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天地會之爭(三)

...............................

稀裡糊塗地撞上一隊逃竄的官兵,朱洪英也是鬱悶!原本想攻打靈山縣城,卻被人捷足先登!還是蘇三娘那女婆娘,說不定是太平軍派去的,還是不要惹。

是去攻距離最近的橫州,還是攻打遠一些的欽州?朱洪英不禁猶豫起來。橫州離南寧很近,他早知道那裡有很多天地會衆,雖然官府清兵多點,但只要打下來,不但城內繳獲多,而且可以一呼百應,加入的兄弟也會多不少。而欽州,雖然清兵少,但偏遠荒涼之地,人煙稀少,就算容易打下來,也沒什麼油水,最關鍵的是,不能擴大隊伍,對於有野心的他是不可取的。於是,他決定率公義堂會衆進攻橫州。

急急忙,押着求饒的靈山清兵團勇,二千公義堂弟兄過了鬱江,來到橫州城外的東郭村。朱洪英正想找鄉民問下橫州城的情況,卻發現城內忽然城門打開,數千人馬蜂擁而出,出得城來卻分爲兩隊。

一隊每人頭系白布,全爲壯族鄉民模樣,爲首之人卻是一名高大魁梧壯漢。另一隊每人頭系黃巾,爲首之人乃是一結實漢子。

朱洪英一問才知,頭系白布乃是去年永淳縣十三屯農民起義的義軍,領頭的高大魁梧壯漢正是他們的“頭首“李文彩。而另一隊頭系黃巾的隊伍卻是貴縣天地會衆,爲首的結實漢子自稱黃鼎鳳。

正是馮雲山派到貴縣進行聚集反清勢力、招納會黨的黃鼎鳳。

原來,二個月前,吳如孝、黃鼎鳳按照聖王馮雲山的命令,從道州趕到廣西,準備組建反清勢力,爲太平聖軍攻克廣西做好準備。本來他和吳如孝一起到貴縣,但吳如孝急着要去信宜羅州一帶聯絡尋找淩十八義軍,兩人便分開。吳如孝走前,按馮雲山命令,將隨行的百餘名兄弟大部分都留給了黃鼎鳳。

不僅僅是百餘名聖兵兄弟幫助,曾觀瀾後又陸續派來四百名聖兵,來到貴縣,還帶了專門撥付的一大筆銀兩。這下有了人,又有錢,黃鼎鳳便比原本歷史上發展的天地會衆更快,勢頭更猛了。

他在自己老家貴縣覃塘圩,以開設“壯丁館”爲名,發展天地會衆。組織會員,號召附近鄉民參加反清鬥爭。由於貴縣一帶,原本天地會組織便活躍已久,因此附近鄉民都很積極入會。黃鼎鳳自然成爲首領,會衆稱他黃三哥。

黃鼎鳳不但將天地會的宗旨,“反清誅官、劫富濟貧”打了出來,還將在道州看到的打土豪惡霸,分田地的經驗推廣開來。一時間,在貴縣鄉下很有號召力。短短一個月不到,覃塘方圓幾十裡七十多個村子的鄉民,都踊躍加入了黃鼎鳳的隊伍。

隨着黃鼎鳳的聲望變高,貴縣原本各地零星的農民起義軍,不斷前來投奔。附近近百里的幾個大小天地會反清勢力,譚特養、周十二、劉亞璉、李亞花等人,在一個月內先後率手下弟兄歸附黃鼎鳳。

接着,黃鼎鳳將痛恨多年的殺父仇人黃德三抓住,當衆在覃塘圩進行開膛破肚,報了血仇。

十來天前,黃鼎鳳手下會衆便增加到一萬一千多人,雖分散在貴縣四處,但人數衆多,活動頻繁,不免被官府探知。知縣施兆以爲跟往年一樣,有數百會衆結社,不以爲意,請駐防貴縣城的潯州協右營把總領兵一百餘人,再親領縣城幾處團練共五百餘名鄉勇,前往覃塘圩圍剿黃鼎鳳。

這時,恰好黃鼎鳳聽聞太平聖軍已經攻克桂林和柳州,正一路朝南寧府攻來。他便立刻想到,必定是聖王準備攻略廣西了,是時候響應聖軍進行反清起義了!

