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深夜來客

趙丹覺得,要是自己在這樣的優勢情況下答應了範睢的這種求和條件,那麼自己就真的是很傻很天真的典範了。

不,是很蠢很智障纔對。

但是趙丹雖然在心裡已經將範睢罵成了狗,可接下來趙丹卻又懶得開口了。

既然這秦王稷都不開口了,寡人老和範睢這個臣子說話也不是個事啊。

身份都不對等,聊什麼聊?

於是趙丹便也看了身邊的虞信一眼。

讓虞信上去和範睢扯皮一下好了。

虞信會意,立刻也站了起來,開口道:“應候此言差矣!須知如今河東郡之中秦國敗局已定,若是秦王仍舊一意孤行,那麼安邑之中二十萬秦軍不日便將落得一個全軍覆沒的下場!此刻秦國只有割讓河東並退出南陽郡,吾趙國才能夠同意此次停戰!”

對於秦國這個敵人,趙丹向來是不會有任何客氣的。

所以虞信說的這些要求,也是一早就得到趙丹首肯的。

毫無疑問,如果這樣的要求真的得到了實現的話,那麼秦國就真的是元氣大傷了。

就連趙丹麾下的趙國大臣們也不覺得這個要求有任何實現的可能性,除非秦王稷和範睢真的昏了頭了。

果然下一刻範睢就立刻反駁道:“此事絕無可能!如今三晉聯軍受阻於安邑城下不得寸進乃是事實……”

兩人你來我往,在大殿之中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辯論。

而且不僅僅是這兩個人,慢慢的,包括秦國使團和趙國使團在內的所有人都捲入了這樣的一場大辯論之中。

簡單的來說就是你說我輸定了,我說你輸定了……

趙丹饒有興致的看着面前的這一切,臉上倒是沒有什麼不耐煩的神色。

談判談判,說白了不就是吵架嘛。

趙丹非常的有信心,這場吵架最後一定會以趙國的獲勝而告終。

局勢果然一如趙丹所料。

在經歷了漫長的爭吵之後,秦國使團在談判桌上的表現,果然漸漸的被趙國使團給壓制下去了。

其實像這樣的“談判”,也就和兩名婦人在街邊的罵街差不了多少,區別可能也就是兩國的使團成員多少還是要顧忌一下身份,不會說出一堆污言穢語,而是拐着彎告訴對方“你們國家在我們國家看來根本就是辣雞”。

而且很多時候談判桌上的局勢是和戰場上的局勢息息相關的。

如果任意一方在戰場上的局勢被壓制的話,那麼這一方在談判桌上也肯定是被壓制的一方。

畢竟這仗打不好的話,哪裡來的底氣在談判桌上吹牛逼?

而且趙國使團本身也不是孤軍奮戰,在靜靜的圍觀了一會之後,韓國、魏國以及楚國的使團裡面的那些人也開始加入了這場口水大戰之中。

當四個使團的人圍着孤零零的秦國使團狂噴口水的時候,趙丹甚至都開始懷疑那些可憐的秦國使團中人會不會直接就這麼被口水給吞沒了……

但幸運的是,當秦國使團看上去已經要支撐不住的時候,黑夜降臨了。

回到趙國大營之中的趙丹看着座下胡吃海喝的虞信和李伯,忍不住微微的搖了搖頭:“吃慢點,注意儀態啊虞卿。”

剛剛將一大塊肉脯塞進嘴裡的虞信擡起了頭,有些不好意思的朝着趙丹笑了一笑,告了一聲罪之後又繼續全力以赴的對付面前的美食去了。

好吧,看起來吵架其實也是相當耗費體力的。

今天這一次雖然看上去似乎毫無意義,但還是讓趙丹獲得了不少的訊息。

在虞信和李伯都吃飽之後,君臣三人經過一番商議,得出了兩點結論。

首先,秦國人的確是想要和趙國求和的,至少是想要暫時停止河東郡方面戰事的。

因爲秦國人並不想兩面開戰。

其次,在求和的同時,秦國人也沒有任何要放棄河東郡的念頭。

也就是說,在秦國不放棄河東郡的情況下,和平是可以實現的。

趙丹一拍桌子:“這秦王稷還真是想得夠美的啊!”

