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客土衝突解決之道

馮雲山絲毫不知王府內發生的事情。

他是跟隨重新回來的吳如孝,去見前來幫忙攻擊叛軍的客家軍頭領林大山和侯二等人。

對於客家人,馮雲山還是有些同情的。但自己現在身爲聖王,兩廣的實際統治者,坐的位置不同了,對於他們動不動就聚集起來和周圍土人搶地搶水源等行爲,卻有些頭痛了。

歷史上的兩廣地區,土客兩家便械鬥,從明朝便開始了,但真正鬧大並且爲禍四方的,還是道光末年至光緒年間這數十年。

馮雲山知道,土客衝突給當地人民,無論是土方還是客方,都造成了深重的災難。而土客衝突甚至幾千幾萬人械鬥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爭奪生存資源----土地。

而前世的歷史上,爲了鎮壓造反的洪兵,對於洪兵內部的土客雙方,實行分化策略,在滿清官府誘使下,客家矛盾和土人之間矛盾越加激化,從而發生大規模的械鬥。而滿清政府又加以利用,先是扶助客家,而後又扶助土人,作爲官府,實在是惡劣。

而今,自己成爲這方土地的統治者,同時也是管理者,絕不能讓這樣的事情再次發生!

而要做到,只能將客家和廣府土人給分離開來,但不能用武力分開,只能用利益,對於他們來說,唯一的利益,便是土地了!

不知不覺,來到了王府東邊不遠的華寧裡,客家會館便在這裡。客家人來到省城,一半便住在這個客家會館內。

林大山和侯二以及十餘名客家人,早就在會館大門等候着。見到吳如孝恭敬地引着一名相貌普通,卻一臉威嚴,隱隱有種上位者氣勢的黃袍之人過來,衆人知道這肯定便是如今掌控兩廣的聖王馮雲山了。

於是,林大山率領衆位客家人連忙上前大禮參拜:“客家草民林大山等拜見聖王殿下!”

馮雲山忙搶上前兩步,扶起林大山,爽朗地笑道:“林老哥千萬不要來這些虛禮,本王還要感謝你率領客家兄弟,出兵相助平叛。”

“這是客家人應該做的!聖王吶!”林大山突然再一次跪倒在地,哭喊着叩拜起來,讓馮雲山一時措施不及。

其餘客家人顯然也早就商量好了,也緊跟着撲撲跪倒在地,只是叩頭。

“聖王,老漢厚着臉皮,求聖王開恩,修改下土地政策,給我們這些客家人一條活路!”

“哎呀,林老哥,你這是……真是,從何說起啊?”馮雲山故作不知地問道。

“聖王,老漢先前聽說,聖王準備將那些土人的土地,特別是地主惡霸的田地,分給我們客家人,可王府剛剛推出的《聖國田畝制度》,卻是沒有給我們客家無地之人分田地的內容。是故,老漢斗膽請聖王開恩,能否修改修改?”林大山哀求着,末了,還加了一句:“聖王,客家願意自此以後成爲你忠實的長矛,你說打哪裡,並打哪裡。”。

“唉,林老哥,這政策豈能說改便改的?你是否想過,那些土人的土地,也是祖祖輩輩積攢而來,本王又如何能強搶他們的土地,分給你們?”馮雲山語氣沉重地道:“若是你們客家人有了土地,若干年後也成了土人,突然又有新的客人來,要求將你們的土地分給他們,卻又如何?”

馮雲山一句話,說得林大山臉色一暗,也不跪拜了,自顧自地站了起來。

馮雲山知道他心中有氣,這客家人,就是性格直爽,不過,若是認定了你是朋友,便會死心塌地地當你是自己人。

“不過,想要分到土地,也未嘗不可!”林大山的話,倒引起了馮雲山的興趣,客家人做兵源,作戰勇猛,似乎還不錯。

剛站起來,滿肚子怨氣的林大山,一臉驚喜,忙又跪了下去:“聖王請說,只能我們客家能有田地,給您做牛做馬,我們都願意!”