黃鼎鳳召集各路歸順他的天地會衆齊聚貴縣城,約定時間,一舉攻克貴縣。然後,他又派人讓在貴縣縣城潛伏的內應依照約定的時候,提前在城內埋伏,準備奪取城門。一切準備妥當後,便親率覃塘圩的三千會衆兄弟前往縣城。

不料半路正好與知縣施兆率領的剿賊隊伍迎面碰上,二話不說,三千人蜂擁而上,一個衝鋒便將清軍全部衝散。潯州協右營的汛兵毫無戰力,空有鳥槍還沒來得及放出一槍,便被洶涌而至的義軍亂刀砍死。反倒是知縣施兆和城內的幾名團總帶領的幾百團練還聚在一起,頑抗了一陣,無奈人數太少,被三千義軍幾次衝鋒,便只剩下二百餘人,死傷過半。

知縣施兆和幾名當團總的官紳還想拼死搏殺,但剩餘的團練鄉勇早失了勇氣,直接投降。

於是,貴縣城內的官府兵力大部分被半路消滅,黃鼎鳳輕而易舉地佔了貴縣城。

佔領了貴縣的黃鼎鳳,還來不及休整編練隊伍,便收到永淳和橫州一帶活動的一個反清勢力的邀請,正是去年轟動附近百餘里的永淳縣十三屯鄉民起義軍。

他們的頭領李文彩得知貴縣有股人數衆多的天地會組織,是黃鼎鳳統領,便來邀請一道攻取永淳和橫州。

當下兩人一拍即合。黃鼎鳳一邊派人往柳州方向聯絡太平聖軍,告知攻取了貴縣,又準備攻佔橫州的事情。然後,派五千兄弟留守貴縣,自己親率以四百聖軍爲骨幹的六千天地會兄弟,一鼓作氣,攻破了永淳縣城。然後又和李文彩的十三屯鄉民義軍裡應外合,一道攻佔了七十里外的橫州州城。

至此,整個南寧府東部二百餘里境內,滿清官府全被義軍消滅。

……..

卻說朱洪英率領二千公義堂弟兄,見想攻打的橫州又被人捷足先登,還是兩隊人馬,人數更是勝過自己,不由氣惱萬分。不過,他一詢問,得知兩隊人馬爲首之人都是本地人士,又都是壯民,便心生一計。

朱洪英異常熱情地上前招呼兩人,又說大家都是天地會弟兄,要不合兵一處,一起攻佔東面不遠的興業縣和鬱林州州城。黃鼎鳳與李文彩兩人均十分贊成。

當下,三人便決定在橫州休整三天,便出兵鬱林州。

接連一兩天,朱洪英待二人更是親近,宛如三人是失散多年的兄弟。朱洪英打的主意很簡單,就是想辦法獲得兩人的信任,不管是讓對方心甘情願的認自己做大哥也好,或者是找個機會幹掉兩人也罷,總之,這回他是鐵了心的要擴大自己的實力了。

太平聖軍的人不敢惹,你們兩個本地壯人,還不敢招惹嗎?他甚至覺得冥冥之中,上天也在幫他。哪怕是當初攻下靈山縣,也不可能招到如此多的手下。這白白送上門來的兵力,不取,那自己永遠別想再成大事。

朱洪英心中暗暗盤算着。

.............

