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樓昌的提議

“平原君?”趙丹此言一出,在場的諸位大臣紛紛露出了驚訝的神情。

這趙勝纔剛剛灰溜溜的從大梁回來沒多久,現在又派他去?大王是不是腦子瓦特了啊。

這其中最爲驚訝的無疑就是趙勝本人,他幾乎是下意識的推辭道:“大王,臣以爲這出使大梁之人,宜再行商榷纔是。”

“不必。”趙丹搖了搖頭,雙目之中炯炯有神看着趙勝,說話的語氣極爲肯定:“平原君之能,寡人知之。孔子曰‘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日前一事,不過馬失前蹄爾。故此番前往大梁,寡人以爲平原君定能馬到成功,不負寡人之託!”

此言一出,趙勝的心中這叫一個感激涕零啊,原本因爲接二連三的挫折給他帶來的挫敗感頓時在心中消失無蹤,一個聲音在他的心中瘋狂的吶喊着:“大王,還是信任吾的!”

趙勝面色整肅,朝着趙丹深深一禮:“請大王放心,勝必竭盡全力,不負大王之託!”

而其他的三名大臣見狀心中也是若有所思:“看來這平原君雖遭挫折,但是恩寵依舊啊。”

趙丹端坐上首,將下面諸大臣的臉色一覽無遺。

爲什麼還是趙勝?原因主要有兩個。

首先,趙丹思來想去,覺得想要解決魏國問題,找外援基本上已經是不可能的了,只能從魏國的內部去解決。

而魏國內部最有可能、同時也是最有能力幫助趙國的人選,無疑就是趙勝的小舅子信陵君魏無忌。

魏無忌此人,無論是才能還是韜略無疑都是當今一等一的存在,但是每一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弱點,通過記憶來看,趙丹覺得魏無忌的弱點應該就是親情。

這是一個非常重情義的人,尤其對於自己的親人更是如此。

歷史上正是因爲平原君夫人、魏無忌同母姐姐的連番急信,纔有了之後的信陵君救趙破秦於邯鄲城下。

而趙勝上一次出使失敗也多少和沒有打好這張親情牌有關,因此趙丹思來想去,還是覺得讓趙勝出使魏國,把握要比其他人出使魏國更大。

其次,這一次的魏國之事,其實也給趙丹敲響了警鐘。

畢竟如今可是戰國末期,整個大爭之世的最高潮時刻,趙國所面對的又是秦國這般霸主強敵,面對的是秦王稷和範睢這樣的明君賢臣組合。

在這樣的時候,如果讓一個平庸之人佔據趙國的相邦之位,這對趙丹對趙國來說都只能夠起到負面的作用。

所以趙丹再次改變了主意,如果趙勝這一次還不能夠成功說服魏國,至少讓魏國保持中立的話,那麼趙勝這個相邦的位置就一定得換人了。

在其位,就要謀其政!如果趙勝位居相邦之位,但在如此關鍵時刻卻不能爲趙國做出絲毫貢獻,那趙丹要他何用?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接二連三的事情,讓趙丹心中的緊迫感更加的強烈了。

在場的諸位趙國大臣卻是沒有趙丹這麼多的想法,他們除了感慨一番趙勝果然投了個好胎,以及大王居然如此的信任趙勝之外,倒也沒有其他過多的想法。

照理來說,這一次會議本該就此結束,但是就在這個時候,一直以來都不算太有存在感的公族派三巨頭之一趙國上大夫樓昌突然開口道:“大王,臣有一策,不知當講不當講。”

趙丹頗有些意外的看了樓昌一眼,心道這傢伙難道又要搞什麼幺蛾子?但趙丹還是道:“大夫但言無妨。”

樓昌輕咳一聲,摸了摸頜下的鬍鬚,一雙三角眼之中一道精光閃過:“大王,何不與秦國議和?”

“議和?”樓昌此言一出,滿座皆驚。

虞信皺起眉頭,第一個就跳出來反對:“樓大夫難道不知鄭朱方從咸陽迴歸乎?秦人全無誠意,議和一事又從何談起?”

