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後軍議事

信陵君首發命中,帶起了全場的氣氛。第二個射箭的是“幼習騎射”的魏民,自然也是一箭中的。全場又是一片喝彩。其餘三位公子竟然都不弱,連最小的魏喆,雖然拉弓有些吃力,但也勉力射中鵠的。

司莽帶着箭返回,大聲宣佈所有的箭都“貫革”(射穿了皮靶),並帶頭振臂歡呼。於是場上所有人和旁觀者也都振臂三呼。喝彩聲和歡呼聲把在室內的武卒也吸引出來,發現是一羣貴公子在場上射箭,也都圍了過來。第二輪是四個人:芒氏二公子、張輒和司莽,剩一支箭,依序交給信陵君,由公子中年齡最小的魏喆去報靶。

待掩體後面的魏喆舉起小旗,全場安靜下來,氣氛比剛纔還要緊張。先射的芒亥差點拉斷了弓,引來一陣欽佩的笑聲。這四人與貴公子明顯不同,從遠處看也能發現四支箭齊齊集中在中心位置。

信陵君最後一個出場,只他的出場就讓全場安靜下來。信陵君再次拉弓放箭,並不特別瞄準,箭與前面四支緊貼,場上立時歡呼一片。

歡呼聲中,遠遠傳來一陣呼喊:“軍使急報~!軍使急報~!……”

場上的情緒立時緊張起來。還不等魏喆報靶,信陵君道:“既有軍使來報,不敢延誤,敢辭!”

司莽道:“不敢相留。”

張輒對芒辰等諸公子道:“暫回室歇息,早晚必有差使。”衆人離去。司莽則就着這羣公子射箭的由頭,以及大多數武卒都在場的機會,說了好些激勵的話。

在華陽尉府門前,信陵君見到了早在此等候的軍使,傳達了晉鄙的意見:各軍將日昳前至後軍議事。至於爲什麼要安排在後軍,這是因爲將軍坐鎮後軍,如無緊急軍情,自然是到將軍帳下議事。

信陵君也不矯情,一口應承這此事,但說日昳過於急迫,可改在晡時,將軍設餐。打發軍使離開。

張輒先找仲嶽,告訴他去大梁尉處診病;又找了幾位先生,讓他們去迎靳先生一行,務要在日晡前歸來;找司莽,讓他準備主題發言;還把幾位公子找過來,讓他們分別準備接待工作。信陵君親自去華陽尉府,請華陽尉出來。還跑去找了須賈大夫,讓他也參與會議。

忙亂間,就看見唐叔一行,領着呂氏三人進了城。先見到信陵君,信陵君讓他們先到呂氏兄弟的房間暫息,略得閒即來拜訪;又遇到張輒,張輒讓唐叔略事歇息,即裝運糧草,送往前軍。

靳先生一行在日昳時分進了城,在華陽尉府與信陵君等見了面,就匆匆趕往司莽處,繪製詳細的形勢圖。仲嶽先生診完病回來,滿臉笑容,道:“大梁尉其無慮也!”信陵君臉上也露出笑容,問道:“帳前議事,大梁尉能至否?”

仲嶽先生道:“君上親請,其必至。惟以車至耳。”信陵君會意,吩咐門客備車去接大梁尉。想了想,又讓人留住樑尉公子,並往左營迎來司勝,還特地叫上右偏裨。弄了好大陣仗。

這期間,他派了名門客去詢問呂氏兄弟爲何滯留不歸,得到的回答是,由於在呂伯階外室家留宿一夜,第二天趕上戰事,全境清場,無節符不得出入,故只能滯留在外室家中。唐叔帶着節符去找他們,才把他們帶出來。這個合情合理,但又有些出人意外的回答,讓張輒哭笑不得,只能先讓呂氏兄弟送呂伯階回家。至於呂伯階如何向正室交待,張輒想想也覺得好笑。

華陽尉府門前進行了清掃,拉起兩道帷幕,從廣場上隔出一塊很大空間,足以坐下一百多人。前面空着的是帳門,後面空着,正對着府門,信陵君等一行可以從這裡進來“升帳”。武卒一律在城邊警戒,城內的警戒任務由門客們完成。各營日常工作,如運送糧食,一律走南門,其他三門加強了警戒,除持有節符者外,禁止通過。