爲羣裡的一個兄弟打個廣告:《大明1629》,應該不錯,看他寫書跟我一樣用心。

第281章 曲仁煤礦和羅飛德的問題第465章 親去芸南(謝諸神賞)第372章 羅大綱的建議1010章 中華帝國的六大野戰兵團1017章 即將成名的路透社第1338章 悲催的奧斯曼帝國第1082章 維克斯堡大捷第1045章 差不多隻剩下加爾各答了(求訂閱)第257章 曾剃頭變成曾屎頭了940章? 該不該出兵印度第377章 佩裡的打算第359章 蔣家的決斷第四章 宿命之地973章 史上得票最少的總統第1058章 大不列顛王國在印度的統治宣告終結第1307章 鐵路發展章程和航運第1276章 帝國的發展第559章 秦日綱搶走努爾哈赤的屍骸第719 章 嗣德的掙扎與後悔第595章 桂良的交易第六十七章 硫酸工場(上)第1272章 曾玉珩帶回的好消息第1323章 瘋狂的橡膠股票第三十九章 攻佔寧遠(下)787章 鋼材纔是搶手貨第173章 虎門炮臺激戰(三)第四十章 忠君殉國第662章 劫胡南丁格爾第589章 千古一絕圓明園(祝大家520快樂,大章求支持)901章 猖狂的英國新公使第424章 叛徒邱昌道之死第494章 韋昌輝之死第327章 未來的美國鐵路大王來包工程第226章 土人內亂的消息第592章 談判(上)第364章 邱昌道叛變第291章 第一紡織廠的投產第269章 商議出兵817章 西馬的擔憂第143章 程嶺南下嶺南830章 菲律賓總督的秘密第1061章 兵力單薄的澳大利亞944章 內閣垮臺第1271章 馮雲山現在的目標第1284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來人了第1212章 鋼材緊俏第五十三章 託付重任 (上推薦了,求收藏!)第142章 太平天國治下的武昌第634 章 讀書人的歸心第372章 羅大綱的建議810章 與荷蘭開戰993章 馬納薩斯和布爾溪第1337章 歐洲變局第329章 滄州屠城第1333章 英國陸軍參戰(感謝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302章 福健的形勢917章 分頭出擊的英國遠征軍第1173章 歐洲籠罩着戰爭陰雲1006章 突然出現的日本僱傭兵(求給些訂閱)第510章 虛僞的紹興知府第1289章 建立二馬財團984章 太平洋變成內海1021章 沙皇決定農奴改革第240章 討虜軍軍服第1187章 全殲俄軍第510章 虛僞的紹興知府第1121章 逃回奧倫堡第1183章 勇悍的高加索軍團也抵擋不住了第1136章 誰是頭號陸軍強國?第528章 北伐的條件成熟第361章 佔領嶽州(感謝諸神賞!)第二十九章 河谷伏擊(上)第九十章 永州土改試點(三)第187章 一個公式解決難題第157章 買武器圖紙和機器(求支持)第591章 北京城人心惶惶第1033章 兩個年輕人——曾紀澤和吳超越773章 日本風雲(一)第七十七章 攻略韶州府(二)第600章 一邊在戰,一邊要逃(感謝諸神打賞)815章 損失巨大1013章 不服老的羅大綱第413章 洋人介入第1345章 美洲的開發第158章 布爾布隆透露的消息第八十二章 要成化學家的馮雲山第1309章 紡織業超過英國第1090章 瀕臨破產的聯邦財政第599章 北京城人心浮動第310章 報紙曝光李氏奇案(無理由加更一章)第432章 華人蔘與的美日談判第210章 村鄉(鎮)縣府制度第453章 煽動內應(再謝諸神一早驚喜)第487章 翼王得救第1262章 繼續推行大鍊鋼鐵第1262章 繼續推行大鍊鋼鐵第638 章 洪仁玕勸降第131章 義軍的計劃第286章 第一鋼鐵廠的建設第589章 千古一絕圓明園(祝大家520快樂,大章求支持)
