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陰謀

聽完尉僚的分析,信陵君滿腔的興奮化作一盆冰水:如果韓國的救援隱藏着如此奸詐,那該如何是好?想到自己剛一聽到韓人來援,就興奮不已的心情,信陵君覺得好可笑。這時他的心情充滿矛盾,理智上認爲韓援肯定有陰謀,感情上又說“不會吧”“也許就是來援”。

三司也到了,樑尉公子例行公事地向他們宣佈了須賈大夫的口信和晉鄙大夫的命令,三司都有些激動和興奮。信陵君讓尉僚說出自己的疑慮,三司都道:“尉老所慮甚是。”信陵君覺得他們好像不及自己那麼緊張。

一番討論過後,衆人辭去。司勝和司空出了城,樑尉公子本來要和司莽一起回軍營,信陵君叫住司莽道:“戰事急迫,久不聞司莽教,今戰事稍減,正要請教。”把司莽留下來。

司莽一臉困惑地跟着信陵君回到府內,信陵君道:“韓援之事,司莽何見?”

司莽道:“或助和議。”

信陵君道:“何謂也?”

司莽道:“韓援之出也,必不利於秦,秦或願和也。”

信陵君道:“秦魏和議將成,所爭者,只在一二城池耳。”

司莽道:“是役也,魏所失大,而秦所失小。獻城求和,亦不免也。遷延日月,所失乃大。”

信陵君道:“願聞其詳!”

司莽道:“秦入魏之腹心,殄滅既難,逐復不易。如人之身,痞塞不通,飲食難進,四肢俱廢。設有藥盪滌沉積,寧吝其價乎?病在一日,體削骨減,寧不早謀?”

信陵君道:“吾所惑者,十萬之師,竟無奈秦乎?或有小補乎?”

司莽道:“臣請復以病喻之。大黃、巴豆,蕩沉積之將軍也;然胸腹痞塞,用之則陷,病轉加危,何則?藥不對症也。十萬之衆雖衆,奈其無用武之地何!矢入臂膀,可剜而去之;矢入心腹,寧可剜乎?此十萬之衆,保大梁不失也,不廢也,不危也,不勞也。非遂秦人也。但與秦人用武於大梁之郊,大梁必勞,必危,必廢,雖或不失,其失實多矣。願公子察之!”

信陵君很認真地聽完司莽的敘述,長嘆一聲道:“卿之言是也!韓援之出也,秦必歸,啓封必復,大梁必解,雖有二三攪擾,可置而不顧也。蓋藥其對症,不顧其價也。”

司莽道:“公子天姿聰穎,聞一知十,臣不能及也。”

信陵君道:“此卿以尉老之意爲不然也!”

司莽道:“尉老所慮甚是,然所慮肢末也。病在腹心,焉顧肢末!國之本在民,民以食爲天。不誤農時,盡力于田,乃得其食。今十萬之衆,棄田月餘,力不盡耕於南畝,來年必有餘飢。韓雖貪,所貪有限;民誤時,所失無限也。其中輕重緩急,公子其察之!”

信陵君道:“卿之言是也。地雖失,有人復得;失人,雖有地無能爲也。故政之得失,在人不在地。”

司莽道:“公子聖慧,魏之福也!”

與司莽的交談,終於開解了信陵君的心結,讓他覺得自己期盼韓援還不是那麼幼稚可笑。

司莽走後,信陵君和張輒、仲嶽先生一起吃過晚飯纔回白氏車行。磨蹭的時間,主要是在東閣與小奴和蓋聶一起渡過的。十來天不見,三人之間的竟然親密了不少。小奴不許蓋聶動信陵君留下的劍,這讓信陵君有些遺憾:他還想看看蓋聶如果用真劍會有什麼進步呢。於是就叮囑道,只要不拿出房間就行,在房間裡面可以玩。

信陵君沒有把詳細的情況對車行裡的先生們說,只簡單地告訴他們,韓王已經準備出兵相援,戰事結束在即,大家可以準備回家了。衆先生也一齊歡呼起來。

第二天,信陵君找到白艮閒談時,也把這事告訴了白艮。白艮堆出笑來,道:“微庶謹賀公子!公子得勝歸國,自有一番作爲。若日後有所命,定不敢辭!”

信陵君覺得白艮的態度有些奇怪,道:“韓援將至,或不利於華陽,家主或有其計?”

白艮收斂了笑容,沉默片刻道:“軍國大事,本當肉食者謀之。如微庶者何可妄議!微庶得言,韓援必從華陽而過,將軍其警之。”

信陵君道:“吾扔十萬之衆,猶懼韓人四萬乎?”