對於虞信來說,議和是很難被接受的。畢竟虞信可是好不容易纔說動了楚國出兵,自然希望趙楚聯軍能夠大破秦軍,如此一來虞信作爲說服楚王的使者功勞自然也是大大的。可一旦議和的話,那虞信的功勞就要縮水了。

樓昌顯然也是早有準備,聽到虞信的話之後笑了一笑,道:“虞卿豈不知此一時,彼一時也。先前我趙國勢弱難當秦軍,故議和一事秦人不願爲之。如今我趙楚齊三國合縱,其勢更強於秦國,強弱之勢業已易位,若此時議和,想來那秦王稷與秦相範睢必能允之。此豈非虞卿曾言乎?”

樓昌這番話說出來,虞信張了張嘴巴,突然發現好像有點難以反駁了。

爲什麼說難以反駁呢?因爲樓昌此時此刻的主張,正是虞信在鄭朱出使秦國之前向趙丹進獻的建議!

在數月之前,那時候的趙丹準備派鄭朱出使秦國的時候,虞信就曾經激烈的反對過這個建議。

當時的虞信是這麼說道:“大王且聽臣之見,遣使攜重寶以結好楚、魏,若楚、魏得王之重寶,必厚待我趙使。若趙使入楚、魏並得厚待,秦必疑我三國合縱攻秦,則秦人必懼之。如此,則議和乃可爲也。”

雖然當時還沒有被穿越的那個趙丹並沒有採納虞信的建議,而是派出了鄭朱前往咸陽議和,並直接導致了隨後趙國的被動局勢。

但是就連虞信都沒有想到,即便是那時的大王沒有采納建議,但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事情竟然還是和自己之前所說的一樣!

而且先前虞信所設想的只不過是透露出三國合縱的風聲來迫使秦國謀和,可現在的情勢是楚軍都已經直接出兵攻入秦國的南陽郡了,局面比虞信當時所設想的還要好上幾分!

在這樣的情況下,迫使秦國議和已經不是一個不可能實現的夢想,而是很有可能實現的事實。

畢竟如今的楚國大軍可正像孫悟空鑽進了鐵扇公主的肚子裡面一樣在秦國的南陽郡大鬧天宮呢,而另外一邊秦國可能的助力魏國和燕國的態度卻相當曖昧,至少現在還沒有公開對趙國開戰,大局上秦國的情況是比趙國要更加被動的。

當打仗無法實現自己的目標甚至可能讓情況變得更糟,議和止損就是一件對秦國來說無可奈何但是卻不得不做的事情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現在趙國和秦國議和,並以如今雙方的實際控制線作爲停戰邊境的話,趙國是佔了大便宜的。

如今秦趙兩國所爭奪的上黨郡它幾乎全部位於太行山之中,因此就被崇山峻嶺的太行山給分隔成了三個部分,分別是以屯留爲中心的北上黨,以端氏爲中心的西上黨還有以長平戰場處的泫氏城爲中心的東上黨。

史記之中所記載的“上黨軍民走趙,廉頗開關納之”,指的便是西上黨的韓國軍民逃到東上黨趙國控制區,然後被趙國大將軍廉頗開關接納的事情。

在這三塊地之中,北上黨如今爲趙國所有,西上黨則被秦國所佔,東上黨的長平部分則是大家一人一半。

如果以面積來計算的話,由於趙國的北上黨比秦國的西上黨要大上一些,所以趙國實際上控制了上黨郡55%的土地,而秦國則控制了45%的土地。

趙國在上黨之戰中打到現在,付出的死傷大約在四到五萬人左右,說少不少,但說多也不算多。

而秦國呢?秦國可是從五年前就開始攻擊韓國圖謀上黨,結果五年的苦戰下來付出了超過十萬人、數倍於趙國的死傷,才佔領了不到一半的上黨郡!

這就是爲何秦王稷要如此大動干戈,以傾國之力和趙國在長平幹上一仗的原因了。我秦國打生打死好不容易勝利在望了你趙國來摘桃子,天底下哪有這種好事?不狠狠的教訓你一次,你都不知道錯字怎麼寫!

