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趙括和王稽有麻煩了

在經歷過小半個時辰的一番激戰之後,皮牢城之中的戰鬥終於結束了。

雖然城中的一千秦軍守軍表現得足夠的英勇,但是他們畢竟大部分都只是臨時徵召而來的郡兵,在面對無論是人數還是戰鬥力都數倍於己的趙軍精銳之時,並沒有多少的抵抗之力。

這場戰鬥其實從樂乘破門而入的那一刻開始就徹底的失去了懸念。

戰鬥過後的皮牢小城,空氣之中到處是淡淡的血腥味,地上隨處可見斑斑血跡,以及雙方士兵的屍體。

樂乘大步的走在皮牢城的街道上,他身上的盔甲沾滿了血跡,一部分是他自己的,更多的則是和他廝殺的那些秦軍士兵的血。

寒風如刀,帶着片片雪花吹在樂乘的臉上,讓他有些睜不開眼睛。

但是樂乘的心中卻是一片的火熱。

這至關重要的開門一仗,終究是被他給打贏了,拿下了!

在樂乘的面前,不少秦軍士兵丟下了武器,垂頭喪氣的被趙軍的士兵押着集合了起來。

敢於殊死抵擋的畢竟是少數,當敗局已定的時候,大部分人就會失去鬥志,古往今來無數次戰爭都證明了這一點。

一名趙軍二五百主出現在了樂乘的面前,臉上全是興奮之情:“將軍,俘虜秦軍將近七百人,是否全部殺掉?”

一千名秦軍士兵,只不過戰死了三百人,其他的人就全部投降了。

事實上這支秦軍的表現還算是比較出色的了,損失十分之一甚至更少就一潰千里的戰役,在戰爭史上並不少見。

之所以會詢問是否全部殺掉,那是因爲趙軍一直以來都和秦軍一樣,以敵軍的人頭來作爲軍功的憑證。

樂乘猶豫了一下,說道:“還是留着吧。大王最近頒佈命令,俘虜亦可爲功勞憑證。找個地方將這些人關起來,派人嚴加看管,若有異動者,直接格殺!”

頓了一頓之後,樂乘又繼續說道:“傳令下去,今日在此休息一晚,待到明日除傷員與三個百人隊留守此地之外,其餘人立刻隨吾出發!”

雖然奪下了皮牢,但是這對於樂乘來說僅僅是一個開始罷了。

在百里之外的安邑,趙括還在等待着樂乘的到來呢。

···

趙括的心情有點不安。

這已經是派出信使的第七天了。

根據之前的計劃,最多還有三天時間,就應該能夠有趙軍的前鋒趕到這座大營之中。

只要哪怕是一千人的趙國精銳趕到,趙括都有信心能夠完全掌控住大局。

和趙括一樣不安的還有河東郡太守王稽。

兩人之所以感到如此的不安,那當然是有理由的。

此時此刻,兩人就站在一座帳篷面前。

在這座帳篷旁邊原本有着整整十名趙國精銳士兵看守,但如今這十名士兵卻已經統統都變成了屍體。

而原本被關押在帳篷之中的蒙武卻已經消失無蹤。

蒙武去哪了?

趙括和王稽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出了一絲憂慮的神色。

王稽強笑一聲,道:“蒙武不過是一名親衛隊長,即便逃脫,亦是無關大局。”

趙括勉強的扯了扯嘴角,露出了一絲笑容,對王稽的這句話表示了同意。

但是在兩人的心中,都知道這件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蒙武雖然的確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親衛隊長,但是他可是原本秦軍主將蒙驁的親衛隊長,同時還是蒙驁的兒子!

這雙重身份加在一起,足以讓蒙武變得極爲重要。

更值得警惕的是,到底是誰把蒙武救走的?

在這種戒備森嚴的情況下都能夠把蒙武救走,沒有內應是不可能的事情。

甚至很有可能蒙武現在都還在這座大營之中,只不過就是換了一個地方而已。

趙括和王稽再次對視一眼,隨後不約而同的說出了同一個名字。

“候。”

沒錯,只有那個無孔不入的秦國秘密機構,才能夠擁有這樣的能力,將被嚴密關押的蒙武給救走。

趙括突然有些後悔,或許當時應該直接就把蒙武給殺掉的。

王稽問道:“現在該如何是好?”

