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章 先打誰

一說到這個話題,趙國的大臣們立刻就一個兩個都來了精神。

最喜歡這種指點江山的感覺了。

首先開口的是趙國的相邦,平原君趙勝。

只見趙勝說道:“大王,臣認爲如今應該先滅掉韓國。只要能夠把韓國滅掉,那麼整個中原便盡在大王之手,平定天下無憂矣。而且滅掉韓國又能將秦國和楚國相互分離開來,如此一來的話,到時候無論是攻擊秦國還是攻擊楚國,都能夠讓這兩個國家難以互救,可以說是一石三鳥之計也。”

對於趙勝的這番話,趙丹想了想,覺得其實還挺有道理的。

如今的韓國由於已經佔據南陽郡,所以說事實上已經把秦國和楚國之間的聯繫分隔開了。

雖然說其實秦國和楚國現在也是有接壤的,只不過問題在於接壤的地方是巫山,想要把大軍通過長江三峽來調動實在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如果是上游的秦國東進援楚還好說,要是楚國想要逆水而上援救秦國,那幾乎就是以前不可能的事情了。

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所以說趙勝纔會認爲攻擊韓國是最佳的選擇。

其實說起來,趙勝的這個意見讓趙丹也是有些意外的。

要知道一直以來趙勝都是最堅決的反旗派,所以趙丹下意識的認爲這一次趙勝應該也會強烈的要求先滅掉秦國。

但是沒想到趙勝突然提出了尋覓韓國,這倒是一個讓人驚訝的舉措。

其實趙丹並不知道的是,趙勝的這個提議可是吸取過之前的教訓的。

在去年差不多這個時候,剛剛滅掉魏國、正是意氣風發的趙國君臣們也是這樣討論着下一個目標。

在那一場會議之中,無論是公族派也好還是布衣派也罷,都出現了投票權分散,各自爲戰的情況,從而導致了到最後也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結論的情況。

如果不是荊軻刺趙王這件事情突然發生的話,那麼恐怕趙國的高層吵上十天半個月也不會得到任何的結果。

正是因爲如此,所以這一次趙勝事先和龐煖以及劇辛都通了氣,做足了準備。

三人經過了細緻的討論,認爲韓國一個最佳的目標。

其實齊國也是一個不錯的目標,但是出於某種顯而易見的原因,趙勝並不願意推薦齊國做爲趙國接下來的目標。

不過問題在於,趙勝本人雖然不希望推薦齊國,可是喜歡先打齊國的卻還是有其人在的。

趙國大將軍廉頗咳嗽了一聲,對着趙丹說道:“大王,依老臣看來,這一次應該先滅掉齊國纔是上策。只要齊國一滅,那麼整個中原就已經完全爲我趙國所有,接下來大王所要做的就是讓吾等將領率領着滾滾鐵蹄大舉南下,徹底的踏平其他的三個國家便可。”

還別說,給廉頗這麼一說之後,趙丹又覺得好像廉頗說的也挺有道理的。

如果要去攻打韓國的話,那麼趙國可能還會擔心被齊國給抄了後路,可要是直接一上來就把齊國滅掉的話,就完全不用擔心這一點了。

和往常的趙國政壇一樣,既然兩大陣營都已經旗幟鮮明的擺開了立場,那麼也是時候到小弟們出來搖旗吶喊了。

龐煖咳嗽了一聲,說道:“大將軍的話初初一聽的確是有些道理,但是若是仔細一想的話,其實是大有弊病的。”

廉頗一聽這話就不開心了,把眼睛立刻瞪了起來,說道:“吾的話究竟有何弊病,還請龐卿賜教啊。”

說實話,廉頗現在是越看龐煖這個傢伙越不爽了。

畢竟龐煖這幾年來立下的功勞也是越來越大了,加上之前又作爲趙軍的主將滅掉了燕國,聲勢一下子起來了,已經開始有了能夠和廉頗分庭抗禮的趨勢。

這對於心高氣傲的廉頗來說,顯然是一件非常不能夠接受的事情。

龐煖微微一笑,對着聯廉頗說道:“大將軍請想一想,韓、秦、楚三國從地理的角度來說是連成一體的,如果先把齊國攻滅的話,那麼剩下來的這三個國家一定會有種脣亡齒寒的感覺,無論接下來攻擊哪一個國家,其他的兩個國家都一定會一起前來支援,這就會導致整個戰事的難度大爲提升。

