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魏王圉的憂慮

雖然魏王圉這個人喜歡搞什麼雙插頭的愛好,而且貪圖享樂、目光短淺、氣量狹小等等缺點一應俱全,但是最基本的判斷力還是有的。

如今的戰國七雄之中,韓國已經被秦國打成了殘廢屬於倒數第一,燕國走了樂毅又被田單光復齊國之後也是一年不如一年現在屬於倒數第二,接下來的倒數第三就是如今魏王圉統治下的魏國了。

說起來也是慘,自從遷都大梁之後,魏國這個曾經的中原扛把子就是一年不如一年,現在終於淪落到了和韓國以及燕國這種弱雞相提並論的地步···

魏王圉一開始即位的時候,心裡多少還是有那麼一點想要恢復祖宗霸業的雄心壯志,結果才登基沒多久就在華陽之戰中吃了秦國人的當頭一棒,被白起一戰直接殺掉了十萬魏國精銳,讓魏國元氣大傷。

這一棒瞬間就打掉了魏王圉的所有雄心,讓他墮落成爲一名每天除了玩女人就是玩男人,剩下的時間再拿來猜忌自家老弟信陵君的平庸君王。

但就算再平庸的君王那也是君王,只要是君王,就不可能會對自己國家的亡國危機無動於衷。

所以當龍陽君說到魏國可能會面臨亡國危機之時,魏王圉幾乎是本能的就警惕了起來,並立刻開始了思考。

魏王圉思考的主要是如下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趙楚齊三國聯合,打得過秦國嗎?

這個問題魏國高層內部也已經有過討論了,結論是——趙國一方勝算較大。

現在的秦國所面臨的困局,讓魏王圉情不自禁的想起了幾十年前秦楚之間爆發的那場參戰人數達到八十萬的大戰——藍田之戰。

在之前的秦楚丹陽之戰中,秦國獲得了一場大勝,不甘失敗的楚國轉年便發動了藍田之戰,五十萬楚國大軍破武關自商於之地直入關中,在咸陽城東南數十里之外的藍田和三十萬秦軍展開大戰。

但就在雙方打得難解難分的時候,韓魏兩國突然和秦國結爲同盟,從楚國的腹背給了楚國重重一擊。

魏國名將公孫喜率軍攻克了楚國北方重鎮召陵,韓國名將暴鳶更是帶着十二萬韓軍直入楚國核心腹地,連續攻下鄧城和宛城,直逼楚國郢都和鄢都。

在這樣的情況下,三面受敵的楚國最終被迫求和,由此損失了大量土地和兵馬。

也正是在這場藍田之戰過後,曾經強絕一時的南天霸楚國正式由盛轉衰,即便在數年後吞併了越國回了點血,但秦楚爭霸卻從原先的楚攻秦守變成了秦攻楚守,整個大局上的態勢完全改變。

如今秦國所面臨的困局,和當年藍田之戰的楚國何其相似!

秦國的六十萬大軍,和當年的五十萬楚軍同樣都是主動出擊,同樣都被牢牢牽制在正面戰場動彈不得,而趙國的盟友楚國則扮演了當年韓魏兩國的角色,瘋狂的在側面對秦國進行輸出。

更加嘲諷的是,楚國如今大舉進攻的地方,正是當年韓國人所進攻的那三座城池,如今已經成爲秦國領土的丹陽、鄧城和宛城!

依照當年藍田之戰楚國最終大敗於秦韓魏三國的結局來看,如今秦國敗給趙楚齊三國,幾乎沒有什麼太大的懸念。

這劇本走向都差不多,結局還能反轉不成?

現在的秦國和當年的楚國一樣,都是當之無愧的戰國霸主。

要讓一個戰國霸主由盛轉衰需要幾仗?

從戰國時期的過往歷史來看,只需要一場或者兩場大戰就夠了。

戰國年代第一個霸主魏國,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中被齊國連滅兩場,大將龐涓戰死,從此魏國正式衰落成二流國家。

戰國年代另外一個霸主齊國,滅宋之後遭遇了曠世難遇的五國伐齊,一戰過後齊國衰落,甚至險些滅國。

強盛了大半個春秋戰國年代總計幾百年時間的霸主楚國,在藍田之戰和丹陽之戰兩場大戰中連續落敗,從此楚國由盛轉衰。

風水輪流轉,現在秦國崛起成爲戰國霸主,那麼長平之戰會不會成爲霸主秦國由盛轉衰的超級轉折點?

魏王圉和一班魏國高層智囊分析過後覺得,不是沒有這個可能,而且有很大的可能。

畢竟在數年前的閼與之戰中,秦軍同樣也在趙軍的手中遭遇了一場幾十年一遇的慘敗。

如果閼與之敗後再來一個長平之敗,那麼豈不是正好符合上面諸多霸主國由盛轉衰的必然規律了?

秦國的衰落,對於魏國來說是不是一件好事呢?

那當然是一件大好事!

