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糞土可比萬戶侯

趙丹目送着趙恆走下了馬車,在幾名隨從的陪同下朝着不遠處的華夏學宮щww{][lā}

從今天開始,趙恆將以一名普通學生的身份進入到華夏學宮之中學習,而趙國太子進入華夏學宮的這個噱頭也一定能夠助長華夏學宮在天下諸人之中的聲望和重要程度。

總而言之,這是一件對於趙國王族以及華夏學宮都算得上是兩相得利的事情。

在趙恆離開之後,趙丹並沒有立刻讓車駕回轉宮城,而是繼續往北而去,進入了邯鄲郭城之中。

郭城之中此刻十分的熱鬧,無數人流熙熙攘攘,完整的重現了當年晏嬰在楚王面前吹的那個牛逼“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

單單以面前的這番繁華景象而論,便已經能夠十分肯定的確認一個結論——邯鄲的確已然成爲了如今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大城。

趙丹今天並沒有擺出王駕,而是坐的一輛馬車,相當於是微服私訪,因此也並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趙丹的目光左右觀察着,很快發現在道路的兩旁還有不少民夫正在揮汗如雨的挖着溝渠。

這乃是來自於趙丹的授意,在今年正式開展的“邯鄲排污渠工程”。

說是渠,但實際上也就是在每家每戶的面前挖條排水溝罷了。

但可別小看這些排水溝,有了這些排泄的溝溝渠渠,再加上定時的維護,一直以來困擾着邯鄲的那臭氣熏天的問題應該就會減輕不少。

事實上趙丹最近還在監察衛呈上來的奏章之中發現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有另外一部分人也在積極的幫助着趙丹解決着排泄物這個問題。

什麼人?

商人。

就在這兩三年中,邯鄲城之中開始多出了一種新的職業,拾糞者。

這些拾糞者每天都會拉着一輛人力車到邯鄲城之中各家各戶四處去討要糞便。

對於拾糞者的這些行爲,邯鄲城的住戶們無疑是非常歡迎的,拾糞者們往往要不了多少時間,就能夠載着一車滿滿當當的糞便離去。

去哪?

這些源源不斷的糞便被拾糞者們弄到了邯鄲郭城外幾裡處的一片莊園之中。

而根據監察衛的回報,這一處莊園的主人不是別人,正是呂不韋。

一個曾經是這個世界上最頂級商人的聰明人。

很顯然,即便是呂不韋此刻不在趙國之中,但是呂氏家族裡也仍舊是有着目光敏銳之人啊。

要這麼多糞便來幹什麼?當然是拿來做糞肥的。

在趙國官方的大力推廣下,如今邯鄲城附近的農民已經漸漸的接受了糞肥能夠增產的這個觀點,並且主動將糞肥應用到耕種之中。

但問題在於,這年頭的農民哪個家裡不是有着幾十畝地,多的甚至上百畝地。

加上曲轅犁出現之後,精耕細作對於糞肥的數量要求也變得更高,單單想要靠自家的人和牲畜來出產糞肥,那肯定是不夠的。

於是糞肥的供給和需求之間的矛盾就出現了。

有了需求,商人自然也就出現了。

趙國可不是秦國,秦國嚴厲的打擊商人,而在趙國之中商人雖然也不太被人看得起,但是至少做生意是絕對沒問題的。

所以當邯鄲城附近的農民對糞肥產生了需求之後,呂氏家族立刻就抓住了這個機會,開始僱傭大量掏糞者,將糞便運送出城後在莊園之中製造成糞肥,然後向邯鄲城附近的農民們售賣。

邯鄲城之中幾十萬人,一天產出的糞便就是天文數字。

哪怕是將這些糞便之中的一部分收集起來,那都是一筆極爲客觀的糞肥產量了。

根據監察衛呈上來的情報之中所言“呂氏一族售賣糞肥已兩年有餘,規模日益擴大,粗略估計一年之收入不下於販賣鹽鐵之利。”