“那好。本王倒是可以給你們出個主意,瓊州島,聽說過嗎?”馮雲山問道。

“瓊州島?老漢聽說過!聖王,您的意思是,讓我們客人搬遷到瓊州島去?”林大山疑惑地問道。

“怎麼?你們不願意?瓊州島四季炎熱,雨水豐沛,一年可以三熟,可是繁衍子孫後代的風水寶地。”馮雲山道。

“聖王,不是我們不願意,而是……”林大山遲疑了一下,下定決心道:“只是因爲我們客家人實在是太過貧窮,毫無積蓄,無法承受這樣大規模的遷徙!”

“像我們高明一帶的客家族羣,都是近百年從粵東嘉應州遷徙而來。但是祖輩先來了,後面才投靠族人親戚,經過好幾代,才慢慢遷徙過來,繁衍至今的。”林大山解釋道:“若是一下遷徙過去,住倒無所謂,但不能沒吃的啊,剛到新地方,沒糧食,就得餓死大批人。若是隻遷徙少量過去,又不頂什麼事,而且我們客家人喜歡聚集一起,單單幾戶人家遷走,也沒人願意。”

林大山一說完,馮雲山頓時明白了。原來如此,難怪歷史上的客家人都是投親靠友的,原來是沒糧食,沒照應。

問題是,沒糧食的問題,對於自己來說,不是太難的事情啊!

“林老哥,本王可以爲你們客家人的遷移提供半年的糧食。不過……”馮雲山賣着關子。

“真的?聖王殿下,您是活菩薩,不對,你是上帝派來拯救我們的!您放心,從此以後,我們客家男兒都是您的兵,最忠實的士兵,需要他們,隨時抽調。並且,糧食我們一定會加倍償還。”

林大山倒很識趣,立刻自己將能提供的條件說了出來。

不過,馮雲山要的不僅僅是這些。“林老哥,除了這些外,還有,瓊州島上,適合種植一種叫橡膠樹的樹木,我需要你們幫我種植一大批,越多越好,我有用。當然,不會白要你們做事,等那樹長大後,我會讓人教你們如何收取有用的東西,王府出錢買你們的。”

“橡膠樹?沒問題,聖王,您說種什麼就種什麼!不過,這橡膠樹到底是什麼啊?”林大山問道。

“這個,現在兩廣還沒有。近期,本王會託人弄來橡膠苗。你們可先去瓊州島上,開好荒地。到時本王會將橡膠苗送來。”

說定了客家人遷徙的事情,順便還能幫自己種植橡膠園,馮雲山不由有些滿意。

種植橡膠,也是他靈機一動纔想起的。

後世歷史上,五十年後,有對姓曾的華僑父子,先是託人從巴西帶回橡膠籽在那大地區附近種植,但未成功。但不久,他們從馬來地區運回一批橡膠樹苗,在儋州那大附近栽培種植,是爲中國栽培橡膠之始。

而橡膠,則是近代橡膠工業的基礎原料。可製造的東西實在是太多,而自己最需要的,當然是輪胎和氣囊,還有槍械武器、蒸汽機等其他機器的密封件。可以說,有了橡膠,大量的東西都可以生產出來,讓這個世界爲之驚喜!

至於糧食,目前還能承受。不過,馮雲山記得,這幾年,尤其是廣西一些州縣,屢遭蝗災,還是得備些糧食救災才行。

馮雲山注意到,廣西境內雖有番薯種植,但仍不多。像這些山間旱地之中,得多推廣種植番薯才行。

馮雲山在客家會館接見客家頭領的事情,很快就被客家人當成榮譽和驕傲,給傳了出去。

馮雲山剛回王府,便聽有親衛來報,說是有幾名鄉紳前來拜訪,說是廣府土人的代表,有民情要向聖王申訴。

劉勝邦不在,跟着馮雲山回到王府的吳如孝,便準備和大羣親衛一起出去將鄉紳轟走:聖王豈是你想見就能見的?