秦國的崛起有兩個最大的受害者,除了楚國之外另外一個受害者就是魏國。

魏國從開國到現在所失去的土地,除掉自己復國成功的中山國之外,幾乎全部都是被秦國奪取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秦國仍然在不停的東擴,這如何不讓魏國對此感到如坐鍼氈?

正是明白這一點,所以魏國在長平之戰中的立場雖然到目前爲止是中立,但是這種中立態度相當的曖昧,實際上魏國時刻都有出兵支援趙國的可能。

但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也。在龍陽君的提醒下,魏王圉突然發現現在情況又發生了變化,已經不能用老的眼光去看待問題了。

一旦趙楚齊三國聯手擊潰秦國(在魏王圉看來這是大概率事件),那麼秦國對於魏國來說就不再是禍患,魏國反而要擔心的是趙楚齊這三國同盟了。

趙楚齊這三國,都是魏國的鄰國,從東南北三個方向包圍了魏國。

趙國不用說,擊敗了秦國之後趙國很可能順勢崛起成爲第五個戰國霸主。誰在霸主的身邊誰就要捱揍這屬於戰國常識,魏國怎麼可能不慌?

齊國和魏國也不對付,五國伐齊的起因是齊滅宋,而五國伐齊之後原本宋國的領土有三分之二都落到了魏國的手裡,齊國必然對此記恨在心。

楚國就更不用說了,楚國和晉國是春秋時候的老仇人,魏國正是脫胎於晉國,是“三晉”之一,向來以晉國繼承人自居。

而且現如今魏國的疆域之中,包括魏國首都大梁城在內整整一半的魏國領土都是從楚國奪來的,楚國的衰落也有魏國的“功勞”在裡面,楚國不記恨魏國就有鬼了。

所以趙楚齊這三國同盟,在對付魏國這一點上那都是有着共同的天然利益在裡面的。

一旦秦國落敗,天下還有誰能夠阻止趙楚齊三國同盟對魏國的瓜分?靠七雄之中倒數第一的韓國?還是倒數第二的燕國?

到了那個時候,魏王圉說不定就真的要當了這魏國的亡國之君了!

魏王圉越想越是心驚,後背被冷汗全數浸溼,甚至連手中的釣竿何時脫手而落都不知道。

龍陽君高基在一旁看着魏王圉的失態表情,心中暗自竊喜。

就在幾天之前,秦國人的密使悄悄的通過隱秘的渠道找到了高基,奉上了諸多珍寶和厚禮,希望高基能夠爲秦國說話。

對於秦國人的請求,高基幾乎沒有太多猶豫就很痛快的答應了下來。

這裡面的主要原因,其實並不是因爲什麼秦國或者趙國,而是因爲另外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如今的魏國重臣,信陵君魏無忌!

在高基看來,正是魏無忌所進獻的那個狐媚子如姬,才讓高基現在有了失寵於魏王圉的跡象,因此高基對於魏無忌可以說是相當仇恨的。

如今魏無忌既然力主連趙抗秦,那麼高基就一定要讓魏國站在趙國的對立面上,讓魏無忌的算盤落空!

於是高基便不失時機的勸道:“大王,秦國雖是虎狼之國,但趙國亦是狼子野心,不得不防啊!今若秦國落敗,則我大魏必危矣。唯有與秦國連橫,方是我魏國之上選也!”

高基這接二連三的幾番話下來,魏王圉真的是頗爲動搖了。

不要小看枕頭風的威力,古往今來多少大事多少英雄人物的命運轉折,不就是因爲某些枕邊人在耳邊的那三言兩語?

就在魏王圉還在糾結的時候,一名宦官突然出現在了岸邊,朝着船上的魏王圉高聲叫道:“大王,信陵君求見!”

信陵君這個名字一出,高基的臉色立刻就變得難看起來。

“信陵君?”魏王圉愣了一下,好幾秒鐘之後才點了點頭:“且去將他召來吧。”

