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上黨郡的重要性

趙丹正在思考。

思考着這場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這場曠世大戰,並不是一場偶然爆發的戰爭,也並非是一場簡單的戰爭。

它是一場必然在秦趙之間爆發的戰爭,而且也必然會爆發在上黨郡之中,秦趙兩國之間的任何博弈,都只不過是讓這場必然爆發在上黨郡之中的戰爭所爆發的時間點推遲或者提前罷了。

爲什麼這麼說呢?這就要談到上黨郡的地理位置了。

長平所在的上黨郡位於南北走向的太行山南部,這座上千裡的山脈之中分支無數,其中遍佈崇山峻嶺,被稱爲“天下之脊”,雄踞中原大地,俯視天下四方。

它就好似一座巨大無比、高聳入雲的一座超級金字塔矗立在黃河之北,扼守中原要津,易守難攻。任何一個國家只要佔據了它,就能夠在爭霸天下的過程中取得居高臨下的優勢。

春秋時期的霸主晉國的崛起,正是從將太行山納入晉國領土之內開始。有了太行山脈作爲制高點之後,晉國無論是對東面的齊國、南面的楚國還是西面的秦國都擁有了地形上的優勢。

雖然因爲奇葩的六卿執政制度讓晉國一直有內亂的傳統,但是憑藉着易守難攻的太行山脈,即便是內亂時候的晉國也能夠非常容易就抵擋住敵國的入侵。而等到晉國結束了內亂之後,強大的晉國軍隊又能夠從太行山脈之中蜂擁而出,鎮壓天下所有不服。

太行山脈之中一共有八條東西朝向的道路可供大軍通行,人們將這八條道路統稱爲“太行八陘”。這八陘分別是北太行的軍都陘、蒲陰陘、飛狐陘和井陘,以及南太行的滏口陘、白陘、羊腸陘、軹關陘。再加上一條南北走向的太行陘以及東西走向的崤函通道,一共是十條道路可供通行。

只要掌握了這十條道路的出入口,就能夠徹底的掌控整座太行山脈。

掌控了太行山脈,就掌控了天下大勢。

從歷史上來說,當秦國佔領了這十條道路之後,僅僅用了七年時間就乾淨利落的完成了統一大業。

這裡面固然有秦國已經強大到可以平推的原因,但秦國之所以能夠平推得如此徹底而迅速,也和太行山脈這座天下之脊的地利優勢有着不小的關係。

太行山分南北兩半,如今秦趙兩國所爭奪的上黨郡,它的疆域之中便包含了大半個南太行山脈。

在上黨郡之中一共有四條陘道,其中的一條位於北上黨之中的通道,叫做滏口陘。

這條滏口陘,也是年輕的趙孝成王之所以力排衆議,決定出兵上黨郡,最終引發長平之戰的最關鍵因素。

滏口陘橫貫上黨郡中的南太行,東側出口不遠處是趙國重鎮武安,武安再往東便是趙國都城邯鄲。

而滏口陘的西側出口則是晉陽盆地,這裡坐落着趙氏家族賴以發家並建立趙國的大本營晉陽城。

無論是晉陽也好,邯鄲也罷,那都是趙國的核心命脈。晉陽和邯鄲一東一西位於太行山兩邊,而滏口陘恰恰就是這麼一條溝通晉陽和邯鄲間的最近通道,由此可見滏口陘對趙國的重要性。

作爲一代明君,秦王稷當然不可能意識不到滏口陘的重要性,事實上長平之戰已經是秦趙兩國圍繞太行山的控制權所爆發的第二場戰爭了。

早在九年之前,秦王稷就曾經嘗試過利用滏口陘對趙國的優勢來打擊趙國這個強敵。

九年之前那場大戰中,秦軍借道韓國上黨,沿着滏口陘東出攻擊武安這個邯鄲的西大門,隨後秦趙雙方在閼與展開一場決戰。

趙括的父親馬服君趙奢率領趙軍在這一戰中消滅十萬秦軍,斬殺武安君白起最得力的助手、當時秦國的二號大將胡陽,取得了一場令天下震驚的大勝。

這場大敗讓秦王稷意識到想要繞過韓國去打擊趙國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正在苦思無策之時,範睢適時的出現在了秦王稷的面前,獻上了“遠交近攻”的策略。

於是秦國的國策由此改變,英明的秦王稷逐四貴扶持範睢上位,秦國戰略大方向全線轉變,不再像當年越過魏國去打齊國那樣越過韓國打趙國了,而是選擇先打韓國,把上黨郡拿下來再說。

只要秦國擁有了上黨郡尤其是北上黨,那麼秦軍隨時都可以通過滏口陘東出攻擊武安和邯鄲,或者西出攻擊晉陽,想打哪就打哪。

而趙國方面來說,沒有滏口陘作爲大軍通行道路的話,趙國想要從晉陽和邯鄲之間相互調兵就要走更加北邊也更加偏遠的井陘,從井陘調兵的距離是從滏口陘調兵的兩倍以上,根本來不及做到及時支援。

所以趙國可以容許擁有着滏口陘的北上黨被同爲三晉的韓國所有,但卻無論如何也不能夠容忍秦國獲得這塊土地。

秦國一旦有了北上黨,那麼趙國從此對秦國就只有被動挨打,再無主動進攻的餘地了。這是地理條件所決定的,除非能夠移山填海,否則任何人都無法改變這一點。

所以趙國不得不爭,至少北上黨是一定要爭下來的。就算是把時間線推前到馮亭率領上黨郡降趙的時候去讓如今的趙丹來穿越,那麼趙丹也一定要把北上黨拿下來,否則的話爭霸天下這盤棋,趙國根本玩不起!