李伯開口道:“大王,以臣之見,若是戰場上沒有產生變化的話,那麼恐怕秦國人是不會鬆口的了。”

趙丹不置可否,過了一會開口道:“寡人記得前幾天宛城方面才傳來情報,說秦軍已經連續多天對楚軍展開了大規模進攻了,對吧?”

“是,大王。”

趙丹又道:“寡人也在四天前朝着廉頗大將軍發出了命令,以信使的路程來計算的話,那麼安邑方向的三晉聯軍也應當發動進攻了吧?”

“是,大王。”

“很好。”趙丹十分滿意的點頭。

從現在來看,這一石二鳥的戰略其實還算順利。

虞信開口道:“大王,臣覺得這秦國人和談的誠意根本不足,有可能只不過是拖延時間罷了。”

趙丹微微一笑,道:“寡人當然知道秦國人是在拖延時間,但是虞卿啊,這世間之事可不是什麼都能夠如秦王稷所願的。他秦王稷想要藉着洛邑之會拖延時間,寡人何嘗又不是想要藉着這洛邑之會給他一次意想不到的‘驚喜’呢。”

“驚喜?”虞信和李伯有些疑惑的看着趙丹。

就在這個時候,趙國宮廷侍衛長突然出現在了趙丹的身邊,朝着趙丹低聲稟告。

“大王,有人自稱齊國密使、持齊王信物求見。”

趙丹聞言立刻就笑了起來。

“兩位卿家,寡人替秦王稷準備的驚喜,如今已經到了。”

片刻之後,一名渾身上下遮擋得嚴嚴實實的人來到了只有趙丹一人獨坐的大廳之中。

趙丹上下打量了一下來客,嘴角的笑容越發的濃郁了。

“沒想到齊王居然派後卿前來,難道他就不怕本王見獵心喜,直接把後卿留下爲趙國效力不成?”

來人掀開了僞裝,露出了內裡的本來面目。

這名齊國來使,確實就是齊王建的頭號心腹,如今的齊國相邦後勝。

後勝恭恭敬敬的朝着趙丹行禮:“外臣後勝見過大王。”

如果不是親眼見到的話,趙丹都有點不相信像後勝這種肚子可能要佔到一半體重的傢伙居然能夠把腰彎得這麼低……

趙丹眨了眨眼睛,將奇怪的念頭從心中驅趕出去,對着面前點頭哈腰的後勝笑道:“後卿請坐吧。”

不得不說,後勝這個傢伙雖然貪財,但是這禮數還是相當到位的。

尤其是這種落座之後仍然朝着趙丹微微彎腰表示恭敬的舉動,讓趙丹的心理就覺得很滿意。

正所謂見微知著,一看就知道這後勝肯定是一個拍馬屁的高手,怪不得能把齊王建哄得團團轉。

如果在諸子百家之中有一門“馬屁家”的話,那麼趙丹覺得後勝應該是能在其中有一席之地的。

於是趙丹便笑道:“寡人聽說後卿有大才,若是後卿願意投趙,寡人便封后卿一個建信君,不知後卿意下如何?”

建信君這個稱號,其實在歷史上是要給那位趙孝成王男寵的……

後勝聽到了趙丹的這番話之後身體就是一震,下意識的開口問道:“大王此言當真?”

趙丹哈哈大笑:“寡人之言,自然當真。”

後勝這才察覺了自己的失態,忙對着趙丹告罪。

趙丹擺了擺手,制止了後勝的告罪,正色對着面前的這位齊國相邦說道:“寡人想讓後卿知道,寡人之言並非玩笑,後卿日後便知。”

以趙丹的地位,當他用如此認真的神色和語氣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很少會有人覺得他是在說謊話。

後勝只感覺自己心中掠過一陣異樣的情緒,但很快就將這種情緒給壓制了下來。

要知道,如今的後勝雖然貴爲齊國相邦,但是封君之位已經完全和後勝無關了。

因爲後勝的親姐姐君王后十分嚴厲的駁回了齊王建想要給後勝封君的要求……

在壓制了這股異樣的情緒之後,後勝正色對着趙丹說道:“大王,臣此次前來,乃是爲了大王先前和吾王陣前相會之事。”

趙丹的眼中精芒一閃,臉上卻不急不慢的開口說道:“這麼說來,想必齊王已經作出決定了?”

後勝點了點頭,但卻並沒有立刻說出齊王建的決定,而是反問了一句:“大王,若是齊國願意接受大王的條件,又不知大王該以何回報呢?”

