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九章 鬱悶的楚國君臣

魯城。

《禮記》曰:“魯城中有阜,委曲長七、八里,故名曲阜。”

周武王的胞弟,大名鼎鼎的周公旦獲封魯國,便是以這座城市作爲都城。

曲阜北、東、南三面環山,有鳳凰山、九仙山、石門山、防山、尼山等百餘座山頭分佈,這些山頭包圍了魯國,也在過去的數百年之中保衛了魯國不受強鄰齊國的吞併。

但齊國雖然沒有吞併魯國,楚國卻得手了。

春申君黃歇率領着楚國主力趁着趙秦兩強相爭,齊魏無暇他顧的時候一舉吞滅了魯國,這也成爲了黃歇的一大政績。

但是此刻黃歇看着面前的這座城池,心中卻只有苦澀。

因爲這座一度屬於魯國的城池,如今已經是被趙國所有了。

不僅僅是魯國故地,就連魯國故地以南的楚國大片淮北地,如今都已經歸入了趙國的領土之中。

這座城池就那麼在春日的陽光中矗立着,充斥着黃歇的大半個視線,似乎在無聲的嘲諷着黃歇和楚國。

但是俗話說得好,人在屋檐下怎能不低頭,縱使黃歇心中有着萬般無奈,也只能夠在趙國守城士兵們的注視下,在趙國迎接官員那若有似無的笑容陪伴之下緩緩進入了城中。

在進城之後,黃歇下意識的打量起道路兩邊的景象。

對於這座城市之中的景象,黃歇還是有印象的。

當時在率兵攻克了這座城市之後,黃歇曾經允許楚國士兵們對這裡很是進行了一番劫掠。

於是楚國士兵們自然就毫不客氣,猶如蝗蟲過境一般好好的將這座城市給禍害了一番。

黃歇本人當然也是很有斬獲,比如說魯國末代國君魯頃公的幾個年輕貌美的夫人,以及魯國王宮之中巨量的財富。

在那一次的劫掠之後,這座城池之中至少八成的財富都被楚軍劫走了,與之相伴的當然還有許多諸如強x,殺人等等惡**件。

這對於這座城市來說,絕對是一場不折不扣的浩劫。

正是因爲如此,所以黃歇聽說在楚趙開戰之後,趙國人在這裡的統治推行得異常的順利。

如今進來一看,發現這裡大街喧鬧人流來來去去,確實是已經恢復了幾分大城的氣象。

這讓黃歇的心中不由得暗自感慨:“早聽說趙國官員能力極強,如今一看果然不假……”

作爲楚國的令尹,黃歇是自己人知道自家事。

楚國的官僚系統,實在是過於臃腫而低效,許多官職被把持在了昭景屈三大家族的手中,很多時候楚國中央政府的政令發下去根本得不到實施。

除此之外,楚國之中的大片土地都屬於昭景屈三大家族,這些貴族們的封地不但不會上繳稅收,甚至還和國君爭奪楚國的人口。

長此以來,楚國的土地雖廣人口雖多,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被貴族們所據有,根本和國家沒有任何關係,又如何能夠讓國家變得強大呢?

縱觀歷史,其實楚國也並不是缺少明君能臣,更不是沒有人看到這一點,並想通過改革改變這一切。

比如說戰國初期的楚悼王,他就曾經任命大名鼎鼎的吳起作爲楚國令尹進行改革,想要通過改革來改變這種情況,削弱楚國的貴族們來加強國君的權力,讓楚國變得更加的強大。

吳起沒有辜負楚悼王的信任,在出任令尹之後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讓楚國迅速的變得更加的強大,一度南並百越,北破霸主魏國,一掃戰國初期的頹勢。

