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五章 退無可退的王翦

咸陽宮。

“這個王翦,竟然敢公然違抗寡人的命令,寡人要殺他的頭!”秦王楚的怒吼之聲在大殿之中不停的蕩着。

秦王楚很生氣,後果嚴不嚴重現在似乎還看不出來。

趙國伐楚之戰到現在已經馬上就要進入第三個月了,春天眼看着都要過去了。

在過去的一個月之中,秦王楚可是朝着前線的元裡方向派去了十幾個信使,催促着王翦做出決定。

但是偏偏王翦卻一直猶豫不決,既沒有選擇撤退,也沒有選擇出戰,這無疑讓秦王楚十分的不滿。

因爲在之前的那些分析之中,老將軍們已經十分明確無誤的指出一點,如果想要決戰的話就必須是越早越好,因爲越早打的話秦軍的士氣越高,那麼勝利的可能性自然也就越大一點。

在這樣的情況下,秦王楚對於王翦心中的怨念是可想而知的。

雖然都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如果處在這個被抗命的“君”的立場上來說,這時候的秦王楚無疑是非常尷尬的。

作爲一個君王,竟然連發布出去的命令都不能夠得到貫徹執行?這國家到底誰說了算?

無數恐怖的念頭在秦王楚的腦海之中不停的來,連帶着他的臉龐都變得漆黑了不少。

片刻之後,秦王楚一字一頓的對着面前的兩名秦國重臣,呂不韋和蔡澤說道:“寡人慾撤換王翦主將之位,讓老將司馬信取而代之,不知兩位覺得如何?”

這並不是一次大朝議,而是一次非常隱秘的核心首腦會議,所以在場的也就只有呂不韋和蔡澤兩個人。

秦王楚的這一番話說出來,蔡澤和呂不韋的臉色就是同時一變。

蔡澤幾乎是下意識的就開口說道:“大王,王翦此人雖然年紀輕輕但是治軍有道,一直以來頗得軍中將士之心。若是輕率換將的話,恐怕會讓軍心動盪,實在不妥呀。”

“不妥?”呂不韋冷笑一聲,說道:“這個王翦如此膽大包天,竟然敢公然違抗大王的命令,將大王的威嚴置於何地?大王,臣以爲必須要將這王翦拿下,然後誅其全族,以儆效尤!”

雖然說一開始在平定陽泉君羋宸叛亂的時候呂不韋和王翦曾經共同攜手有過一段蜜月期,但是這段蜜月期很快就結束了。

究其原因,主要是王翦身爲王氏一族的成員,一舉一動都要受到家族的影響,而王氏一族當時的兩位大佬王齕和王陵都並不買呂不韋的帳。

更何況從現在的角度來說,王翦作爲秦軍的領兵大將,更是處在呂不韋的必殺名單之中第一名。

只要動動嘴皮子就能夠弄死秦軍一員大將,天下還有比這來得更加容易的功勞嗎?

蔡澤一聽呂不韋這麼一說,整個人的火氣騰的一下就上來了,惡狠狠的盯着呂不韋說道:“武成君,汝難道就不知道什麼叫做以大局爲重嗎?”

呂不韋還以一聲冷笑:“綱成君,吾只知道一點,那就是在大秦之中,只能有大王一個聲音!”

“夠了!”秦王楚制止了兩人的爭吵,然後宣佈了決定。

“寡人會再一次的派出使者前往元裡城前線,如果王翦做出了選擇也就罷了,要是他還是執意要抗命的話,那麼說不得寡人就要更換一名新的前線大將了!”

元裡,秦軍大營。

天色漸白。

王翦坐在大營之中,臉上的神色看上去頗爲平靜,但如果仔細觀察,就能夠發現他眼底深處那一絲濃郁得完全無法散去的隱憂。

在經歷了昨天那麼一個夜晚之後,沒有任何人能夠若無其事。

就在王翦的面前,尉繚有些艱難的彙報着戰損:“將軍,五萬元裡城守軍只有不到三萬被接應了大營之中,剩餘的將士們想來應當都”

尉繚並沒有繼續說下去,但無論是王翦還是尉繚都很明白,那兩萬多秦軍將士要麼就是已經成爲了趙軍刀劍下的亡魂,要麼此刻就已經身處在趙軍的戰俘營之中了。

王翦輕輕的嘆了一口氣,道:“還有其他部隊的損失呢?”

