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9章 好人弗蘭茨
斯特里蒙河左岸,奧托一世正在用他剛剛攻下的土地掩埋希臘士兵的屍體。
(斯特里蒙河書中東西色雷斯的分界線,並非是後世的馬裡查河-埃夫羅斯河。
馬裡查河-埃夫羅斯河這條分界線歷史上是一戰以後定的。)
此時無論是英國人,還是俄國人都不想奧托一世再進一步,希臘人的大希臘之夢也只能止步於此。
希臘人都在慶祝,因爲他們又贏了。希臘國內已經開始了狂歡,士兵們也在慶祝劫後餘生。
希臘國內的大家族和政治同盟已經開始爭奪起新領地上的利益,奧托一世最初是想效仿弗蘭茨將新領土化爲皇室領地的。
然而奧托一世這個希臘國王手中的權力,以及他的影響力根本不支撐他這樣做。
不過比起國內的小人們,奧托一世更恨的是英國人和俄國人。
是他們阻止了自己的黃金之路,大希臘帝國的復興之路,卻沒人理解自己。
奧地利帝國的軍隊礙於英俄兩國的壓力早已離開,奧托一世看着河岸旁一望無際的十字架,他發誓早晚一定要讓俄國人和英國人付出代價。
一定.
維也納,霍夫堡宮。
奧地利帝國的高官們對於突然的停戰並沒有表現出任何的驚訝,甚至還有很多人抱怨停戰得太晚。
“真的要把南塞爾維亞和東波斯尼亞地區轉交給俄國人嗎?”
戰爭大臣拉圖爾伯爵看向了首相施瓦岑貝格親王,後者眉頭緊皺。
“別看我,這是皇帝陛下的命令。”
“我們只奪取了北塞爾維亞的一小片土地和幾個礦區,是不是有些太虧了?
整場戰爭可是我們在四處救火,神聖同盟沒有我們奧地利早就完蛋了。”
拉圖爾伯爵雖然沒有親臨戰場,但是作爲戰爭大臣,他不但參與了戰爭的策劃,關於戰爭的第一手資料他也是一清二楚。
奧地利帝國陸軍幾乎沒有受到什麼損失,殲敵數量雖然沒做統計,但按照前線指揮官們的估計至少不會少於八萬。
這是什麼概念!
然而這樣的大勝卻不能聲張,甚至還要將到手的土地讓出去,讓拉圖爾伯爵心中十分不痛快。
“這是與俄國人的交易,我們還會支持他們取得多瑙河南部的平原地帶。”
“瘋了嗎?我們又能得到什麼?”
“多瑙河兩公國。”
“可多布羅加還在俄國人手裡。萬一有一天俄國人沿着多瑙河向我們發起進攻怎麼辦?
如果沒有兩公國,我們奧地利帝國在巴爾幹地區的防禦是無懈可擊的,我們只要守着貝爾格萊德和奧爾特山谷,俄國人插上翅膀也飛不進來。
但有了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我們要守住多瑙河兩公國就需要沿河佈置防線。
這個工程量您考慮過嗎?”
拉圖爾伯爵憤怒地站起身,吐沫橫飛。
施瓦岑貝格親王之前沒有將消息透露給這位戰爭大臣就是怕他跳出來反對,從沒人懷疑過圖拉爾伯爵的忠誠,但也沒人會認同他的做法。
但是這位戰爭大臣只會從戰爭本身思考問題.
“這是皇帝陛下的決定。”
“要你這個首席大臣做什麼的?你要據理力爭啊!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是什麼破地方?不但四處漏風,還被多布羅加直指後心,根本就是在破壞帝國的完美版圖!
要我說還不如交換東波斯尼亞和南塞爾維亞實惠.”
“我反對!”
拉圖爾伯爵正在興頭上,突然被人打斷感覺很不爽,回頭望去是財政大臣布魯克男爵。
“你反對什麼?”
“咱們國家負收益的省份太多了!西波斯尼亞、阿爾巴尼亞、達爾馬提亞、克羅地亞,全都需要國家財政的補貼。
據我所知東波斯尼亞和南塞爾維亞也是兩塊爛得出奇的土地,多少這種爛地也不如多瑙河兩公國的價值大。”
“沒錯!巴爾幹的土地維穩成本太高,完全是就是國家身上的爛創!”
禿頭的內政大臣喬瓦尼·巴蒂斯塔伯爵也表示贊同,整個奧地利沒人比他更清楚西波斯尼亞和阿爾巴尼亞這兩塊新領土究竟有多垃圾,僅僅是一個負收益根本無法表達他的感受。
奧地利帝國在這兩個地區投入的成本甚至比整個加利福尼亞投入的還多,但至今仍然是負收益,甚至爲了防止叛亂不得不駐紮大量軍隊,僱傭足夠的憲兵以維持秩序。
“夠了!這是命令,並不是請求。你們沒有權利贊成或者反對,你們的任務就是做好執行工作。”
“帝國萬歲。”
其實除了拉圖爾伯爵以外,其他人倒是對此行動沒有任何異議,一方面是多瑙河兩公國對於奧地利帝國的體系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則是弗蘭茨的個人威望。
實際上經過不斷的宣傳、美化,以及各種事件,尤其是戰爭和教皇庇護九世的推波助瀾弗蘭茨的個人威望已經達到了一個哈布斯堡家族歷代皇帝從未達到的新高度。
當然包括首相施瓦岑貝格親王在內的一衆高層也認可了弗蘭茨的決定。
南俄某地,沙皇行營。
對於奧地利帝國能履行諾言,沙皇是從未懷疑過的,他覺得弗蘭茨是借了自己的光。
如果沒有俄軍在前線浴血奮戰,奧地利帝國的軍隊怎麼能那麼輕鬆就攻陷那麼多土地?
只是未能攻陷君士坦丁堡,這讓尼古拉一世倍覺遺憾。但他現在也只能怪俄軍的將領們無能連奧斯曼人的軍隊都摧不垮,以及希臘國王奧托一世的狼子野心。
如果不是希臘直接威脅到君士坦丁堡,沙皇也不會同意和談。此時就看在談判桌上能取得多少土地了
奧地利帝國外交大臣皮勒斯多福伯爵第一時間便帶人前往了聖彼得堡,在那之前弗蘭茨就已經派特使追上了沙皇的隊伍。
“尊敬的沙皇陛下,我國的皇帝陛下願意全力支持您取得保加利亞北部的平原地區。
如果奧斯曼和英國不同意,我們可以不接受他們的和平。”
對此尼古拉一世倒是略感驚訝,畢竟奧地利帝國已經將多瑙河兩公國攥在手中了,完全沒有必要繼續趟這趟渾水。
“看來弗蘭茨真是一個好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