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

高唐城雖然是一座能夠容納幾十萬人口的大城,但是如果一下子塞個十幾萬大軍進來,顯然還是過於擁擠了一些。

或許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所以魏無忌並沒有率領着自己的魏國軍隊進城,而僅僅是讓一路跟着自己來的三萬平陸城齊國部隊進城去了。

從那名平陸城將軍臉上所竭力想要隱藏但是卻仍舊被魏無忌所察覺的惶恐來看,等待着他的顯然並不是什麼好事情。

反正從那一天之後,魏無忌就再也沒有見過那位平陸城將軍了。

魏無忌選擇在高唐城東南面五里之外紮營。

與之對應的是,趙國大軍的營地則位於高唐城的東北面。

從地形的角度來說,這對於趙國大軍的攻城顯然是非常不利的。

畢竟魏國人隨時都可以十分方便的從側翼對攻城的趙國人進行着牽制,而且即便事有不逮,齊國人也大可以撤出高唐城,從從容容的向南撤退。

單單從這片戰場的局面來說,其實趙軍的形勢並不算好,甚至還可能微微落了一點下風。

但是戰爭之所以複雜,就是因爲它並不僅僅是單單在戰場上所表現出來的那些東西。

想要打贏一場戰爭,需要的也不僅僅是三軍用命將領指揮得當這麼簡單。

還需要有着足夠保障的後勤,需要堅固的鎧甲和盾牌,需要鋒利的刀劍,需要強勁的弓弩。

更重要的是,需要一個能夠放權,不喜歡瞎指揮,同時又對前線將領保持着足夠信任的國君。

無論是齊王建還是魏王圉,顯然都並不屬於這樣的國君。

這就是爲什麼僅僅在過了幾天之後,齊國的主將匡樑就帶着一臉的苦笑來到魏無忌面前的原因。

魏無忌十分客氣而禮貌的接待了匡樑。

匡樑開門見山:“信陵君,或許應當是主動出擊,和廉頗進行決戰的時刻了。”

魏無忌看上去似乎並沒有多少的驚訝之情,微笑問道:“爲何?”

匡樑的臉上露出了一絲苦笑:“樂間率領着十萬燕軍連勝三陣,如今已經渡過濟水,將臨淄給包圍了。大王已命人告知於吾,若是十日之內不能夠擊敗趙軍,那麼大王便要免去吾之職位,並重啓和趙國之間的議和。”

魏無忌輕輕的搖了搖頭,道:“若是如此,那麼趙國方面必定會在談判之中獅子大開口,索要更多的籌碼。難道齊王便沒有想過這一點?”

匡樑無言以對,唯有不停苦笑。

好在魏無忌其實也便是說說而已,終究還是作出了讓步。

“既然如此的話,那麼便在五日之後出戰吧,不知匡樑將軍以爲如何?”

匡樑聞言大喜:“如此,便多謝信陵君!”

僅僅憑藉着匡樑手中的十五萬人,如果沒有魏無忌支持的話,那麼肯定是要出大事的。

當然了,就算是齊魏兩國聯手,最終也未必就是趙軍的對手。

但在這樣的情況下,能夠聯合魏軍一起對趙軍開戰,已經是匡樑所能夠爲自己和齊軍爭取到的最好結果了。

送走了千恩萬謝的匡樑之後,魏無忌獨自一人回到了大帳之中。

片刻的沉默後,魏無忌的臉上同樣也露出了一絲無奈的苦笑。

其實會用王命壓人的國君,又何止是一個齊王建呢?

這些天來,魏王圉的信使幾乎是一個接着一個,所傳來的命令只有一個,那就是讓魏無忌儘快結束高唐方面的戰事,好回援朝歌,迎擊入侵的韓軍!

