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燕國風雲 2

龐煖步步登上望景臺,卻見這宮殿雖堂皇富麗但人影稀少,行走間腳步聲不停迴盪發出回聲,隱約透出了幾分寂寥之意。

在大殿上首,一名女子跪坐於主位之上,只見這名女子年紀約莫二十出頭,面容俏麗鳳目薄脣,頭戴后冠,身着一襲藍色寬袖交領深衣,身後曲裾呈燕尾狀曳地,衣間花紋又有紅黑色做點綴,雖年紀輕輕卻有一種高貴氣質。

龐煖不敢怠慢,朝着這名女子深施一禮:“趙臣龐煖,見過燕後。”

已經去世的趙國王太后趙威後育有二子一女,大兒子是趙丹,小兒子是長安君,二女兒便是眼下龐煖面前的這位燕後了。

說起來這名燕後的面目和其母趙威後也確有幾分相似,都屬於自帶威嚴光環的女人,似乎天生就帶着這種母儀一國的氣勢。

燕後看着面前的龐煖,一雙鳳目微微眯起,仔細的打量了一下龐煖之後微微點頭:“毋需多禮,坐。”

她的聲音清冷,冷得就好像這座宮殿之中的寂寥。

龐煖剛剛坐下來,一陣穿堂風就從大殿的門口吹入殿中,讓龐煖情不自禁的打了一個冷顫。

這座宮殿,真的很冷。

燕後靜靜的看着龐煖,突然開口道:“王兄身體近來如何?”

龐煖恭敬答道:“大王身體尚佳,不過近來操勞國事,頗爲忙碌。”

“忙碌?”燕後突然嘆了一口氣,緩緩道:“想來也是,王兄忙於率趙國與那秦國爭霸,寡小君不過區區一女子,又如何能被王兄放在心上呢?”

燕後的言語之中充滿了濃濃的幽怨之意,很顯然這名不得燕王歡心的王后,對於孃家趙國這幾年來一直坐視不理的行徑頗爲不滿。

龐煖聞言心中暗叫不妙,這位老縱橫家可不想參合到這種帝王家事之中來,於是趕忙從懷中掏出了一封密信,對着燕後恭敬道:“此信乃吾王親筆寫就,命臣呈於王后。”

早有在旁的宮人上前,從龐煖的手中接過信,然後遞到了燕後手中。

燕後接過了信,拆開閱讀了起來。

龐煖坐在下首,小心翼翼的觀察着燕後的表情。

燕後的目光落到了帛書信紙上,隨後露出了驚訝的表情。

上面只寫着一句話,但便是這一句話,卻讓燕後沉默了許久。

“寡人有一計可解吾妹之厄,不知吾妹可願聽乎?”

恍惚間,燕後似乎又看到了那名年少即位,卻又極力想要裝出一副成熟態度的親哥哥在自己的面前出現,驕傲中帶着幾分矜持,語氣卻隱隱帶着一絲關切。

這正是在出嫁燕國之前,燕後最後一次見到趙丹時的情景。

不知不覺間,這名燕國王后突然紅了眼眶。

年少一人遠嫁他鄉,又不得君王寵愛,甚至連子女也未曾育有。

又有誰知道這名如今不過年方二十的女子心中是多麼的寂寞和哀傷,是多麼的顧影自憐,是多麼的渴望來自他人的關懷啊!

直到今天,這一封薄薄的家信上短短的一句話,卻好像觸動了某個閥門,讓燕後那一直以來自我冷凍起來的內心出現了絲絲鬆動。

良久之後,燕後突然開口道:“王兄可還有何話說?”

龐煖似對此早有準備,恭敬答道:“大王命臣問王后一句,王后可心念故國?”

看似簡單的一句問候,卻竟然將燕後問住了。

燕後突然再一次的用目光上上下下,仔仔細細的打量了一次龐煖,原本微微有些泛紅的一雙鳳目之中突然閃過了兩道奇異的目光。

片刻之後,燕後雙目之中光芒逐漸散去,語氣也變得溫和了起來:“寡小君乃趙人,又豈能不思故國?王兄多此一問了。”

龐煖微微一笑,再次伸手入懷,居然又拿出了一封信。

“稟王后,大王曾告於臣,若王后思念故國,則此信中有家詩一首,或能稍作慰籍。”

看着龐煖手中的這第二封信,燕後的雙目之中再次出現了方纔消失不見的那奇異目光。

片刻之後,第二封信也來到了燕後的手中。這一次信紙之上密密麻麻的寫着趙國文字,再也不是方纔的那簡單的一句話了。

燕後看着這封信,眼中那奇異的目光越發的濃重了。漸漸的,這名燕國王后整個人臉上的表情都變得奇異了起來。

良久之後,燕後突然長長的出了一口氣,似乎是做出了某種決定。

“王兄有心了。來人,將那物取來,令使者歸贈於王兄。”