趙丹笑眯眯的看了後勝一眼,突然開口說道:“寡人聽說這燕王已經病入膏肓,晏駕之時應當便在近日。”

這聽起來似乎是和後勝所說的完全鳳牛馬不相及的一件事情。

但是不知爲何,後勝在聽到了趙丹的這番話之後,臉上的神情卻微微一動。

趙丹咳嗽了一聲,繼續說道:“寡人還聽說若是燕王晏駕之後繼位的應當便是公子安。而公子安若繼位必定重用高陽君榮蚠,榮蚠此人又素來仇視我趙國久矣。”

後勝砸了砸嘴,似乎聽出了些什麼:“所以趙王的意思是……”

趙丹笑道:“寡人的意思其實很簡單,燕後前陣子剛剛過繼一子,名爲公子軻。以寡人看來,這公子軻纔是繼承燕王之位的最佳人選哪!不知道齊王是否也這般以爲呢?”

後勝眼珠一轉,臉上突然露出了一絲微笑:“回大王,公子軻素有賢名,早已爲吾王所知矣。因此在吾王看來,公子軻的確便是繼承燕王的最佳人選!”

趙丹聞言,不由得撫掌大笑:“燕王和寡人果然是英雄所見略同啊,只不過公子安如今勢大,若是等到燕王晏駕之後必定是輪不到公子軻即位的,這確是一樁麻煩事了。”

後勝仔細的觀察了趙丹的神色一會,試探性的說道:“不知齊國能否在此事上幫助大王一二?不過大王之趙國兵鋒盛極諸侯,想來亦是無需他國幫助也。”

“不不不。”趙丹大搖其頭,對後勝說道:“自從前年長平之戰以來,寡人接連對匈奴、河東用兵,又如何再有兵力去參與這燕國之事呢?但是燕後乃是寡人之姊妹,燕後之事寡人又無法置之不理,實在是令寡人憂心啊。”

趙丹這一副長吁短嘆的模樣落在後勝的眼裡,立刻就讓後勝眼中的光芒開始亮了,趕忙說道:“若是趙王不嫌棄,齊國尚有二十萬技擊之士,想來可助趙王完成此心願。”

趙丹一聽似乎非常驚喜:“此事當真?”

後勝用力點頭,道:“回大王,此事的確當真!”

趙丹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突然從懷中掏出了一份信箋。

“後卿啊,燕後曾在此信中所言,若是有人願助公子軻繼位,則事成之後燕後當以三百里之地贈予行此義舉之國。寡人覺得齊王頗有桓公之風,正是行此義舉之最佳人選,不知後卿以爲如何?”

後勝不敢怠慢,慌忙上前朝着接過了趙丹手中的密信,拍着胸脯作出了保證:“還請大王放心,齊國素來以仁義爲天下所知,此事自當是義不容辭!”

