合之策第11章 離城第177章 點軍第42章 失機第179章 再入長城第279章 晉見魏齊第53章 私授第283章 陳公來訪第293章 韓援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83章 俠士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89章 壯行第170章 遠迎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130章 烤肉第69章 芒氏大子第241章 隱蔽出陣第19章 邂逅第213章 贈劍第348章 管仲明第355章 拜訪長城第5章 夜行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105章 夜談第37章 點兵第86章 尉府第130章 烤肉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270章 賞罰第257章 議論天下第77章 聚兵第305章 再遇秦軍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47章 龍陽君第131章 麻太公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363章 韓警第110章 圃田徵糧第272章 信用週轉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222章 善後第40章 勵士第169章 誘供第369章 賜婚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271章 明勸賞罰
第206章 洗塵第265章 鄭安平訪鄭第164章 失散第108章 故事重溫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327章 夜守第138章 席次第95章 郭子仲謹第140章 糶於啓封第42章 失機第104章 夜訪第333章 積竹柲第46章 入國第23章 大梁門衛第14章 定計第221章 除警第9章 有刺客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237章 圖秦第282章 疑雲第227章 司莽論策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32章 陷城(三)第143章 夜行第369章 賜婚第360章 豕三複現第7章 圃田第129章 草舍第93章 故地重遊第221章 除警第361章 車行與驛站第245章 入韓第229章 初戰第42章 失機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78章 帳議第271章 明勸賞罰第23章 大梁門衛第286章 陳公之說第271章 明勸賞罰第55章 段子幹第168章 夜襲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118章 刺殺現場第223章 秦人來犯第212章 欲訪曾季第50章 防民第121章 豪強第63章 商賈第167章 協合之策第11章 離城第177章 點軍第42章 失機第179章 再入長城第279章 晉見魏齊第53章 私授第283章 陳公來訪第293章 韓援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83章 俠士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89章 壯行第170章 遠迎第217章 和秦罷兵第130章 烤肉第69章 芒氏大子第241章 隱蔽出陣第19章 邂逅第213章 贈劍第348章 管仲明第355章 拜訪長城第5章 夜行第304章 廟堂大事第105章 夜談第37章 點兵第86章 尉府第130章 烤肉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270章 賞罰第257章 議論天下第77章 聚兵第305章 再遇秦軍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47章 龍陽君第131章 麻太公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363章 韓警第110章 圃田徵糧第272章 信用週轉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222章 善後第40章 勵士第169章 誘供第369章 賜婚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271章 明勸賞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