但如果先將韓國拿下來的話,那麼剩下來的秦國、楚國、齊國三個國家就完全被我們給割裂了,我們就可以慢慢的、非常從容的將這三個國家各個擊破,如此一來所受的傷亡和損失自然就會少了不少,成功性也大爲增加。”

龐煖的話音剛落,虞信的聲音也隨之響起:“龐卿的這番話也未免有失偏頗,要知道如今齊國元氣尚存,如果先攻擊韓國的話,齊國有可能會直接出兵威脅邯鄲。要是先滅掉了齊國,那麼無論是楚國、韓國還是秦國,都完全不再可能存在威脅到邯鄲的可能性。如此一來邯鄲沒有了危險,我們大可以從容的調兵遣將,這纔是穩中求勝的上策。至於秦、韓、楚三國組成聯軍又有何妨呢?反正我們都已經打敗過六國伐趙,難道還怕它一個三國抗趙不成?”

虞信說完這番話之後,劇辛同樣以也開口了:“虞卿此言謬也,劇辛不敢苟同。想當年,廉頗大將軍曾經多次打敗齊國人,但是也同樣在兩年之前的高唐城之戰中遭遇了失敗。這就說明一點,任何一個國家都是不可小覷的,尤其是幾個國家聯合起來的時候就更不應該掉以輕心了。與其讓他們聯合起來對我們造成更大的麻煩,不如先滅掉韓國,然後將他們各個擊破纔是上策。”

劇辛說完之後,李伯也站出來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在上一次的睢陽城之戰中,四國聯軍全部都受到了非常大的損失,唯二沒有損失有生力量的就是燕國和齊國。如今燕國已經被消滅了,那麼只需要再滅掉齊國,這天下就再無可與我國對抗的力量了。

至於秦楚韓三個國家,才區區兩年時間,又怎麼可能會如此迅速的從睢陽城之戰中恢復過來呢?但如果不先滅掉齊國的話,那麼接下來我們就要面對着一支由齊國組成的生力軍了,而且這個生力軍甚至還有可能會威脅到邯鄲城!所以,還是先滅掉齊國纔是上策。”

兩派人馬各執己見,一時間爭執不下,朝堂之中充斥着爭論的聲音。

趙丹有些頭痛的揉了揉太陽穴,說實話這種兩派爭執不下的情況雖然是趙丹刻意爲之,但有時候的確還是讓人有些頭痛的。

不過唯一讓趙丹有些安慰的地方在於,由於自己不停的摻沙子之下,如今的趙國政壇之中已經出現了第三方力量,也就是中立的力量。

而且這股中立的力量目前人數也有三個,分別是鄭朱、李斯和李牧。

於是趙丹繼續點名了:“鄭卿,汝來說說汝的意見吧。”

趙國大行鄭朱聽到趙丹的話之後趕忙起身,對着趙丹回答道:“大王,臣認爲攻擊韓國或許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趙丹問道:“這是爲何?說出汝的理由。”

鄭朱答道:“大王,齊王建和後勝君臣素來膽小怕事,只需要大王派一名使者將齊國給安撫住的話,那麼齊國會有很大可能性是不會繼續出兵的。只要齊國不出兵,那麼大王就不用擔心齊國的掣肘,只需要專心解決韓國便是。”

趙丹聽完了鄭朱的話之後嗯了一聲,對此不置可否。

說實話,歷史上的齊王建和後勝這一對齊國君臣的確就是如同鄭朱所說一般膽小怕事的。

但是趙丹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爲自己的穿越而導致了某些變化,現在這個齊王建的並沒有像歷史上所說的那般不願意參與到戰爭之中,反而多次參與到了對趙國的圍毆之中,這就很讓人心煩了。

