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2章 電報總局

月臺上,還有不少鐵路職員和討虜軍士兵沒被允許上車,只是在一旁圍觀,月臺的柵欄外,更是數以千計的百姓圍在鐵道兩旁看着熱鬧。

隨着火車的離去,衆人正準備散去,卻陡然發現,月臺的正中間,不知何時,出現了數百名威風凜凜的討虜軍士兵,簇擁着二十多名官員,而這二十多名官員又簇擁着一名和藹的中年人,身着明黃色錦袍。

“龍袍?那人,那人莫非是中華帝國的皇帝?”圍觀的百姓注意到了被討虜軍士兵和官員簇擁的那人,只是被人羣包圍着,看不仔細。也不知是誰認出了皇帝馮雲山,一帶頭,啪地便跪下了,頓時,月臺上其他值守的討虜軍士兵和鐵路職員都知道皇帝來了,紛紛下跪行禮參見。

月臺外鐵路兩邊的圍觀百姓頓時也知道是中華帝國的皇帝陛下親自來火車通車儀式現場了,紛紛下跪高呼:“拜見吾皇陛下,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

馮雲山無奈之下,只得站了出來,朝衆人招招手,本想說幾句話,但似乎大喊出來也是聽不見,圍觀的百姓比見到火車還要興奮,不停高呼萬歲,似乎不高喊便對不起馮雲山似的。

馮雲山清楚這些百姓也是表達對自己的愛戴,光是敬畏萬萬不會如此。這天下的百姓便是如此,只要能生活下去,他便會認爲這個國家和朝廷很好,若是讓他們能過的比原來好一點,生活有了點盼頭,那就更是將地方官府和作爲皇帝的自己,當成是萬家生佛來敬仰。

不過,爲了自己的安全,他還是不打算講話了。這種人多的地方,萬一有滿清餘孽或是野心家行刺自己,可就不妥了。百姓的心意自己知道,也定會將這個皇帝做得更好,讓天下百姓過上好點的日子。於是,他在劉勝邦等御前侍衛隊的保護下,只是朝四周的百姓招招手,便在大羣討虜軍的簇擁下上了特製馬車,進了城,轉向水西門旁邊的一座石樓內。

自從做了皇帝,馮雲山感到了壓力,每次出行都很艱難,勞師動衆的,但總不能老是微服私訪吧?萬一碰到個有心暗算自己的,還真沒地方哭去。越是地位高了,馮雲山越是捨不得失去這美好生活,小心翼翼的。

石樓三個方向都是密閉,只開了朝南的一扇大門,馬車抵達大門口,大門的幾十名討虜軍士兵早得到通知,提前開了大門。等馮雲山下了馬車,內閣副總理曾觀瀾、總參謀部總參謀左宗棠、庶務部副部長王闓運、工務部副部長曾玉珩、財稅部部長周勝坤,警務部副部長何見機、科技部副部長徐壽、工務部副部長兼鐵道司司長程恆生等人,都已經在馬車旁邊恭候着。旁邊,還有兩名金髮碧眼的洋人也在一旁。

“衆愛卿不必多禮。曾愛卿,程愛卿,朕和衆位愛卿來到這,可是你的地盤,走,帶朕看看你建了半年多的電報局。”馮雲山說道。

按照他的行程安排,今天本來是要乘坐火車到句容,然後再坐另一輛車返回聖京。不過,他這一坐,跟隨的侍衛和陪同的官員就得數百甚至上千人,沒有一個專列,根本就拉不下,最後他想想還是算了,不擾民了,加上坐慣了動車高鐵的他,還真對這種比綠皮火車還不如的原始蒸汽機車沒什麼感覺,於是,他改變行程,專門視察工務部主建的電報局。

這個電報局,其實還真不是他籌劃的。馮雲山記得鐵路,但卻忘記了電報具體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直到一年前,商務部副部長伍崇曜反應,承建贛閩鐵路的美國中部鐵路公司老闆大約翰提出,他們修建贛閩鐵路從江西景德鎮和德興銅礦到福建南平的鐵路,已經完成了三分之二,他非常看好這條兼客運,主貨運的鐵路前景,提出要追加投資,進一步延伸修建到福州港口。馮雲山原本在謀劃修建這條鐵路時候,只修建到南平,當時福州都還在滿清的手中,如今形勢不同了,境內幾條鐵路的同時開工,雖然新建幾處鋼鐵廠,仍滿足不了大量的鋼鐵需求,爲了加快鐵路修建,馮雲山答應下來,同意按原先的條件,由美國中部鐵路公司追加投資,修建到福州。

而大約翰特意趕來聖京,同工務部副部長曾玉珩和新任命的鐵道司司長程恆生商談具體合作細節,末了,竟然提到了他們美國在修建鐵路時,順便敷設電報電纜,用於通訊,比火車跑得還快。曾玉珩和程恆生兩人一下便記在心裡,經過一番請教下來,終於弄清楚了這個電報是何物。他們兩人大喜,要求大約翰幫助帝國建設電報試點,若是可以,帝國將在每條鐵路鋪開推廣電報的建設。