在上一次議和之中,當時的那位趙丹給鄭朱的議和底線那就是必須保住北上黨,西上黨和東上黨可以讓給秦國人。

但是現在形勢不同了,由於趙國在大局上暫時佔優,所以完全可以理直氣壯的保住目前所佔有的55%上黨郡領土,甚至可以更進一步,要求秦軍撤出東上黨,把東、北兩塊加起來將近70%的上黨郡通通劃歸趙國所有!

這麼一來的話,趙國絕對是賺大了。

所以樓昌這個提議,初聽似乎感覺有些扯淡,但是仔細一想的話,似乎——也不錯啊。

大殿之中一時間再度陷入沉默,衆人紛紛將目光投向了最上首的趙丹。

由於這些天以來的英明決策,趙丹在這些大臣們心中的威信大爲提升,如今已經隱隱有了那種能夠“一言而決之”的分量了。

和,還是不和?

全在趙丹一念之間。

第一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戰鬥第一百八十二章 畫風逆轉的爭吵第一百九十六章 即將入場的是另外一支精銳虎賁軍關於有讀者反映王翦死而復活的事情.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東郡太守王稽的心情很不好第一百零一章 悲劇的趙括第二百四十三章 勝利的消息傳回了邯鄲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七百九十二章 割肉的秦王楚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八百九十五章 秦國人的爭執第六百六十一章 入宮求情第九十三章 秦軍的總攻?第一百一十九章 邯鄲大朝議第十三章 鄭朱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第六百七十四章 齊王建的惱火第六百八十章 魯儒第五百二十九章 墨家靈子第六百二十章 其實,我是一個臥底第九百一十七章 吾欲降趙,不知諸位以爲如何?第七百三十四章 驚天謀劃第一百七十九章 論收小弟對趙國的重要性第五百二十三章 蔡澤再獻計第八百五十章 廉頗的信心第二百九十章 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來一次以史爲鏡第二百零一章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先打誰?第五百九十八章 來自趙國的巨大誘惑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第七百九十三章 布衣派的謀劃第八百零七章 荊軻刺趙王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七十四章 固執的範睢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將,不如隨吾而降趙!第四百一十七章 蔡澤罷相第一百六十五章 秦王稷的急躁讓趙丹覺得很意外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二百六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使者第六百三十七章 寡人準備遷都!第六百四十一章 楚將亡,秦救乎第八百八十八章 亞洲大一統?第五章 外交第一百一十九章 邯鄲大朝議第二百九十七章 如姬之事第二百零二章 韓王然和魏王圉的心情大不同第八百六十三章 馮亭的心思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趙丹的兩件事情第三百九十七章 趙丹的隨機應變第八百七十九章 密道入城第九百八十八章 破葭萌第四十六章 外交的重要性第三百二十五章 局勢的走向脫離了秦王稷的掌控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各自較勁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丹的小心機第二百四十章 要打,就打得匈奴知道錯字怎麼寫!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線戰事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勝第八百六十四章 毛遂的計劃第九百零一章 高宛城下第七百一十二章 暴跳如雷的魏王圉第二十一章 蘇代使齊 4第八百一十六章 薊都破第四百六十六章 好心情的趙丹和不太好的消息第六百二十二章 審問第三百四十一章 困守安邑的鄭安平第二百零九章 墨俠們的刺殺計劃第九百三十三章 趙國內部的分歧第一百九十章 邯鄲學宮?寡人看行!第十二章 說田單第八百五十四章 初遇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四百九十三章 對齊開戰第八百零五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終決定第一百四十八章 自信滿滿的司馬梗第九百六十六章 王翦的自信第三百八十二章 對陣第七百六十一章 荊軻的機會第三百五十章 宜陽城的歸屬第七百五十章 狗急跳牆的段乾子第七百五十一章 陶邑亂局第九百七十三章 移駕第七十章 危機第八百四十四章 陽翟攻城戰第七百五十六章 燕國的顧慮第七章 趙括第三百九十一章 寡人絕對不當第二個齊湣王!第二百八十八章 解圍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二十三章 打秋風第九百九十二章 蔡君狂第二百二十六章 先廢掉秦國的一個幫手第八百二十一章 燕國的援軍第六十六章 胡衣衛和呂不韋第三百八十二章 對陣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線戰事第五百八十九章 破城門第四百零三章 戰還是不戰?第八百三十三章 這個春天有點冷
