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4章 印度洋的形勢

三四個月前,英國很可能再一次派出遠征軍的消息,便傳到了馮雲山的耳中。即便這個消息只是流傳在歐洲上層貴族之間的小道消息,但馮雲山還是不敢輕視,他一面等待在歐洲的郭嵩燾從來準確的消息,他知道憑藉郭嵩燾這些年在歐洲的佈局,只要花大力氣,肯定能查探清楚消息的真僞,另一方面,也開始着手準備抵禦英國遠征軍的進攻方略。

因爲從英國出兵,距離相隔過於遙遠,因此,運輸兵力的時間上便不會太短。而那英國遠征軍已經有過一次慘敗的經歷,馮雲山猜測他們必定不會再過於輕敵,像以前只派幾萬兵力便想着征服整個遠東。

而他們要派遣超過十萬的兵力,那麼這一路的吃喝拉撒,以及運兵船的運輸,便都是十分巨大的難題。

當初中華帝國只是從本土運輸一些吃苦耐勞的百姓前往其他地方移民,都要大費周折,何況如今這些英國士兵!

但沒過多久,歐洲的消息便傳來,英國極有可能調動前後兩批次的大軍,先囤積在亞丁港,然後再從亞丁港一舉攻擊並收復印度等地。並且,此次英國不單出動將近14萬陸軍,還調動了大西洋艦隊和地中海艦隊的大部分主力軍艦和他們英國本土的海角艦隊的三分之一戰艦,共計戰艦達200艘,海軍艦船總噸位共22萬噸之多。所幸,英國的能出動的運兵船及補給船等共計367艘幾乎全部出動,再擁擠再克服,也只能一次性運輸8萬人馬,因此只能分兩批次運輸,這樣一來,便讓中華帝國有了更多的時間準備!

馮雲山立刻召集總參謀部和海軍部進行商議,最終得出的結論就是此次英國的首要目標是印度殖民地。這是他們的最低目標也是最主要的目標,爲此,英國人幾乎是傾全國本土之力來戰了。而且,可能是因爲兵力不足,他們還從北美、西印度羣島等殖民地臨時調兵回歐,再整合後在第二批次出兵之中,而澳大利亞,原本是也想抽些兵力,但一來澳大利亞的兵力本身就薄弱,二來,如今從澳大利亞經過的海域,都已經被中華帝國所控制,英國擔心還沒出兵就被半路攔截了,因此,便沒有從澳大利亞調兵。

海軍部直接提出,因爲北洋艦隊和太平洋艦隊都被調往北美地區,東洋艦隊還好一點,還在太平洋海域,立即往回趕,勉強能在兩三個月內抵達南洋一帶。而太平洋艦隊的主力,則除了在密西西比河中游地區,其他的也在墨西哥灣一帶,都是身處大西洋,要回到印度洋,非常遙遠,要將近半年時間才能抵達,因此,太平洋艦隊是基本來不及增援了。

可偏偏太平洋艦隊纔是主力艦隊,而那北洋艦隊的軍艦卻是比較弱小,這讓海軍部很是苦悶。因此,海軍部仔細分析了一下中華帝國在印度洋海域的海軍艦隊——印度洋艦隊和部分南洋艦隊。印度洋艦隊最爲強大,有軍艦45艘,包含鐵甲戰列艦2艘,普通木殼蒸汽戰列艦4艘,大中型巡洋艦18艘,中小型護衛艦12艘,炮艦炮船9艘,總噸位勉強7萬噸。而南洋艦隊的這部分艦隊一共27艘軍艦,包含4艘普通木殼蒸汽戰列艦,大中型巡洋艦9艘,中小型護衛艦6艘,炮艦炮船8艘,總噸位連4萬噸都不到。

這樣一來,在印度洋和南洋一帶的海軍力量,總共才72艘軍艦,不到11萬噸的噸位,相比英國遠征軍的200艘戰艦,22萬噸之多的噸位,整整相差了一倍多以上。

因此,海軍部認爲不宜與英國遠征軍正面對戰,而是儘量拖延交戰時間,一來等四大船政局還有一批軍艦已經下水,只要再配置好武器和最後的修繕改造,便能作爲戰艦出征;而來,調集東洋艦隊和北洋艦隊、太平洋艦隊等其他艦隊趕來支援,集合所有的海軍力量再一同出擊。

而總參謀部更是提出陸軍配合的作戰方案。

他們的提議也是讓馮雲山心頭一震:由佔領錫蘭島的第六野戰兵團的第7步兵師將士死守錫蘭島,第六野戰兵團的第3步兵師和第6步兵師以及第8步兵死守衛加爾各答城以及恆河沿線,利用堡壘、防禦工事和步兵的火炮,與英軍的軍艦周旋。