王稽的聲音有點顫抖。

對於這位秦國河東郡郡守來說,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詞語。

既然如今已經證實了候的人就潛伏在這座大營之中,並且還擁有着一定的力量,那麼是不是說明了咸陽方面已經知曉了情況?

七天的時間過去了,咸陽方面又做出了怎麼樣的反應?

更讓王稽感到恐懼的是,如果候的人能夠無聲無息的救走蒙武,那麼會不會也可以無聲無息的刺殺王稽這個已經是秦國叛徒的人?

面對着王稽的問題,趙括眉頭緊鎖,好一會才問道:“郡守,如今吾等手中掌握了多少部隊?”

王稽想了想,開口道:“約莫有一萬人出頭。”

這幾天並不是就這麼白白度過的,王稽和趙括在暗中也同樣拉攏了一些秦國將軍,掌握了一些部隊。

一萬人出頭,算不上多,但也並不是太少。

趙括一咬牙,開口道:“既然如此,那便立刻召集衆將,立即奪權罷!”

原本趙括是打算等到援軍到來之後再一舉發動,那樣可以確保萬無一失。

王稽聞言一愣,道:“不如遣散大軍···”

“不可!”趙括斷然拒絕了王稽的提議,道:“如今蒙武被救走,風聲可能已經走漏,況且如今衆人皆知三晉聯軍正在虎視眈眈,遣散之舉必定受人懷疑,不如直接召衆將而奪取所有軍權!”

爲了穩定軍心,雖然這幾天來趙括對於大營之中的一些部隊進行了調動和輪換,但是大部分的秦國將軍職位其實並沒有變動,也就是說這支軍隊的指揮階層還是效忠秦國人的佔到大多數。

趙括已經不想再等了,打算直接將所有效忠秦國的高層一網打盡,讓那些同意投降趙國的將軍和軍官們將整個軍隊的控制權接管。

王稽擔心道:“可若是直接奪權,亦有可能引發兵變···”

趙括冷笑一聲,殺氣騰騰的說道:“郡守,如今吾等手中已有將近一半部隊,區區幾百人的兵變,又能如何?”

看着王稽還有些猶豫,趙括繼續勸說道:“郡守,若是不及時行事,萬一那蒙武和候的屬下串聯諸將作亂,屆時你我皆死無全屍矣!”

王稽被趙括這麼一說,終於也下定了決心,一咬牙道:“既然如此,那麼就即刻召集衆將,說明投趙之意罷!”

王稽現在也是豁出去了,爲了自己的富貴和性命,拼了!