其實這一次魏無忌並沒有帶來所有魏國的兵馬,吸取了前車之鑑的魏王圉將五萬士兵留在了陶邑之中保護自己。

當然魏無忌這一次同樣也可以用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種理由拒絕魏王圉的要求,但是魏無忌心中非常的清楚,自己絕對不能夠這麼做。

魏無忌已經不是第一次違抗魏王圉的命令了。

長平之戰中竊符救趙,這算是一次,

邯鄲之戰中拒不回援,這算是第二次。

如果在加上這一次,那麼就是第三次了。

前兩次的抗命,都對魏無忌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但也都先後被魏無忌所扭轉。

可這一次情況卻又不同,畢竟魏無忌新年時鬧出的醜聞本身就已經讓他顏面大失,不少人已經開始向魏王圉或明或暗的靠攏。

魏無忌的勢力正在緩慢的瓦解之中。

如果再鬧出一次抗命不遵的事件,那麼不但魏無忌本身的聲望會跌到谷底,他的班底會加速瓦解,而且魏王圉和段乾子也一定會選擇向魏無忌出手。

魏無忌事實上和匡樑一樣,都是別無選擇。

只有取勝,並且取得一場酣暢淋漓,讓所有人都閉上嘴巴的勝利,魏無忌才能夠從這種內外交困的環境之中走出來。

如果失敗了呢?

魏無忌強迫自己不去想那樣的後果。

但思緒這種東西,有時候越是控制着自己不去想它,它反而是越是要頑固的在腦海之中佔據一個位置。

足足過了半晌,這位素來以睿智賢能著稱的信陵君終於放棄了和自己思緒對抗的努力,輕輕的嘆了一口氣。

“大抵……也不過便是被囚禁或者斬首罷了。”

無論是囚禁也好斬首也罷,對於魏無忌來說顯然都是一件徹頭徹尾的壞事情。

但奇怪的是魏無忌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語氣卻顯得十分的淡然,就好像所有的負面情緒都已經在之前的那一聲嘆氣中煙消雲散了一般。

魏無忌拿起了筆,然後開始寫字。

片刻之後,奉命而來的鐘成出現在了魏無忌的面前。

魏無忌拿起了手中這封墨跡未乾的簡牘,交到了鍾成的手中。

“鍾成,汝且派人將這封戰書送去趙軍大營之中。”

鍾成接過了這封簡牘,下意識的望了簡牘一眼。

上面只有非常簡單的五個字。

“五日後,戰否?”

大約過了一個時辰左右,這封戰書再一次的回到了魏無忌的手中。

和剛纔比起來,戰書上多了一個銀鉤鐵劃的大字。

“戰!”

不知爲何,當看到這個殺氣十足的趙國文字之時,魏無忌的嘴角突然輕輕一勾,十分和熙的笑了起來。

“也是時候領教一番天下無敵的廉頗大將軍領兵之道了。”