馮雲山知道陸軍這樣做的沉痛代價,以步兵去和海軍艦隊去抗衡,這樣無疑是很吃虧的。畢竟軍艦上的艦炮威力巨大,整個艦隊數百發炮彈一齊轟炸的話,就算躲在防禦工事後面的士兵都極易被炸死炸傷。而陸地上的火炮,因爲行動不便,與艦隊對轟也並不佔優勢。因此,以步兵去拖延英國遠征軍的作戰速度,這其實也就是以將士們的生命去延緩其進攻。

尤其是錫蘭島上的林始發率領的第7步兵師,錫蘭島上孤立無援,堅守錫蘭島無疑是要冒着整個步兵師被殲滅的風險。而參謀部知道這樣,還毅然這樣做,無疑是真正爲了帝國的大局着想。

馮雲山也沒有其他好的方案,他批准了海軍部和總參謀部的這個計劃,其實說白了,就是以領地和土地這樣的空間換取時間。只要拖到英軍進攻的速度慢下來,纔有機會能集結海軍力量抵抗強大的英國遠征艦隊。

想到這裡,馮雲山直接問道:“如今英軍的主力艦隊和步兵都是什麼情況?而我們在印度那邊的情況又如何了?”

羅大綱朝左宗棠撇撇嘴,示意由他來稟報。

左宗棠會意,道:“陛下,英軍的海軍遠征艦隊,如今主力都集中在加爾各答城外的恆河河道處,接近四五十艘在恆河內河的加爾各答港口處每天轟炸加爾各答城內的我軍防禦工事,另外近百艘軍艦在掃蕩吉大港、達卡等地。

而其次還有兩支分艦隊,各有軍艦30來艘,一支艦隊分佈在錫蘭島一帶和馬德拉斯一帶盤旋,可能是爲了搜查我中華帝國的海軍;另一支艦隊已經抵達仰光一帶,正在攻打位於仰光的我中華帝國印度洋艦隊的基地。”