白艮道:“微庶妄言,將軍恕罪!”

信陵君道:“吾待家主如至親,願家主以至親待吾,而言無不盡也。”

白艮道:“微庶非敢妄議也,如微庶所見,鄭絕糧三日,將軍十萬之衆,其餓斃矣!又何所爲?”

信陵君驚道:“絕糧三日?何謂也?”

白艮道:“華陽軍糧,一資於鄭。鄭援既出,必大徵於市,鄭糧必不出,華陽何能倖免?”

信陵君道:“誠若是,如之奈何?”

白艮道:“將軍其早遣軍乎!十萬之衆,遣返一半,則一日而得二日糧也。所遣者,盡病弱之輩,與軍力實無大礙。”

信陵君道:“家主之言,孤謹記。或有所得,皆家主之賜也。吾觀家主之徒,遍行天下;天下有事,家主其盡知。盍擇其幹于軍國者,少言一二。”

白艮道:“微庶何德,能知其事!所知不過盈虧增減,賈貨往來耳!”

信陵君道:“商貨往來,其非軍國之事耶?願聞貨之所來,及其所往!”

白艮道:“將軍未至,敝行接預告,有大宗車隊將往洛陽,其涉于軍國否?”

信陵君沉思一會兒,道:“大涉于軍國,願家主盡言其詳。”

白艮道:“約半月前,鄭地白氏傳言敝行,預備車乘,將往洛陽。告以此項所涉極大,若能多與,必獲利非小。”

信陵君道:“言下之意,但有車乘,盡多無礙?”

白艮道:“然也。鄭地車行甚多,若所需者少,必不及於華陽。”

信陵君道:“往昔及於洛陽者,何所營也?”

白艮道:“洛陽者,周王所居。雖兵微將寡,然財貨之豐,物殖之裕,人民之庶,教化之興,皆各國所不及也。其貨也貿於天下,易於天下,非止一物也。”

信陵君道:“家主亦頗運於洛陽者乎?”

白艮道:“華陽,邊邑也。微庶自掌車行,或有自洛陽而至者,少有往洛陽者。或一兩乘,皆非貨貿也。”

信陵君道:“所約何時起運?”

白艮道:“半月前約以一月爲期,或有半月。微庶侍奉公子,正不知如何預備。”

信陵君道:“若有盈虧,可至大梁索取,不敢有辭。”

白艮道:“盈虧之事,何足道哉!公子言與軍國有涉……”

信陵君道:“秦人於啓封糴糧,船載水運,川流不息,皆屯於啓封。啓封,小邑也,焉得許多?吾疑鄭地所運,乃秦軍之糧。運之洛陽,轉之於秦。”

白艮想了想,道:“或其然也。惟何必取道於華陽?自啓封至洛陽,水道正通,運輸甚便。”

信陵君道:“或自水道而運,途經樑下,爲秦所忌;道華陽,魏所不及也。”

白艮道:“亦可通也。然則公子以爲于軍國何干?”

信陵君道:“秦入我腹心,焉得便走!其所得糧秣,寧勿盡歸於魏乎!”

白艮道:“願公子得遂所願!”

兩人又閒談一會兒,信陵君辭出。轉回院子時,忽見呂不韋立迎面而來。信陵君過去見禮,呂不韋見禮時,悄聲道:“或有人於公子不利,公子其慎之!”

信陵君一愣,道:“何謂也?”

呂不韋道:“華陽之外,頗見異鄉人,皆勇武者。”

信陵君道:“孤知之矣!且入院相敘。”

呂不韋道:“事務未盡,未敢入敘。公子其慎之!”

信陵君進了院子,叫來曹先生,道:“或聞城外有異鄉人,先生知否?”

曹先生道:“容臣查之。”

信陵君道:“不可驚動,恐有異也。”

曹先生道:“臣知之。”

正說之間,仲嶽先生進來了。見曹先生在,便道:“正要攪擾先生,不意先生在此。”信陵君將仲嶽先生揖讓到正房。仲嶽先生道:“諸先生有報,華陽城外多見異鄉人,或爲商旅,或爲行庸,皆於城外暫駐。一時而至,恐有異也。願公子暫回華陽,以便護衛。”

信陵君道:“其有幾何?”