馮雲山卻突然叫住吳如孝:“吳兄弟,便請麻煩一趟,將那廣府土人代表請來吧。本王倒是要見一見。”

爲首一名鄉紳,卻是南海縣的本地廩生,代表廣府土人前來,不過,他自以爲有功名在身,竟然見馮雲山也不拜,只是一垂手彎腰施禮,說是請求聖王不要答應客人的要求。

“你讓本王不要答應客家人什麼要求?”馮雲山奇怪的問道。

“聖王不是答應客家人,給他們分田地了麼?”那廩生接口道:“如今肇慶府哪裡還有其他田地,要分給他們客家,只能從我們本地廣府人的田地勻點過去了。”

“哼!這就是你要來見本王的理由?”馮雲山不由一怒,什麼阿貓阿狗都來質問本王。不過,既然這本地土人這麼緊張,正好,遷移客家人的那邊糧食,攤到他們身上,卻是合適。

“給本王掌嘴,將這廝打出去!下次,打聽清楚再來質問本王!另換一人進來。”馮雲山喝道。

旁邊的四名親衛立馬像抓小雞一樣,將那廩生直接拎起來,扔出了門外。

換了一個,卻是個中年秀才,一臉畏縮模樣,戰戰兢兢地,一進門便跪爬在地,給馮雲山見禮。

馮雲山也懶得多說,瞟了這秀才一眼,道:“要想客家人不分土人的土地也可以。本王可以將他們遷移,到地廣人稀的瓊州府去安家,不過,這安家的糧食,由你們土人賠付,可行?”

一聽客家人全部遷徙,從此不再與土人搶田地。秀才大喜,連忙滿口答應。也是,相對於土地,糧食變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馮雲山見他答應下來,不再多說,具體糧食多少,他讓財政部的人去跟這些土人代表商討。