所以現在齊國究竟能否被人說服在這場戰爭中保持中立,其實也不是太好說。

趙丹又看向了李斯:“李卿,汝也來說說汝的意見吧。”

李斯想了想,說道:“大王,臣覺得攻擊齊國應該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只要拿下了齊國便可以專心南下,這乃是一大利好消息。”

等到李斯說完之後,已經有趙國的八名大臣們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了,票數正好打成了四比四。

所以衆人自然而然的就將目光落在了大殿之中最後一個到現在爲止都還沒有開口的傢伙身上。

趙丹咳嗽一聲,說道:“李牧大都督,汝覺得應該要攻擊哪一個國家纔是上策呢?”。

李牧對此同樣也是一愣,看上去顯然沒有想到自己都最後一個了其他人還爭執不下,思考了足足半晌之後才道:“大王,臣覺得韓國可能是一個更好的選項。”

“說出汝的理由。”趙丹道。

李牧對着趙丹拱了拱手,答道:“大王,只要能夠拿下韓國的話,那麼接下來臣就能夠十分容易的南下奪取關中,而且讓關中得不到任何的援兵。關中只要一拿下來,那麼整個天下就盡在大王之手矣!”

李牧這一票投出來之後,大殿之中頓時響起了一些人嘆息的聲音,當然與之相對的還有另外一些人愉悅的表情。

趙丹拍板做出了最終的決定:“很好,既然如此的話,那麼就以韓國作爲下一個目標吧!”