這就說明一點,任何一個有志於爭霸天下的穿越者首先地理必須要合格,否則的話就祈禱你能有個系統助戰吧。

由此看來,歷史上那位做出接受上黨郡決定的趙孝成王,以及力主接受上黨郡的平原君趙勝當時真的就是昏了頭嗎?其實也未必。因爲九年之前的閼與之戰中,趙孝成王的父親趙惠文王面對着從太行山南部蜂擁而來的秦國大軍時也做出了同樣的選擇,那就是——戰!

九年過去了,秦國的核心二人組從秦王稷和魏冉變成了秦王稷和範睢,趙國則從趙惠文王和趙勝變成了趙孝成王和趙勝,但是兩國對於爭奪上黨乃至爭奪整個太行山的決心和意志,其實都沒有變。

這就是所謂的百年國策,決不動搖!

任何參考了集體智慧研討之後所做出來的決定都一定會有其理由所在,如果簡單的以昏庸或者短視這樣簡單的話去一語而概之在長平之戰前後趙國領導層的表現,未免會顯得失之偏頗,過於輕視古人、尤其是輕視了讓趙國變得如此強大的領導班底們的智慧。

爭霸天下從來都是一場賭局,有時候即便你在合適的時機拿到了合適的手牌並選擇了梭哈也未必能贏,但不梭哈你就一定會輸,那你賭不賭?

歷史上的趙孝成王和趙勝,選擇了去賭這一手!

他們也確實有過成功的機會,因爲雖然當時的秦國是史上最強的秦國,但是趙國同樣也是史上最強的趙國!

只可惜趙孝成王和趙勝最終還是技術不精,輸給了更強大的對手秦王稷和範睢,秦國一戰贏光了趙國所有的籌碼,把趙國踢出賭桌,成爲了那個最終的勝利者。

但現在,同樣是梭哈的局面,如今的趙丹憑藉着自己穿越者所帶來的知識和對歷史的通曉以及兩世趙丹記憶等種種因素相加,已經成功的改變了賭局的形勢,讓趙國在這場雙方還沒有完全掀開底牌的賭局之中第一次佔據了上風。

作爲穿越者,趙丹的心中非常清楚,趙國的籌碼沒有秦國多,所以秦國輸了這一場還能夠有籌碼繼續和趙國對賭,而趙國輸了的話那所有的籌碼就都全部輸光,再無翻盤餘地。

不過因爲趙國在賭局中的優勢,現在這場賭局有了求和的機會。

如果按照樓昌的話去說,那麼秦趙求和,各有損失,結果是趙國小勝,秦國元氣稍虧,大家都不算傷筋動骨,賭局重新開盤。

如果不按照樓昌的話去做,那麼大家繼續對賭,魏燕兩國動向未定,賭局前途難料。

歷史在此早已被改變,就算有穿越者知識的加持,趙丹也無法再預測出賭局最終是什麼結果,這是一個風險極高的選擇。

龍臺正殿之中,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了趙丹的身上,等待着這位趙國君王做出最終的決定。

趙丹沉默了下來,無數念頭在他的腦海之中交替出現,他的臉色忽喜忽憂,沒有人能夠知道這位年輕的、登基僅僅不過第六個年頭的趙王到底在思考着什麼。

良久之後,年輕的趙國君主擡起了頭,面色沉靜,臉龐上不再有任何的糾結或者猶豫,雙目之中一片清明,說話的語氣平靜卻不容置疑。

“寡人不和。”