廣場上堆起十多個柴堆,隨時準備升火造飯。至於爲什麼要堆這麼多?信陵君的門客們因爲有職司,也跟着一起吃伙食。旁邊,按兩夥一石的標準,挑來了粟米,準備好鹽梅。

信陵君領着門客,拉着車去請大梁尉,由仲嶽先生先入通報,樑尉公子迎出營門。大梁尉臥於席上,口裡說着感激的話。再辭不許後,以更衣爲由,把信陵君一行“請”出房去,只留樑尉公子在室內侍候。信陵君十分耐心地在門外等候。約半個時辰以後,待房門再度打開,大梁尉結束整齊,出現在衆人面前,精神氣度與剛纔迥異。在樑尉公子的攙扶下,大梁尉上了車,門客們在前面拉車,信陵君執手走在旁邊。衆多武卒都看到這一幕,無不暗自驚歎。

車進入華陽尉府,大梁尉就在大堂邊的一間暖閣中休息,那裡早已準備下厚厚的草褥,上面鋪着席,席上陳着案几。樑尉公子侍候大梁尉就席後,就被大梁尉轟走;信陵君也只得把沒有值司的門客都遣走,只留下張輒和仲嶽二先生,兩人還不得空閒,時不時得出來,處理接待事宜。——被轟出來的樑尉公子被仲嶽請在帳內,和樑不穀一起當“前臺”。一般的事都由樑不穀處理,稍微麻煩點的,就與樑尉公子商量。樑尉公子冷着臉,一臉不耐的神情,對自己被冷落的處境反倒感到自在。

日頭西沉,後軍右偏裨首先到來,然後是司莽和司勝。右偏裨和司勝雖然認識樑不穀,但對他主持賓客一事都有些意外,只有司莽參與了中午的會談,但同樣對信陵君如此迅速地任用諸公子感到意外。等他們進了帳,看到樑尉公子坐在帳內,這才真正心驚起來:按理,樑尉公子作爲假右校尉,是客不是主,現在他明顯居於主人的地位,而且好像比樑不穀地位還高,讓人摸不着頭腦。知道內情的司莽悄悄告訴說,大梁尉要出席會議,兩人更加驚異起來。樑尉公子執禮甚恭,甘居下位。但神情冷漠,與熱情的樑不穀形成鮮明對照,反而平添幾分威嚴。

第二個趕到的晉鄙大夫,他和中軍將領着一干隨從一起過來:這中間主要是中軍將的隨從,晉鄙照例只有簫間一個幕僚。晉鄙到哪個軍,就和那個軍將“聯合辦公”,所有命令都通過該軍發佈。這兩天他親臨前軍指揮,主要是利用前軍將的參謀班子;下午回到中軍,就利用起中軍將的指揮系統。

一行人先是在城門遇到信陵君門客的迎接,從城門下車,車被幾們門客牽走;主客的門客揖讓之下,來到帳前,交給樑不穀。樑不穀是魏氏貴族,晉鄙和中軍將自然都認得,但在帳口遇見還是十分驚訝,特別是中軍將,根本不知道樑不穀到了軍中,以及如何來的,開口問道:“爾何以至此?”

晉鄙略知道一點,先行開解道:“不穀隨大梁尉出陣,現在將軍帳下聽令。”

司莽和司勝都不願在帳中和樑尉公子同坐,感到氣氛尷尬,所以都跑到帳口和樑不穀爲伴,美其名曰:奉命迎客。見二人不知底細,司莽解釋道:“諸公子原隨大梁尉,今者乃歸將軍帳下聽令。將軍令不穀公子帳前侍候,高公子鼎前爲割。其他公子各有任用。”

中軍將問道:“高公子何人?”

樑不穀回答道:“高公子乃魏司馬府賓相毋,與臣同隨大梁尉出陣,今皆入信陵君帳下聽令。”

中軍將羨慕道:“其父乃魏司馬賓相,其子入幕信陵君,勝其父多矣!”

樑不穀恭敬道:“幸得提攜,願諸父看顧!”

中軍將哈哈大笑,進入帳中,猛然見樑尉公子恭立其前,又嚇了一跳,道:“公子亦在!……尊父至矣?”

