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尤浪漓娶親(中)

出了村口,往東南半里路,尤浪漓便來到了灕江邊。

這處河岸,卻是尤家村和隔壁的馬家村共用的一處簡易渡口,平日裡,經常有兩個村裡的婦人在渡口漿洗衣裳。

河邊渡口處,簡易的條石砌成的階梯,一直通往河水中。此刻,幾名婦人帶着小孩在岸邊漿洗衣服,而還有幾個頑皮的小孩,坐在條石上,小腳丫卻放在水裡戲水,時不時傳出一陣歡笑。

Wшw▪тt kān▪¢ ○

見到這幅情景,尤浪漓不由會心一笑。

這處名叫尤馬渡的地方,便是他與即將過門的媳婦結緣的地方。當然,也僅僅是結緣,其實尤浪漓還沒見過未過門的媳婦具體長相。說起來,還有一番曲折在裡頭。

那還是三年前,尤浪漓剛剛二十出頭的時候。

那時家裡還很窮,尤母每晚幫人家縫補衣服貼補家用,爲了省下買桐油的錢,便讓弟弟尤浪漫從山上砍了些松樹,用帶松香油脂的松木柴點燃做照明用。

沒想到,松木燃起來帶着黑煙,薰得尤母眼淚直流,時間一長,尤母眼睛竟然慢慢地失明瞭。四處借了些前去城裡藥堂看了郎中,但最後還是沒治好。

尤母無法縫補衣裳賺錢,無奈之下,只能跟着同村的一位大嬸一起給城裡大戶人家漿洗衣服。

那段時間,有時候,同村的一位大嬸有事不能引尤母去渡口漿洗,正好要去江邊收網抓魚的尤浪漓便順道領着尤母來到渡口。

每天早上,卻是都能看到一位美麗恬靜的姑娘,穿着素淡的一身羅裙,也在渡口清洗衣裳。

這一來二去的,尤浪漓便悄悄在心裡喜歡上了這位姑娘。私下託人一打聽,卻是馬家村人氏,在桂林城中做雜貨生意的馬元山的二女兒。

說起這馬元山,在這桂林城南一帶方圓十里,都是小有名氣。

主要不是因爲他在城裡做買賣,雖然馬元山也賺了不少錢,還在家中置了二十幾畝地,但這都還不是他出名的主要原因。他出名,是因爲他有三個如花似玉的漂亮女兒,並且一個比一個好看!

大女兒馬春桃已經出嫁,嫁的對象是廣西布政使司都事的獨生兒子,雖說布政使司都事只是從七品的小官,但畢竟也是官了。能與從七品官員做親家,馬元山自然覺得自己家門高了很多,門當戶對嘛,馬家不說有從七品,至少也相當於八品了。

二女兒馬夏荷也有許多人前去提親,但據說,馬元山認爲二女兒賢惠又勤勞,相貌端莊,想找戶門檻更好的大戶人家,謝絕了衆多提親之人。

至於小女兒馬秋菊,雖然年紀尚幼,但據說比大女兒和二女兒還要漂亮得多。馬元山當成寶貝藏着,並且還放出話來,說是沒有家中長輩沒有道臺以上高官,別向他家三女兒提親。

這一打聽清楚,尤浪漓便徹底死了心。

家中的情況,沒人比他更清楚。面對馬元山家,他家連提的資格都沒有。

莫說馬夏荷比馬春桃要漂亮賢惠,馬元山也放出話來,要找門檻比他們馬家高的人家。

可尤浪漓家,別說門檻比馬家高,連與馬家門當戶對都不能,甚至,就差快沒門檻了。尤家大門的門檻確實破舊腐爛了,多年未修,沒辦法,吃飯都吃不飽,如何還有閒錢請木匠換門檻?

於是,自知不可能的尤浪漓,自此之後便讓弟弟尤浪漫去接送老孃到河邊渡口漿洗衣服,他自己,則儘量躲開渡口這處地方,躲開心中的姑娘馬夏荷。

過了十來個月,有一天,尤浪漓正從桂林城中賣魚回來,結果半路上碰到一行人吹吹打打,擡着紅轎,喜慶洋洋地迎親隊伍,引得好多人圍觀。

尤浪漓站在路邊人羣中,羨慕地看着騎在前面一匹高大棗紅馬上的新郎官,幻想着自己何時也能娶上新娘,最好是能娶上馬夏荷。沒想到,旁邊一個馬家村的鄉民一句話,便讓他在八月裡落入冰窖,渾身透心涼!