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門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進城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人老了,就會急躁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九百零六章 吾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計寡人?白羊王汝還未夠班啊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九百零六章 吾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五百七十五章 這個趙王,簡直太過分了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饒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九百九十四章 CD破第二百零二章 韓王然和魏王圉的心情大不同第九百一十七章 吾欲降趙,不知諸位以爲如何?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三百六十二章 蔡澤的外交方略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給面子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三百七十二章 從邯鄲出發的使團第四百七十六章 原來寡人的趙國騎兵已經這麼強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雄心壯志的劇辛第七百零四章 長治城的情況似乎不太好第七百八十四章 戰事起第八百五十八章 暴烈如火第六百九十章 進展順利的草原攻略第二十七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4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二百二十六章 先廢掉秦國的一個幫手第六百八十一章 調解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匈奴重騎兵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國真正的和平條件第一百一十八章 侯贏罵魏王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九百一十九章 這趙國使團,吾今日是請定了!第五百四十章 糞土可比萬戶侯第八十二章 長平戰火 2第三百九十九章 荀子論兵第一百八十二章 畫風逆轉的爭吵第七百三十三章 趙勝的妙計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需正名的何華第三十八章 七大姑家八大姨的九兒子第三百七十二章 從邯鄲出發的使團第七十章 危機第九百零一章 高宛城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右賢王和文夫子第七百九十八章 西進祁連山第八百八十九章 下一個目標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八百九十六章 王翦論戰第三百零六章 將計就計的魏無忌第八百零六章 荊軻見駕第八百一十五章 破城難?第六百零五章 郭開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定西域第九百四十五章 上林苑之中的炸藥工坊第九十九章 陷落第一千零三章 救星“鄭朱”第九百七十一章 大捷的消息第二十一章 蘇代使齊 4第七百六十二章 緩緩生長的趙國科技樹第二百三十七章 魏無忌覺得自己可能是帶不動這些豬隊友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秦國的慘重損失讓秦王稷十分的不爽第六百九十四章 深夜會議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的大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高唐城之中的變化第九百六十一章 趙丹教子第八百五十三章 相互猜測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蒙驁第二百八十九章 趙括遭遇的挫折第四百零三章 戰還是不戰?第九百六十六章 王翦的自信第六十三章 燕國風雲 2第四百七十三章 匈奴人的內訌第二百七十一章 黯然的君王后和喜怒相加的趙丹第八百二十九章 勝利所帶來的附加問題第七百四十七章 結束的序幕第二百五十六章 趙國在出徵前的誓師大會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六百六十九章 論功行賞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入王宮第七十八章 高能預警第三百六十四章 趙丹的農業大殺器第九百八十一章 給李牧的“驚喜”第九百零八章 寡人覺得趁火打劫是一個好習慣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入王宮第八百四十六章 李牧的打算第七百四十五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三百九十三章 李牧南下第六百一十章 君上救我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四百一十二章 君上,請忍一時之氣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八百九十四章 齊王建的怒火第五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賭注第一百九十八章 趙丹的新政和齊王建的怒火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九百四十一章 破臨淄
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門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進城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人老了,就會急躁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九百零六章 吾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計寡人?白羊王汝還未夠班啊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九百零六章 吾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五百七十五章 這個趙王,簡直太過分了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饒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九百九十四章 CD破第二百零二章 韓王然和魏王圉的心情大不同第九百一十七章 吾欲降趙,不知諸位以爲如何?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三百六十二章 蔡澤的外交方略第六百六十七章 不給面子第一千零三十章 西進的趙括第三百七十二章 從邯鄲出發的使團第四百七十六章 原來寡人的趙國騎兵已經這麼強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雄心壯志的劇辛第七百零四章 長治城的情況似乎不太好第七百八十四章 戰事起第八百五十八章 暴烈如火第六百九十章 進展順利的草原攻略第二十七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4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二百二十六章 先廢掉秦國的一個幫手第六百八十一章 調解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匈奴重騎兵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國真正的和平條件第一百一十八章 侯贏罵魏王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九百一十九章 這趙國使團,吾今日是請定了!第五百四十章 糞土可比萬戶侯第八十二章 長平戰火 2第三百九十九章 荀子論兵第一百八十二章 畫風逆轉的爭吵第七百三十三章 趙勝的妙計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需正名的何華第三十八章 七大姑家八大姨的九兒子第三百七十二章 從邯鄲出發的使團第七十章 危機第九百零一章 高宛城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右賢王和文夫子第七百九十八章 西進祁連山第八百八十九章 下一個目標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八百九十六章 王翦論戰第三百零六章 將計就計的魏無忌第八百零六章 荊軻見駕第八百一十五章 破城難?第六百零五章 郭開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定西域第九百四十五章 上林苑之中的炸藥工坊第九十九章 陷落第一千零三章 救星“鄭朱”第九百七十一章 大捷的消息第二十一章 蘇代使齊 4第七百六十二章 緩緩生長的趙國科技樹第二百三十七章 魏無忌覺得自己可能是帶不動這些豬隊友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秦國的慘重損失讓秦王稷十分的不爽第六百九十四章 深夜會議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的大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高唐城之中的變化第九百六十一章 趙丹教子第八百五十三章 相互猜測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蒙驁第二百八十九章 趙括遭遇的挫折第四百零三章 戰還是不戰?第九百六十六章 王翦的自信第六十三章 燕國風雲 2第四百七十三章 匈奴人的內訌第二百七十一章 黯然的君王后和喜怒相加的趙丹第八百二十九章 勝利所帶來的附加問題第七百四十七章 結束的序幕第二百五十六章 趙國在出徵前的誓師大會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六百六十九章 論功行賞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入王宮第七十八章 高能預警第三百六十四章 趙丹的農業大殺器第九百八十一章 給李牧的“驚喜”第九百零八章 寡人覺得趁火打劫是一個好習慣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入王宮第八百四十六章 李牧的打算第七百四十五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三百九十三章 李牧南下第六百一十章 君上救我第一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第四百一十二章 君上,請忍一時之氣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八百九十四章 齊王建的怒火第五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賭注第一百九十八章 趙丹的新政和齊王建的怒火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九百四十一章 破臨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