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

在回宮的路上,趙丹的心情並不是很好。

如今趙國的形勢危急,卻偏偏在這個時候失去了藺相如這樣的重臣,不得不說這對於趙丹和趙國來說都的確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不過趙丹仔細想想,歷史上的藺相如似乎是在秦軍包圍邯鄲城的時候去世的,那麼算算其實也差不多就是這個時候了。

畢竟趙軍現在並沒有在長平敗北,所以秦軍當然也不可能像歷史上那樣去包圍邯鄲城了。

說白了,隨着趙丹的穿越,的確有很多東西發生了改變,但也有很多東西其實並沒有改變。

趙丹坐在馬車上想着想着,眼神中漸漸的露出了一絲明悟,好像開始漸漸的明白了一些東西。

像這些歷史上發生過的事情,如果選擇去幹預的話,它的結果是其實是可以被改變的,能否改變只在於干預力度的多少。

就比如眼下的長平之戰,當穿越過來的趙丹接二連三的出招之後,長平之戰這件事情如今就已經和歷史上完全不同了。

但是人和事情不同,因爲一個人的性格是從小到大這麼多年以來所慢慢形成的,人的性格除非是遭遇劇變,否則的話是不可能一下子就有一個大的轉變的。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在面對和歷史上不同但又頗爲類似的情況時,其實是極有可能做出和歷史上一樣的舉動和選擇的。

想着想着,趙丹的眼神開始慢慢變得明亮了起來。

他發現自己好像真的抓住了一些細節,一些很重要的細節。

在回到龍臺之後,趙丹第一時間回到了桌案面前,找來一張帛紙在上面奮筆疾書了一番,很快寫好了一封信。

然後趙丹招來了繆賢,正要交代繆賢派人送信,卻先被繆賢告知了一個消息。

只見繆賢朝着趙丹稟告道:“大王,呂不韋有要事求見。”

“呂不韋?”趙丹楞了一下,但還是點頭道:“且召他進來。”

片刻之後,風塵僕僕的呂不韋就出現在了趙丹的視線之中,朝着趙丹恭敬行禮:“臣呂不韋見過大王。”

早已收拾好心情的趙丹看了一眼呂不韋,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道:“呂卿,且坐吧。寡人聽聞你最近已將家眷遷至邯鄲,可有此事?”

呂不韋同樣露出了一個笑容,道:“回大王,家父居於陽翟日久,近覺腿腳痠痛,想是陽翟溼氣過重,故此臣特請家父攜臣之家眷居於邯鄲,或可解家父之頑疾。”

趙丹笑了一笑,心裡卻很清楚呂不韋的這般做法是爲了什麼。

一直以來,趙丹和呂不韋這個瓦解秦國的計劃都是秘密進行的。

爲了隱瞞秦國人的耳目,呂不韋的趙國客卿身份除了趙丹、趙勝、趙豹、繆賢等四名趙國核心人物之外,包括藺相如和虞信在內的其他人都是根本不知曉的,呂不韋的每一次入宮也都要通過繆賢這條線秘密覲見。

畢竟秦國君臣又不傻,如果知道呂不韋和趙國王室有關係的話,那還怎麼可能放心讓呂不韋去輔佐如今已經被確立爲秦國王太孫的趙異人呢?

所以呂不韋所說的什麼老爹腿腳痠痛這種當然是託詞,真正的意圖其實是在不引起別人注意的情況下將呂不韋的女兒和兒子從陽翟帶到邯鄲來。

之所以特地把女兒和兒子帶來,當然就是要讓趙丹兌現先前的承諾了。

交易交易,不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嗎?

趙丹微微一笑,道:“既如此,寡人稍後便讓繆賢安排一番,讓呂卿子女入宮吧。入宮後,呂卿之子便爲公子恆伴讀,呂卿之女則先入鳳台,於王后身邊學習禮儀,不知呂卿以爲如何?”

呂不韋慌忙站起,神情激動,躬身及地:“臣謝大王恩典。”

一對君臣對視一眼,然後不約而同的露出了發自內心的微笑。

直到這個時候,兩人之間的互信纔算是有了基礎,是真正意義上的政治盟友了。

於是趙丹也不廢話,開口道:“寡人聽繆賢言及呂卿有要事求見,不知是何要事?”

