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船離啓封

等到車隊過盡,車右先生茫然地看着前方空無一人的青石板路,大腦一片空白。驀然,耳邊傳來一個陌生的聲音:“願車先生隨車隊而往。”

車右先生回頭,看到一名年輕人,自己並不認識。年輕人自我介紹道:“某郭氏,族父現事公子。”

車右先生仔細看了看,依稀能辨出點郭先生的影子,平靜了平靜心情,道:“何故?”

郭仲謹應聲“不知。”即轉向坊內而去。車右先生怔了怔,覺得不便去追郭仲謹,那就只能選擇相信郭仲謹所說,躡車隊而去。

啓封津口,貨物裝船已經完成,李先生按約支付了二十錢,這羣壯力離開了。李先生立於船頭,等待車右先生和另外神秘的來客。少時,一名年輕人走了過來,在岸邊躬身行禮,道:“車先生奉上李先生,臨事不便,願李先生先行。”

李先生聞言一愣,上岸來盯着郭仲謹道:“汝何人,奈何識得車先生。”

郭仲謹道:“族父事公子,故得識之。前幫工者,正族父之輩也。”

李先生道:“櫃上問起,奈何?”

郭仲謹道:“車先生自會解說。”

李先生望着空空蕩蕩的碼頭,只得應喏道:“願得質以爲憑。”

郭仲謹覺得有些意外,道:“車先生無物相留。”

李先生道:“子之物亦得。”

郭仲謹在身上摸了摸,摸出一隻竹節,上書“啓封西驛”,當是一隻節符。現在驛站已經爲秦軍所破,重新開驛時自然是會重新制作新節,這隻節符應該沒什麼用了,遂將這片竹節遞給李先生,道:“小子於舊驛所得,可堪爲質。”

李先生看了看節上的字,覺得應該可以作爲身份證明,遂揣入懷中,拱手上船。郭仲謹也轉身離去。

禁市的鐘聲終於響了,看天色好像比平時晚了些。李先生終於死心了。津上有好些船,岸上的水手按順序一一解開纜繩,解開纜繩的船伕則一竿撐開,將船滑出水道。李先生的船位於中間,不多久纜繩就被解開了,船伕將船滑進主航道,調正航向,直向上遊而去。由於船上插着秦人頒下的節旄,沿途秦軍關隘並未攔截,順利地駛出啓封地界。一直坐在船頭的李先生長出一口氣,回身走進船艙,突然愣住了:船艙裡竟然坐着一人,鬚髮斑白。見李先生進來,那人回過頭,竟然是張祿。

張祿是車右先生專門請來的。當時船一出大梁,車右先生就讓靠岸,隔了好久,竟扶着這位身軀佝僂,鬚髮盡白的先生上了船。如果不是車右先生介紹,李先生差點把他當成一個老不死的怪物。但聽聲音,好像有些底氣。身材雖然佝僂,但行動還算敏捷,順着木板上船時,並不需要攙扶。車右先生介紹說,這位張祿先生乃當世奇才。張祿才能奇不奇不敢說,但這副尊容是夠奇的。

現在突然見到張祿出現在船艙內,李先生連忙上前,也顧不得禮節,小聲問道:“張先生何以至此,車先生何在?”

張祿擡手當胸道:“李先生不必驚詫,車先生已爲魏公子所救護,現已無礙。臣往不便,故潛入舟中,於大梁城外就便登岸。此間只道車先生所託病患可也。”

李先生道:“先生所囑,當銘於心。敢問車先生何在?報信者何人?先生何以登舟?”

張祿道:“車先生已隨魏公子門下往投魏軍,料必無礙。啓封令、尉得魏公子門下相救,亦必無事……”

張祿話猶未盡,李先生就吃驚地叫出來:“啓封令、尉?!”張祿立即以手製止。李先生趕緊捂上嘴巴,一臉不敢相信。

張祿靜靜地望着李先生,等他平復過來,緩緩道:“以先生之德,此事還是不知爲善。天威難當,難免無意中家破人亡。”

李先生面色又變,半天回不過話來,好不容易緩過來,道:“先生指教得是。”

張祿還是靜靜地望着他,平靜地道:“前所言者,先生當忘;先生所當記者,吾乃摯友所託重病之人,往大梁尋醫。餘皆不知,乃至吾之姓氏……”

李先生面色又變了變,但這次很快恢復了平靜,拱手道:“正如先生所言。”兩人無言相對良久,李先生道:“先生病重,不耐久坐,且請安臥。臣往艙外巡視,尋地就岸。”

張祿道:“先生請自便,休以臣爲念。”

李先生走出艙外,讓冷風吹在臉上,讓混亂的腦子逐漸清醒過來。現在他惟一清晰的,是張祿提醒他的話:艙內之人乃摯友所託重病之人,往大梁尋醫,餘皆不知。餘皆不知,包括他的姓名、包括車先生。但舟上的船伕可是大梁鋪裡的,張祿先生上船時,他們也都看在眼裡,下船時還要看着,這要如何瞞過?