要知道在昨天晚上和趙軍交戰的可不是隻有元裡城的秦軍而已。

爲了讓元裡城之中的秦軍順利的撤退,王翦可是出動了秦軍大營之中的一大部分部隊,和趙軍結結實實的來了一場大混戰。

看着尉繚的臉色,王翦有一種預感,尉繚即將要說出來的那個數字,肯定是讓自己非常難以接受的那種。

果然只見尉繚沉聲道:“將軍,在昨夜的大戰之中,大約有一萬五千名將士爲了接應元裡城之中的友軍而戰死戰場或者被俘。”

尉繚的這句話一說出來,王翦的身體就不由自主的顫動了一下。

考慮到王翦的麾下可是有着二十五萬人,所以這一萬五千人似乎也算不得什麼。

但是問題在於,如果要加上元裡城之中的秦軍損失數量的話,那麼王翦麾下的這支秦軍,在過去的一個晚上就損失了三萬多、將近四萬將士!

這對於任何一個統帥來說,都絕對是一個不可小覷,並且讓人無比肉疼的數字。

王翦長長的嘆了一口氣,沉默不語。

尉繚靜靜的站在那裡,也同樣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大帳之中陷入了一片沉默。

良久之後,王翦終於緩緩開口道:“尉繚將軍,吾必須要承認,如果一開始的時候吾要是用汝那個主動出擊的策略,或許現在的情況會更加的好一些。”

尉繚苦笑一聲,道:“也有可能吾等現在已經成爲敗軍之將了。”

事實上尉繚當然也不是不清楚全力出擊的後果是什麼,只不過尉繚覺得置之死地而後生纔是唯一的出路罷了。

王翦目光炯炯的看着尉繚,沉聲道:“那麼尉繚將軍,以汝看來的話,在現在這樣的局面下,我軍可還有什麼選擇?”

尉繚仔細的思考了一下,然後道:“大將軍,吾認爲如今之局面,無非是決戰和撤退之選擇而已。”

所謂的決戰,當然就是指將現在大營之中的這二十萬最後的秦軍部隊給拉出去,和趙國人實打實的來一場大戰,只要能夠勝利,那麼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

如果失敗的話,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其實也就不用操心了,因爲那時候在場兩人可能都已經到地底相會去了。

至於撤退的話,自然就是依照秦王楚的命令想辦法渡河撤退,然後退到咸陽城之中,憑藉着咸陽城的高大城牆做最後的堅守和決戰。

王翦想了片刻之後,否決掉了其中的一個提議:“尉繚將軍,如今撤退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二十萬大軍想要渡河原本就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加上如今趙軍又佔據了元裡城,我軍的一舉一動完全都在趙軍的眼皮子底下,根本就沒有辦法隱藏自己的蹤跡。更何況就算過了河,龐煖的五萬騎兵也都隨時有可能出現在我軍背後,配合李牧所部對我軍進行夾擊。撤退一策,有死無生啊!”

尉繚默默的點頭,對於王翦的分析表示了贊同。

事實上尉繚自己也是這麼想的。

“所以”王翦長長的吐出了一口氣,臉上帶着幾分怪異的神色看向了面前的尉繚:“尉繚將軍,都到了這個時候,汝還要想辦法和趙軍決戰嗎?”

既然撤退是不可能撤退成功的了,那麼決戰就成爲了唯一的選項。

尉繚笑了笑,雙眼之中突然閃過了一絲精芒,道:“將軍,雖然眼下我軍在各個方面均處於劣勢,但是趙軍也並非就一定是無懈可擊,不是嗎?況且趙軍乃是入侵者,並非正義之師,而我軍之中的老秦人都是爲了保家衛國而戰,士氣之盛遠非趙軍可比。所以即便是以少敵多,我軍也並非就一定是敗局已定!”