鹽和鐵,那可都是超級暴利的行業。

是人就要吃鹽,這個不必多說,春秋首霸齊桓公的齊國就是靠着鹽開始發家的。

鐵也不用多說,兵器、農具等等東西的必備之物。

鹽和鐵,都屬於戰略物資一般的存在。

到了漢武帝時代,鹽鐵都被直接收爲官營並一直持續了下去,由此可見後世的君王們對於鹽鐵是如何的重視。

售賣糞肥竟然也能夠和鹽鐵之利相提並論?這就很恐怖了。

趙丹並不知道的是,其實糞肥這種東西發展下去的話,甚至還會催生一個行業。

這個行業將會由底層的掏糞工和頂層的糞廠老闆們所組成,在爲官方解決掏糞問題的同時產出堪稱海量的財富。

是的,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海量財富。

在歷史上的清末民國時期,有“天字第一號糞閥”之稱的北京大糞商於德順坐擁良田一千五百畝,在北京有一百多套房產,同時還在至少二十個外國銀行之中擁有大量的存款。

於德順在那個年代絕對是不折不扣的超級土豪,而這些讓人眼紅的財富,統統都是那些臭氣熏天、讓人見之色變的糞便給於德順帶來的。

就在趙丹的沉思中,他所乘坐的馬車已經駛過了平民區,來到了邯鄲郭城的工坊區。

這裡就是趙國的工匠們所居住生活並且工作的地方了。

在工坊區的上空是滾滾的黑色濃煙,連太陽都被遮蔽住了,讓這裡的天空顯得陰沉沉的。

這主要是因爲在工坊區之中的冶鐵作坊在鍊鐵過程中所排放出來的大量煙霧所導致的。

出於保密的原因,高爐並沒有在這裡出現,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低矮的、大約只有一丈左右的普通鍊鐵爐。

即便隔着一堵牆,但是趙丹仍舊能夠聽到鐵匠們叮叮噹噹打鐵的聲音。

走過鍊鐵工坊不遠,便到了一個戒備森嚴的地方。

這裡就是趙國最新設立的印刷坊,專門負責印刷術的研究。

“汝等是甚麼人,可有出入令牌?”一名全副武裝的趙軍士兵喝住了趙丹的馬車。

隨行在趙丹身邊的毛遂扔出一塊令牌:“去將此處的大匠叫來,便說大王召見!”

一名大匠很快便屁滾尿流的出現在了趙丹的面前:“拜見大王!”

趙丹微笑的擺了擺手,道:“寡人聽說,那印刷術已經有了突破?”

趙丹對於這件事情其實是非常重視的。

造紙術的曙光已經出現,根據大匠們的保證,最多三五年的時間,紙張的產量就會變得誇張起來。

到了那個時候,印刷術這種東西就是剛需了。

印刷術看上去簡單,但實際上也是有其技術難點所在的。

沒有任何一種發明是隨隨便便就能夠弄出來,而是要經過無數先輩的努力、一代代人的實踐下來之後才最終發展到後世的地步。

所以說,在這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印刷術就有了突破,其實還是挺讓趙丹驚訝的一件事情。

所以趙丹決定親自來看一看。

大匠一邊走着,一邊不無自豪的對着趙丹道:“其實說起來這也是大王洪福齊天,前陣子有一名匠人自河東而來加入了作坊之中,此匠人乃是當年公輸班之後,正是因爲有此巧匠,印刷術才得以如此迅速的突破。”

“魯班的後人?”趙丹神色微微一動,問道:“這匠人叫什麼名字?”

大匠笑道:“好教大王得知,此匠人之名爲——公輸復真!大王請看,那邊那個便是。”