bq

第三十一章 後宮第一千零五章 趙忠第一百六十七章 論討價還價,秦王稷根本不是寡人對手第九百八十八章 破葭萌第八百九十六章 王翦論戰第五百二十五章 動搖的春申君黃歇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二百三十四章 楚國戰爭會議第四章 借糧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六百零九章 白蓮花郭開第三百三十二章 殿中九鼎,五國來朝第四百七十三章 匈奴人的內訌第四百一十八章 趙柱獻計第四百六十七章 魏無忌真會造反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六十六章 胡衣衛和呂不韋第八百九十四章 齊王建的怒火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楚雖三戶,亡趙必楚第四百九十章 設局?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園獻計第二十四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1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現在蒙驁身邊的神秘人第一百零五章 拍桌子的趙丹第八百六十二章 各自着急第三百四十章 逃亡第七百九十五章 秋遊第五百三十九章 趙丹教子第二百九十章 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來一次以史爲鏡第八百五十一章 關中戰況第七百六十三章 候與蔡澤第九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的高宛第九百三十五章 破解陰書第六百二十六章 汝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四百七十章 寡人要去北邊散散心!第八百七十五章 後勝說齊王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第二百七十八章 從河東郡傳來的好消息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無忌的威脅第三十九章 訊息第五百七十章 鄭朱的獅子大開口第一百五十七章 讓秦王稷自己來和寡人談!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四百二十章 神奇的李牧第九百六十章 司馬信第八百五十八章 暴烈如火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六百四十一章 楚將亡,秦救乎第六百零一章 呂不韋的勝利第九百九十六章 趙國、趙政第六百六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三百一十章 韓非給趙丹帶來的啓發第七百七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六百七十五章 更加惱火的魏王圉第八百六十八章 黃歇的困境第七百九十二章 割肉的秦王楚第三百三十一章 齊國君臣的陰謀第五百二十一章 風流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九百六十四章 李牧的真正目標第三百六十六章 曲轅犁的好夥伴第七百六十七章 吞併和懷柔,統一之戰的序幕第七百四十六章 趁火打劫的趙國人第六百三十六章 蠢貨,我們是趙國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因禍得福?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第七十四章 固執的範睢第九百六十九章 生死關頭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王稷想和寡人談?先拿個人頭當利息!第四十六章 外交的重要性第五百八十七章 三將密議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楚王進宮第三百七十六章 衛竭說齊王建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利和板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好了範睢大哥還是請你閉嘴吧第二百七十八章 樂乘奪皮牢第九百七十九章 漢中危情第二百七十二章 挑不出毛病?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三百七十章 血色之路,狂暴衝殺第八百七十九章 密道入城第七百三十七章 六國來朝第二百六十章 是時候讓燕國換一個寡人中意的大王了第五章 外交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屠斜衝陣第九百章 毛遂又來了第九百六十一章 趙丹教子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五百一十四章 面見魏王圉第七百九十五章 秋遊第九百五十一章 伐秦還是滅楚第八百六十八章 黃歇的困境第一百八十七章 爲什麼是荀子?第四十二章 虞信使楚 3第四百二十八章 輕敵的李牧?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二百五十六章 趙國在出徵前的誓師大會
第三十一章 後宮第一千零五章 趙忠第一百六十七章 論討價還價,秦王稷根本不是寡人對手第九百八十八章 破葭萌第八百九十六章 王翦論戰第五百二十五章 動搖的春申君黃歇第七百一十一章 轉折第二百三十四章 楚國戰爭會議第四章 借糧第一百一十章 不如取而代之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六百零九章 白蓮花郭開第三百三十二章 殿中九鼎,五國來朝第四百七十三章 匈奴人的內訌第四百一十八章 趙柱獻計第四百六十七章 魏無忌真會造反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六十六章 胡衣衛和呂不韋第八百九十四章 齊王建的怒火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楚雖三戶,亡趙必楚第四百九十章 設局?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園獻計第二十四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1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現在蒙驁身邊的神秘人第一百零五章 拍桌子的趙丹第八百六十二章 各自着急第三百四十章 逃亡第七百九十五章 秋遊第五百三十九章 趙丹教子第二百九十章 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來一次以史爲鏡第八百五十一章 關中戰況第七百六十三章 候與蔡澤第九百三十一章 瀕臨絕境的高宛第九百三十五章 破解陰書第六百二十六章 汝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四百七十章 寡人要去北邊散散心!第八百七十五章 後勝說齊王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第二百七十八章 從河東郡傳來的好消息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無忌的威脅第三十九章 訊息第五百七十章 鄭朱的獅子大開口第一百五十七章 讓秦王稷自己來和寡人談!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四百二十章 神奇的李牧第九百六十章 司馬信第八百五十八章 暴烈如火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六百四十一章 楚將亡,秦救乎第六百零一章 呂不韋的勝利第九百九十六章 趙國、趙政第六百六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三百一十章 韓非給趙丹帶來的啓發第七百七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六百七十五章 更加惱火的魏王圉第八百六十八章 黃歇的困境第七百九十二章 割肉的秦王楚第三百三十一章 齊國君臣的陰謀第五百二十一章 風流是要付出代價的第九百六十四章 李牧的真正目標第三百六十六章 曲轅犁的好夥伴第七百六十七章 吞併和懷柔,統一之戰的序幕第七百四十六章 趁火打劫的趙國人第六百三十六章 蠢貨,我們是趙國人第二百五十九章 因禍得福?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第七十四章 固執的範睢第九百六十九章 生死關頭第三百一十六章 秦王稷想和寡人談?先拿個人頭當利息!第四十六章 外交的重要性第五百八十七章 三將密議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楚王進宮第三百七十六章 衛竭說齊王建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利和板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好了範睢大哥還是請你閉嘴吧第二百七十八章 樂乘奪皮牢第九百七十九章 漢中危情第二百七十二章 挑不出毛病?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三百七十章 血色之路,狂暴衝殺第八百七十九章 密道入城第七百三十七章 六國來朝第二百六十章 是時候讓燕國換一個寡人中意的大王了第五章 外交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屠斜衝陣第九百章 毛遂又來了第九百六十一章 趙丹教子第一千零七章 三線開戰?第五百一十四章 面見魏王圉第七百九十五章 秋遊第九百五十一章 伐秦還是滅楚第八百六十八章 黃歇的困境第一百八十七章 爲什麼是荀子?第四十二章 虞信使楚 3第四百二十八章 輕敵的李牧?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二百五十六章 趙國在出徵前的誓師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