王翦搖了搖頭,緩聲道:“話雖如此,但是你應該清楚,若是這一戰失敗之後吾等會是什麼結果,大秦又會是什麼樣的結果!”

王翦的軍事才能完全不比尉繚差,甚至可以說要更加的優秀一些。

所以尉繚三番兩次所陳述的這些東西,難道王翦自己就真的想不通其中的道理嗎?

當然不是。

王翦之所以一直在不停的猶豫和糾結,只不過是因爲王翦的心中非常清楚的知道一點自己輸不起。

那可是整整一個大秦的國運啊!

如果自己真的輸了的話,那麼恐怕很快的這個世界上就不會再有什麼秦國了。

但是,現在王翦突然發現,自己好像真的沒有什麼選擇了。

李牧昨天晚上所發起的突襲不但大量的殺傷了王翦的部下,同時也因爲元裡城的失守而直接斷掉了王翦的退路。

既然退無可退,繼續守下去又註定只會在趙軍的震天雷和火油彈之中成爲炮灰,那麼王翦還有其他更多的選擇嗎?

沉默良久之後,王翦突然拿過了紙筆,刷刷刷的寫了一封戰。

“讓人送去趙軍大營,就說三日後,吾和李牧決一死戰!”

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的大戰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匈奴內訌? 第二章第三百六十七章 決戰前夜第三百二十章 兩個廢物!第二百三十六章 裝逼瞬間被打臉的感覺可很不好受第五百八十章 四個消息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軍來了第八百五十章 廉頗的信心第六百三十章 滅還是和?第一千零四章 趙有黃雀,其名趙丹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四十章 華生,你發現了盲點!第一千零二十章 反面人物果然還是有第一千零四章 趙有黃雀,其名趙丹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五百三十五章 誰當主將?第二百七十一章 黯然的君王后和喜怒相加的趙丹第四百三十四章 寡人覺得不行第九百三十五章 破解陰書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丹的王牌騎兵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翦很着急第五百二十九章 墨家靈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即將入場的是另外一支精銳虎賁軍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無忌的威脅第三百三十八章 燕王薨,洛邑動第五百零二章 蘇代,汝這是在威脅寡人?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三百八十四章 楚國太子帶來的驚喜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制度和新相邦的產生第一百一十九章 邯鄲大朝議第八百五十五章 騎戰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論生死,願隨侍大王身邊第八百一十二章 義渠勝的麻煩第九百八十章 出乎意料第八百九十章 趙國來使第二百八十二章 範睢遭斥第一百五十七章 讓秦王稷自己來和寡人談!第七百九十二章 割肉的秦王楚第一百一十六章 侯贏獻計第六百七十四章 齊王建的惱火第五百九十六章 選擇目標第七百七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四百七十二章 紫荊關和鍊鐵廠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八百六十七章 謝幕和揭幕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楚王進宮第三百六十四章 趙丹的農業大殺器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五百三十六章 羋夫人第九百三十三章 趙國內部的分歧第四百一十章 吾有憂,呂大夫可能解?第八百三十八章 李牧的決定第一千零九章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第七百四十二章 趙丹的真正計劃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王稷想和寡人談?先拿個人頭當利息!第五十四章 魏王圉的憂慮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四百九十七章 後勝求和第七百二十八章 有些絕望的魏王圉第八百四十三章 戰局會議第六百零三章 賢撣的美好生活第二百一十六章 搗毀這座烽燧臺!第八百二十七章 戰後處置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匈奴人來了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四百三十九章 我看你趙勝就是拿我們尋開心!第三百九十五章 昌國君,是否救趙?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了儒家在這個時代好混一點,荀子做出了妥協第六百四十九章 介入戰爭?第四百二十三章 龐煖和劇辛之間的爭吵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屠斜衝陣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一百零八章 裝逼的隱士第五百二十一章 風流是要付出代價的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饒第九十五章 秦銳士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三百一十七章 寡人慾親征河東!第三百零六章 將計就計的魏無忌第七百二十二章 酒池肉林,謊言的力量第三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收到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七百九十一章 魏國滅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拍賣?第五百六十八章 跗骨之蛆第九百零九章 李牧的試驗第九百一十五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第九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的高宛第八百四十一章 秦國人的動向第九百八十一章 給李牧的“驚喜”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第九十九章 陷落第三百七十三章 對龐煖的封賞和制衡第一百五十六章 真要議和?第八百七十五章 後勝說齊王