966章 英國徹底亂了起來第六十一章 攻陷郴州(下)899章 馮雲山的奸笑第372章 羅大綱的建議第441章 抗議?抗議無效!第174章 虎門炮臺激戰(四)第148章 羅大綱的苦心(求收藏、推薦)932章 廣州城指日可下第276章 長沙城外城內第1254章 大鍊鋼鐵(下)第435章 逼降第404 章 特別事務行動司第1096章 歐洲三國公使的無奈第618 章 菏南各州府的紛紛依附(感謝諸神和週五兩位打賞!)第1029章 愛爾蘭自治(感謝鬼狐毒士大大打賞!)第366章 得手芸南銅礦846章 拆上海城牆第586章 石達開伏擊咸豐796章 其實我們可以在墨西哥合作第六十五章 竟然是硫化鋅第281章 曲仁煤礦和羅飛德的問題第九十二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一)第608章 滿清認罪詔書的十宗罪第333章 第一機器廠和鋼鐵廠的投產(感謝諸神賞)第1169章 即將完成的和談第178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下)1040章 不接受你的投降(PS:大章感謝塞外沙塵的萬賞!)第614章 得知北京消息的咸豐最後一次噴血918章 陷阱-伏擊第1318章 世界要以東方爲中心(感謝無敵大燈泡老大打賞!)第五十二章 通緝令原來就是“畫個圈圈詛咒你”第1033章 兩個年輕人——曾紀澤和吳超越第713章 普魯士人的任命745章 傑索爾村遭遇戰(上)第151章 普魯士人的生意(下)第481章 洪秀全的佈置第1055章 英軍大敗(上)第644章 這天王府是爲朕修的?820章 我們請求停戰第597章 僧格林沁的末路第1061章 兵力單薄的澳大利亞第二十七章 清軍來襲(上)948章 俄軍大敗904章 英國的菜市場內閣第424章 叛徒邱昌道之死967章 海底電纜公司的消息第1131章 痛哭的維多利亞女王第一章 成了太平天國的南王?第1205章 ****1006章 突然出現的日本僱傭兵(求給些訂閱)第1274章 讓國人揚眉吐氣第557章 秦日綱要挖咸豐祖墳第473章 幼主被擄走第663 章 遠東傳來的消息842章 上海的發展(上)第355章 馮大頭和馮小頭第1038章 以一敵三的“定印三號”(感謝諸神大大打賞!)761章 朝鮮來的消息第529章 聖國的軍艦也不少了第558章 挖墳引清兵出城第595章 桂良的交易第629 章 衍聖公孔繁灝的運作973章 史上得票最少的總統第327章 未來的美國鐵路大王來包工程752章 電報總局第1324章 我的350萬英鎊啊第469章 大理義軍歸順808章 劉阿生之死第663 章 遠東傳來的消息第116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四)第411 章 義軍形勢急轉而下第1059章 恭喜陛下加爾各答大捷787章 鋼材纔是搶手貨第120章 攻奪廣州城(三)第388章 沒銅就買洋人的第1186章 倒黴的俄軍(限免後求訂閱)第328章 正式修建鐵路第1056章 英軍大敗(下)第1321章 悲慘的英國紡織業第310章 報紙曝光李氏奇案(無理由加更一章)第1350章 金融戰(上)第1137章 拿破崙三世也慫了第1120章 哥薩克騎兵的衝鋒802章 佔領古晉第624 章 震驚於討虜軍的火力第九十九章 尤浪漫參軍(中)第1141章 普魯士兩巨頭和他們的真正目標第225章 水陸聯合敗敵1017章 即將成名的路透社第1267章 理論家羅澤南的反對第448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上)第九十九章 尤浪漫參軍(中)第247章 澳門是本王的第177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中)第585章 咸豐驛站遇襲第1059章 恭喜陛下加爾各答大捷第1189章 佔領阿斯特拉罕城第491章 你來我往開始內訌777章 日本風雲(五)第381章 堅守武昌的曾國藩
966章 英國徹底亂了起來第六十一章 攻陷郴州(下)899章 馮雲山的奸笑第372章 羅大綱的建議第441章 抗議?抗議無效!第174章 虎門炮臺激戰(四)第148章 羅大綱的苦心(求收藏、推薦)932章 廣州城指日可下第276章 長沙城外城內第1254章 大鍊鋼鐵(下)第435章 逼降第404 章 特別事務行動司第1096章 歐洲三國公使的無奈第618 章 菏南各州府的紛紛依附(感謝諸神和週五兩位打賞!)第1029章 愛爾蘭自治(感謝鬼狐毒士大大打賞!)第366章 得手芸南銅礦846章 拆上海城牆第586章 石達開伏擊咸豐796章 其實我們可以在墨西哥合作第六十五章 竟然是硫化鋅第281章 曲仁煤礦和羅飛德的問題第九十二章 桂林山水甲天下(一)第608章 滿清認罪詔書的十宗罪第333章 第一機器廠和鋼鐵廠的投產(感謝諸神賞)第1169章 即將完成的和談第178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下)1040章 不接受你的投降(PS:大章感謝塞外沙塵的萬賞!)第614章 得知北京消息的咸豐最後一次噴血918章 陷阱-伏擊第1318章 世界要以東方爲中心(感謝無敵大燈泡老大打賞!)第五十二章 通緝令原來就是“畫個圈圈詛咒你”第1033章 兩個年輕人——曾紀澤和吳超越第713章 普魯士人的任命745章 傑索爾村遭遇戰(上)第151章 普魯士人的生意(下)第481章 洪秀全的佈置第1055章 英軍大敗(上)第644章 這天王府是爲朕修的?820章 我們請求停戰第597章 僧格林沁的末路第1061章 兵力單薄的澳大利亞第二十七章 清軍來襲(上)948章 俄軍大敗904章 英國的菜市場內閣第424章 叛徒邱昌道之死967章 海底電纜公司的消息第1131章 痛哭的維多利亞女王第一章 成了太平天國的南王?第1205章 ****1006章 突然出現的日本僱傭兵(求給些訂閱)第1274章 讓國人揚眉吐氣第557章 秦日綱要挖咸豐祖墳第473章 幼主被擄走第663 章 遠東傳來的消息842章 上海的發展(上)第355章 馮大頭和馮小頭第1038章 以一敵三的“定印三號”(感謝諸神大大打賞!)761章 朝鮮來的消息第529章 聖國的軍艦也不少了第558章 挖墳引清兵出城第595章 桂良的交易第629 章 衍聖公孔繁灝的運作973章 史上得票最少的總統第327章 未來的美國鐵路大王來包工程752章 電報總局第1324章 我的350萬英鎊啊第469章 大理義軍歸順808章 劉阿生之死第663 章 遠東傳來的消息第116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四)第411 章 義軍形勢急轉而下第1059章 恭喜陛下加爾各答大捷787章 鋼材纔是搶手貨第120章 攻奪廣州城(三)第388章 沒銅就買洋人的第1186章 倒黴的俄軍(限免後求訂閱)第328章 正式修建鐵路第1056章 英軍大敗(下)第1321章 悲慘的英國紡織業第310章 報紙曝光李氏奇案(無理由加更一章)第1350章 金融戰(上)第1137章 拿破崙三世也慫了第1120章 哥薩克騎兵的衝鋒802章 佔領古晉第624 章 震驚於討虜軍的火力第九十九章 尤浪漫參軍(中)第1141章 普魯士兩巨頭和他們的真正目標第225章 水陸聯合敗敵1017章 即將成名的路透社第1267章 理論家羅澤南的反對第448章 榮維善和席寶田參軍(上)第九十九章 尤浪漫參軍(中)第247章 澳門是本王的第177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中)第585章 咸豐驛站遇襲第1059章 恭喜陛下加爾各答大捷第1189章 佔領阿斯特拉罕城第491章 你來我往開始內訌777章 日本風雲(五)第381章 堅守武昌的曾國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