然而吳起的改革觸動了楚國貴族們的利益,讓吳起成爲了楚國貴族們的眼中釘肉中刺。

楚悼王死後,屍體都還沒有下葬,吳起就被反撲的貴族們亂箭射死在了楚悼王的屍體上。

自從吳起死後,楚國雖然仍舊是霸主之國,但是對於貴族們尾大不掉的頑疾卻再也無法解決,導致了偌大的楚國在對外連年的征戰之中,竟然不停的遭到失敗。

要知道當年的楚國可也是僅僅遜色晉國的超級強國,在晉國解體之後楚國以國力而言原本應該是春秋戰國七雄之中的最強國。

但是在吳起死後的大半個戰國時代,楚國除了吞併越國和魯國之外,版圖基本上就沒有其他太多的擴張了,這不得不說和楚國貴族對國家的嚴重拖累有着離不開的關係。

在吳起之後,仍舊也是有人嘗試過對出國的這些弊端進行過變革,比如說大名鼎鼎的屈原,就曾經嘗試過上書楚王,希望能夠讓楚王對此進行變革。

雖然屈原本身也是朝景區三大家族之中的一員,但是在屈原提出變革之後,他就被自己的家族給無情的拋棄了,官職也是一降再降,從左徒一路淪落到流放漢北。

這重重遭遇讓屈原老夫子也是黯然神傷,再加上這陣子楚國對於秦國接連吃到丹陽、藍田等敗仗,到最後甚至連郢都都被白起奪了去,這也讓聽到消息的屈原徹底絕望,投江自盡。

屈原死後,再也沒有任何人對變法進行嘗試了。

對於這些歷史,黃歇作爲楚國的令尹,無疑是非常清楚的。

但黃歇並不打算去做這個改革者。

因爲黃歇知道,自己如果真的要去提出這樣的改革,那就幾乎是等於和楚國大大小小上百家貴族站在了對立面上。

從歷史上來說,還從來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完全戰勝過這上百家貴族。

再說了,就連黃歇自己,其實也是這上百家貴族之中比較強大的一支呢。

這天底下難道還有人自己革自己的命不成?

像屈原那樣身爲三大家族中人卻最終站在了國家和民衆一邊的,可以說是絕無僅有,否則也不會青史留名,被史家所稱讚了。

楚國已經爛透了,這是每一個人都知道的現實。

黃歇覺得自己沒有這個本事去拯救,也不打算去拯救楚國。

對於黃歇來說,他想的只是安安穩穩的幹完這個令尹,然後將自己的這一份家業傳承給子孫就足夠了。

“希望趙王能夠在這一次的盟會上,對魏國施加足夠強大的壓力,讓魏國主動交還一些國土吧。”黃歇在心中暗自想道。

如今的魏國已經佔領了楚國幾乎整個九江郡,切斷了楚國和東邊的會稽郡的聯繫。

如果魏國執意不肯歸還領土的話,那麼會稽郡就會成爲飛地,楚國失去會稽郡也就是遲早的事情了。

而且黃歇的封地就在如今會稽郡之中,還是會稽郡中最最富饒的十二個縣。

對於這一點,黃歇可是憂心忡忡。

一旦會稽郡失去之後,黃歇想要再找一個好一點的封地就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情了。

在諸多愁緒的伴隨之中,黃歇有些無精打采的來到了楚王下榻的臨時居所,見到了在這裡的楚王元。

楚王元見到黃歇,感覺就好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對着黃歇問道:“春申君,汝和趙王見面的結果如何了?”

雖然已經收到了黃歇的書信,但是楚王元顯然還是更加希望面對面的聽聽黃歇是怎麼說的。

黃歇嘆了一口氣,道:“大王,趙王的意思其實很簡單,他可以答應去向魏國施壓,但是也必須要大王付出足夠的好處給他。”

“足夠的好處?”楚王元皺了皺眉頭,道:“趙王想要什麼樣的好處?”