第九十八章 內賊第八百章 賢撣的心路歷程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六百四十八章 趙丹的處置第九百零六章 吾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五百七十章 鄭朱的獅子大開口第三十七章 平原君說魏王 2第九百四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氏和趙氏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勝入高宛第八百一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匈奴重騎兵第五百四十三章 廉頗的小心思第四章 借糧第七百二十章 呂不韋的建議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四十七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1第二百四十六章 雛鷹營,趙丹的怒火第五百六十三章 白起做得,吾亦做得!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膽奴婢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龐煖的奇兵第一百七十九章 論收小弟對趙國的重要性第九百九十五章 秦王,請第四百三十四章 寡人覺得不行第三百二十二章 六面旗杆第一千零二章 這個劇本不對啊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優留的決定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第六百零六章 父子閒聊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七百六十一章 荊軻的機會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五百七十二章 夏日會議第五百三十九章 趙丹教子第八百五十四章 初遇第六百九十七章 不能給任何可乘之機!第七百七十七章 祭祀儀式第一百三十章 殺人第一百八十章 信陵君入趙,平原君讓賢?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線戰事第五百八十九章 破城門第九百八十一章 給李牧的“驚喜”第九百六十八章 連環車陣第三百二十二章 六面旗杆第八百四十一章 秦國人的動向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氏和趙氏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園獻計第二百三十四章 楚國戰爭會議第九百三十三章 趙國內部的分歧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路向北,一路向西第五百六十五章 發作第九百六十二章 充滿希望的趙國民情第八百七十八章 城內城外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趙丹的兩件事情第四百七十九章 趙丹微服私訪記第五百二十四章 候的陰毒計策第五百九十九章 一切,便拜託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了儒家在這個時代好混一點,荀子做出了妥協第五十章 咸陽宮議 2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七百一十七章 抓住機會的呂不韋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六百四十章 荊軻打狗第九十二章 韓王然的決定第八百五十三章 相互猜測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風寒夜,悽風苦雨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需正名的何華第一百三十章 殺人第四百零六章 兵臨城下第九十九章 陷落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趙括的任務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六百零四章 你們這是自尋死路!第六百九十八章 呂不韋的爲難第八百九十七章 出師不利?第三百九十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襲郢都第九十五章 秦銳士第一百一十九章 邯鄲大朝議第七百三十一章 別無選擇的段乾子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王,吾有一計第六百四十六章 趙丹的應對第三百零一章 趙丹要開幕府?第四百零三章 戰還是不戰?第八百三十二章 腹真的驚喜第九百八十六章 蜀道難第八百九十一章 失蹤的歌姬第五百九十二章 行刺未遂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六百五十四章 邯鄲的變化第七百九十二章 割肉的秦王楚第六百九十四章 深夜會議第四百零二章 趙國人來了?第八百六十二章 各自着急上架感言第五百九十三章 墨家緣何至此啊
第九十八章 內賊第八百章 賢撣的心路歷程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六百四十八章 趙丹的處置第九百零六章 吾有一言,請諸位靜聽第五百七十章 鄭朱的獅子大開口第三十七章 平原君說魏王 2第九百四十章 突如其來的驚喜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氏和趙氏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勝入高宛第八百一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匈奴重騎兵第五百四十三章 廉頗的小心思第四章 借糧第七百二十章 呂不韋的建議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四十七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1第二百四十六章 雛鷹營,趙丹的怒火第五百六十三章 白起做得,吾亦做得!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膽奴婢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龐煖的奇兵第一百七十九章 論收小弟對趙國的重要性第九百九十五章 秦王,請第四百三十四章 寡人覺得不行第三百二十二章 六面旗杆第一千零二章 這個劇本不對啊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優留的決定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第六百零六章 父子閒聊第七百零一章 臣斗膽請太子選擇第七百六十一章 荊軻的機會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五百七十二章 夏日會議第五百三十九章 趙丹教子第八百五十四章 初遇第六百九十七章 不能給任何可乘之機!第七百七十七章 祭祀儀式第一百三十章 殺人第一百八十章 信陵君入趙,平原君讓賢?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線戰事第五百八十九章 破城門第九百八十一章 給李牧的“驚喜”第九百六十八章 連環車陣第三百二十二章 六面旗杆第八百四十一章 秦國人的動向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氏和趙氏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園獻計第二百三十四章 楚國戰爭會議第九百三十三章 趙國內部的分歧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路向北,一路向西第五百六十五章 發作第九百六十二章 充滿希望的趙國民情第八百七十八章 城內城外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趙丹的兩件事情第四百七十九章 趙丹微服私訪記第五百二十四章 候的陰毒計策第五百九十九章 一切,便拜託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了儒家在這個時代好混一點,荀子做出了妥協第五十章 咸陽宮議 2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七百一十七章 抓住機會的呂不韋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六百四十章 荊軻打狗第九十二章 韓王然的決定第八百五十三章 相互猜測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三百四十七章 春風寒夜,悽風苦雨第九百三十二章 急需正名的何華第一百三十章 殺人第四百零六章 兵臨城下第九十九章 陷落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趙括的任務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四百五十四章 必須割讓此二城第六百零四章 你們這是自尋死路!第六百九十八章 呂不韋的爲難第八百九十七章 出師不利?第三百九十章 風雨欲來第二百五十五章 夜襲郢都第九十五章 秦銳士第一百一十九章 邯鄲大朝議第七百三十一章 別無選擇的段乾子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王,吾有一計第六百四十六章 趙丹的應對第三百零一章 趙丹要開幕府?第四百零三章 戰還是不戰?第八百三十二章 腹真的驚喜第九百八十六章 蜀道難第八百九十一章 失蹤的歌姬第五百九十二章 行刺未遂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六百五十四章 邯鄲的變化第七百九十二章 割肉的秦王楚第六百九十四章 深夜會議第四百零二章 趙國人來了?第八百六十二章 各自着急上架感言第五百九十三章 墨家緣何至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