第281章 曲仁煤礦和羅飛德的問題第465章 親去芸南(謝諸神賞)第372章 羅大綱的建議1010章 中華帝國的六大野戰兵團1017章 即將成名的路透社第1338章 悲催的奧斯曼帝國第1082章 維克斯堡大捷第1045章 差不多隻剩下加爾各答了(求訂閱)第257章 曾剃頭變成曾屎頭了940章? 該不該出兵印度第377章 佩裡的打算第359章 蔣家的決斷第四章 宿命之地973章 史上得票最少的總統第1058章 大不列顛王國在印度的統治宣告終結第1307章 鐵路發展章程和航運第1276章 帝國的發展第559章 秦日綱搶走努爾哈赤的屍骸第719 章 嗣德的掙扎與後悔第595章 桂良的交易第六十七章 硫酸工場(上)第1272章 曾玉珩帶回的好消息第1323章 瘋狂的橡膠股票第三十九章 攻佔寧遠(下)787章 鋼材纔是搶手貨第173章 虎門炮臺激戰(三)第四十章 忠君殉國第662章 劫胡南丁格爾第589章 千古一絕圓明園(祝大家520快樂,大章求支持)901章 猖狂的英國新公使第424章 叛徒邱昌道之死第494章 韋昌輝之死第327章 未來的美國鐵路大王來包工程第226章 土人內亂的消息第592章 談判(上)第364章 邱昌道叛變第291章 第一紡織廠的投產第269章 商議出兵817章 西馬的擔憂第143章 程嶺南下嶺南830章 菲律賓總督的秘密第1061章 兵力單薄的澳大利亞944章 內閣垮臺第1271章 馮雲山現在的目標第1284章 羅斯柴爾德家族來人了第1212章 鋼材緊俏第五十三章 託付重任 (上推薦了,求收藏!)第142章 太平天國治下的武昌第634 章 讀書人的歸心第372章 羅大綱的建議810章 與荷蘭開戰993章 馬納薩斯和布爾溪第1337章 歐洲變局第329章 滄州屠城第1333章 英國陸軍參戰(感謝無敵大燈泡的打賞!)第302章 福健的形勢917章 分頭出擊的英國遠征軍第1173章 歐洲籠罩着戰爭陰雲1006章 突然出現的日本僱傭兵(求給些訂閱)第510章 虛僞的紹興知府第1289章 建立二馬財團984章 太平洋變成內海1021章 沙皇決定農奴改革第240章 討虜軍軍服第1187章 全殲俄軍第510章 虛僞的紹興知府第1121章 逃回奧倫堡第1183章 勇悍的高加索軍團也抵擋不住了第1136章 誰是頭號陸軍強國?第528章 北伐的條件成熟第361章 佔領嶽州(感謝諸神賞!)第二十九章 河谷伏擊(上)第九十章 永州土改試點(三)第187章 一個公式解決難題第157章 買武器圖紙和機器(求支持)第591章 北京城人心惶惶第1033章 兩個年輕人——曾紀澤和吳超越773章 日本風雲(一)第七十七章 攻略韶州府(二)第600章 一邊在戰,一邊要逃(感謝諸神打賞)815章 損失巨大1013章 不服老的羅大綱第413章 洋人介入第1345章 美洲的開發第158章 布爾布隆透露的消息第八十二章 要成化學家的馮雲山第1309章 紡織業超過英國第1090章 瀕臨破產的聯邦財政第599章 北京城人心浮動第310章 報紙曝光李氏奇案(無理由加更一章)第432章 華人蔘與的美日談判第210章 村鄉(鎮)縣府制度第453章 煽動內應(再謝諸神一早驚喜)第487章 翼王得救第1262章 繼續推行大鍊鋼鐵第1262章 繼續推行大鍊鋼鐵第638 章 洪仁玕勸降第131章 義軍的計劃第286章 第一鋼鐵廠的建設第589章 千古一絕圓明園(祝大家520快樂,大章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