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對河南地的處理

關於這場發生在趙國和林胡部落之間的戰爭,趙國的史官們是這麼記載的。x23us.com更新最快

“……春,帝遣李牧率萬騎自五原郡南下,與林胡王所率四萬精騎戰於河南地。當是時,李牧遣兩千具裝甲騎兵出戰,一戰而破胡騎前鋒三千人,再戰而破胡騎中軍本陣,四萬精騎不過半日便盡數潰散。李牧趁勝追擊,俘獲兩萬八千林胡人,又遣趙軍之中林胡騎士四處招降,不過七日,河南地盡入趙國。”

“好!真是太好了!”龍臺正殿之中,收到戰報的趙丹不由得喜上眉梢。

老實說,就連趙丹自己都沒有想到李牧居然能夠這麼快就將林胡部給如此乾淨利落的解決掉了。

不僅僅是趙丹,在場的幾名趙國重臣們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後,一個個都是眉飛色舞的。

要知道這片被稱爲河南地的河套地區,它的面積可是相當廣闊的,相當於趙國北方五郡之中五原、九原和雲中三郡加起來的總和。

趙國僅僅通過了這麼一次大戰,就奪得了整整三郡之地!

奪取了河南地,不但能夠讓趙國獲得又一個優良的戰馬培育基地,更可以讓趙國的領土直接和秦國上郡接壤,從北方對秦國施加強大的壓力。

當年趙丹的爺爺趙武靈王就曾經親自來到河南地,途徑上郡一路偵查來到咸陽,並謊稱自己爲趙國使者與秦王稷會面。

當時的趙武靈王所曾經設想的路線,就是從河南地一路南下,途徑義渠人的土地,馬不停蹄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泰山壓頂,直撲關中咸陽!

如果說在那個時候由於趙國還並不足夠強大,導致這個設想只能夠是深鎖在邯鄲宮城密室之中的設想,那麼如今在趙國拿下了河南地之後,這個設想終於有了實現的可能!

如此一來,秦國就不僅僅要在河西投入重兵防止趙國河東郡方向的攻擊,更要在上郡方向也設置防線防止趙國大軍南下,憑空就多了一份負擔。

對於趙國來說,秦國每多消耗一份力量,那都是趙國的勝利啊。

趙丹心情大好,對着面前的趙國諸位大臣們說道:“寡人慾在河南地設朔方、河套兩郡,並命李牧、許歷兩將率兵築城,設置馬場,並遷罪囚於此兩郡充實人口,不知諸卿認爲如何?”

趙丹的這套方案,其實也就是諸國在開疆拓土的時候所常用的手段。

設置郡縣這個不用說了,築城也是必須的,設置馬場更是肯定的,遷移罪囚也是很正常的手段,畢竟中國人的鄉土情結那是自古以來,也就只有罪犯刑徒這些傢伙能夠爲了免罪而遠走他鄉定居了。

但也有人提出了疑問,之見李伯說道:“大王,這河南地乃是胡人遊牧所在,若是遷移大量人口,糧食該如何解決?”

趙丹聞言忍不住笑了起來:“當然是就地解決!”

“啊?”

看着一臉懵逼的李伯,趙丹笑着解釋了起來。

這片河套地區,其實是一片非常神奇的地方。

它所神奇的地方在於,這裡既適合遊牧民族放牧,也適合農耕民族種植農作物,是一塊兩全其美的神奇土地。

在後世,西套地區甚至還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譽。

誰不知道江南是魚米之鄉,這要是不能種地,還算哪門子的江南?

在歷史上,秦始皇在征服了這片土地之後,就曾經遷移了大批移民來到這裡開發屯田。

只可惜隨着秦始皇的死和秦末天下大亂,移民們紛紛南歸,導致這片豐饒的地區又落入了趁虛而入的匈奴手中。

所以只要有足夠的移民,河套地區的完全開發是可行的,只要把這裡完全開發出來,那這裡很有希望成爲趙國的又一大糧倉。

“糧倉?”一聽到這兩個字,在場的趙國重臣們頓時就動心了。

說實話,對於現在的趙國來說,河套地區能夠養馬的這個作用,其實並不是太過重要。

趙國的騎兵之所以能夠稱雄天下,就是因爲如今的趙國北方有着天下諸侯之中最爲優良的馬場。

對於趙國來說,反而是這糧食基地四個字,比起馬場的作用來說更加的巨大。

相邦趙勝忍不住問道:“大王,那河南地真能夠成爲糧倉?”

趙丹哈哈大笑,語氣十分肯定的說道:“當然!武靈王手記之中記載此事,寡人又命胡衣衛多次實地探勘,絕對不假!”