一名燕後的心腹宮人走入殿後,片刻之後拿着一個小盒子重新出現,將這名小盒子遞到龐煖的手裡。

龐煖珍而重之的將盒子收入懷中,對着燕後恭敬行禮:“臣必不負王后所託。”

燕後點了點頭,揮手道:“寡小君有些乏了,爾且去吧。待歸於邯鄲,莫忘轉告王兄寡小君之問候。”

龐煖點頭應是,隨後告退。

燕後靜靜的站在那裡,注視着龐煖離去的身影,待到龐媛的身影徹底的從視線之中消失,方纔不緊不慢的開口問道:“大王可曾命人前來?”

這個大王指的當然不是那位趙國大王,而是此時此刻位於武陽宮城之中的燕國大王。

通常來說,燕王如果要留宿燕後宮中,都是會在午餐時間過後就提前派人來告知的,此刻正是午餐時間剛過。

一旁的宮人道:“回王后,大王未曾派人前來。”

燕後聞言俏臉一寒,發出了一聲冷哼。

事實上燕王已經很久很久沒有來過這座宮殿了,久到燕後都已經快要忘記上一次見到那位夫君到底是什麼時候了。

片刻之後,燕後突然發出了一聲輕嘆。

“不來也好,不來也罷。”

和燕後的心情相反,當龐煖走出望景臺宮殿大門的一刻,這名趙國的使臣就下意識的鬆了一口氣。

雖然龐煖並不知道自己剛纔交給燕後的那兩封信之中寫着什麼樣的內容,但是龐煖心中很清楚,能夠讓自家大王在如此敏感的時刻送到燕後手中的信,一定不會是什麼簡單的家信。

一想到這裡,龐煖就下意識的摸了摸自己衣袖之中的某個暗袋,那裡正靜靜的躺着一個剛剛由燕後交給他的盒子。

即便龐煖也不知道這盒子裡有什麼東西,但是龐煖的心中很清楚,既然這個盒子被交了出來,那麼趙丹交給自己的這個送信的任務,應該纔算是真正的圓滿完成了。

坐在馬車上的龐煖轉頭看了一眼在身後慢慢遠去的望景臺,心中想道:“接下來,吾只需要去見一見那故人劇辛,便可完成大王所託之事了。只不過這一次大王所託三事吾卻是不能全數完成了,也不知回到邯鄲之後大王是否會怪罪與吾···”