兩人向馮雲山一稟報,馮雲山這才意識到,這個時代電報正好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他也想起來,好像克里米亞戰爭便投用了電報進行通訊的手段。一想到電報的作用,馮雲山敏銳地認識到,這種有着跨時代的通訊方式,正是目前中華帝國這個疆土遼闊的國家所最急缺的。

想想看,原本的滿清時代,像廣西這種偏遠之處出現叛亂,京城要數天甚至半個月才收到消息,再傳下聖旨到地方,調遣軍隊前往叛亂地區進行鎮壓,還要各地調集糧食和兵餉,一兩個月都過去了。可若是能有電報和鐵路這兩樣東西,只要電報夠得着的地方,一出現什麼叛亂或者敵襲,通過電報,京城馬上便能收到消息,並立刻可以作出指令,下達到叛亂的地方。而通過鐵路,可以非常快速地調集兵力和糧食等,迅速投放到叛亂地區周圍,這與之前的六百里加急或者八百里加急之類的,簡直不可相提並論。

於是,馮雲山大喜,當即拍板,無需試點,直接在最爲重要的蘇直鐵路上先行修建。馮雲山以中華帝國皇帝的名義,直接下令在帝國設立電報總局,暫時歸屬於新成立的鐵路司下面,由工務部副部長兼鐵道司司長程恆生再兼任電報總局局長,正式籌建帝國的電報線纜敷設和電報站點的建設。

經大約翰介紹,僱請來的幾名電報工程師,抵達聖京電報局後,馮雲山親自接見並詢問了有關電報事宜。這幾個洋人自豪地介紹電報就起源於他們美國,早在十多年前,他們一個叫莫爾斯的藝術家,利用美國國會贊助的3萬美元建起了從華盛頓到巴爾的摩之間長達64公里的電報線路,然後從華盛頓成功地向巴爾的摩發送了電報。他們還說,電報線纜敷設已經在他們美國的主要城市之間開始推廣,建議馮雲山也在中華帝國進行發展。

