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墨家靈子

蒲津渡。

從前這裡是秦國關中和河東之間最重要的渡口,當河東之戰結束之後,這裡成爲了秦趙兩國的邊境,同時也就成爲了秦趙兩國邊境最熱鬧,最繁忙的渡口。

這一天早晨,天色纔剛剛放亮不久,就已經幾艘來自黃河西岸秦國渡口的船抵達了蒲津渡東岸的趙國渡口。

在船隻停穩之後,船上衆人紛紛走下來,開始忙忙碌碌的從船上搬下一箱箱的貨物。

一名頭戴黑色頭巾,身着普通士子服,腳踏一雙草鞋,身後揹着一個包袱,長臉小眼、看上去頗有幾分飽經滄桑之意的中年人跟隨着衆人一起走下了船,看着面前的這一切,臉上露出了幾分感慨的神色。

幾名正在碼頭上來回巡邏的趙國士兵注意到了這名中年人的存在,走上前來喝道:“喂,兀那黔首,將汝的傳拿出來給吾等瞧瞧!”

中年男子楞了一下,一絲怒色在臉上一閃而過,道:“爲何不查他人,獨獨查吾?”

趙國士兵啐了一口,道:“汝以爲如今此處仍爲秦國之地乎?大王有命,凡自秦國而來者,皆需驗、傳等物。若無驗傳,當場羈押!”

中年男子這才瞭然,臉上露出了恍然的表情,又見幾名趙國士兵面色不善的盯着自己,於是便從身後的包袱之中拿出了一張竹簡,笑道:“此爲吾之傳也。”

爲首的那名趙國士兵接過竹簡一看,又上下打量一下中年男子,臉上一絲不屑的神情閃過:“竟是個商人……喏,且去那邊那個棚子登記!”

中年男子順着趙軍士兵的指示來到了棚子面前,只見棚子之中搭着幾張桌子,桌後有椅子,椅子上坐着幾名小吏,在每一位小吏的面前都有許多人正在排隊,顯然都是來登記驗傳的。

“素聞趙國之中胡桌胡椅頗爲流行,如今看來確實不假……”中年男子一邊想着,一邊排到了隊尾。

趙國小吏們處理的效率還是很高的,片刻之後便輪到中年男子。

他不敢怠慢,將手中的那張竹簡,也就是“傳”遞到了這名趙國小吏的面前。

趙國小吏接過中年男子的傳,擡頭看了一眼中年男子,口中念道:“故咸陽大商裡大男子腹真,長面小眼,身長七尺三寸六,生年至今三十四歲,行到端,不知衣服、死產、在所。”

這份“傳”上實際記載的就是這名中年男子的情況,說明他居住在咸陽大商裡,是成年人(大男子),名叫腹真,長相是長臉小眼睛,身高是七尺三寸六(大約一米六八),三十四歲,行爲端正,個人財產不清楚。

一份非常標準的商人所用傳。

小吏一邊念着,一邊從桌子上拿過一份空白竹簡奮筆疾書,片刻之後,一份新鮮出爐的傳就出現在了小吏的手中。

和腹真剛剛遞出來的這份傳不同的是,在新傳的最下方,有着一個小小印記,上面刻着“蒲津渡”三個小字。

小吏將兩份傳都遞到了腹真的手中,道:“此新傳爲趙國境內通行必須之物,出境時交回,丟棄後如秦律所罰,汝可知了?”

名叫腹真的中年男子點頭道:“知了。”一邊便伸手去接過那兩份傳。

想不到那小吏並沒有鬆手,反而道:“辦理新傳所需費用趙幣二十。”

腹真啞然,伸出去的手定在半空,好一會才道:“秦半兩可否?”

“秦半兩需二十五錢。”

腹真點了點頭,拿下包袱,數出二十五枚秦國半兩錢交到了趙國小吏的手中,然後拿到了兩份傳,走出了人羣之中。

看着面前的河東大地,一絲笑意緩緩的從這腹真的嘴角出現。

這名腹真,其實並不是一個普通的秦國行商。

他的真實身份乃是如今秦國墨家鉅子腹康的小兒子,當代墨家靈子腹真。

在腹氏之墨入秦之後,這一派的墨家逐漸分成了四種不同的墨者。

墨士,也就是墨者之中的士人,這一派主要以入仕參政爲主,目標是擴大墨家在秦國的影響力。

墨辯,也就是墨者之中的縱橫家,主要活躍在外交場合。

墨俠,也就是墨者之中的打手。

墨工,也就是墨者之中的工匠。

墨家是一個有着十分嚴密結構組織的派別,最高領導者就是“鉅子”,負責統籌並決定一切事物。

鉅子之下又有四位“靈子”,這四位靈子分別掌管墨士、墨辯、墨俠和墨工。

腹真就是掌管着墨工的墨家四靈子之一,可以說在墨家之中也是不折不扣的巨頭級人物了。

這樣的人物當然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出現在這裡。

事實上,這一次腹真之所以會前來趙國,乃是肩負着一件極其重要的使命。

在這些年來,由於法家在秦國之中的強勢,墨家高層們憂心忡忡的發現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大量的墨家人才正在不停的流失,而這些流失的人才大部分都去了法家。