這一下,在場的趙國重臣們眼睛就變得更亮了。

要知道現在的趙國已經從秦國的手中奪下了河東郡,由於河東郡早就已經被晉國和秦國開發的無比成熟,所以等到趙國的移民到位之後,最多兩三年河東郡就會成爲趙國的主要糧產區,一直困擾趙國的糧食不足問題就會得到大大的緩解。

如果再加上一個開發完畢的河套地區,那麼趙國的糧食產量豈不是變得富餘許多?

在這個年代,糧食可就代表着一切啊!

再考慮到這是一個每年一小仗,三年一大仗的世界,糧食作爲一種軍需物資,它的重要性更是不用多說。

司寇趙豹忍不住笑道:“如此一說來的話,秦國一直以來不能夠奪取這河南地,確實是失策啊。”

“秦國?”趙丹哈哈一笑,對於趙豹的話不置可否。

說真的,秦國還真就沒這個力量奪取河南地。

要知道如今秦國和河南地交接的地方是上郡,也就是之前義渠人的地盤。

義渠人乃是秦國境內最爲優秀的騎兵,如果想要爭奪河南地,那麼義渠人的力量一定會在這一過程之中發展壯大,這是秦國所不能夠允許的。

如今的秦國剛剛完全吞併義渠才十幾年的時間,境內的義渠人仍舊時不時會發生一些小的反叛,要是讓義渠人的力量通過奪取河南地的戰爭而發展壯大起來還了得?

在歷史上,秦國可是直到四十多年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後纔派蒙恬北上奪取了河套地區。

現在秦國就想拿下河套?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只有擁有着天下最強騎兵的趙國才能夠在這個時候做到這一點。

在得知了河南地兩郡的糧食潛力之後,幾名趙國重臣立刻就好像打了雞血一樣,羣策羣力的將所有的方略一一敲定下來。

像什麼如何安撫歸降的林胡人啊,如何在這兩地設置郡縣啊,如何遷移民衆啊,如何劃分土地啊,等等等等。

經過了整整一天的商議之後,直到晚上宮城要閉門了,這些完全沉浸其中不知時日過的趙國重臣們纔有些戀戀不捨的離開了宮城之中。

當然了,即便是有着當年征服北方五郡的經驗,但是這畢竟還是一片全新的、從遊牧民族手中奪來的土地,所以想要用一天的時間就能夠搞定這所有問題,那顯然是不可能做得到的事情。

關於這設立朔方、河套兩郡的具體事項,不僅僅是幾名趙國重臣沒日沒夜的商量,趙國的諸多機構也同樣參與到了其中。

對於這樣的參與,趙丹是非常樂見其成的,甚至到後來乾脆放手讓他們去商量,自己樂得個清閒。

畢竟從個人的角度來說,未來趙國所要征服的不僅僅是南邊那些中原諸國的土地,更要向北去征服整個草原,如果能夠通過對河南地兩郡的設立來獲得一些在草原上開疆拓土維持統治的經驗,那自然是最好不過的了。

