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開心不起來的王陵

()公元前260年12月18日。

長平關。

從秦國軍隊出其不意的佔領這裡的那個夜晚開始算起的話,已經過去了整整五天的時間了。

秦軍四副帥之中的王陵此刻正站在長平關的關隘之上,凝視着南方的丹河谷地。

長平關的整體地形狀似一個巨大的漏斗,關隘就位於漏斗的底部,而此刻漏斗的入口處那片丹河北岸的平原開闊地上,正在上演着一番激烈而血腥的戰鬥。

成千上萬的秦軍士兵和趙軍士兵呼喊着口號,揮舞着兵刃殺成一團,紅色的潮水和黑色潮水在這片大地上激烈的相撞着,濺起一朵朵血色的浪花。

無數箭矢猶如蝗蟲一般在天空中交錯飛過,每一波箭矢的落地都會帶起一連串的慘叫之聲。

巨大的石塊時不時帶着刺耳的聲音呼嘯而落,重重的砸在地面上的人羣之中,每一次都會將這片土地砸出一個大坑,將許多運氣不佳的士兵砸的骨斷筋折,血肉模糊。

殺聲遍天。

王陵沉靜的注視着這一切,臉上的表情並沒有任何的改變。

作爲一名追隨着白起南征北戰將近二十年的秦軍宿將,王陵對於戰爭的慘烈早已經習以爲常。

更何況自從長平關失守之後,類似的戰鬥每一天都在這片長平關外的開闊地之上發生。

王陵的身後還站着幾十名軍官和親衛,顯然是他的幕府所屬,但這些人都和王陵保持着一定的距離,只有一個人例外。

秦軍裨將司馬靳站在王陵的身邊,右手小臂被包紮得嚴嚴實實,很顯然那天被樂乘一箭射穿的傷口並沒有這麼快就完全癒合。

兩人靜靜的注視着這片戰場。

又過了片刻,一陣清脆的鳴金聲突然響起。

這聲音並非是來自於長平關或者對面的丹朱嶺,而是來自於韓王山。

在鳴金之聲響起之後,原本奮勇拼殺的趙軍開始慢慢的脫離了和秦軍的接觸,有序朝着後方的韓王山退去。

和趙軍激戰了好幾個時辰的秦軍也不追擊,而是原地不動,保持着防禦的姿態,目送着趙軍遠去。

戰場上留下了成百上千具橫七豎八倒着的屍體,斷裂的兵刃和盔甲隨處皆是,甚至還可以看到不少無主的戰馬在戰場之中來回徘徊。

就連丹河的水也被鮮血染成了絲絲的紅色,在陽光下反射着一絲絲令人心驚的光芒。

當出戰的上萬名趙軍士兵已經有至少一半退入了韓王山背後的趙壘壁之後,一直不動的那支秦軍也終於開始了行動,朝着北方的長平關慢慢接近。

無論是從結果還是從戰場上的傷亡數量來看,秦軍顯然都是更有資格能夠宣城自己是勝利者的那一方。

但長平關上的秦軍副帥王陵看着正朝自己靠攏過來的這支秦軍,臉上卻連一絲一毫的笑容都沒有。

足足過了好幾分鐘之後,當這支秦軍已經抵達了關隘之下時,王陵才突然開口:“半部?”

回答王陵的是站在王陵身邊的司馬靳:“應是半部。”

“半部。”王陵重複了一遍司馬靳的話,然後緩緩說道:“今晨大將軍命人傳令與吾,今日將有一部之兵渡河入長平關!”

秦國軍隊編制,每個將軍統率苦幹個部,部的長官稱校尉,即一部一校;每個部下設三曲,曲的長官稱軍候,即一曲一候;一曲之下又設三個千人,千人長官稱二五百主,再往下還有五百主、百將等軍官。

秦軍一部之兵理論上的數量是九千人,但實際人數一般都在一萬人上下。

而剛纔就在王陵的面前,整整一個秦軍精銳萬人部,在和趙軍的一番慘烈至極的戰鬥之後,硬生生的被打沒了一半,只剩半部朝着長平關而來。

那可是整整五千條性命啊!

即便秦軍共有六十萬之衆,又能夠有幾個五千人來這麼揮霍?

而且如此巨大的傷亡數字並不是今天特有的,而是自從秦軍佔領了長平關之後,每天都重複出現的數字。

單單是在五天之中,秦軍就在丹河的北岸留下了至少兩萬五千具屍體!