黃歇搖了搖頭,道:“臣不知,或許只有等到大王和趙王會面之後,才能夠從趙王的口中得知了。”

一絲不悅的神情從楚王元的臉上閃過,這讓楚王元接下來說話的時候語氣都變得生硬了不少:“好了,寡人明白了,春申君汝先下去吧。”

黃歇哪裡不知道楚王對自己心中不滿?但是此刻黃歇的確也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只好行了一禮應了個喏,然後轉身離開。

等到黃歇的身影完全消失之後,楚王元臉上的陰霾之色仍舊沒有散去,足足過了片刻之後纔開口說道:“李園,汝這陣子在黃歇的身邊,可有什麼要和寡人說的?”

不知什麼時候出現在楚王元面前的李園不急不忙的說道:“回大王,臣從黃歇的口中探得風聲,其人似乎對於大王有些不滿,對於太子同樣也有着不滿。”

一聽到李園的這番話之後,楚王元的臉色就更加的陰沉了。

李園可是楚王元寵妃的親哥哥,對於李園楚王元是很信任的,否則的話楚王元也不會暗中命令李園監視黃歇了。

聽到了李園的回報之後,楚王元重重的哼了一聲,道:“寡人還沒死呢,這儲君之位還輪不到他人來指手畫腳!看來這個黃歇,也是不想把令尹繼續當下去了!”

楚王元心中對於黃歇的不滿,可以說是昭然若揭了。

李園聞言忙道:“大王切莫動怒,若是此刻罷免了黃歇,那麼景陽之流就真的無人可以限制了。”

楚王元目光在李園的身上微微的停留了一會,隨後擺了擺手,悶悶的說道:“行了,寡人知道了……汝也下去吧。”