而這段商議的過程中,河南地方面也不停的有着好消息傳來。

李牧在帶着三千輕騎兵連續追擊了七天七夜,馬不停蹄整整五次擊潰了林胡王阻止起來的反撲之後,終於在第八天的早晨親手斬下了林胡王的頭顱,徹底的終結了整個河南地的戰爭。

就在這麼一片趙國上下洋溢着歡快的氛圍之中,一個消息在某日由賢通傳到了趙丹的耳中。

楚國太子到了。

第六百五十九章 孤兒營中小孤兒第二百一十六章 搗毀這座烽燧臺!第三百三十八章 燕王薨,洛邑動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鄙第一百零五章 拍桌子的趙丹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八百零七章 荊軻刺趙王第三章 爭論第三百八十一章 李牧入河套第一百九十八章 趙丹的新政和齊王建的怒火第四百零二章 趙國人來了?第八百八十九章 下一個目標第七百六十二章 緩緩生長的趙國科技樹第八百九十二章 今天也要好好的替大王效忠啊第六百七十五章 更加惱火的魏王圉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七百三十章 魏國的條件第二百四十四章 秦國人識破了圍秦救楚?第六百三十九章 文武新人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韓王然的糾結第三百九十七章 趙丹的隨機應變第一百三十二章 廉頗的困境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怒第九百九十九章 使者?第二百二十七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戰國諸侯就是這麼牛!第七百三十四章 驚天謀劃第五章 外交第六百零七章 惱火的趙括第七百四十三章 鄭朱使韓第四百一十章 吾有憂,呂大夫可能解?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引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八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第八百七十章 有點煩第四百四十六章 自信滿滿的趙丹第二百三十九章 搞定了魏國,那麼接下來就該關注一下匈奴了第六百八十四章 讓人放心的韓王然第七百五十一章 陶邑亂局第七百七十章 六國伐趙!第三百七十三章 對龐煖的封賞和制衡第八百二十四章 逃亡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風雨飄搖的吳城第六百零五章 郭開第四百三十四章 寡人覺得不行第七百七十七章 祭祀儀式第五百二十四章 候的陰毒計策第三百五十八章 河東郡分田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第九十四章 廉頗的野望第六百二十章 其實,我是一個臥底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九百二十七章 生存還是死亡,汝自己選第七百九十七章 龍臺新人第三百九十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二十六章 獅子和老虎之間的交鋒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七百三十章 魏國的條件第四百九十六章 敵人的憂慮第五百三十二章 義渠城之變第七百四十六章 趁火打劫的趙國人第七百零九章 鄭朱使燕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國傳來的好消息例行推書第五百三十三章 趙國使者第三百七十三章 對龐煖的封賞和制衡關於有讀者反映王翦死而復活的事情.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七十八章 高能預警第四百五十一章 算了,寡人是和平主義者第二百二十八章 圍秦救楚?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內訌第六百八十章 魯儒第五百章 世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第六百零九章 白蓮花郭開第一百一十六章 侯贏獻計第四百六十九章 逃亡的白羊王第一百七十一章 基本來說,這樣打的話魏無忌必敗無疑第八百一十一章 澹林部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勝負分第七百八十九章 咸陽閒話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三百九十三章 李牧南下第五十八章 解決之道第五百五十一章 義渠人屠第五百一十六章 讓趙丹震驚無比的提議第二百八十章 蒙武的暗中謀劃第七百三十章 魏國的條件第九百九十八章 商會主事呂青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龐煖的奇兵第八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第五百一十七章 趙丹的答案第六百二十章 其實,我是一個臥底第九百零九章 李牧的試驗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
第六百五十九章 孤兒營中小孤兒第二百一十六章 搗毀這座烽燧臺!第三百三十八章 燕王薨,洛邑動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鄙第一百零五章 拍桌子的趙丹第八十八章 呂不韋帶來的消息第八百零七章 荊軻刺趙王第三章 爭論第三百八十一章 李牧入河套第一百九十八章 趙丹的新政和齊王建的怒火第四百零二章 趙國人來了?第八百八十九章 下一個目標第七百六十二章 緩緩生長的趙國科技樹第八百九十二章 今天也要好好的替大王效忠啊第六百七十五章 更加惱火的魏王圉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七百三十章 魏國的條件第二百四十四章 秦國人識破了圍秦救楚?第六百三十九章 文武新人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二百二十二章 韓王然的糾結第三百九十七章 趙丹的隨機應變第一百三十二章 廉頗的困境第九百九十三章 秦王怒第九百九十九章 使者?第二百二十七章 請不要懷疑,我們戰國諸侯就是這麼牛!第七百三十四章 驚天謀劃第五章 外交第六百零七章 惱火的趙括第七百四十三章 鄭朱使韓第四百一十章 吾有憂,呂大夫可能解?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引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八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第八百七十章 有點煩第四百四十六章 自信滿滿的趙丹第二百三十九章 搞定了魏國,那麼接下來就該關注一下匈奴了第六百八十四章 讓人放心的韓王然第七百五十一章 陶邑亂局第七百七十章 六國伐趙!第三百七十三章 對龐煖的封賞和制衡第八百二十四章 逃亡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風雨飄搖的吳城第六百零五章 郭開第四百三十四章 寡人覺得不行第七百七十七章 祭祀儀式第五百二十四章 候的陰毒計策第三百五十八章 河東郡分田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第九十四章 廉頗的野望第六百二十章 其實,我是一個臥底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九百二十七章 生存還是死亡,汝自己選第七百九十七章 龍臺新人第三百九十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二十六章 獅子和老虎之間的交鋒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七百三十章 魏國的條件第四百九十六章 敵人的憂慮第五百三十二章 義渠城之變第七百四十六章 趁火打劫的趙國人第七百零九章 鄭朱使燕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國傳來的好消息例行推書第五百三十三章 趙國使者第三百七十三章 對龐煖的封賞和制衡關於有讀者反映王翦死而復活的事情.第四百七十七章 或許是時候考慮對匈奴動手了?第七十八章 高能預警第四百五十一章 算了,寡人是和平主義者第二百二十八章 圍秦救楚?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內訌第六百八十章 魯儒第五百章 世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第六百零九章 白蓮花郭開第一百一十六章 侯贏獻計第四百六十九章 逃亡的白羊王第一百七十一章 基本來說,這樣打的話魏無忌必敗無疑第八百一十一章 澹林部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勝負分第七百八十九章 咸陽閒話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三百九十三章 李牧南下第五十八章 解決之道第五百五十一章 義渠人屠第五百一十六章 讓趙丹震驚無比的提議第二百八十章 蒙武的暗中謀劃第七百三十章 魏國的條件第九百九十八章 商會主事呂青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龐煖的奇兵第八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第五百一十七章 趙丹的答案第六百二十章 其實,我是一個臥底第九百零九章 李牧的試驗第九百三十八章 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