所以王陵笑不出來,一點都笑不出來。

司馬靳顯然看出了王陵的心思,安慰道:“副帥莫憂,那趙人之傷亡,想來更勝於我軍。”

王陵的嘴角聽到了司馬靳的這番話之後微微扯動了一下,但仍然沒有成功的露出一絲笑容。

沒錯,由於這些天來趙軍一直都是主動出擊攔截的一方,因此趙軍的傷亡肯定要比秦軍更高一些,至少也有三萬以上!

但問題在於這樣打下去的話,秦軍根本就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沒有個二三十萬的傷亡,根本就別想把勝利拿下來。

事實上作爲秦軍的核心高層之一,王陵的心中非常的清楚,長平之戰打到現在,秦軍的死傷人數已經超出了歷史上秦國進行的任何一場戰爭!

威震天下的大秦雄師,在這片太行山脈南側的羣山之中已經流了太多太多的血,多到就連王陵這樣的沙場宿將想起傷亡數字都忍不住心驚肉跳的程度。

照這樣打下去,即便能夠打敗趙國,秦軍又該如何去面對正在秦國東南兩郡肆虐的二十萬楚軍呢?

像司馬靳這樣的前線將軍固然是不用思考這些,但是作爲副帥、將來有一天很有可能成爲秦國領導層之一的王陵,卻早就已經有了這種站在全局上去思考的意識。

如果打垮了趙國的代價是讓楚國崛起,那麼這場傷亡巨大的戰鬥真的還有必要繼續下去嗎?

第一次,王陵對於眼下這場戰爭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就在王陵出神的時候,一旁的司馬靳突然碰了王陵一下,低聲道:“副帥,其兵已至矣。”

王陵楞了一下,這才發現原來剛剛脫離了戰場的那半部秦軍已經抵達了長平關門之下。

王陵揮了揮手,道:“開關門。”

片刻之後,沉重的長平關大門緩緩打開了,一名又一名剛剛從戰場上浴血奮戰的士兵列着隊伍,沉默的走進了長平關之中。

王陵出神的望了這支部隊一會,突然開口道:“北方戰事如何?”

王陵所說的北方,自然就是位於長平關北邊的北上黨盆地。

司馬靳答道:“一切皆按大將軍計劃進行。”

王陵點了點頭,道:“且與吾同去迎這半部老秦人的好男兒。”