兩人相視大笑。

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蒙驁第二百零九章 墨俠們的刺殺計劃第七百九十四章 斷情第八百六十章 偃旗息鼓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第八十六章 麻煩大了第八十二章 長平戰火 2第六百九十九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一百六十章鬱悶的白起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丹的王牌騎兵第九百零一章 高宛城下第一千零四章 趙有黃雀,其名趙丹第九百四十六章 啥時候纔能有蒸汽機啊第四百零八章 陣前相會第八百一十章 進軍燕國 第三章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上掉下個邯鄲姬第七百七十章 六國伐趙!第三十八章 七大姑家八大姨的九兒子第九百七十九章 漢中危情第九百零九章 李牧的試驗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趙國要求不高,你們秦國只需要割點土地就行了第九百三十五章 破解陰書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匈奴重騎兵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當的接觸戰第六百章 武器、印刷和火藥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牧東進,韓王然的決定第五百五十四章 寡人要親征第九百六十六章 王翦的自信第六百九十九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七百七十二章 王駕親征第八百五十三章 相互猜測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趙括的任務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七百三十章 魏國的條件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園獻計第二百四十九章 奇襲夷陵城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無忌的威脅第九百零五章 婚禮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三百一十七章 寡人慾親征河東!第六十九章 劇辛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門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二百七十三章 虞信的主意第三百七十八章 巡視軍營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制度和新相邦的產生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園獻計第一百七十四章 白起活命的唯一機會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人老了,就會急躁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許久不見第九百四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三百九十章 風雨欲來第七百四十八章 趙軍出征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理的趙豹第一百零八章 裝逼的隱士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第三百零七章 岸門之戰第六百五十四章 邯鄲的變化第六百二十四章 趙勝入宮第七百二十一章 鹿臺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十章 邯鄲第五百八十三章 關隘破,白起歸第三十八章 七大姑家八大姨的九兒子第二百八十七章 意想不到的會師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荀子論兵第二百一十四章 雖然趙丹很想打秦國,然而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非和參謀處的計劃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國親趙派的威風第五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總要與時俱進啊第八百五十章 廉頗的信心第二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立刻發兵攻秦?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秦兵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東郡太守王稽的心情很不好第二百八十八章 解圍第六百五十四章 邯鄲的變化第二百七十八章 樂乘奪皮牢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上掉下個邯鄲姬第五百二十二章 秦王柱問計第九百四十二章 趙王和齊王的會面第一百零八章 裝逼的隱士第五百五十八章 喜訊啊大王第五百五十八章 喜訊啊大王第五百零九章 言傳身教第六百六十一章 入宮求情第九百零六章 吾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八百七十七章 陽翟風雲第三百六十章 對燕國局勢的應對第三百五十六章 願爲良弓,不爲狡兔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九百一十四章 後勝進宮第一千零四十章 死又何妨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夜談,夜襲
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蒙驁第二百零九章 墨俠們的刺殺計劃第七百九十四章 斷情第八百六十章 偃旗息鼓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第八十六章 麻煩大了第八十二章 長平戰火 2第六百九十九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一百六十章鬱悶的白起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丹的王牌騎兵第九百零一章 高宛城下第一千零四章 趙有黃雀,其名趙丹第九百四十六章 啥時候纔能有蒸汽機啊第四百零八章 陣前相會第八百一十章 進軍燕國 第三章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上掉下個邯鄲姬第七百七十章 六國伐趙!第三十八章 七大姑家八大姨的九兒子第九百七十九章 漢中危情第九百零九章 李牧的試驗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趙國要求不高,你們秦國只需要割點土地就行了第九百三十五章 破解陰書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匈奴重騎兵第五百零六章 旗鼓相當的接觸戰第六百章 武器、印刷和火藥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牧東進,韓王然的決定第五百五十四章 寡人要親征第九百六十六章 王翦的自信第六百九十九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七百七十二章 王駕親征第八百五十三章 相互猜測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趙括的任務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七百三十章 魏國的條件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園獻計第二百四十九章 奇襲夷陵城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無忌的威脅第九百零五章 婚禮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三百一十七章 寡人慾親征河東!第六十九章 劇辛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門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二百七十三章 虞信的主意第三百七十八章 巡視軍營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制度和新相邦的產生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園獻計第一百七十四章 白起活命的唯一機會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人老了,就會急躁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許久不見第九百四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三百九十章 風雨欲來第七百四十八章 趙軍出征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理的趙豹第一百零八章 裝逼的隱士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啊第三百零七章 岸門之戰第六百五十四章 邯鄲的變化第六百二十四章 趙勝入宮第七百二十一章 鹿臺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十章 邯鄲第五百八十三章 關隘破,白起歸第三十八章 七大姑家八大姨的九兒子第二百八十七章 意想不到的會師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三百九十九章 荀子論兵第二百一十四章 雖然趙丹很想打秦國,然而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非和參謀處的計劃第二百一十二章 燕國親趙派的威風第五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總要與時俱進啊第八百五十章 廉頗的信心第二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立刻發兵攻秦?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秦兵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東郡太守王稽的心情很不好第二百八十八章 解圍第六百五十四章 邯鄲的變化第二百七十八章 樂乘奪皮牢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上掉下個邯鄲姬第五百二十二章 秦王柱問計第九百四十二章 趙王和齊王的會面第一百零八章 裝逼的隱士第五百五十八章 喜訊啊大王第五百五十八章 喜訊啊大王第五百零九章 言傳身教第六百六十一章 入宮求情第九百零六章 吾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八百七十七章 陽翟風雲第三百六十章 對燕國局勢的應對第三百五十六章 願爲良弓,不爲狡兔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九百一十四章 後勝進宮第一千零四十章 死又何妨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夜談,夜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