第五百六十六章 下輩子,莫信男人 第二章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三百章 喜當爹的趙丹和來自魏國的消息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於魏國是否應該發兵的爭吵第四百零七章 將軍,趙王一定有詐!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三百二十五章 局勢的走向脫離了秦王稷的掌控第八百九十三章 五百主何華第六百零九章 白蓮花郭開第三百四十三章 司馬靳的神威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九百七十章 勝利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九百七十章 勝利第九百五十一章 伐秦還是滅楚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結局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七百四十五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王稷想和寡人談?先拿個人頭當利息!第二百八十六章 楚王元的野心、憤怒和拼命第六百七十章 白起之死第七百五十七章 蔡澤的失誤第三百七十三章 對龐煖的封賞和制衡第七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八百七十五章 後勝說齊王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七十五章 誘之以利第四百二十三章 龐煖和劇辛之間的爭吵第一千零二章 這個劇本不對啊第七百六十三章 候與蔡澤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門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六百九十七章 不能給任何可乘之機!第七百零四章 長治城的情況似乎不太好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勝負分第三百七十八章 巡視軍營第八百三十八章 李牧的決定第九百七十三章 移駕第六十四章 燕國風雲 3第七百一十三章 忐忑第六百八十六章 後勝的天大好事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人要建國?第八百四十一章 秦國人的動向第八百六十一章 寡人的命苦啊!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二百七十二章 挑不出毛病?第六百八十四章 讓人放心的韓王然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八百一十九章 沉甸甸的壓力第五百四十五章 雄心壯志的劇辛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死還要殘酷的刑罰第三百九十章 風雨欲來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五百九十五章 儒家就是欠調教!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秦兵第二百四十四章 秦國人識破了圍秦救楚?例行推書第一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戰鬥第三十一章 後宮第六百一十七章 棋差一招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六百二十章 其實,我是一個臥底第三百零三章 楚國要崩?第九百六十一章 趙丹教子第七百八十章 擒王第二百五十二章 趙丹拍板作出了決定第七十五章 誘之以利第七百三十九章 一切都亂套了!第九百四十五章 上林苑之中的炸藥工坊第九百零六章 吾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三百零九章 趙丹收到的兩個好消息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第七百一十四章 勝利的消息和李牧的危機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國親趙派的威風第六百五十七章 候與範睢第四百九十六章 敵人的憂慮第二十四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1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當了!!第九百三十九章 臨淄城內人心亂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四百一十一章 君上,不如……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歇之死第四十六章 外交的重要性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各自較勁第八百九十四章 齊王建的怒火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子求救第七百七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五百九十五章 儒家就是欠調教!第五百七十九章 奪函谷第五百一十二 毛遂的名單第二百六十七章 從河東郡傳回來的消息讓趙丹很高興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勝入高宛第九百一十六章 臨淄城裡的人都瘋了第四十四章 楚王元的決定第七百八十一章 說齊第五百二十二章 秦王柱問計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
第五百六十六章 下輩子,莫信男人 第二章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三百章 喜當爹的趙丹和來自魏國的消息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於魏國是否應該發兵的爭吵第四百零七章 將軍,趙王一定有詐!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三百二十五章 局勢的走向脫離了秦王稷的掌控第八百九十三章 五百主何華第六百零九章 白蓮花郭開第三百四十三章 司馬靳的神威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九百七十章 勝利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九百七十章 勝利第九百五十一章 伐秦還是滅楚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結局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七百四十五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王稷想和寡人談?先拿個人頭當利息!第二百八十六章 楚王元的野心、憤怒和拼命第六百七十章 白起之死第七百五十七章 蔡澤的失誤第三百七十三章 對龐煖的封賞和制衡第七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八百七十五章 後勝說齊王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七十五章 誘之以利第四百二十三章 龐煖和劇辛之間的爭吵第一千零二章 這個劇本不對啊第七百六十三章 候與蔡澤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門第一千零六章 秋議伐楚第六百九十七章 不能給任何可乘之機!第七百零四章 長治城的情況似乎不太好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勝負分第三百七十八章 巡視軍營第八百三十八章 李牧的決定第九百七十三章 移駕第六十四章 燕國風雲 3第七百一十三章 忐忑第六百八十六章 後勝的天大好事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人要建國?第八百四十一章 秦國人的動向第八百六十一章 寡人的命苦啊!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二百七十二章 挑不出毛病?第六百八十四章 讓人放心的韓王然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八百一十九章 沉甸甸的壓力第五百四十五章 雄心壯志的劇辛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死還要殘酷的刑罰第三百九十章 風雨欲來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五百九十五章 儒家就是欠調教!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秦兵第二百四十四章 秦國人識破了圍秦救楚?例行推書第一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戰鬥第三十一章 後宮第六百一十七章 棋差一招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六百二十章 其實,我是一個臥底第三百零三章 楚國要崩?第九百六十一章 趙丹教子第七百八十章 擒王第二百五十二章 趙丹拍板作出了決定第七十五章 誘之以利第七百三十九章 一切都亂套了!第九百四十五章 上林苑之中的炸藥工坊第九百零六章 吾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三百零九章 趙丹收到的兩個好消息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第七百一十四章 勝利的消息和李牧的危機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國親趙派的威風第六百五十七章 候與範睢第四百九十六章 敵人的憂慮第二十四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1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當了!!第九百三十九章 臨淄城內人心亂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四百一十一章 君上,不如……第八百九十九章 黃歇之死第四十六章 外交的重要性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各自較勁第八百九十四章 齊王建的怒火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子求救第七百七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五百九十五章 儒家就是欠調教!第五百七十九章 奪函谷第五百一十二 毛遂的名單第二百六十七章 從河東郡傳回來的消息讓趙丹很高興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勝入高宛第九百一十六章 臨淄城裡的人都瘋了第四十四章 楚王元的決定第七百八十一章 說齊第五百二十二章 秦王柱問計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