馮雲山大喜,當場表態給予這幾名洋人工程師高昂的薪酬,同時下令讓商務部通過南洋公司從歐洲和美國採購電報機和電纜、接觸器等電信器材。

從年初電信器材到貨之後,電報總局便開始在這幾名洋人工程師的指導下,開始安裝調試電報設施。

ps:感謝週五不喝酒人生路白走、流瀅飛雪、一葉知秋111三位大大的打賞!今天爭取衝破200萬字。

第五十四章 蘇三孃的柔軟(求推票、求收藏!)第567章 攻陷炮臺第1274章 讓國人揚眉吐氣第399 章 下次凡不容易,撈回本才行第225章 水陸聯合敗敵第455章 清兵入城第1113章 葬身大海第116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四)第109章 天地會之爭(三)第1194章 包令的東方沿途見聞(下)第230章 平息叛亂第596章 清軍入甕第172章 虎門炮臺激戰(二)第1332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感謝書友無敵大燈泡的打賞!)949章 毛瑟步槍和銅殼子彈的面世第436章 擋路者死825章 新建華人城市的構想第307章 北方也是蝗災第1103章 決戰時機來臨793章 布爾布隆抵達聖京(求訂閱)第1152章 紛亂的沙俄第677章 開挖河道第1116章 步兵也大敗900章 做噯爾蘭的文章772章 日本長崎的唐人坊905章 歐洲各國反應第四十章 忠君殉國第十三章 戰黃沙河927章 威遠炮臺第1188章 土爾扈特和卡爾梅克(求訂閱啊)第1134章 還我日不落帝國第1274章 讓國人揚眉吐氣第655章 聖京和五京第208章 攻佔高雷瓊(上)第363章 討虜軍的攻勢第七十七章 攻略韶州府(二)886章 我家睦仁七歲了(打賞個月票吧)第1037章 韋俊和楊載福第318章 做好接應北伐軍的打算第六十一章 攻陷郴州(下)第1140章 三個條件第292章 兵工廠第314章 尤浪漓娶親(中)第1314章 美利堅也摻合第124章 攻奪廣州城(七)第178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下)第213章 開科取士(下)第125章 攻奪廣州城(八)第146章 太美的秘密協定第1024章 失去丈夫的維多利亞再失愛爾蘭第532章 羅澤南的一封家書第1197章 你們還不知道現在有兩個沙皇嗎第555章 滿清軍制的致命缺陷第264章 黃埔軍校開學典禮第七十三章 被說服的尹頭領(求推薦)1016章 特務司的算盤第672章 克里米亞戰爭不一樣了第349章 清廷財政危機的應對第522章 洪仁軒和容閎來廣州947章 不一樣的《南京條約》第1276章 帝國的發展第1106章 首個目標——仰光港第1052章 絕望的坎貝爾987章 羅伯特*李上校第333章 第一機器廠和鋼鐵廠的投產(感謝諸神賞)第340章 內憂外患的大清,需要一場大捷第1157章 愚蠢的奧皇第1106章 首個目標——仰光港第324章 南記五金鋪(下)第四十六章 坑蒙拐騙的人回來了1011章 炮兵師和諾貝爾924章 沙角炮臺海戰第124章 攻奪廣州城(七)第三十七章 攻佔寧遠(上)849章 喀什噶爾的危局第494章 韋昌輝之死第1053章 決戰第266章 天國會見洋人第645章 馮洪會面(感謝書友20170312101635904打賞)840章 購買的軍艦735 章 在美國的吳如孝第1167章 二世祖路德維希大公第1082章 維克斯堡大捷第326章 壟斷的南洋公司想不發財都難第1145章 兄弟相煎第1063章 狠厲的維多利亞第119章 攻奪廣州城(二)1010章 中華帝國的六大野戰兵團第八十七章 試驗對象葉名琛第360章 可憐的湘勇第1159章 總算是知道貴國爲何能大敗英軍了第1277章 《邊疆大開發法案》第1093章 四處肆虐掃蕩第392章 民間投資客蔣明試第294章 太平天國來人第1185章 限免不取章節名第573章 一路西進869章 普埃布拉攻城開始第332章 馮雲山的喜事(感謝盛開的爆米花)第1277章 《邊疆大開發法案》
第五十四章 蘇三孃的柔軟(求推票、求收藏!)第567章 攻陷炮臺第1274章 讓國人揚眉吐氣第399 章 下次凡不容易,撈回本才行第225章 水陸聯合敗敵第455章 清兵入城第1113章 葬身大海第116章 廠東天地會起義(四)第109章 天地會之爭(三)第1194章 包令的東方沿途見聞(下)第230章 平息叛亂第596章 清軍入甕第172章 虎門炮臺激戰(二)第1332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感謝書友無敵大燈泡的打賞!)949章 毛瑟步槍和銅殼子彈的面世第436章 擋路者死825章 新建華人城市的構想第307章 北方也是蝗災第1103章 決戰時機來臨793章 布爾布隆抵達聖京(求訂閱)第1152章 紛亂的沙俄第677章 開挖河道第1116章 步兵也大敗900章 做噯爾蘭的文章772章 日本長崎的唐人坊905章 歐洲各國反應第四十章 忠君殉國第十三章 戰黃沙河927章 威遠炮臺第1188章 土爾扈特和卡爾梅克(求訂閱啊)第1134章 還我日不落帝國第1274章 讓國人揚眉吐氣第655章 聖京和五京第208章 攻佔高雷瓊(上)第363章 討虜軍的攻勢第七十七章 攻略韶州府(二)886章 我家睦仁七歲了(打賞個月票吧)第1037章 韋俊和楊載福第318章 做好接應北伐軍的打算第六十一章 攻陷郴州(下)第1140章 三個條件第292章 兵工廠第314章 尤浪漓娶親(中)第1314章 美利堅也摻合第124章 攻奪廣州城(七)第178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下)第213章 開科取士(下)第125章 攻奪廣州城(八)第146章 太美的秘密協定第1024章 失去丈夫的維多利亞再失愛爾蘭第532章 羅澤南的一封家書第1197章 你們還不知道現在有兩個沙皇嗎第555章 滿清軍制的致命缺陷第264章 黃埔軍校開學典禮第七十三章 被說服的尹頭領(求推薦)1016章 特務司的算盤第672章 克里米亞戰爭不一樣了第349章 清廷財政危機的應對第522章 洪仁軒和容閎來廣州947章 不一樣的《南京條約》第1276章 帝國的發展第1106章 首個目標——仰光港第1052章 絕望的坎貝爾987章 羅伯特*李上校第333章 第一機器廠和鋼鐵廠的投產(感謝諸神賞)第340章 內憂外患的大清,需要一場大捷第1157章 愚蠢的奧皇第1106章 首個目標——仰光港第324章 南記五金鋪(下)第四十六章 坑蒙拐騙的人回來了1011章 炮兵師和諾貝爾924章 沙角炮臺海戰第124章 攻奪廣州城(七)第三十七章 攻佔寧遠(上)849章 喀什噶爾的危局第494章 韋昌輝之死第1053章 決戰第266章 天國會見洋人第645章 馮洪會面(感謝書友20170312101635904打賞)840章 購買的軍艦735 章 在美國的吳如孝第1167章 二世祖路德維希大公第1082章 維克斯堡大捷第326章 壟斷的南洋公司想不發財都難第1145章 兄弟相煎第1063章 狠厲的維多利亞第119章 攻奪廣州城(二)1010章 中華帝國的六大野戰兵團第八十七章 試驗對象葉名琛第360章 可憐的湘勇第1159章 總算是知道貴國爲何能大敗英軍了第1277章 《邊疆大開發法案》第1093章 四處肆虐掃蕩第392章 民間投資客蔣明試第294章 太平天國來人第1185章 限免不取章節名第573章 一路西進869章 普埃布拉攻城開始第332章 馮雲山的喜事(感謝盛開的爆米花)第1277章 《邊疆大開發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