第一百五十一章 激烈的戰鬥第一百八十二章 畫風逆轉的爭吵第一百九十六章 即將入場的是另外一支精銳虎賁軍關於有讀者反映王翦死而復活的事情.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東郡太守王稽的心情很不好第一百零一章 悲劇的趙括第二百四十三章 勝利的消息傳回了邯鄲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七百九十二章 割肉的秦王楚第七百二十七章 齊國的決定第八百九十五章 秦國人的爭執第六百六十一章 入宮求情第九十三章 秦軍的總攻?第一百一十九章 邯鄲大朝議第十三章 鄭朱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第六百七十四章 齊王建的惱火第六百八十章 魯儒第五百二十九章 墨家靈子第六百二十章 其實,我是一個臥底第九百一十七章 吾欲降趙,不知諸位以爲如何?第七百三十四章 驚天謀劃第一百七十九章 論收小弟對趙國的重要性第五百二十三章 蔡澤再獻計第八百五十章 廉頗的信心第二百九十章 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來一次以史爲鏡第二百零一章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先打誰?第五百九十八章 來自趙國的巨大誘惑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第七百九十三章 布衣派的謀劃第八百零七章 荊軻刺趙王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七十四章 固執的範睢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將,不如隨吾而降趙!第四百一十七章 蔡澤罷相第一百六十五章 秦王稷的急躁讓趙丹覺得很意外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二百六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使者第六百三十七章 寡人準備遷都!第六百四十一章 楚將亡,秦救乎第八百八十八章 亞洲大一統?第五章 外交第一百一十九章 邯鄲大朝議第二百九十七章 如姬之事第二百零二章 韓王然和魏王圉的心情大不同第八百六十三章 馮亭的心思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趙丹的兩件事情第三百九十七章 趙丹的隨機應變第八百七十九章 密道入城第九百八十八章 破葭萌第四十六章 外交的重要性第三百二十五章 局勢的走向脫離了秦王稷的掌控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各自較勁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丹的小心機第二百四十章 要打,就打得匈奴知道錯字怎麼寫!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線戰事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勝第八百六十四章 毛遂的計劃第九百零一章 高宛城下第七百一十二章 暴跳如雷的魏王圉第二十一章 蘇代使齊 4第八百一十六章 薊都破第四百六十六章 好心情的趙丹和不太好的消息第六百二十二章 審問第三百四十一章 困守安邑的鄭安平第二百零九章 墨俠們的刺殺計劃第九百三十三章 趙國內部的分歧第一百九十章 邯鄲學宮?寡人看行!第十二章 說田單第八百五十四章 初遇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四百九十三章 對齊開戰第八百零五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終決定第一百四十八章 自信滿滿的司馬梗第九百六十六章 王翦的自信第三百八十二章 對陣第七百六十一章 荊軻的機會第三百五十章 宜陽城的歸屬第七百五十章 狗急跳牆的段乾子第七百五十一章 陶邑亂局第九百七十三章 移駕第七十章 危機第八百四十四章 陽翟攻城戰第七百五十六章 燕國的顧慮第七章 趙括第三百九十一章 寡人絕對不當第二個齊湣王!第二百八十八章 解圍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二十三章 打秋風第九百九十二章 蔡君狂第二百二十六章 先廢掉秦國的一個幫手第八百二十一章 燕國的援軍第六十六章 胡衣衛和呂不韋第三百八十二章 對陣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線戰事第五百八十九章 破城門第四百零三章 戰還是不戰?第八百三十三章 這個春天有點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