第298章 蒸汽機鼓風攻城902章 應對1237章 引起歐洲顫慄的黃禍第1277章 《邊疆大開發法案》第1321章 悲慘的英國紡織業1233章 又有什麼噩耗要告訴本王第393 章 民營的興業銀行第1139章 俾斯麥和郭嵩燾的談判第375章 火器和軍艦到貨1243章 求助普魯士(感謝無敵大燈泡老大打賞!)第540章 對手喋血讓石鳳魁心發寒第418章 助戰的反成第一目標了第203章 “曾剃頭”的來由第720 章 佔領安南,如何處置?第1056章 英軍大敗(下)第147章 風起雲涌(求收藏支持!)第555章 滿清軍制的致命缺陷第220章 惠州府戰事第421章 吉爾杭阿最後的悲壯第1288章 便宜兒子回來了第328章 正式修建鐵路第1257章 羅澤南的思考第167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上)第544章 清將衆生相1001章 林肯之死(PS林肯:不給月票不嚥氣)876章 國力的發展762章 謀略朝鮮第206章 應對煙土貿易之策(上)1003章 頭頂綠幣必遭謀害(祝書友們五一節快樂!)第617章 衍聖公的《特進表文》756章 貪官第552章 胡雪巖來推銷軍糧第536章 崩潰的曾國藩第130章 《博物新編》第579章 僧格林沁開始絕望920章 設什麼局?944章 內閣垮臺第303章 廣西蝗災(求高V給列個書單推薦)第五十三章 託付重任 (上推薦了,求收藏!)983章 我們是來發戰爭財的第147章 風起雲涌(求收藏支持!)第651章 討論國都問題854章 宣戰第614章 得知北京消息的咸豐最後一次噴血第381章 堅守武昌的曾國藩第354章 鑄幣第488章 僅剩的楊氏兄弟第1140章 三個條件第1125章 劉勝邦犧牲第1037章 韋俊和楊載福910章 密約第1314章 美利堅也摻合第297章 南昌混戰第二十一章 修改軍紀教條第1024章 失去丈夫的維多利亞再失愛爾蘭第四十三章 俘虜透露的重要消息(下)第1350章 金融戰(上)733 章 四面出擊966章 英國徹底亂了起來第1190章 縱兵三日第603章 北京城陷落778章 日本風雲(六)第1119章 西北發生的戰事第1093章 四處肆虐掃蕩第1210章 新的內閣總理人選第1193章 包令的東方沿途見聞(上)第1049章 亂戰921章 四國聯合艦隊第501章 翼王整軍攻佔金壇第250章 佔領廈門第七十六章攻略韶州府(一)第586章 石達開伏擊咸豐1244章 沙俄的恐慌第372章 羅大綱的建議第1033章 兩個年輕人——曾紀澤和吳超越第637 章 洪秀全有些瘋了第1074章 慘烈的勒蘇爾小鎮第1132章 慘敗造成內閣紛爭第178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下)883章 學堂第二十一章 修改軍紀教條1012章 帝國海軍五大艦隊749章 加爾各答被攻佔第1283章 帝國工業長足發展804章 討好洋人的漢奸901章 猖狂的英國新公使963章 說服麥喀士第315章 尤浪漓娶親(下)第1300章 擊敗巴西第702 章 攻伐西北第十三章 戰黃沙河第十二章 俘劉長佑第1171章 都亂套了第1257章 羅澤南的思考1022章 失敗的英國工人暴亂準備另闢愛爾蘭戰場第1119章 西北發生的戰事第1277章 《邊疆大開發法案》865章 東方雄獅已經覺醒第357章 蔣家家族會第1080章 難以攻克的維克斯堡
第298章 蒸汽機鼓風攻城902章 應對1237章 引起歐洲顫慄的黃禍第1277章 《邊疆大開發法案》第1321章 悲慘的英國紡織業1233章 又有什麼噩耗要告訴本王第393 章 民營的興業銀行第1139章 俾斯麥和郭嵩燾的談判第375章 火器和軍艦到貨1243章 求助普魯士(感謝無敵大燈泡老大打賞!)第540章 對手喋血讓石鳳魁心發寒第418章 助戰的反成第一目標了第203章 “曾剃頭”的來由第720 章 佔領安南,如何處置?第1056章 英軍大敗(下)第147章 風起雲涌(求收藏支持!)第555章 滿清軍制的致命缺陷第220章 惠州府戰事第421章 吉爾杭阿最後的悲壯第1288章 便宜兒子回來了第328章 正式修建鐵路第1257章 羅澤南的思考第167章 義軍的分崩離析(上)第544章 清將衆生相1001章 林肯之死(PS林肯:不給月票不嚥氣)876章 國力的發展762章 謀略朝鮮第206章 應對煙土貿易之策(上)1003章 頭頂綠幣必遭謀害(祝書友們五一節快樂!)第617章 衍聖公的《特進表文》756章 貪官第552章 胡雪巖來推銷軍糧第536章 崩潰的曾國藩第130章 《博物新編》第579章 僧格林沁開始絕望920章 設什麼局?944章 內閣垮臺第303章 廣西蝗災(求高V給列個書單推薦)第五十三章 託付重任 (上推薦了,求收藏!)983章 我們是來發戰爭財的第147章 風起雲涌(求收藏支持!)第651章 討論國都問題854章 宣戰第614章 得知北京消息的咸豐最後一次噴血第381章 堅守武昌的曾國藩第354章 鑄幣第488章 僅剩的楊氏兄弟第1140章 三個條件第1125章 劉勝邦犧牲第1037章 韋俊和楊載福910章 密約第1314章 美利堅也摻合第297章 南昌混戰第二十一章 修改軍紀教條第1024章 失去丈夫的維多利亞再失愛爾蘭第四十三章 俘虜透露的重要消息(下)第1350章 金融戰(上)733 章 四面出擊966章 英國徹底亂了起來第1190章 縱兵三日第603章 北京城陷落778章 日本風雲(六)第1119章 西北發生的戰事第1093章 四處肆虐掃蕩第1210章 新的內閣總理人選第1193章 包令的東方沿途見聞(上)第1049章 亂戰921章 四國聯合艦隊第501章 翼王整軍攻佔金壇第250章 佔領廈門第七十六章攻略韶州府(一)第586章 石達開伏擊咸豐1244章 沙俄的恐慌第372章 羅大綱的建議第1033章 兩個年輕人——曾紀澤和吳超越第637 章 洪秀全有些瘋了第1074章 慘烈的勒蘇爾小鎮第1132章 慘敗造成內閣紛爭第178章 聖王會照顧你家老小(下)883章 學堂第二十一章 修改軍紀教條1012章 帝國海軍五大艦隊749章 加爾各答被攻佔第1283章 帝國工業長足發展804章 討好洋人的漢奸901章 猖狂的英國新公使963章 說服麥喀士第315章 尤浪漓娶親(下)第1300章 擊敗巴西第702 章 攻伐西北第十三章 戰黃沙河第十二章 俘劉長佑第1171章 都亂套了第1257章 羅澤南的思考1022章 失敗的英國工人暴亂準備另闢愛爾蘭戰場第1119章 西北發生的戰事第1277章 《邊疆大開發法案》865章 東方雄獅已經覺醒第357章 蔣家家族會第1080章 難以攻克的維克斯堡