“新郎官卻是臨桂縣縣丞的公子,家財豐厚,還有上百畝田地;新娘子卻是我們馬家村馬元山的二女兒,叫馬夏荷,長得美麗端莊,真是男財女貌,十分般配啊!”

尤浪漓被路人的這樣一句話給震蒙了,傻乎乎地呆立當場,心如死灰。連什麼時候回到家中也不知道,身上的賣魚錢何時掉了也不知曉,就猶如丟了魂,回到自己房裡,猛地關上門,嗚嗚地小聲哭了半宿。

緊接着,一向強壯如牛的尤浪漓,便病倒了,發着高燒,含糊不清地喊着馬夏荷的名字,讓尤母和尤浪漫傷心不已。

尤母雖然眼瞎,但心裡敞亮得很,勸慰尤浪漓道:“我兒,別胡思亂想了。那馬家姑娘不是我們尤家能高攀得上的。回頭,等積攢些錢,娘給你說房親事,別急啊。”

尤母口中安慰兒子,心裡卻比誰都着急。這個時候的鄉下人家,都是十七八歲便娶妻生子了,尤浪漓都二十一了,還未說門親事,她這做孃的,能不着急嗎?

於是,尤母便託人從城中的大戶人家接更多的衣服回來漿洗。

幾天後,尤浪漓身體恢復,但心卻再也沒恢復過來,每天只是更加發狠地早出晚歸,拼命打漁,想多掙點錢,讓自家生活更好點,讓正在長身體的弟弟尤浪漫可以多吃點白米飯,讓尤母不要那麼辛苦。

但即便尤浪漓每天天不亮便出門打漁,半夜才下網回家,也還是積攢不起多少錢來。還虧得弟弟尤浪漫開荒中些番薯,一家人才不至於捱餓。

不過,倒是尤母,下了狠心,將自己出嫁時從孃家帶來的一個祖傳的玉鐲,託鄰居給死當了出去,換回二兩銀子,總算勉強湊成了託媒婆和下聘禮的禮金。

於是,尤母便託人四處打聽附近幾個村寨,哪家有未出閣的好姑娘,然後便託本村的媒婆四嬸,出面提親。

四嬸也是看着尤浪漓長大的,自然知道尤浪漓的秉性,便拍着胸口許諾包在她身上,一定給尤母說個好兒媳回來。

四嬸還是真心爲尤母着想。她很快便想起她的孃家有位遠房堂侄女,卻正是合適。

那姑娘,人雖不漂亮,皮膚也黑,但腰粗屁股大,一定好生養,家中也是無田的佃戶,應該沒多少要求。

於是,四嬸興沖沖地趕回孃家,跟遠房堂兄提起這門親事。

遠房堂兄欣然意動,不過,接下來問了一句,便讓四嬸難以回答:“四妹子,你出面,哥哥我肯定得給你面子。不過,哥哥還是得打聽一下,那戶人家家裡有多少畝水田啊?我姑娘嫁過去,總不能沒飯吃吧。”

四嬸一句話都回答不上來:尤家連佃戶都不如。

佃戶還有長期固定的主家可以租種田地,尤家不但沒有自己固定的田地,連租種的田地也沒撈着。

尤家村離桂林城太近,沒多少田地,已有的田地,大半都集中在尤旺財尤老爺手中,但尤老爺早就將田放租完畢,並且租金已經接近畝產的六成,總不能以畝產七成的價格,把租田搶過來吧?那樣越種越虧,還不如不租。

因此,尤家只是在河灘開荒種地,勉強餬口,主要還是靠尤浪漓打漁和尤母漿洗衣裳爲生。

結果自然是,四嬸這位膚黑腰粗屁股大,家中也是窮得叮噹響的侄女,連給尤家提親的機會都不給,便拒絕了他。

四嬸心中過意不去,同時心裡也不甘心,便又擴大範圍,在方圓二三十里區域四處物色姑娘家,並且,降低要求,都是找家境不好、相貌醜陋但身體健康的姑娘(畢竟尤家還指望娶個健康兒媳婦開枝散葉,忙農活呢。)

也有好幾名合適的人選,但四嬸一連上門提親幾次,都還是紛紛被拒絕。

“家中無田啊?那可不成!我家姑娘總不能嫁過去就捱餓吧?總不能讓我作爲老丈人的,還老是要救濟女婿家吧?”