由於秦國國君和大半個秦國政壇都是法家的支持者,所以想要通過官方的手段去壓制法家的挖牆腳行爲,顯然是很不切實際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墨家的領導層們就只能選擇另外一條路,那就是立功。

只有立下足夠大的功勞,才能夠提升墨家的名望,讓墨家在秦國之中獲得君王的賞識和更大的權力,從而達到壯大墨家的目標。

經過了多次爭吵和辯論之後,墨家領導層確定了一個目標。

刺殺趙王。

想要刺殺當世第一強國國君,當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事實上,秦國墨家已經在數年之前嘗試利用墨俠的武力來發動過一次刺殺,但那一次刺殺最終以失敗告終,幾名優秀的、武力出衆的墨俠因此被趙國擒獲,生死不知。

在那一次失敗之後,墨家遭到了來自時任秦國國君秦王稷的嚴厲訓斥。

秦王稷對於這種私自刺殺他國國君的行爲非常的不感冒,嚴令墨家立刻停止所有和刺殺有關的計劃。

直到幾天之前,新任國君秦王柱悄悄的接見了墨家鉅子,要求墨家重啓刺殺計劃。

這就是擁有着墨家靈子和首席大匠稱號的腹真之所以會離開咸陽,出現在趙國境內的原因。

在腹真的心中,自家鉅子老爹幾天前說的話還猶在耳旁。

“真兒,根據邯鄲墨者傳回的情報,如今那趙王丹正在大肆招攬工匠,似乎是和甚麼印刷術有關。汝到了邯鄲之後自然會有人替汝改變身份,屆時汝便以工匠之身份進入邯鄲工坊幫助趙國製作這印刷術。一旦印刷術得成,那麼趙王必定會召見與汝,屆時便是汝刺殺趙王之最佳良機!”