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的大戰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匈奴內訌? 第二章第三百六十七章 決戰前夜第三百二十章 兩個廢物!第二百三十六章 裝逼瞬間被打臉的感覺可很不好受第五百八十章 四個消息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軍來了第八百五十章 廉頗的信心第六百三十章 滅還是和?第一千零四章 趙有黃雀,其名趙丹第四百九十八章 各懷心思第四百四十章 華生,你發現了盲點!第一千零二十章 反面人物果然還是有第一千零四章 趙有黃雀,其名趙丹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死中求活第五百三十五章 誰當主將?第二百七十一章 黯然的君王后和喜怒相加的趙丹第四百三十四章 寡人覺得不行第九百三十五章 破解陰書第三百五十三章 趙丹的王牌騎兵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翦很着急第五百二十九章 墨家靈子第一百九十六章 即將入場的是另外一支精銳虎賁軍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無忌的威脅第三百三十八章 燕王薨,洛邑動第五百零二章 蘇代,汝這是在威脅寡人?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三百八十四章 楚國太子帶來的驚喜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制度和新相邦的產生第一百一十九章 邯鄲大朝議第八百五十五章 騎戰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論生死,願隨侍大王身邊第八百一十二章 義渠勝的麻煩第九百八十章 出乎意料第八百九十章 趙國來使第二百八十二章 範睢遭斥第一百五十七章 讓秦王稷自己來和寡人談!第七百九十二章 割肉的秦王楚第一百一十六章 侯贏獻計第六百七十四章 齊王建的惱火第五百九十六章 選擇目標第七百七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四百七十二章 紫荊關和鍊鐵廠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八百六十七章 謝幕和揭幕第二百五十八章 差之毫釐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楚王進宮第三百六十四章 趙丹的農業大殺器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五百三十六章 羋夫人第九百三十三章 趙國內部的分歧第四百一十章 吾有憂,呂大夫可能解?第八百三十八章 李牧的決定第一千零九章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第七百四十二章 趙丹的真正計劃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王稷想和寡人談?先拿個人頭當利息!第五十四章 魏王圉的憂慮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四百九十七章 後勝求和第七百二十八章 有些絕望的魏王圉第八百四十三章 戰局會議第六百零三章 賢撣的美好生活第二百一十六章 搗毀這座烽燧臺!第八百二十七章 戰後處置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二百一十五章 匈奴人來了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四百三十九章 我看你趙勝就是拿我們尋開心!第三百九十五章 昌國君,是否救趙?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了儒家在這個時代好混一點,荀子做出了妥協第六百四十九章 介入戰爭?第四百二十三章 龐煖和劇辛之間的爭吵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屠斜衝陣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一百零八章 裝逼的隱士第五百二十一章 風流是要付出代價的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饒第九十五章 秦銳士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三百一十七章 寡人慾親征河東!第三百零六章 將計就計的魏無忌第七百二十二章 酒池肉林,謊言的力量第三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收到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七百九十一章 魏國滅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拍賣?第五百六十八章 跗骨之蛆第九百零九章 李牧的試驗第九百一十五章 演員的自我修養第九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的高宛第八百四十一章 秦國人的動向第九百八十一章 給李牧的“驚喜”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第九十九章 陷落第三百七十三章 對龐煖的封賞和制衡第一百五十六章 真要議和?第八百七十五章 後勝說齊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