樑尉公子道:“臣謹奉將軍令,帳內迎候諸父。家父見在府中侍奉將軍。”

中軍將嚇得頭一低,跟着樑尉公子進到帳內。帳內沒有坐席,只在上首擺了個小几案,席上已經有人,乃後軍右偏裨。晉鄙大夫與中軍將在對面左邊坐下,他們幕僚以地位依次在身後坐下。樑尉公子在下首相陪。

中軍將本來還想和樑尉公子說些閒話,見樑尉公子臉色冷漠,也不敢招惹,移到對面席上,與右偏裨小聲聊天。右偏裨也是武卒出身,能出任一軍偏裨,家族地位自然不低,和中軍將卻也能談到一起。右偏裨投其所好,問起這兩天的戰事,中軍將雖非身臨前線,畢竟參與其事,能大致知道些,說得眉飛色舞,聲音雖小,但得意之色溢於言表;右偏裨在旁邊低聲奉承。晉鄙不時向他這邊觀望,偶爾與簫間交談兩句。只有樑尉公子低眉順目,卻面無表情。

少時前軍將也領着一干隨從入城。同樣被帳前迎接的人選嚇了一跳。不過他被樑尉公子安排在右席,在右偏裨的上首。右偏裨本來孤身一人,這一下,上首前軍將後面坐滿了幕僚,越發顯得他孤單冷清。

第368章 五倫之首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225章 建議夜襲第154章 博學的家老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235章 貴公子第327章 夜守第168章 夜襲第1章 鄭安平第245章 入韓第279章 晉見魏齊第358章 夜聚第22章 俠客第318章 退兵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296章 代王會盟第319章 請關分例第42章 失機第240章 蓋聶第37章 點兵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46章 入國第131章 麻太公第325章 管邑之衆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284章 巴氏車行第5章 夜行第94章 再入小城第306章 另尋墓穴第360章 豕三複現第47章 龍陽君第137章 軍市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152章 賈匏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353章 圃田之衆第176章 晉鄙困窘第307章 北邙點穴第155章 共其利第21章 籌謀第61章 席議第254章 啓封令、尉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302章 報喪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84章 侯嬴第107章  一身擔之第293章 韓援第75章 陳留司士第142章 刺探第124章 華陽城第187章 老謀深算第107章  一身擔之第312章 孰爲背盟第307章 北邙點穴第19章 邂逅第31章 陷城(二)第158章 女閭第202章 倉城第364章 戒備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264章 擊公子以動魏王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193章 將相和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281章 夜歸華陽第132章 晉見第308章 救暴鳶第10章 麻三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170章 遠迎第154章 博學的家老第266章 吳子之道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291章 密書戰報第343章 祭祀前夜第44章 入城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256章 曾季截道第117章 緊急軍情第99章 義士曹包第15章 升帳第315章 造訪高人第107章  一身擔之第62章 兵符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347章 爲人所陷第128章 階父第20章 行刺第228章 戰臨第62章 兵符第243章 伐兵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331章 築舍於管第67章 交酒第286章 陳公之說
第368章 五倫之首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225章 建議夜襲第154章 博學的家老第332章 薪資六金第235章 貴公子第327章 夜守第168章 夜襲第1章 鄭安平第245章 入韓第279章 晉見魏齊第358章 夜聚第22章 俠客第318章 退兵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336章 管邑之祭第296章 代王會盟第319章 請關分例第42章 失機第240章 蓋聶第37章 點兵第359章 篝火晚會第46章 入國第131章 麻太公第325章 管邑之衆第277章 再探啓封第284章 巴氏車行第5章 夜行第94章 再入小城第306章 另尋墓穴第360章 豕三複現第47章 龍陽君第137章 軍市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152章 賈匏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353章 圃田之衆第176章 晉鄙困窘第307章 北邙點穴第155章 共其利第21章 籌謀第61章 席議第254章 啓封令、尉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302章 報喪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84章 侯嬴第107章  一身擔之第293章 韓援第75章 陳留司士第142章 刺探第124章 華陽城第187章 老謀深算第107章  一身擔之第312章 孰爲背盟第307章 北邙點穴第19章 邂逅第31章 陷城(二)第158章 女閭第202章 倉城第364章 戒備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123章 豪傑鄉里第264章 擊公子以動魏王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193章 將相和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281章 夜歸華陽第132章 晉見第308章 救暴鳶第10章 麻三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170章 遠迎第154章 博學的家老第266章 吳子之道第367章 仲嶽親臨第291章 密書戰報第343章 祭祀前夜第44章 入城第276章 四公子家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256章 曾季截道第117章 緊急軍情第99章 義士曹包第15章 升帳第315章 造訪高人第107章  一身擔之第62章 兵符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347章 爲人所陷第128章 階父第20章 行刺第228章 戰臨第62章 兵符第243章 伐兵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331章 築舍於管第67章 交酒第286章 陳公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