兩人一前一後,走下了長平關的關牆。

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牧的孤兒營之旅第七百七十五章 呂不韋整個人都震驚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一百四十二章 好了範睢大哥還是請你閉嘴吧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初戰,形勢不利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找罵的法家!第一百零五章 拍桌子的趙丹第七百八十六章 秦國人的瘋狂攻勢第五百二十章 未知來客第六百七十四章 齊王建的惱火第五百四十六張 蒲津渡趙軍的大危機第三十八章 七大姑家八大姨的九兒子第七百九十四章 斷情第五百二十章 未知來客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國親趙派的威風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王后給自己的兒子好好的上了一課第八百六十章 偃旗息鼓第七十三章 秦王稷的怒火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九章 趙勝第二百六十九章 五國伐秦?第九百五十二章 最終決定第三百二十八章 上了趙丹的惡當了!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五百六十二章 呂不韋的努力第三十八章 七大姑家八大姨的九兒子第六百一十七章 棋差一招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匈奴內訌? 第二章第七百七十三章 對峙第八百零八章 慌亂的燕國人第九百五十六章 呂不韋進宮第八百九十章 趙國來使第六十八章 好消息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趙括的任務第五百三十一章 新年會議第一百三十章 殺人第六百三十六章 蠢貨,我們是趙國人第七百七十章 六國伐趙!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五百七十八章 趙括的奇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第九百四十三章 秦楚戰局第一千零六十章 魯儒第九百四十六章 啥時候纔能有蒸汽機啊第四百三十五章 趙丹的底線第九百六十五章 退無可退的王翦第二百八十八章 解圍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難的齊國君臣第八百三十章 先打誰第六百六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二百一十七章 趙國騎兵五百主李牧第三百二十六章 獅子和老虎之間的交鋒第四百九十七章 後勝求和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國傳來的好消息第九百一十二章 都是一羣沒用的東西!第八百零五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九十五章 秦銳士第七百一十五章 獻計第八百章 賢撣的心路歷程第二百七十一章 黯然的君王后和喜怒相加的趙丹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九百五十一章 伐秦還是滅楚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八百六十八章 黃歇的困境第九百二十七章 生存還是死亡,汝自己選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第一千零八章 趙丹的構想第四百一十四章 遭遇第八百五十二章 付之一炬,瞞天過海第九百九十九章 使者?第八百三十四章 我們就是來送死的第七百零八章 詳情和應對第七十七章 廢立第七百五十六章 燕國的顧慮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破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二百四十九章 奇襲夷陵城第八百七十八章 城內城外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六百一十六章 劫後逢生的郭開第五百二十一章 信陵君之死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八百一十五章 破城難?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四十二章 虞信使楚 3第一百九十二章 秦國的慘重損失讓秦王稷十分的不爽第一百七十九章 論收小弟對趙國的重要性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國傳來的好消息第四百三十章 魏王圉很生氣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七百九十一章 魏國滅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王稷想和寡人談?先拿個人頭當利息!第七百五十章 狗急跳牆的段乾子第七百二十章 呂不韋的建議第八百五十八章 暴烈如火
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牧的孤兒營之旅第七百七十五章 呂不韋整個人都震驚了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一百四十二章 好了範睢大哥還是請你閉嘴吧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初戰,形勢不利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找罵的法家!第一百零五章 拍桌子的趙丹第七百八十六章 秦國人的瘋狂攻勢第五百二十章 未知來客第六百七十四章 齊王建的惱火第五百四十六張 蒲津渡趙軍的大危機第三十八章 七大姑家八大姨的九兒子第七百九十四章 斷情第五百二十章 未知來客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國親趙派的威風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王后給自己的兒子好好的上了一課第八百六十章 偃旗息鼓第七十三章 秦王稷的怒火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九章 趙勝第二百六十九章 五國伐秦?第九百五十二章 最終決定第三百二十八章 上了趙丹的惡當了!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五百六十二章 呂不韋的努力第三十八章 七大姑家八大姨的九兒子第六百一十七章 棋差一招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匈奴內訌? 第二章第七百七十三章 對峙第八百零八章 慌亂的燕國人第九百五十六章 呂不韋進宮第八百九十章 趙國來使第六十八章 好消息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趙括的任務第五百三十一章 新年會議第一百三十章 殺人第六百三十六章 蠢貨,我們是趙國人第七百七十章 六國伐趙!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五百七十八章 趙括的奇兵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第九百四十三章 秦楚戰局第一千零六十章 魯儒第九百四十六章 啥時候纔能有蒸汽機啊第四百三十五章 趙丹的底線第九百六十五章 退無可退的王翦第二百八十八章 解圍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難的齊國君臣第八百三十章 先打誰第六百六十三章 敲山震虎第二百一十七章 趙國騎兵五百主李牧第三百二十六章 獅子和老虎之間的交鋒第四百九十七章 後勝求和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國傳來的好消息第九百一十二章 都是一羣沒用的東西!第八百零五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九十五章 秦銳士第七百一十五章 獻計第八百章 賢撣的心路歷程第二百七十一章 黯然的君王后和喜怒相加的趙丹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九百五十一章 伐秦還是滅楚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八百六十八章 黃歇的困境第九百二十七章 生存還是死亡,汝自己選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第一千零八章 趙丹的構想第四百一十四章 遭遇第八百五十二章 付之一炬,瞞天過海第九百九十九章 使者?第八百三十四章 我們就是來送死的第七百零八章 詳情和應對第七十七章 廢立第七百五十六章 燕國的顧慮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破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二百四十九章 奇襲夷陵城第八百七十八章 城內城外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六百一十六章 劫後逢生的郭開第五百二十一章 信陵君之死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八百一十五章 破城難?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四十二章 虞信使楚 3第一百九十二章 秦國的慘重損失讓秦王稷十分的不爽第一百七十九章 論收小弟對趙國的重要性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國傳來的好消息第四百三十章 魏王圉很生氣第二百九十四章 挖坑的蘇代第七百九十一章 魏國滅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王稷想和寡人談?先拿個人頭當利息!第七百五十章 狗急跳牆的段乾子第七百二十章 呂不韋的建議第八百五十八章 暴烈如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