“唉!挨一時過一時吧。”李先生垂頭喪氣地想。他從懷中摸出那枚寫有“啓封西驛”的竹節,呆呆地看着。自己還想處處留下證據,但要是把事情透露出去,只怕死都沒地方死。他想把竹節扔進河裡,又怕竹節輕,漂在水面很醒目,被人撈起就更完蛋了。還是拿回家燒了乾淨。

車先生是誰呢?自己只知道他是侯嬴介紹,陳四帶過來的,掌櫃的對他很熱情。車先生雖一身長衫,但卻士子氣十足,難道也是名公子換裝的?還有這位張祿先生,當世奇才?其貌不揚,語不驚人,有什麼奇的?真是當世奇才爲何落魄如此?怎麼也得是個士人吧,不過一短褐,就連長衫也是後來套上的,也算奇才?

怎麼還有啓封令、尉的事呢?那可是大人物,還燙手,這要被秦人知道,立時沒了腦袋!對,這事一定要咬住,沒有,不知道。不過要是也能參與其中,那可就美了,怎麼也能榮耀鄉里——車先生怎麼就不叫上我呢,反正天塌下來有高個頂着……不行,落塊石頭在我頭上,立時了賬,還是算了吧。

還有魏公子……能見上一面嗎?

胡思亂想之際,大梁城已經在望。李先生趕緊收攝心念,指揮船隻往僻靜處停下。自己進艙去請張祿先生下船。

張祿順着有點坡度的腳板下了船,迅速消失在茫茫夜色中。而船也沒有劃回主航道,就在這處河汊邊下碇,等待天明後大梁開水門。

自然,與守城軍士的互動是少不了的。作爲城裡少有的幾家糧鋪的業務員,李先生與各級軍士、官吏都很熟悉,這是他的業務範圍。

第144章 訪老第366章 寧治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192章 信陵君門客第245章 入韓第211章 曾季入夥第112章 以俸爲質第354章 復建車行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369章 賜婚第22章 俠客第261章 秦箭第284章 巴氏車行第376章 二邑之危第65章 梁氏賈米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50章 防民第346章 芒府拉攏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24章 調兵第237章 圖秦第50章 防民第13章 芒家父子第165章 破臉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68章 城北驛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133章 呂太公第206章 洗塵第222章 善後第368章 五倫之首第96章 隻言片語第176章 晉鄙困窘第365章 執帚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66章 濮陽呂氏第168章 夜襲第158章 女閭第245章 入韓第152章 賈匏第67章 交酒第253章 大梁通啓封第227章 司莽論策第180章 軍使歸國第127章 呂氏尚父第242章 撲空第340章 三牲第271章 明勸賞罰第138章 席次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40章 勵士第176章 晉鄙困窘第279章 晉見魏齊第187章 老謀深算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118章 刺殺現場第27章 降服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32章 陷城(三)第284章 巴氏車行第138章 席次第32章 陷城(三)第82章 出城第5章 夜行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52章 私議第323章 訪夷門衛第365章 執帚第306章 另尋墓穴第145章 曾季第268章 秦人攻戰第88章 武卒第222章 善後第293章 韓援第59章 拜將第295章 示警第197章 車右求計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260章 議連衡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289章 堅持一月第117章 緊急軍情第345章 除夕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97章 月下清談第182章 爭武卒第34章 又見屍身第149章 羊入虎口第368章 五倫之首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227章 司莽論策第213章 贈劍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327章 夜守
第144章 訪老第366章 寧治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192章 信陵君門客第245章 入韓第211章 曾季入夥第112章 以俸爲質第354章 復建車行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369章 賜婚第22章 俠客第261章 秦箭第284章 巴氏車行第376章 二邑之危第65章 梁氏賈米第186章 多嘴的陳四第313章 貪而致敗第216章 義來利往第50章 防民第346章 芒府拉攏第188章 兩府較量第251章 相持之道第24章 調兵第237章 圖秦第50章 防民第13章 芒家父子第165章 破臉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68章 城北驛第116章 大夫何行第236章 後軍議事第133章 呂太公第206章 洗塵第222章 善後第368章 五倫之首第96章 隻言片語第176章 晉鄙困窘第365章 執帚第18章 城外的女人第66章 濮陽呂氏第168章 夜襲第158章 女閭第245章 入韓第152章 賈匏第67章 交酒第253章 大梁通啓封第227章 司莽論策第180章 軍使歸國第127章 呂氏尚父第242章 撲空第340章 三牲第271章 明勸賞罰第138章 席次第218章 謀襲啓封第40章 勵士第176章 晉鄙困窘第279章 晉見魏齊第187章 老謀深算第203章 說服韓不申第118章 刺殺現場第27章 降服第373章 風聞兵興第32章 陷城(三)第284章 巴氏車行第138章 席次第32章 陷城(三)第82章 出城第5章 夜行第248章 中人之失第300章 樑西驛卒第52章 私議第323章 訪夷門衛第365章 執帚第306章 另尋墓穴第145章 曾季第268章 秦人攻戰第88章 武卒第222章 善後第293章 韓援第59章 拜將第295章 示警第197章 車右求計第207章 多方敘事第201章 小奴和孩子第260章 議連衡第352章 小四之心第289章 堅持一月第117章 緊急軍情第345章 除夕第134章 十里不同俗第97章 月下清談第182章 爭武卒第34章 又見屍身第149章 羊入虎口第368章 五倫之首第278章 暫回大梁第227章 司莽論策第213章 贈劍第259章 陳公之言第327章 夜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