一想到這裡,龐煖又有些高興不起來了。

這燕國之行,真的沒有想象之中的那麼順利啊。

但龐煖並不知道的是,就在自己的馬車駛出宮城的時候,又有幾名不起眼的馬車悄悄的從幾座側門駛入了宮城,來到了武陽臺之下。

公孫操、榮蚠、慄腹···幾名燕國重臣自這些不起眼的馬車之中走出,各自對視一眼,露出了心照不宣的微笑,並肩沿着臺階走向了面前的武陽臺正殿。

在那裡,燕王已經等候他們多時了。

第五百一十六章 讓趙丹震驚無比的提議第六百二十六章 汝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四百零二章 趙國人來了?第五百七十五章 這個趙王,簡直太過分了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七百三十八章 這酒有毒!第三百五十一章 呂不韋和陽泉君的密謀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將武安君召回關中第七百八十章 擒王第七百七十三章 對峙第七百四十五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八百零八章 慌亂的燕國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義渠人屠第八章 蘇代第七十四章 固執的範睢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勝第四十八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2第九百二十五章 毛遂知道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魏無忌的新打算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八百七十章 有點煩第二百零七章 魏無忌爲相,寡人看行第二百七十八章 樂乘奪皮牢第六十九章 劇辛第九百五十四章 秦國騎兵的蹤跡第三百八十二章 對陣第二百一十六章 搗毀這座烽燧臺!第二百四十九章 奇襲夷陵城第四百零四章 王氏雙雄第九百九十五章 秦王,請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六百七十三章 李牧的請求第三百六十章 對燕國局勢的應對第二百二十三章 幫不幫秦國?齊國人吵成了一團第七百七十八章 王百將駐守的西城門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論生死,願隨侍大王身邊第九百九十八章 商會主事呂青第九百零三章 廉頗發難第一百七十一章 基本來說,這樣打的話魏無忌必敗無疑第八百二十四章 逃亡第五百一十六章 讓趙丹震驚無比的提議第一百七十九章 論收小弟對趙國的重要性第五百二十三章 蔡澤再獻計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五百八十九章 破城門第三百五十二章 範睢的煞星?救星?第八百零一章 突襲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新相邦?暗潮涌動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子求救第八百六十九章 黃歇的決定第一百九十七章 就在今天,廉頗同志實現了他的夢想第四百三十一章 蔡澤的屈辱求和路 一第九百八十二章 巴蜀防線第四百三十五章 趙丹的底線第八百一十七章 樂間亂第六百九十二章 鬱悶的劇辛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九百六十四章 李牧的真正目標第九百五十四章 秦國騎兵的蹤跡第二百九十章 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來一次以史爲鏡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說韓王然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國來使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定西域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丹聽了想殺人第八百七十六章 李牧的新計劃第二十九章 廉頗第五百一十八章 會見齊國君臣第一百零五章 拍桌子的趙丹第九百九十九章 使者?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匈奴人的重騎兵第三百七十二章 從邯鄲出發的使團第四百一十八章 趙柱獻計第五百一十九章 和韓王然的會面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匈奴主力的蹤跡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無忌的威脅第八百四十五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第九百九十六章 趙國、趙政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夜談,夜襲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國人的腦子肯定是壞掉了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勝負分第九百五十一章 伐秦還是滅楚第四百八十一章 以王的名義,攻破這座趙國人的城市!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需正名的何華第十五章 秦國政壇第三百八十二章 對陣第一百三十五章 火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勝負分第八百五十七章 王翦的困難抉擇第九百六十九章 生死關頭第六百五十六章 咸陽密議第八百章 賢撣的心路歷程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二百零八章 秦王稷開始按捺不住了第四百八十四章 摧枯拉朽,八失裡之死
第五百一十六章 讓趙丹震驚無比的提議第六百二十六章 汝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四百零二章 趙國人來了?第五百七十五章 這個趙王,簡直太過分了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七百三十八章 這酒有毒!第三百五十一章 呂不韋和陽泉君的密謀第五百七十一章 不如將武安君召回關中第七百八十章 擒王第七百七十三章 對峙第七百四十五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八百零八章 慌亂的燕國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義渠人屠第八章 蘇代第七十四章 固執的範睢第二百一十九章 完勝第四十八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2第九百二十五章 毛遂知道了?第三百九十六章 魏無忌的新打算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八百七十章 有點煩第二百零七章 魏無忌爲相,寡人看行第二百七十八章 樂乘奪皮牢第六十九章 劇辛第九百五十四章 秦國騎兵的蹤跡第三百八十二章 對陣第二百一十六章 搗毀這座烽燧臺!第二百四十九章 奇襲夷陵城第四百零四章 王氏雙雄第九百九十五章 秦王,請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六百七十三章 李牧的請求第三百六十章 對燕國局勢的應對第二百二十三章 幫不幫秦國?齊國人吵成了一團第七百七十八章 王百將駐守的西城門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論生死,願隨侍大王身邊第九百九十八章 商會主事呂青第九百零三章 廉頗發難第一百七十一章 基本來說,這樣打的話魏無忌必敗無疑第八百二十四章 逃亡第五百一十六章 讓趙丹震驚無比的提議第一百七十九章 論收小弟對趙國的重要性第五百二十三章 蔡澤再獻計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準備第五百八十九章 破城門第三百五十二章 範睢的煞星?救星?第八百零一章 突襲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新相邦?暗潮涌動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子求救第八百六十九章 黃歇的決定第一百九十七章 就在今天,廉頗同志實現了他的夢想第四百三十一章 蔡澤的屈辱求和路 一第九百八十二章 巴蜀防線第四百三十五章 趙丹的底線第八百一十七章 樂間亂第六百九十二章 鬱悶的劇辛第四十一章 虞信使楚 2第九百六十四章 李牧的真正目標第九百五十四章 秦國騎兵的蹤跡第二百九十章 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來一次以史爲鏡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說韓王然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國來使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定西域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丹聽了想殺人第八百七十六章 李牧的新計劃第二十九章 廉頗第五百一十八章 會見齊國君臣第一百零五章 拍桌子的趙丹第九百九十九章 使者?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匈奴人的重騎兵第三百七十二章 從邯鄲出發的使團第四百一十八章 趙柱獻計第五百一十九章 和韓王然的會面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匈奴主力的蹤跡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無忌的威脅第八百四十五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第九百九十六章 趙國、趙政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夜談,夜襲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國人的腦子肯定是壞掉了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勝負分第九百五十一章 伐秦還是滅楚第四百八十一章 以王的名義,攻破這座趙國人的城市!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需正名的何華第十五章 秦國政壇第三百八十二章 對陣第一百三十五章 火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勝負分第八百五十七章 王翦的困難抉擇第九百六十九章 生死關頭第六百五十六章 咸陽密議第八百章 賢撣的心路歷程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二百零八章 秦王稷開始按捺不住了第四百八十四章 摧枯拉朽,八失裡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