李園恭敬無比的行了一禮,轉過身子走了出去。

在邁出大廳的瞬間,一絲詭異的笑容在李園的嘴角一閃而逝。

第五百一十四章 面見魏王圉第一百八十六章 對於趙國的未來,趙丹有那麼一些想法第七百三十九章 一切都亂套了!第三十七章 平原君說魏王 2第五百七十七章 白起的直覺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臣等參見皇帝陛下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人老了,就會急躁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上掉下個邯鄲姬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入王宮第七百七十七章 祭祀儀式第八百六十章 偃旗息鼓第四百四十六章 自信滿滿的趙丹第六百五十章 區別對待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能盲目樂觀啊第五百五十五章 此將可抵擋李牧!第四百零四章 王氏雙雄第八百零八章 慌亂的燕國人第六百零三章 賢撣的美好生活第五百一十四章 面見魏王圉第七百七十三章 對峙第四百六十四章 靳黈和馮亭的爭吵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一百七十四章 白起活命的唯一機會第八百一十二章 義渠勝的麻煩第八百四十九章 李園碰到了大好事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都給我拿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邯鄲應對第二百零一章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先打誰?第五百七十章 鄭朱的獅子大開口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八百七十章 有點煩第四百零二章 趙國人來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和第六百五十六章 咸陽密議第六百六十五章 奪咸陽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牧東進,韓王然的決定第七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來了第九百三十四章 袍澤第六十八章 好消息第四百三十一章 蔡澤的屈辱求和路 一第八十七章 藺相如之死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門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一千零一十章 爾虞我詐第七百六十五章 睢陽破第四百五十三章 趙國使團第九十一章 韓王然的怒火第七百八十七章 千鈞一髮第六百八十六章 後勝的天大好事第二百八十九章 趙括遭遇的挫折第六百六十九章 論功行賞第五百三十六章 羋夫人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八百六十章 偃旗息鼓第九百七十章 勝利第三百九十一章 寡人絕對不當第二個齊湣王!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遺言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王后給自己的兒子好好的上了一課第一百二十章 趙丹的雷霆手段第三百四十六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三百一十五章 願獻五百里河東郡之地與趙!第七百八十章 擒王第九百五十八章 呂不韋的“妙計”第一千章 趙丹的驚訝和封賞典禮第五十五章 信陵君說魏王 1第五百九十五章 儒家就是欠調教!第七百四十六章 趁火打劫的趙國人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九百八十四章 平原君的病情第二百七十六章 掌控大局第一千零九章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第三百七十八章 巡視軍營第六十一章 樓緩第三百九十六章 魏無忌的新打算第七百六十八章 第三次伐趙聯盟第九百七十八章 趙括南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七百四十三章 鄭朱使韓第五百四十章 糞土可比萬戶侯第九百四十六章 啥時候纔能有蒸汽機啊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王圉的怒火第七十章 危機第一百九十四章 白起還是王齕?第二十三章 打秋風第七十八章 高能預警第九百一十章 這是什麼鬼東西?第七百三十一章 別無選擇的段乾子第二百八十三章 蔡澤見趙丹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五百五十四章 寡人要親征第八百五十五章 騎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司馬梗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遇第六百五十二章 暴怒的魏王圉第三十九章 訊息第二百六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使者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趙丹的兩件事情
第五百一十四章 面見魏王圉第一百八十六章 對於趙國的未來,趙丹有那麼一些想法第七百三十九章 一切都亂套了!第三十七章 平原君說魏王 2第五百七十七章 白起的直覺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臣等參見皇帝陛下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人老了,就會急躁第四百六十八章 天上掉下個邯鄲姬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入王宮第七百七十七章 祭祀儀式第八百六十章 偃旗息鼓第四百四十六章 自信滿滿的趙丹第六百五十章 區別對待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能盲目樂觀啊第五百五十五章 此將可抵擋李牧!第四百零四章 王氏雙雄第八百零八章 慌亂的燕國人第六百零三章 賢撣的美好生活第五百一十四章 面見魏王圉第七百七十三章 對峙第四百六十四章 靳黈和馮亭的爭吵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一百七十四章 白起活命的唯一機會第八百一十二章 義渠勝的麻煩第八百四十九章 李園碰到了大好事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都給我拿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三百八十八章 邯鄲應對第二百零一章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先打誰?第五百七十章 鄭朱的獅子大開口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八百七十章 有點煩第四百零二章 趙國人來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和第六百五十六章 咸陽密議第六百六十五章 奪咸陽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牧東進,韓王然的決定第七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來了第九百三十四章 袍澤第六十八章 好消息第四百三十一章 蔡澤的屈辱求和路 一第八十七章 藺相如之死第六百四十五章 跪門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一千零一十章 爾虞我詐第七百六十五章 睢陽破第四百五十三章 趙國使團第九十一章 韓王然的怒火第七百八十七章 千鈞一髮第六百八十六章 後勝的天大好事第二百八十九章 趙括遭遇的挫折第六百六十九章 論功行賞第五百三十六章 羋夫人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八百六十章 偃旗息鼓第九百七十章 勝利第三百九十一章 寡人絕對不當第二個齊湣王!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遺言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王后給自己的兒子好好的上了一課第一百二十章 趙丹的雷霆手段第三百四十六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三百一十五章 願獻五百里河東郡之地與趙!第七百八十章 擒王第九百五十八章 呂不韋的“妙計”第一千章 趙丹的驚訝和封賞典禮第五十五章 信陵君說魏王 1第五百九十五章 儒家就是欠調教!第七百四十六章 趁火打劫的趙國人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九百八十四章 平原君的病情第二百七十六章 掌控大局第一千零九章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第三百七十八章 巡視軍營第六十一章 樓緩第三百九十六章 魏無忌的新打算第七百六十八章 第三次伐趙聯盟第九百七十八章 趙括南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七百四十三章 鄭朱使韓第五百四十章 糞土可比萬戶侯第九百四十六章 啥時候纔能有蒸汽機啊第一百一十二章 魏王圉的怒火第七十章 危機第一百九十四章 白起還是王齕?第二十三章 打秋風第七十八章 高能預警第九百一十章 這是什麼鬼東西?第七百三十一章 別無選擇的段乾子第二百八十三章 蔡澤見趙丹第一百二十六章 真正的正事第五百五十四章 寡人要親征第八百五十五章 騎戰第一百四十六章 司馬梗第一百四十九章 初遇第六百五十二章 暴怒的魏王圉第三十九章 訊息第二百六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使者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趙丹的兩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