“家裡連飯都吃不飽,好要討什麼老婆,提什麼親?早些斷了這個念想!”

“我家女兒就算嫁給李老財做小妾,也還有口飯吃吧,逢年過節還能送只豬耳朵給尤家,那不是還要我家倒貼啊?四嬸,休得再提此事,否則不要怪我翻臉!”

雖然這些話,四嬸只是告訴尤母,並沒有告訴尤浪漓,但從四嬸過意不去的眼神,和尤母絕望的臉色,尤浪漓還是能猜出一二,他知道,自己恐怕要接受打一輩子光棍的現實了!

第704 章 白馬會的陰謀第333章 第一機器廠和鋼鐵廠的投產(感謝諸神賞)第680章 排洪第521章 19世紀的第一個煉油裝置第336章 聖國水師抵達琉球第三十五章 江華王氏兄弟(下)944章 內閣垮臺第207章 應對煙土貿易之策(下)第365章 進軍芸南(諸神太客氣了!)808章 劉阿生之死第342章 北伐軍突圍(感謝盛開的爆米花打賞!)943章 轟動英國第1144章 如何咽得下這口氣第548章 再咬回去(咬月票)960章 焦頭爛額的維多利亞第271章 都在看報的兩人:咸豐和馬克思第109章 天地會之爭(三)第427章 籌劃策反策略896章 桂小五郎和日本的命運792章 炮臺羣897章 明治的釣魚宿命第1328章 普法之間的埃爾會戰1010章 中華帝國的六大野戰兵團第534章 湘軍的分崩離析949章 毛瑟步槍和銅殼子彈的面世第642章 天京城破第629 章 衍聖公孔繁灝的運作第712章 毛奇和瓦德西第1319章 經濟危機842章 上海的發展(上)831章 港島迴歸第1065章 法國皇帝的爲難第409 章 清兵出兵鎮壓724 章 帝國軍事變革第323章 進城買鋤頭第415章 聖國來救兵了第252章 再敗福健水師第1035章 議定出兵(不要養,會很癢)第268章 悲催的天京百姓第171章 虎門炮臺激戰(一)第326章 壟斷的南洋公司想不發財都難第1190章 縱兵三日第1083章 這樣的回答你是否滿意第1211章 馮雲山退讓947章 不一樣的《南京條約》第四十一章 繳獲頗豐第1202章 討價還價第384章 佔據荊州第267章 洋人送鍾給東王887章 京都城破(感謝諸神兄的打賞!祝大家新年快樂!)第344章 北伐太平軍獲救838章 船政學堂和鐵甲艦733 章 四面出擊第1348章 黃金城(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第1145章 兄弟相煎第五十八章 發小的偶遇第1228章 聖京城郊的大廠區第501章 翼王整軍攻佔金壇第691 章 問策(二)第316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上)第374章 再次開科舉988章 美利堅常備軍只有一萬六千人784章 移民政策第四十七章 鎮壓奸商(上)第1131章 痛哭的維多利亞女王第十七章 佔領道州(上)第588章 前往圓明園路上的跨時空思念第1295章 火藥托拉斯第304章 陷入絕境的石富貴第1024章 失去丈夫的維多利亞再失愛爾蘭第370章 福州陷落第692 章 問策(三)973章 史上得票最少的總統第218章 缺錢缺人的曾國藩第292章 兵工廠第631 章 千年孔府一朝破839章 歐洲局勢第1162章 攻打維也納得不償失第1294章 東方小子盛宣懷874章 巴拿馬運河第394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上)766章 征討朝鮮(一)第349章 清廷財政危機的應對第595章 桂良的交易第1255章 李鴻章的激動第五十二章 通緝令原來就是“畫個圈圈詛咒你”第1184章 炮兵師的威勢811章 坤甸海戰第234章 客土衝突解決之道第612章 繳獲寶物無數1240章 瓜分兩大帝國讓大家都有好處974章 南卡羅來納州宣佈獨立第九十一章 永州土改試點(四)第613章 咸豐夢遊殺人第1206章 面積空前的帝國第1071章 南北停戰結盟第1337章 歐洲變局第五十三章 託付重任 (上推薦了,求收藏!)第175章 虎門炮臺激戰(五)第477章 幼主找到了(感謝諸神打賞)