趙丹順着大匠的手指看去,正好看到一名長臉小眼、身着匠人服裝的中年男子擡起頭來,看向了趙丹所在的方向。

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和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六百五十七章 候與範睢第二百九十三章 趙豹的意見似乎很有建設性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三百零八章 克岸門第四百四十七章 趙丹和魏無忌都很高興第七百一十四章 勝利的消息和李牧的危機第五十章 咸陽宮議 2第八十二章 長平戰火 2第六百七十九章 鬱悶的楚國君臣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兵伐秦第七百八十四章 戰事起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三百九十五章 昌國君,是否救趙?第八百章 賢撣的心路歷程第五百二十八章 義渠勝第四十章 虞信使楚 1第六百九十八章 呂不韋的爲難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一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戰鬥第七百五十七章 蔡澤的失誤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門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非成王敗寇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趙丹的殺機第七百三十三章 趙勝的妙計第二百八十九章 趙括遭遇的挫折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三百零四章 黃歇的救命稻草第八十七章 藺相如之死第八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八百七十五章 後勝說齊王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優留的決定第九百六十五章 退無可退的王翦第八百五十一章 關中戰況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二百六十一章 樂間傳遞的消息第三十二章 趙姬第六百四十二章 夜宴第五百四十六張 蒲津渡趙軍的大危機第八百九十四章 齊王建的怒火第二百四十九章 奇襲夷陵城第二百七十章 唯強者方可自保也!第二百三十四章 楚國戰爭會議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國的困境第一百九十九章 此子之名,便喚爲趙政!第八百二十一章 燕國的援軍第四百六十七章 魏無忌真會造反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六百二十三章 觸目驚心的事實第七百五十七章 蔡澤的失誤第三百一十二章 廉頗覺得這個計劃簡直是太扯淡了第三十三章 監察衛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第三百四十九章 秦王稷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第五百一十四章 面見魏王圉第三百五十二章 範睢的煞星?救星?第九百一十九章 這趙國使團,吾今日是請定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傳令第六百九十七章 不能給任何可乘之機!第九百五十四章 秦國騎兵的蹤跡第四百零五章 一個能搞死魏無忌的計劃?第三百九十三章 李牧南下第六百章 武器、印刷和火藥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王說話,什麼時候輪到你範睢插嘴了第一百零二章 秦蠻子,妄想!第一百九十章 邯鄲學宮?寡人看行!第六百零五章 郭開第一百六十一章 清河之會第二百一十六章 搗毀這座烽燧臺!第八百六十三章 馮亭的心思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八百三十章 先打誰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七百八十九章 咸陽閒話第三百五十四章 燕後到來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史爭奪戰第七百零四章 長治城的情況似乎不太好第六百零六章 父子閒聊第九百一十七章 吾欲降趙,不知諸位以爲如何?第四百七十九章 趙丹微服私訪記第四百八十章 寡人怎麼可能當一個逃兵?第二百八十四章 蔡澤獻計第九百八十一章 給李牧的“驚喜”第二百一十四章 雖然趙丹很想打秦國,然而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人要建國?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九百八十四章 平原君的病情第一千零五十章 郢都第四百四十七章 趙丹和魏無忌都很高興第二百三十三章 叛國者,死!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道和強硬第三百九十七章 趙丹的隨機應變第五百八十五章 圍咸陽第四百六十七章 魏無忌真會造反第八百零三章 下一個目標
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和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六百五十七章 候與範睢第二百九十三章 趙豹的意見似乎很有建設性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三百零八章 克岸門第四百四十七章 趙丹和魏無忌都很高興第七百一十四章 勝利的消息和李牧的危機第五十章 咸陽宮議 2第八十二章 長平戰火 2第六百七十九章 鬱悶的楚國君臣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兵伐秦第七百八十四章 戰事起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三百九十五章 昌國君,是否救趙?第八百章 賢撣的心路歷程第五百二十八章 義渠勝第四十章 虞信使楚 1第六百九十八章 呂不韋的爲難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一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戰鬥第七百五十七章 蔡澤的失誤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門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第七百三十五章 無非成王敗寇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趙丹的殺機第七百三十三章 趙勝的妙計第二百八十九章 趙括遭遇的挫折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三十八章 秦軍的反擊第三百零四章 黃歇的救命稻草第八十七章 藺相如之死第八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八百七十五章 後勝說齊王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優留的決定第九百六十五章 退無可退的王翦第八百五十一章 關中戰況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二百六十一章 樂間傳遞的消息第三十二章 趙姬第六百四十二章 夜宴第五百四十六張 蒲津渡趙軍的大危機第八百九十四章 齊王建的怒火第二百四十九章 奇襲夷陵城第二百七十章 唯強者方可自保也!第二百三十四章 楚國戰爭會議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國的困境第一百九十九章 此子之名,便喚爲趙政!第八百二十一章 燕國的援軍第四百六十七章 魏無忌真會造反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六百二十三章 觸目驚心的事實第七百五十七章 蔡澤的失誤第三百一十二章 廉頗覺得這個計劃簡直是太扯淡了第三十三章 監察衛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第三百四十九章 秦王稷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第五百一十四章 面見魏王圉第三百五十二章 範睢的煞星?救星?第九百一十九章 這趙國使團,吾今日是請定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傳令第六百九十七章 不能給任何可乘之機!第九百五十四章 秦國騎兵的蹤跡第四百零五章 一個能搞死魏無忌的計劃?第三百九十三章 李牧南下第六百章 武器、印刷和火藥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王說話,什麼時候輪到你範睢插嘴了第一百零二章 秦蠻子,妄想!第一百九十章 邯鄲學宮?寡人看行!第六百零五章 郭開第一百六十一章 清河之會第二百一十六章 搗毀這座烽燧臺!第八百六十三章 馮亭的心思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八百三十章 先打誰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七百八十九章 咸陽閒話第三百五十四章 燕後到來第一百八十四章 內史爭奪戰第七百零四章 長治城的情況似乎不太好第六百零六章 父子閒聊第九百一十七章 吾欲降趙,不知諸位以爲如何?第四百七十九章 趙丹微服私訪記第四百八十章 寡人怎麼可能當一個逃兵?第二百八十四章 蔡澤獻計第九百八十一章 給李牧的“驚喜”第二百一十四章 雖然趙丹很想打秦國,然而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人要建國?第六百九十六章 必勝無疑之計第九百八十四章 平原君的病情第一千零五十章 郢都第四百四十七章 趙丹和魏無忌都很高興第二百三十三章 叛國者,死!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道和強硬第三百九十七章 趙丹的隨機應變第五百八十五章 圍咸陽第四百六十七章 魏無忌真會造反第八百零三章 下一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