呂不韋答道:“回大王,安國君日前秘密派來使者,告知趙異人其過繼爲華陽夫人之子一事,並命臣爲其傅,教導趙異人諸般禮儀。”

趙丹聽到這些消息倒也不算意外,畢竟這都是歷史上發生過的事情,但是如果單單就這些消息的話,似乎也算不上什麼要事。

所以趙丹點了點頭並沒有說話,而是繼續的等待着呂不韋說下去。

果然呂不韋接下來繼續說道:“那使者還帶來華陽夫人密信一封,信上言及邯鄲近日或有危情,故此華陽夫人命臣先行準備,若情況生變則攜異人離開邯鄲,速歸秦國。”

呂不韋說完了這番話之後,就從懷中掏出了一份密信,恭恭敬敬的呈到了趙丹的面前。

趙丹接過密信一看,發現信上所言和呂不韋說的一般無二,而且信的字跡十分娟秀,一看便是出自女子之手,想來應當便是那位華陽夫人親筆所書。

趙丹的眉頭立刻就皺了起來。

“邯鄲近日或有危情?”信上這句看上去多少帶着幾分肯定意味的話,立刻就吸引了趙丹的注意力。

要知道如今秦國大軍被趙國主力拖在長平,燕國軍隊位於趙國東北,距離趙國東南的邯鄲還有好幾百裡的路程以及一堆城池,這兩國的部隊都不可能威脅到邯鄲。

在現在這樣的形勢下,如果說還有誰能夠對邯鄲造成威脅的話,那麼這個國家顯然就只有——魏國。

別忘了,魏國上將軍晉鄙現在還帶着十萬大軍在邯鄲對岸的鄴城駐紮呢。

雖然聽趙國間諜們的回報說那位上將軍啥也不幹天天就釣魚,但是趙丹毫不懷疑只要魏王圉一紙命令下來,魏國十萬大軍肯定就分分鐘傾巢而出直撲邯鄲了。

正是因爲這魏國十萬大軍對於整個戰局是如此的重要,所以趙丹纔不惜在這個時候讓自家的相邦趙勝親赴大梁城,爲的就是要將魏國爭取過來,至少也要讓魏國保持中立。

鑑於華陽夫人秦國太子妃的身份,趙丹覺得,這信上說的有百分之八十的可能性是真的。

如果這封信上說的確實是真的,那麼想來秦國使者對於魏國方面的勸說已經有了很大的進展,甚至很可能已經接近成功了!

再聯想到前兩天趙勝派人送回來的那封寫着進展困難的密信,趙丹的臉色漸漸的變得陰沉了下來。

這可絕對不是什麼好消息。

作爲一位青史留名的不世出大才,呂不韋坐在一旁看着趙丹的這般神情,當然對於趙丹心中的憂慮一清二楚。

呂不韋摸着山羊鬍子猶豫了一會,但最後還是咳嗽一聲,開口道:“大王,臣有一計,當可解魏國之局。”

“哦?”趙丹目光一亮,道:“呂卿還不快快道來!”

畢竟呂不韋的才能那確實不是吹的,是史書明明白白記載着的,這樣的一個人既然能夠獻計的話,怎麼樣也應該能夠起點作用。

看着趙丹的目光投來,呂不韋下意識的就直了一直身體,然後道:“大王,以臣之見,若要解魏國之局,其關鍵無非便在一人身上!”

趙丹問道:“何人?”

呂不韋微微一笑,不急不忙的說道:“此人自然便是——信陵君魏無忌!”