仲嶽先生道:“未知其實,約一二十人。”

信陵君道:“其視曹先生等爲無物耶?若孤歸城,是明知其謀也,其或不發。不若不動,待其動而制之。”

仲嶽先生道:“如此,臣再遣人相守。”

信陵君道:“無需也。遣人相守,是明告其謀也。不可。只要一切如常。”

仲嶽先生道:“豈能置君上於危局?”

信陵君道:“區區一二十人,其能置孤於危局乎?先生勿以孤安危爲念,但盡力追尋其蹤可也。或非爲孤而來,豈不爲天下笑!”

仲嶽先生想想也有道理,遂與曹先生商定了安保方案,自行離去。

仲嶽先生每天都來,其他先生見了也未起疑。每次來訪,檢查防衛措施也是經常的內容,這次只道是例行檢查。大家都不知道華陽城有刺客進入的消息,只是安心地完成他們的工作。

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15章 升帳第70章 蔡澤第163章 船離啓封第151章 匯合第93章 故地重遊第372章 巴姊第155章 共其利第182章 爭武卒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292章 書名第296章 代王會盟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306章 另尋墓穴第263章 密議第89章 壯行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343章 祭祀前夜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54章 賣王第347章 爲人所陷第306章 另尋墓穴第47章 龍陽君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110章 圃田徵糧第118章 刺殺現場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二章 戰警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369章 賜婚第254章 啓封令、尉第171章 信用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194章 追蹤第98章 敵乎友乎第235章 貴公子第175章 車氏之奇第163章 船離啓封第53章 私授第155章 共其利第288章 頑皮的曾季第197章 車右求計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261章 秦箭第346章 芒府拉攏第90章 整頓軍務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125章 洛陽白氏第6章 囿中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16章 巡哨第171章 信用125章 洛陽白氏第243章 伐兵第86章 尉府第267章 再入鄭地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78章 帳議第52章 私議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169章 誘供第319章 請關分例第256章 曾季截道第255章 苦痛與安慰第52章 私議第12章 張輒第239章 伯階外室第204章 賺華陽尉第21章 籌謀第110章 圃田徵糧第140章 糶於啓封第198章 襲居華陽第170章 遠迎第155章 共其利第205章 武卒歸營第354章 復建車行第12章 張輒第330章 入土爲安第13章 芒家父子第57章 樑尉公子第355章 拜訪長城第48章 真心第173章 夜議第266章 吳子之道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54章 賣王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49章 庭議第60章 餱糧第132章 晉見第279章 晉見魏齊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199章 歸華陽第99章 義士曹包第227章 司莽論策第84章 侯嬴第231章 戰後覆盤
第119章 刺客者何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第15章 升帳第70章 蔡澤第163章 船離啓封第151章 匯合第93章 故地重遊第372章 巴姊第155章 共其利第182章 爭武卒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292章 書名第296章 代王會盟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306章 另尋墓穴第263章 密議第89章 壯行第109章 啓封籌糧第343章 祭祀前夜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54章 賣王第347章 爲人所陷第306章 另尋墓穴第47章 龍陽君第252章 相持之計第110章 圃田徵糧第118章 刺殺現場第342章 三牲入城第二章 戰警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369章 賜婚第254章 啓封令、尉第171章 信用第269章 再訪須賈第194章 追蹤第98章 敵乎友乎第235章 貴公子第175章 車氏之奇第163章 船離啓封第53章 私授第155章 共其利第288章 頑皮的曾季第197章 車右求計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261章 秦箭第346章 芒府拉攏第90章 整頓軍務第111章 大梁門衛司莽125章 洛陽白氏第6章 囿中第115章 評議三策第16章 巡哨第171章 信用125章 洛陽白氏第243章 伐兵第86章 尉府第267章 再入鄭地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78章 帳議第52章 私議第166章 變起肘腋第169章 誘供第319章 請關分例第256章 曾季截道第255章 苦痛與安慰第52章 私議第12章 張輒第239章 伯階外室第204章 賺華陽尉第21章 籌謀第110章 圃田徵糧第140章 糶於啓封第198章 襲居華陽第170章 遠迎第155章 共其利第205章 武卒歸營第354章 復建車行第12章 張輒第330章 入土爲安第13章 芒家父子第57章 樑尉公子第355章 拜訪長城第48章 真心第173章 夜議第266章 吳子之道第371章 司徒遂人第220章 亂中取閒第54章 賣王第214章 劍道縱橫第49章 庭議第60章 餱糧第132章 晉見第279章 晉見魏齊第258章 陳筮連衡第199章 歸華陽第99章 義士曹包第227章 司莽論策第84章 侯嬴第231章 戰後覆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