第704 章 白馬會的陰謀第333章 第一機器廠和鋼鐵廠的投產(感謝諸神賞)第680章 排洪第521章 19世紀的第一個煉油裝置第336章 聖國水師抵達琉球第三十五章 江華王氏兄弟(下)944章 內閣垮臺第207章 應對煙土貿易之策(下)第365章 進軍芸南(諸神太客氣了!)808章 劉阿生之死第342章 北伐軍突圍(感謝盛開的爆米花打賞!)943章 轟動英國第1144章 如何咽得下這口氣第548章 再咬回去(咬月票)960章 焦頭爛額的維多利亞第271章 都在看報的兩人:咸豐和馬克思第109章 天地會之爭(三)第427章 籌劃策反策略896章 桂小五郎和日本的命運792章 炮臺羣897章 明治的釣魚宿命第1328章 普法之間的埃爾會戰1010章 中華帝國的六大野戰兵團第534章 湘軍的分崩離析949章 毛瑟步槍和銅殼子彈的面世第642章 天京城破第629 章 衍聖公孔繁灝的運作第712章 毛奇和瓦德西第1319章 經濟危機842章 上海的發展(上)831章 港島迴歸第1065章 法國皇帝的爲難第409 章 清兵出兵鎮壓724 章 帝國軍事變革第323章 進城買鋤頭第415章 聖國來救兵了第252章 再敗福健水師第1035章 議定出兵(不要養,會很癢)第268章 悲催的天京百姓第171章 虎門炮臺激戰(一)第326章 壟斷的南洋公司想不發財都難第1190章 縱兵三日第1083章 這樣的回答你是否滿意第1211章 馮雲山退讓947章 不一樣的《南京條約》第四十一章 繳獲頗豐第1202章 討價還價第384章 佔據荊州第267章 洋人送鍾給東王887章 京都城破(感謝諸神兄的打賞!祝大家新年快樂!)第344章 北伐太平軍獲救838章 船政學堂和鐵甲艦733 章 四面出擊第1348章 黃金城(感謝無敵大燈泡打賞!)第1145章 兄弟相煎第五十八章 發小的偶遇第1228章 聖京城郊的大廠區第501章 翼王整軍攻佔金壇第691 章 問策(二)第316章 沈冬蓮的天王府見聞(上)第374章 再次開科舉988章 美利堅常備軍只有一萬六千人784章 移民政策第四十七章 鎮壓奸商(上)第1131章 痛哭的維多利亞女王第十七章 佔領道州(上)第588章 前往圓明園路上的跨時空思念第1295章 火藥托拉斯第304章 陷入絕境的石富貴第1024章 失去丈夫的維多利亞再失愛爾蘭第370章 福州陷落第692 章 問策(三)973章 史上得票最少的總統第218章 缺錢缺人的曾國藩第292章 兵工廠第631 章 千年孔府一朝破839章 歐洲局勢第1162章 攻打維也納得不償失第1294章 東方小子盛宣懷874章 巴拿馬運河第394 章 李鴻章上位之路(上)766章 征討朝鮮(一)第349章 清廷財政危機的應對第595章 桂良的交易第1255章 李鴻章的激動第五十二章 通緝令原來就是“畫個圈圈詛咒你”第1184章 炮兵師的威勢811章 坤甸海戰第234章 客土衝突解決之道第612章 繳獲寶物無數1240章 瓜分兩大帝國讓大家都有好處974章 南卡羅來納州宣佈獨立第九十一章 永州土改試點(四)第613章 咸豐夢遊殺人第1206章 面積空前的帝國第1071章 南北停戰結盟第1337章 歐洲變局第五十三章 託付重任 (上推薦了,求收藏!)第175章 虎門炮臺激戰(五)第477章 幼主找到了(感謝諸神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