腹真擡起頭,看了一眼面前天空之上纔剛剛升起不久的朝陽,朝着東方、也就是邯鄲的方向大步而去。

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六十一章 樓緩第七百六十章 不合時宜的吵架第七十三章 秦王稷的怒火第五百三十六章 羋夫人第四百零七章 將軍,趙王一定有詐!推書第一百一十六章 侯贏獻計第二百三十七章 魏無忌覺得自己可能是帶不動這些豬隊友了第四十八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2第八百一十九章 沉甸甸的壓力第二百六十七章 從河東郡傳回來的消息讓趙丹很高興第二百三十六章 裝逼瞬間被打臉的感覺可很不好受第九百九十五章 秦王,請第九百五十一章 伐秦還是滅楚第一百五十五章 宜陽城中的秦王稷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九百二十五章 毛遂知道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符第八百五十七章 王翦的困難抉擇第一百七十七章 歸國無門的魏無忌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五百九十二章 行刺未遂第三百五十二章 範睢的煞星?救星?第九百七十六章 王翦亡第六十六章 胡衣衛和呂不韋第五百九十二章 行刺未遂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趙括的任務第八百八十三章 征服羌人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進城第八百三十二章 腹真的驚喜第五十五章 信陵君說魏王 1第五十九章 樓昌的提議第三百五十五章 和樂間的交談第一百六十七章 論討價還價,秦王稷根本不是寡人對手第一百一十五章 來自趙丹的密信第二百一十八章 回馬箭第九百九十四章 CD破第五十一章 第二次會議 1第五百七十二章 夏日會議第四百九十一章 完了!第三十七章 平原君說魏王 2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牧東進,韓王然的決定第四百四十五章 秦王稷之死第七百三十四章 驚天謀劃第第二百九十五章 掉坑的段乾子第七百七十章 六國伐趙!第八百八十章 臣韓然,見過大王第六百五十章 區別對待第六百八十八章 主將人選第三百零八章 克岸門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王后給自己的兒子好好的上了一課第五百一十八章 會見齊國君臣第八百八十三章 征服羌人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內訌第一百七十八章 給你甜頭不是因爲犒賞你,而是寡人要收你當小弟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一百九十九章 此子之名,便喚爲趙政!第八十一章 長平戰火 1第六百三十四章 幹大事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引第一千零四十章 死又何妨第九百五十七章 不如和趙人決戰第六百六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五百八十八章 百將李同第九百九十七章 秦國的落幕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氏和趙氏第三百二十二章 六面旗杆第九章 趙勝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四百三十章 魏王圉很生氣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六百八十一章 調解第一百五十二章 目標——秦軍!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第三百一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一百一十六章 侯贏獻計第六百七十一章 戰爭會議第五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廉頗第六百二十一章 我們都是趙國人第九十七章 白起的真正目標第五百一十章 見好就收?第七百三十八章 這酒有毒!第六十二章 燕國風雲 1第八百九十三章 五百主何華第八百一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五百八十五章 圍咸陽第五百九十三章 墨家緣何至此啊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論生死,願隨侍大王身邊第八百四十八章 羊毛紡織第一百一十九章 邯鄲大朝議第八百四十九章 李園碰到了大好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就在今天,廉頗同志實現了他的夢想第九百一十章 這是什麼鬼東西?第六百六十六章 甘泉宮之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魏王圉對趙丹的仇恨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三百九十七章 趙丹的隨機應變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
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六十一章 樓緩第七百六十章 不合時宜的吵架第七十三章 秦王稷的怒火第五百三十六章 羋夫人第四百零七章 將軍,趙王一定有詐!推書第一百一十六章 侯贏獻計第二百三十七章 魏無忌覺得自己可能是帶不動這些豬隊友了第四十八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2第八百一十九章 沉甸甸的壓力第二百六十七章 從河東郡傳回來的消息讓趙丹很高興第二百三十六章 裝逼瞬間被打臉的感覺可很不好受第九百九十五章 秦王,請第九百五十一章 伐秦還是滅楚第一百五十五章 宜陽城中的秦王稷第三百零二章 參謀的意義和韓非的機會第九百二十五章 毛遂知道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兵符第八百五十七章 王翦的困難抉擇第一百七十七章 歸國無門的魏無忌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五百九十二章 行刺未遂第三百五十二章 範睢的煞星?救星?第九百七十六章 王翦亡第六十六章 胡衣衛和呂不韋第五百九十二章 行刺未遂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趙括的任務第八百八十三章 征服羌人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進城第八百三十二章 腹真的驚喜第五十五章 信陵君說魏王 1第五十九章 樓昌的提議第三百五十五章 和樂間的交談第一百六十七章 論討價還價,秦王稷根本不是寡人對手第一百一十五章 來自趙丹的密信第二百一十八章 回馬箭第九百九十四章 CD破第五十一章 第二次會議 1第五百七十二章 夏日會議第四百九十一章 完了!第三十七章 平原君說魏王 2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牧東進,韓王然的決定第四百四十五章 秦王稷之死第七百三十四章 驚天謀劃第第二百九十五章 掉坑的段乾子第七百七十章 六國伐趙!第八百八十章 臣韓然,見過大王第六百五十章 區別對待第六百八十八章 主將人選第三百零八章 克岸門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王后給自己的兒子好好的上了一課第五百一十八章 會見齊國君臣第八百八十三章 征服羌人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內訌第一百七十八章 給你甜頭不是因爲犒賞你,而是寡人要收你當小弟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一百九十九章 此子之名,便喚爲趙政!第八十一章 長平戰火 1第六百三十四章 幹大事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引第一千零四十章 死又何妨第九百五十七章 不如和趙人決戰第六百六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五百八十八章 百將李同第九百九十七章 秦國的落幕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氏和趙氏第三百二十二章 六面旗杆第九章 趙勝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四百三十章 魏王圉很生氣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六百八十一章 調解第一百五十二章 目標——秦軍!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第三百一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一百一十六章 侯贏獻計第六百七十一章 戰爭會議第五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廉頗第六百二十一章 我們都是趙國人第九十七章 白起的真正目標第五百一十章 見好就收?第七百三十八章 這酒有毒!第六十二章 燕國風雲 1第八百九十三章 五百主何華第八百一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五百八十五章 圍咸陽第五百九十三章 墨家緣何至此啊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論生死,願隨侍大王身邊第八百四十八章 羊毛紡織第一百一十九章 邯鄲大朝議第八百四十九章 李園碰到了大好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就在今天,廉頗同志實現了他的夢想第九百一十章 這是什麼鬼東西?第六百六十六章 甘泉宮之戰第二百三十五章 魏王圉對趙丹的仇恨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三百九十七章 趙丹的隨機應變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