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楚王進宮第四十章 虞信使楚 1第六百一十七章 棋差一招第一百二十五章 賣隊友第三百八十章 林胡王第六百九十八章 呂不韋的爲難第七百七十一章 六國想要決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八百九十四章 齊王建的怒火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需正名的何華第四百八十一章 以王的名義,攻破這座趙國人的城市!第六百一十六章 劫後逢生的郭開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趙國要求不高,你們秦國只需要割點土地就行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以王的名義,攻破這座趙國人的城市!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園獻計第三十五章 魏無忌的苦衷第四百七十三章 匈奴人的內訌第六十六章 胡衣衛和呂不韋第二百三十六章 裝逼瞬間被打臉的感覺可很不好受第八十四章 白起的憂慮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牧,莫非汝只能夠胡吹大氣?第七百八十七章 千鈞一髮第九百九十七章 秦國的落幕第六十四章 燕國風雲 3第五百一十九章 和韓王然的會面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寡人絕對不當第二個齊湣王!第七十章 危機第二百一十四章 雖然趙丹很想打秦國,然而第八百五十六章 屠斜的小麻煩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終決定第四百一十章 吾有憂,呂大夫可能解?第一百九十六章 即將入場的是另外一支精銳虎賁軍第四百二十八章 輕敵的李牧?第七百四十章 一個大好機會第七百一十章 是時候破釜沉舟了第六百四十九章 介入戰爭?第八百一十四章 圍城第六十五章 燕國風雲 4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塞的義渠勝封推感言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利和板子第二十章 蘇代使齊 3第一百四十章 心情不佳的秦國君臣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五百五十二章 櫟陽城內的變化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翦很着急第五百一十五章 割地還是滅國,汝自己選吧第一百七十一章 基本來說,這樣打的話魏無忌必敗無疑第七百九十七章 龍臺新人第七百六十三章 候與蔡澤第八十四章 白起的憂慮第五百三十一章 新年會議第九十九章 陷落第二百零二章 韓王然和魏王圉的心情大不同第八百四十五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第一百零三章 超人的失敗第一百六十五章 秦王稷的急躁讓趙丹覺得很意外第九百七十三章 移駕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八百一十一章 澹林部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五百二十一章 信陵君之死第六百八十三 魏王圉的立場很堅定第六章 微操第三百七十六章 衛竭說齊王建第三百八十章 林胡王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目標——秦軍!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趙國使者來到了郢都第五百三十二章 義渠城之變第八百四十三章 戰局會議第八百四十章 我也是當過大王的人第九百三十五章 破解陰書第六百九十八章 呂不韋的爲難第四百四十六章 自信滿滿的趙丹第二百六十七章 從河東郡傳回來的消息讓趙丹很高興例行推書第六十九章 劇辛第三百三十五章 深夜來客第四百三十三章 從今日起,那便是趙國的了!第六百一十八章 齊國人又要搞歪心思?第六百五十三章 荀況入宮第一百七十七章 歸國無門的魏無忌第五百五十章 李牧很淡定第一百零八章 裝逼的隱士第四百五十七章 功利短視和目光長遠之間的矛盾第六百四十四章 荀況贈計第五百零一章 難,何其難也!第六百三十七章 寡人準備遷都!第六百七十三章 李牧的請求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許久不見第三百一十七章 寡人慾親征河東!第二百七十六章 掌控大局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難的齊國君臣第五百九十五章 儒家就是欠調教!第八百六十四章 毛遂的計劃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丹的小心機
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楚王進宮第四十章 虞信使楚 1第六百一十七章 棋差一招第一百二十五章 賣隊友第三百八十章 林胡王第六百九十八章 呂不韋的爲難第七百七十一章 六國想要決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八百九十四章 齊王建的怒火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需正名的何華第四百八十一章 以王的名義,攻破這座趙國人的城市!第六百一十六章 劫後逢生的郭開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趙國要求不高,你們秦國只需要割點土地就行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以王的名義,攻破這座趙國人的城市!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園獻計第三十五章 魏無忌的苦衷第四百七十三章 匈奴人的內訌第六十六章 胡衣衛和呂不韋第二百三十六章 裝逼瞬間被打臉的感覺可很不好受第八十四章 白起的憂慮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牧,莫非汝只能夠胡吹大氣?第七百八十七章 千鈞一髮第九百九十七章 秦國的落幕第六十四章 燕國風雲 3第五百一十九章 和韓王然的會面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寡人絕對不當第二個齊湣王!第七十章 危機第二百一十四章 雖然趙丹很想打秦國,然而第八百五十六章 屠斜的小麻煩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終決定第四百一十章 吾有憂,呂大夫可能解?第一百九十六章 即將入場的是另外一支精銳虎賁軍第四百二十八章 輕敵的李牧?第七百四十章 一個大好機會第七百一十章 是時候破釜沉舟了第六百四十九章 介入戰爭?第八百一十四章 圍城第六十五章 燕國風雲 4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塞的義渠勝封推感言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利和板子第二十章 蘇代使齊 3第一百四十章 心情不佳的秦國君臣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五百五十二章 櫟陽城內的變化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翦很着急第五百一十五章 割地還是滅國,汝自己選吧第一百七十一章 基本來說,這樣打的話魏無忌必敗無疑第七百九十七章 龍臺新人第七百六十三章 候與蔡澤第八十四章 白起的憂慮第五百三十一章 新年會議第九十九章 陷落第二百零二章 韓王然和魏王圉的心情大不同第八百四十五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第一百零三章 超人的失敗第一百六十五章 秦王稷的急躁讓趙丹覺得很意外第九百七十三章 移駕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八百一十一章 澹林部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五百二十一章 信陵君之死第六百八十三 魏王圉的立場很堅定第六章 微操第三百七十六章 衛竭說齊王建第三百八十章 林胡王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目標——秦軍!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趙國使者來到了郢都第五百三十二章 義渠城之變第八百四十三章 戰局會議第八百四十章 我也是當過大王的人第九百三十五章 破解陰書第六百九十八章 呂不韋的爲難第四百四十六章 自信滿滿的趙丹第二百六十七章 從河東郡傳回來的消息讓趙丹很高興例行推書第六十九章 劇辛第三百三十五章 深夜來客第四百三十三章 從今日起,那便是趙國的了!第六百一十八章 齊國人又要搞歪心思?第六百五十三章 荀況入宮第一百七十七章 歸國無門的魏無忌第五百五十章 李牧很淡定第一百零八章 裝逼的隱士第四百五十七章 功利短視和目光長遠之間的矛盾第六百四十四章 荀況贈計第五百零一章 難,何其難也!第六百三十七章 寡人準備遷都!第六百七十三章 李牧的請求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許久不見第三百一十七章 寡人慾親征河東!第二百七十六章 掌控大局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難的齊國君臣第五百九十五章 儒家就是欠調教!第八百六十四章 毛遂的計劃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丹的小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