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趙丹的兩件事情第九百七十六章 王翦亡第七百零九章 鄭朱使燕第七百六十章 不合時宜的吵架第二百二十六章 先廢掉秦國的一個幫手第三百七十三章 對龐煖的封賞和制衡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牧,莫非汝只能夠胡吹大氣?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匈奴內訌? 第二章第八百五十章 廉頗的信心第四百六十二章 這個婚禮不一樣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論生死,願隨侍大王身邊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人要建國?第一百六十九章 靳黈的真心話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論生死,願隨侍大王身邊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三十章 白起第九百一十五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三百五十章 宜陽城的歸屬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六百三十二章 寡人慾滅亡燕國第八百五十九章 有備而來的秦國人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勝入高宛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塞的義渠勝第五百一十八章 會見齊國君臣第三百三十五章 深夜來客第七百五十章 狗急跳牆的段乾子第九十五章 秦銳士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代又雙叒叕來到了臨淄第一百零六章 誰說君子不會耍賴?第八百四十五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第四百五十三章 趙國使團第六百七十二章 趙勝的賭注第三百四十一章 困守安邑的鄭安平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趙丹的兩件事情第一千零六十章 魯儒第八百二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九百八十七章 去XX的馬服子第八百三十四章 我們就是來送死的第七十四章 固執的範睢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看你頭鐵,寡人一句話就能夠搞定你第五百七十六章 幫不幫趙國?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一百三十一章 開心不起來的王陵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勝負分第一百一十九章 邯鄲大朝議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五百二十九章 墨家靈子第四百三十三章 從今日起,那便是趙國的了!第七百一十章 是時候破釜沉舟了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三百九十九章 荀子論兵第三百章 喜當爹的趙丹和來自魏國的消息第一百零九章 何以自處第二百九十三章 趙豹的意見似乎很有建設性第八百五十六章 屠斜的小麻煩第一百六十章鬱悶的白起第一百三十五章 火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匈奴內訌? 第二章第八百五十六章 屠斜的小麻煩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三百五十五章 和樂間的交談第二百一十七章 趙國騎兵五百主李牧第一百零八章 裝逼的隱士第三百七十三章 對龐煖的封賞和制衡第一百二十章 趙丹的雷霆手段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第七百四十三章 鄭朱使韓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結局第八百二十三章 攻城攻心第五百九十八章 來自趙國的巨大誘惑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無忌的決定第三百四十五章 讓人吐血的消息第二十三章 打秋風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引第二百三十五章 魏王圉對趙丹的仇恨第六百二十二章 審問第八百五十五章 騎戰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遺言第二百八十八章 解圍第二百三十四章 楚國戰爭會議第四百九十四章 齊國人有點慌第九百三十五章 破解陰書第十六章 兒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看你頭鐵,寡人一句話就能夠搞定你第一百三十二章 廉頗的困境第三百四十章 逃亡第一千零二十章 反面人物果然還是有第三百三十八章 燕王薨,洛邑動第四百四十一章 李牧將軍,此舉萬萬不行!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趙括的任務第八百一十九章 沉甸甸的壓力第五十八章 解決之道第一百五十二章 目標——秦軍!
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趙丹的兩件事情第九百七十六章 王翦亡第七百零九章 鄭朱使燕第七百六十章 不合時宜的吵架第二百二十六章 先廢掉秦國的一個幫手第三百七十三章 對龐煖的封賞和制衡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牧,莫非汝只能夠胡吹大氣?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匈奴內訌? 第二章第八百五十章 廉頗的信心第四百六十二章 這個婚禮不一樣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論生死,願隨侍大王身邊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人要建國?第一百六十九章 靳黈的真心話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論生死,願隨侍大王身邊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三十章 白起第九百一十五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三百五十章 宜陽城的歸屬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六百三十二章 寡人慾滅亡燕國第八百五十九章 有備而來的秦國人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勝入高宛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塞的義渠勝第五百一十八章 會見齊國君臣第三百三十五章 深夜來客第七百五十章 狗急跳牆的段乾子第九十五章 秦銳士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代又雙叒叕來到了臨淄第一百零六章 誰說君子不會耍賴?第八百四十五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第四百五十三章 趙國使團第六百七十二章 趙勝的賭注第三百四十一章 困守安邑的鄭安平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趙丹的兩件事情第一千零六十章 魯儒第八百二十二章 窮寇莫追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九百八十七章 去XX的馬服子第八百三十四章 我們就是來送死的第七十四章 固執的範睢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看你頭鐵,寡人一句話就能夠搞定你第五百七十六章 幫不幫趙國?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一百三十一章 開心不起來的王陵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勝負分第一百一十九章 邯鄲大朝議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五百二十九章 墨家靈子第四百三十三章 從今日起,那便是趙國的了!第七百一十章 是時候破釜沉舟了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三百九十九章 荀子論兵第三百章 喜當爹的趙丹和來自魏國的消息第一百零九章 何以自處第二百九十三章 趙豹的意見似乎很有建設性第八百五十六章 屠斜的小麻煩第一百六十章鬱悶的白起第一百三十五章 火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匈奴內訌? 第二章第八百五十六章 屠斜的小麻煩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三百五十五章 和樂間的交談第二百一十七章 趙國騎兵五百主李牧第一百零八章 裝逼的隱士第三百七十三章 對龐煖的封賞和制衡第一百二十章 趙丹的雷霆手段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第七百四十三章 鄭朱使韓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結局第八百二十三章 攻城攻心第五百九十八章 來自趙國的巨大誘惑第一百一十四章 魏無忌的決定第三百四十五章 讓人吐血的消息第二十三章 打秋風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引第二百三十五章 魏王圉對趙丹的仇恨第六百二十二章 審問第八百五十五章 騎戰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遺言第二百八十八章 解圍第二百三十四章 楚國戰爭會議第四百九十四章 齊國人有點慌第九百三十五章 破解陰書第十六章 兒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別看你頭鐵,寡人一句話就能夠搞定你第一百三十二章 廉頗的困境第三百四十章 逃亡第一千零二十章 反面人物果然還是有第三百三十八章 燕王薨,洛邑動第四百四十一章 李牧將軍,此舉萬萬不行!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趙括的任務第八百一十九章 沉甸甸的壓力第五十八章 解決之道第一百五十二章 目標——秦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